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201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被偏執(zhí)太子搶婚后、古代女子記事(雙重生)、病弱道侶是仙門第一、5G時代、被迫和豪門大佬聯(lián)姻后祁少每天想離婚、一物降一物、鼻炎Beta生活手冊、夜間飛行、無風海
王浩想了想,開口道,“我在物理研究上是個外行,超導的研究就更是外行了?!?/br> 他繼續(xù)道,“不過我最近看了很多相關的資料,也算是對于這項研究,有了一點個人的理解?!?/br> “我覺得像是這種研究,如果沒有好的想法,就從理論的機制進行分析?”他的語氣有些不確定,帶著疑惑看向了何毅。 何毅不知該點頭還是搖頭。從這句話來說,王浩確實是個外行。 物理的研究都是先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然后再對原理進行解析。 正因為如此,他們才執(zhí)著于復刻實驗,只有復刻了實驗才能根據(jù)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才能找出其中蘊含的機制原理。 現(xiàn)在王浩說先分析原理,怎么可能分析的出來呢? 何毅只是看了一下王浩,沒有表露出態(tài)度。 王浩繼續(xù)道,“理論機制上來說,我們首先要研究超導的理論機制。” “十幾年前就有一種叫做簡并相超導理論,這個你們都應該清楚的。” “根據(jù)這一個理論,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超導的微觀物理機制,也就是超導狀態(tài)下,‘超導自由電子氣’與‘簡并正離子晶格’的相對分離,兩者不發(fā)生任何的碰撞?!?/br> “從這種原理去聯(lián)系反重力存在的可能,我認為和超導狀態(tài)形成的離子晶格相關?” 這是出于一種個人對于研究的判斷,但是系統(tǒng)卻直接反饋了結果。 正因為如此,王浩才會從理論出發(fā)去討論。 “我們就假設和離子晶格直接相關?!蓖鹾剖盏搅讼到y(tǒng)的反饋后,頓時變得有信心,“那么怎么樣才能產(chǎn)生‘交流重力’現(xiàn)象呢?” “有沒有一種可能是因為離子晶格在某種排列下的自旋?” “如果按照這種原理來說,離子晶格怎么樣排列,才能產(chǎn)生特別的場力?” “那或許不是一種場力,而是一種對引力的阻隔,或者是一種磁場和電場混合的特殊情況?這些都是有可能的?!?/br> “我們依次進行分析,從而得到某種假設去驗證。這是微觀物理研究的方法?!?/br> 最后一句話說的讓所有人點頭了。 在超導的機制研究中,幾乎都是發(fā)現(xiàn)新的物理現(xiàn)象,然后再去根據(jù)現(xiàn)象推導論機制。 但微觀物理的研究是從理論開始的,因為有好多微觀物理的現(xiàn)象無法直接解釋,就需要理論物理提供支持,而理論物理構架出來,就能夠推導出其他問題。 像是希格斯粒子、中微子,都是先有的理論,才在實驗中有發(fā)現(xiàn)的。 王浩最開始說先研究理論機制,在場眾人肯定是不以為然的,但如果只是假設一個理論,再根據(jù)理論推導設計實驗,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有一定道理的。 王浩的發(fā)言就是做出了一些提問,然后在針對每一部分進行詳細的分析。 這樣說下來,一說就是一個多小時。 會議頓時活躍了。 因為只是去做假設、去想象,好多人都開始踴躍的發(fā)言,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教學’的發(fā)言也很快變成了‘科研’,區(qū)別就是一個人說,和很多人一起研究。 王浩發(fā)現(xiàn)也有了更多的靈感。 這種靈感并不是反映在任務上,因為和湮滅力的研究不存在直接關系,只是反映在他的想法和判斷上。 會議召開了兩個多小時。 王浩進行了總結,“所以比較可能的一種判斷是,交流重力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和超導狀態(tài)下材料內部離子晶格的自旋有關?!?/br> “其排列可能是平行的,也可能是縱向疊加的,我們可以根據(jù)這個推斷去設計實驗?!?/br> “我想接下來,也就知道實驗該怎么做了吧?” 他看向了何毅。 何毅也參與到了討論中,只是沒有真正說幾句話,他只是感到非常的驚訝。 本來只是讓王浩說一下自己的想法,結果他就把會議引導成了‘理論討論會’,然后大家都踴躍的發(fā)言,還真就研究出了一個‘可能的理論’。 這個…… 雖然是親身參與其中,但怎么想都有些怪怪的。 為什么他主持的會議沒有這種情況呢? 不對??! “這個會議本來就是我主持的?!焙我阌昧Τ读顺蹲旖?,他發(fā)現(xiàn)以后應該讓王浩主持會議。 雖然他的研究領域是超導物理,但似乎在理論機制的研究上,王浩要比他專業(yè)的多? …… 王浩參加了會議以后就離開了。 