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他富可敵國 第160節(jié)
四皇子瞪了說話之人一眼,又重新看向自己的長隨: “閉嘴!還不快去?” 眾人鮮少見到四皇子如此失態(tài)的模樣,頓時便心下一驚,原本想要反駁的咽了回去。 看著四皇子鐵青的目光,一個個面面相覷,心中滿是疑惑。 然而就在長隨剛領(lǐng)命出府后不到一炷香的時間,便有重新回來了。 看到長隨重新回府的身影,四皇子忍不住拍桌而起,發(fā)指眥裂: “本殿不是讓你去給大皇兄傳話嗎?你回來做什么?” 那長隨頂著四皇子橫眉怒目的眼神,硬著頭皮回稟: “屬下剛出府沒多久,便聽到了京中百姓的議論,說是大皇子已經(jīng)帶著萬民傘進城了?!?/br> 四皇子身形微微晃了晃,最后跌坐在了身后的椅子之上,低聲喃喃著: “完了,都完了……” 倒是屋內(nèi)的其他人,對于四皇子這一系列反應很是摸不著頭腦。 最后,到底還是有膽子大的人低聲詢問: “大殿下拿著萬民傘回京,這不是好事么?四殿下何故這番反應?” “好事?百姓都用‘天齊之福’這般形容帝王的話語來夸贊大皇兄了,諸君還覺得大皇兄此時帶著萬民傘回京是好事?” 四皇子冷哼一聲,咬牙反問道。 一句話,直將原本沉浸在喜悅中的眾人給點醒了過來: 沒錯! 自古以來臣子最怕的是什么? 無非是功高震主! 君不見三皇子一封親王詔書,便因此等了整整五年! 現(xiàn)在大殿下不過是賑災有功,便又是“百姓之福,天齊之?!保质侨f民傘,皇上心中又該如何作想? 大皇子一脈現(xiàn)在能夠想明白的事,其他人自然也能想明白。 就算是想不明白,在看到大皇子帶著萬民傘入京之時那沸反盈天的動蕩之時,也都明白了。 溫府,溫家六公子連帶著溫大人一起,正在書房中下棋。 此時對弈之人,是四公子溫清衍與六公子溫清霄。 將最后一枚棋子放入棋盤,溫清霄向自家四哥露出了一個溫和的笑容: “承讓!” “六弟的棋藝,是愈發(fā)精進了?!?/br> 看著棋盤上大勢已定的局面,溫清衍心服口服。 沉默了整個對局的溫三,此時也忍不住開口: “多半是因為最近與六弟下棋之人,水平不低?!?/br> 溫大公子溫清殊在一旁補充了一句: “六弟下的最妙的,當還是最后一步棋,順勢而為,借力打力,高!實在是高!” 溫大人頗為贊賞地點了點頭: “明明白白的陽謀,小四還不得不向里跳,可不就是高么?” 明面上是在說棋局,但說的到底是什么,書房中的溫家父子卻是門兒清。 最后,七父子彼此交換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目光,又將目光重新放到了眼下的棋局之中。 世人都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這些事情,觀棋之人,甚至是下棋之人看的明白,然而此時正在棋局之中的大皇子本人,卻是一點也不知。 在紹城賑災的這些日子里,大皇子雖然內(nèi)里又不少私心,但想著回京之后的功勞,以及封王的希望,到底還算是盡心盡力。 旁的不說,就說賑災的這段時間,大皇子就整整瘦了好大一圈,原本帶去的衣服,都已經(jīng)不合身了,皮膚也變得粗糙了不少。 受了這么大的苦,大皇子自然是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知道的。 離京還有十里地的時候,大皇子便已經(jīng)早早地吩咐下面的人將那萬民傘給拿了出來,放在了最顯眼的位置。 甚至在離京只有五里的時候,便派了手底下的人去京中傳遞消息,務必要讓他回京的勢頭更勝兩年前秦戮得勝歸來之時的場面。 待到大皇子回京之時,感受著道路兩旁百姓們的歡迎與愛戴,對今日的《京都日報》全然不了解的大皇子只以為是自己手底下的人辦事得力。 給了剛剛回京中傳信的那人一個贊揚的眼神后,便開始心安理得地接收起了百姓們的稱贊。 就身下那馬,走的好不如道路旁那坡腳的老嫗快! “看把他給嘚瑟的!” 