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564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被偏執(zhí)太子搶婚后、古代女子記事(雙重生)、病弱道侶是仙門第一、5G時代、被迫和豪門大佬聯(lián)姻后祁少每天想離婚、一物降一物、鼻炎Beta生活手冊、夜間飛行、無風海
他說的是事實。 高壓混合材料可不是常規(guī)的金屬,是被裝在高壓管道內(nèi)部的,設計上進行一個小更改,都要更改高壓管道結構,然后再進行材料填充,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實驗。 整個過程復雜無比,耗費的經(jīng)費自然也很高。 百萬,都是零頭。 千萬,只夠一個大實驗。 億…… 這個單位還算差不多。 反重力性態(tài)研究中心有足夠的經(jīng)費支持,消耗個幾億資金也不是大問題,但如此重大的項目肯定要論證一下‘可能性’吧? 薛兵說完看向其他人。 和他想象中的完全不同,自己并沒有獲得大家的支持,反倒大家看過來的眼神都有些怪怪的。 比如,劉云利看過來的眼神,都像是在表達一句話,“傻了吧?問這種問題?” 何毅的眼神充滿了震驚,像是在說,“你竟然質(zhì)疑王浩院士?” 薛兵感覺有些尷尬,讓他仔細想了一下,自己說的并沒有問題。 王浩也沒有想到薛兵會問這樣的問題,但考慮到對方代表航空集團,沒有參與過原來的反重力研究,就簡單說道,“所以我們才要進行研究。如果研究成功了,自然就證明直流方案是可行的?!?/br> 薛兵沉默了一下,只是跟著說一句,“……也對?” 他心里根本不這么認為。 也對? 當然不對! 在還沒有進行可行性分析的情況下,就拿出以億為單位的資金做研究,等于是直接跳過了最開始的論證部分。 正常情況下,如此大的項目肯定是要進行論證的。 會議跳過了薛兵的問題。 后來何毅、顏靜、鄧琦、洪安麗分別說了下自己的看法,第一次研究會議就結束了。 會議只是說一下項目,讓其他人回去思考一下。 有了什么想法都可以提交上來,然后再召開研究會議進行分析,慢慢的得出一個實驗設計方案。 這就是過程。 等會議結束以后,王浩就回了自己的辦公室。 劉云利、向乾生等人,都以怪異的目光看向薛兵,薛兵實在是有些想不通,就干脆問道,“你們都怎么回事?我剛才問的有什么不對嗎?” “當然不對了!” “大錯特錯!” 劉云利過去拍著薛兵的肩膀道,“小薛啊,你來了有半年時間了吧?還是太短了,還是應該多學習學習?!?/br> “學習?” 薛兵有點不明白,但還是誠懇的點頭,“實驗方向上,我需要學的還有很多?!?/br> “不是實驗!” 劉云利道,“實驗什么的都不重要。有些工作就算你們組完不成,其他組也能完成,而且,你本來就很有水平了?!?/br> 薛兵更搞不明白了。 劉云利深吸一口氣,拍著他的肩膀道,“你沒發(fā)現(xiàn)嗎?你開口的時候,沒幾個人支持……” “你要學的不是實驗、不是知識,而是,你要學會一切聽從王院士安排!” “王院士說什么就是什么,說怎么做就怎么做!” “我們都是這樣,才掌握了最高端的技術。” “???但是?” 劉云利非常認真的擺手,“沒有但是,記住就對了?!?/br> “……好吧。” 第三百八十五章 25克大訂單,憑空而來的磁化反應,研發(fā)的技術突破! 其實薛兵并不是質(zhì)疑研究本身,直流反重力是否行得通,他也沒有詳細的研究過。 他質(zhì)疑的是流程。 正常來說,準備開啟項目的第一步就是論證可能性,像是牽扯億萬經(jīng)費的大項目,可能性論證是必須經(jīng)歷的過程。 王浩直接跳過了這一步。 這讓薛兵感覺有些不太好,當然,他也不否認王浩有資格這么做,也只是提一下自己的意見而已。 他沒有想到其他人都不這么看,反倒是對他的質(zhì)疑不理解,明顯對于王浩所說的充滿了信心。 為什么呢? 權威? 薛兵還是感覺不能接受。 他確實不理解。 劉云利、何毅等人,倒是能理解薛兵的不理解,因為他們都經(jīng)歷過這個過程。 何毅、顏靜等人,是最早跟著王浩一起做研究的。 當時王浩對于復刻荷蘭超導研究組的實驗感興趣,就來到了物理實驗室和何毅等人一起研究。 在最初的實驗論證時,何毅、顏靜等人就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但還是聽了王浩的設計,才完成了反重力復刻實驗。 后來項目越做越大。 從科學基金會的項目,到反重力技術的研發(fā),再到不斷提升技術,一路走過來,他們都發(fā)現(xiàn)王浩總能找到正確的路。 所以到現(xiàn)在,他們會在研究中提出自己的觀點,但不會再質(zhì)疑王浩的決定,尤其是開啟研究項目的決定,就更加不會質(zhì)疑了。 劉云利的心路歷程也很類似。 他最開始給保密部門做研究,代表保密部門加入到反重力實驗,還希望能主導反重力實驗。 后來震驚于王浩的研究速度,發(fā)現(xiàn)自己的團隊怎么也趕不上。 打不過就加入! 劉云利就是這么想的,就干脆合并一起進行研究,成為了反重力性態(tài)研究中心的軍-方科技代表。 這些人看到薛兵的質(zhì)疑,就像是看到了曾經(jīng)的自己,心里還非常的有感觸。 “總之,聽王院士的就對了!” “原因?” “就像是王院士說的,等研究出成果,自然就證明直流反重力的方向是行得通的。” “你說萬一不成果?” “沒有萬一!” “即便像是你的說的,研究不出什么,試錯或許也很有意義,這也是王院士的事情,和我們無關!” “也許錯了一次,下次王院士就會多聽意見了?” “以前我也想過這種事情,但一直到現(xiàn)在,都沒有看到……或許我們可以開個賭盤,就賭這次能不能行?” “押注吧!” “我押王院士!” “我也押王院士!” “我還押王院士……” 薛兵發(fā)現(xiàn)沒有人支持自己,他攥緊了拳頭仿佛要吼一聲‘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然后用力的一拍桌子,“我……” “壓王院士——!” “切~~~” 一群人轟然而散。 …… 直流反重力(強湮滅力)研究正式開始。 各個小組組長當然不是只聽王浩的安排。 他們都是實驗、技術相當優(yōu)秀的科研人員,參與到研究中自然要發(fā)揮作用。 等會議結束以后,他們就安排小組成員們,從理論、實驗,結合原來的材料布局體系等多個方面分析,拿出‘直流反重力材料布局’的可行性方案。 每個小組都要單獨做方案。 即便是專門做實驗的小組,做材料的小組,也從自己負責的方向去分析思考,提供可能存在價值的內(nèi)容。 這些是他們要做的事情。 當面對一個全新的研究時,出方案自然是非常困難的,他們的方案不能做的全無道理,必須理論、實驗以及資料等做基礎,方方面面的角度進行分析。 總之,方案要有邏輯性,而不是胡編亂造。 反重力形態(tài)研究中心以及湮滅物理實驗團隊,每個人都開始忙碌起來,即便是在實驗基地里,好多人也搬來大量的資料,不斷查看并仔細研究著。 研究中心不同的技術小組之間,也是存在競爭問題的,他們都希望在新研究中做出更大的貢獻。 當牽扯到全新的研究,而且可能是頂尖成果時,貢獻更大自然意味著功勞更大。 那會帶來直接好處。 比如,獎金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