他的收獲也非常的大,僅僅是腦中的知識和想法,以及對于超導更深刻的理解,就讓他感覺受益匪淺。 另外,他發(fā)現(xiàn)自己非常擅長主持科研項目。 因為有《教學的饋贈》、《科研的饋贈》,他可以很輕易把討論內容引入正確的軌道,用來對實驗進行分析,或者是對于理論機制進行分析,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那么自然做項目研究的效率會非常高。 “我要不要也申請個大項目?”王浩忽然有些感興趣了,仔細想想還是算了,至少暫時他申請不到什么大項目,因為他只是個數(shù)學學者而已。 等梅森數(shù)科學實驗室建立一行以后,他倒是可以申請一些計算機相關的項目。 但是類似的項目他并沒有多大的興趣,因為計算機類的研究,大多都是應用研究,最多牽扯到一些算法、構架之類,即便是能找出正確的方向,研究都是非常耗費時間的。 相對來說,材料學、物理學研究,正確的研究方向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每一次都能找到正確方向,很快就能出成果。 當然,興趣也是很重要的。 王浩希望能夠完成‘交流重力’實驗,以此對湮滅力有更深入的理解。 不過他的想法是希望能夠構架出‘湮滅力理論’的數(shù)學基礎,而不是利用這種發(fā)現(xiàn)去做什么、驗證什么。 湮滅力,只是一種理論,也只有他知道是正確的理論,即便是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暫時也無法百分百的確定存在。 微觀理論是很難說的。 當王浩正在思索‘交流重力’實驗的時候,西海大學的校門口非常熱鬧。 學校迎來了來自航空集團沈城飛機設計研究所,著名飛機設計師李建華的團隊。 李建華的團隊,在103所待了近一個星期,跟著103所驗證了三組近似值數(shù)據(jù),結果發(fā)現(xiàn)對應的風壓測試,評估數(shù)值都在20以下。 這讓所有人都感到非常震驚。 之后李建華帶隊訪問了其他相關的科研機構,后來想著這件事還是忍不住來了西海大學。 空氣動力的計算研究對于飛機設計實在太重要了。 如果在每一項計算上,都能夠取得理想的結果,設計出的飛機性能肯定會上升一個檔次。 這要比去參觀考察一些研究機構重要的多。 所以李建華來了。 當然他不能說是來找王浩,而是以西海大學參觀考察的名義來的。 考察什么? 西海大學首先想到的自然就是納微實驗室,因為納微實驗室正在爭取航空集團旗下航空材料院的材料項目。 西海大學也有動力實驗室,但幾乎沒什么影響可言,就是學校建的一個小實驗室,肯定不可能吸引飛機設計團隊到來。 正因為這種判斷,主要負責招待李建華一行人的就是夏國斌。 夏國斌迎著李建華一行人走過來,熱情的介紹認識以后,就把他們迎進了校門。 他帶著人去了納微材料實驗室,打算好好介紹一下實驗室的項目以及研發(fā)水平。 夏國斌對此是非常期待的。 可等到了實驗室門口的時候,他就發(fā)現(xiàn)找不到李建華了。 他疑惑的問向其他人,“你們李總設計呢?去哪兒了?” 旁邊一個助理似的人物說的,“李總設計說他去找人了,讓我們進去參觀?!?/br> “——?” 夏國斌聽著一愣,甚至驚訝的張開了嘴,一個團隊過來參觀考察,結果團隊的核心人物,離開去找人,讓剩下的人去參觀。 這個套路,怎么聽起來有點熟悉呢? 夏國斌頓時感覺怪怪的,也郁悶的想到了原因。 他已經(jīng)有了一次經(jīng)驗。 上一次航空材料院來的人,幾乎是象征性的參觀了納微實驗室,等中午吃飯的時候,幾個領頭的就找不到了,后來才知道他們是去找王浩了,甚至為了王浩留到了第二天。 現(xiàn)在好像也是這樣??! …… 夏國斌猜對了。 李建華當然是為了王浩來的,他不僅是自己去找王浩,還帶上了兩個空氣動力學專家。 他們的運氣比材料院的人好一些,并沒有遇到不讓進樓門的情況。 他們很順利的找到了王浩,然后就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王教授,崔勛年,還記得吧?他給你的那幾個方程組,你的解析實在是太精準了!”李建華的一句話,就讓王浩知道了對方的來意。 他倒是有些好奇,“對你們有幫助嗎?” “不是我們,是……103所。”最后幾個字是在王浩耳邊小聲說的。 王浩趕緊搖搖頭,“這些就不用對我說了。”他可不想聽什么機密內容,即便是參與其中,也只是幫忙解了方程而已。 李建華點點頭,直白說道,“我們這次來,是想向您了解一下計算方法,這個您方便說嗎?”他還是先問了一下。 因為不知道王浩利用什么方法求取的近似解組,但毫無疑問,這種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王浩倒是不在意,“對你們很有用嗎?那只是我在研究ns方程過程中的一個小進展,要是你們有用,我就給你們講一下?” 他并不是完全不在意,只是因為類似的方法應用前景很廣,在某些領域也非常重要,直接發(fā)表論文似乎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