其中一座茶樓之中,已經(jīng)知道自家三皇嫂的計謀來看熱鬧的五皇子,看著眼前的畫面,心中依舊有些不愉。 五皇子的長隨也了解自家主子的性子,低聲勸解著: “殿下何必生氣?左右不過是秋后的螞蚱,蹦跶不了多長時間了?!?/br> 五皇子聞言,臉上的表情果然好了不少。 雖然眼神中依舊有些不快,但到底也沒有再多說什么。 不多時,五皇子的心情便好了起來。 只見大皇子還沒同百姓們嘚瑟多久,四皇子身邊的長隨便不知從什么地方匆匆趕了過來。 而后也不知那長隨同大皇子說了什么,大皇子的臉色便越來越難看,等到那長隨一番話說完,便見大皇子臉色已經(jīng)變成了鐵青的模樣。 最后,那長隨又說了一句什么,大皇子一改剛剛比老嫗還慢的步伐,直接打馬快速前行。 但也不知道大皇子是故意的還是一時疏忽,一旁被侍衛(wèi)撐開的萬民傘,從始至終都沒有被收起來。 “走吧?!?/br> 看著大皇子遠去的背影,五皇子喝下杯中最后一口茶,拍了拍手,站起身。 沒了熱鬧,這個地方也沒必要待了,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去歸園居多聽兩段評書呢。 至于大皇子的事…… 還是要在明日早朝之時,看過父皇的反應之后,才能知道答案。 第115章 大皇子在城門處如此高調(diào),消息不一會兒便傳入了顧硯書的耳中。 聽到這個消息時,顧硯書先是愣了愣,而后便低聲笑出了聲: 原本他還有些怕這些天的造勢和今日的日報副刊所燒出來的火不夠旺,不能夠讓皇上大消給大皇子封王的念頭。 誰知道這大皇子一回來就上趕著送人頭。 還萬民傘…… 大皇子也是真敢想。 彼時秦戮說是救天齊于水火也不為過,尚且不敢如此高調(diào)。 在大皇子一脈往自己身上潑臟水之時,不僅不敢澄清,甚至還要往這水里多添上一些墨汁,推波助瀾。 否則僅憑大皇子一己之力,怎么可能將秦戮的名聲敗壞到如此地步? 現(xiàn)在不過是一個賑災而已,大皇子是如何敢的? 笑過之后,顧硯書也悄悄放下了心,大皇子如此一番動作,封王之事多半是不成了。 既然封不了王,那么大皇子現(xiàn)下,便對厲王府產(chǎn)生不了任何威脅。 顧硯書的這番猜測,在第二日五皇子來厲王府之后,直接得到了證實。 五皇子到厲王府的時候,顧硯書正在主院不遠處的那個專門用來搞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小院子里面搗鼓手中的幾個陶瓷小壇子。 “三皇嫂!三皇嫂!” 隔著好長一截距離,顧硯書便聽到了五皇子的叫喊聲。 想著五皇子風風火火的性子,顧硯書將手中的小壇子放在了面前的桌子上。 剛放下,五皇子便已經(jīng)快步走到了顧硯書面前: “三皇嫂!你簡直是神了!父皇果然打消了給大皇兄封王的念頭!” “嗯?” 雖然對于這件事,顧硯書心中早就已經(jīng)有了定論,但看著秦灝滿臉興奮的模樣,顧硯書還是給了他一個“愿聞其詳”的目光。 秦灝伸手給自己倒了一杯茶,喝了幾口潤了潤喉嚨后,便眉飛色舞地同顧硯書說起了今日早朝上發(fā)生的事。 大皇子昨日回了京,今日早朝的重點自然就轉(zhuǎn)移到了紹城中的一干事宜上。 除了聽大皇子匯報紹城現(xiàn)在的情況,還處置了紹城原本的一應官員。 隨后便是重新給紹城指派人手,填補紹城官府的空缺。 這件事,倒是讓大皇子府占了不少便宜,從今日皇上的任命便不難看出,有不少都是大皇子一脈的人。 不過這一點,厲王一脈早就已經(jīng)有了準備,再加上紹城也不是什么兵家必正之地,所以最后影響倒也不是很大。 除此之外,便是五皇子與厲王一脈最關(guān)心的,對大皇子等人的封賞問題了。 這次去紹城的一應官員,除了那位戶部侍郎之外,都得到了升遷。 不過那位戶部侍郎也不是不想升,而是沒有辦法升。 這戶部侍郎在向上,便是戶部尚書。 然而現(xiàn)在的戶部尚書,是絕無給他讓位的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