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他富可敵國 第159節(jié)
事實證明,眾人并沒有猜錯,接下來兩年,這些奏折都被皇上壓了下來。 直到年前秦戮大婚,這件事才有了新的轉(zhuǎn)機。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這個時候皇上給秦戮封王,是給他的補償。 正妃為男子,以后即便顧硯書亡故,續(xù)弦再娶,嫡子也要矮上旁人元配正妻所出一頭。 秦戮戰(zhàn)功赫赫,封王尚且如此困難,大皇子憑什么以為僅僅憑借一個紹城雪災,就能順利封王? 然而五皇子下意識反駁之后,卻沒有聽到贊同的聲音,心中便察覺到了不對。 抬眼再觸及自家三皇兄及三皇嫂的神情時,心里便是一個“咯噔”,顫著聲音開口: “父皇不會真讓他如意吧?” “十之八九?!?/br> 說這話的人是顧硯書,也正因為是顧硯書,五皇子心中那股不好的預感,瞬間變提升到了頂點。 就他對三皇嫂的了解,能夠讓三皇嫂說出“十之八九”這樣的話,那意思其實就和“十成十”差不多了。 轉(zhuǎn)眼看向三皇兄,豈料卻看到了秦戮點頭的模樣: “據(jù)說父皇從前兩日開始,便已經(jīng)開始在考慮封號了?!?/br> “憑什么?” 當即,五皇子便有些忍不住了,憑什么三皇兄封個王就這么困難,大皇兄封王就這么容易? 顧硯書想也不想便冷哼了一聲: “當然是憑他趕上了一個好時候?!?/br> 自從京都日報步入正軌,歸園居以及邀月閣的生意也越來越紅火之后,京中的泰半口舌便都已經(jīng)掌握在了厲王府手中。 在京中最開始出現(xiàn)大皇子在紹城的表現(xiàn)有多么出眾的時候,顧硯書便已經(jīng)有了察覺。 但彼時,顧硯書還不知道大皇子一脈居然還有這么大的野心。 隨著時間的逐漸推移,大皇子的功勞逐漸在百姓中名聲鵲起后,再結(jié)合大皇子一脈的官員前些天的表現(xiàn),顧硯書倒是品出了大皇子的一兩分盤算。 那個時候,顧硯書便和秦戮就此事商議了一番,最終得出的結(jié)論,便是皇上最終可能會順勢而為。 至于五皇子說的憑什么。 當然是憑大皇子趕上了一個好時候。 憑厲王府的優(yōu)勢越來越明顯,大皇子一脈被壓的越來越抬不起頭來。 憑溫清衍在戶部之中混的越來越風生水起,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就連戶部尚書也要避其鋒芒。 憑現(xiàn)在坐在龍椅上的那個人玩兒的一手出神入化的制衡之術(shù),端水二十余年從未翻車。 “那我們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大皇子的jian計得逞?” 五皇子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這一點的。 親王,那是何等的榮耀?大皇子如何配? “瞧你這話說的,咱們當然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了?!?/br> 顧硯書輕輕看了五皇子一眼,唇角微微上揚: “咱們還要順著大皇子的意思,推波助瀾呢。” 聽到顧硯書前面一句話,五皇子甚至還沒有來得及高興,就聽到了顧硯書后面的這一句話,頓時有些懵: “什么意思?” 然而這一次,顧硯書卻只給了五皇子一個高深莫測的笑容,沒有再回答他的問題。 而后,五皇子從厲王府出來后便發(fā)現(xiàn),京中夸獎大皇子的聲音是越來越多,同時也越來越花樣百出。 就短短的一炷香的功夫,五皇子就聽到了不亞于十個人夸贊著大皇子才能過人,能夠讓大皇子負責這次賑災事宜,簡直就是紹城百姓之福。 最后氣得五皇子連原本準備去的歸園居也不想去了,直接打道回府,將自己關(guān)在了臥房里生了大半天悶氣。 可五皇子的這番舉動,對于京中的這些言論沒有任何影響不說,這些夸贊大皇子的話語,甚至還愈發(fā)地甚囂塵上。 最終,這些言論,在第二日的《京都日報》發(fā)行的時候,直接到達了巔峰。 因為翌日,《京都日報》又久違地增加了副刊。 有了上次副刊的經(jīng)驗,這一次,京中的大部分百姓都知道,《京都日報》的副刊,不需要人們識文斷字便能看懂,甚至配合圖片,還有可能學到一兩個字呢! 所以《京都日報》今日增加了副刊的消息一經(jīng)傳出,各大書鋪中的報紙,便在短短的一個時辰內(nèi)相繼宣告售罄。 沒錯,自從元宵募捐結(jié)束之后,《京都日報》的報社便開始實行批發(fā)制,經(jīng)由書鋪零售的模式了。 而那些沒有買到今日的報紙的百姓,則是紛紛豎起耳朵聽介紹有沒有叫賣的小販,同時與買到了日報的友人們擠到了一起,開始看今日的副刊會是什么樣的內(nèi)容。 很快,百姓們便發(fā)現(xiàn),今日的副刊,好像是上次副刊內(nèi)容的延續(xù)。 有了百姓們和朝臣們的捐款后,紹城賑災銀兩短缺的問題,瞬間便得到了解決。 這個時候,副刊還專門畫了兩幅圖,向慷慨解囊的百姓們表達了感謝。 這兩幅圖也是看得所有人會心一笑。 當初他們捐款之事,一心只想幫助紹城的災民,也沒有想著能有什么回報,得到什么樣的感謝。 但若是有,大家心情自然會更好一些。 緊接著,便是紹城現(xiàn)在的情況。 原本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災民們,都穿上了厚衣服,吃上了熱乎的飯菜。 感染了風寒的災民也得到了醫(yī)治,逐漸康復。 而那些被積雪壓倒的房屋,也逐漸得到了重建。 一切都是欣欣向榮的模樣,看得人心情開闊。 當然,這里面的每一幅畫中,都有一個相同的身影,從其身上的服飾中的紋樣便能看出,那是前去賑災的大皇子。 在副刊的最后,《京都日報》還專門寫了一篇給大皇子的感謝信。 上面如實記錄了大皇子這段時間賑災的辛苦,同時在最后,還贊揚了大皇子的這番行為。 說面對災難之時,眾人應該像大皇子這般,心中有大愛。 也是因為這一份副刊,百姓們心中對于大皇子的贊揚,又一次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因為每日日報發(fā)售的時間是在卯時末,等到朝臣們知道今日的《京都日報》的內(nèi)容時,已經(jīng)是早朝結(jié)束之后的事了。 看著日報上的內(nèi)容,不少人都直覺不對。 今日的《京都日報》,貫徹了以往一貫的水平。 緊跟時事、除了奇談怪志板塊之外,力求真實,確保公正。 就連關(guān)于大皇子的報道,也極為客觀,幾乎沒有夾雜任何情緒,甚至還對大皇子稍稍有些偏向。 但詭異就詭異在這一客觀與偏向之上! 要知道這《京都日報》可是由厲王府負責的! 大皇子與厲王可是死對頭,有人會無緣無故去夸獎自己的死對頭嗎? 有了解顧硯書行事風格的,例如溫家、首輔裴大人,已經(jīng)隱隱約約嗅出了其中的陰謀。 倒是不太了解顧硯書的人,例如大皇子一脈,此時正滿腹疑惑地分析著《京都日報》此舉的用意。 “難道是厲王府也知道這一局輸了,直接放棄了掙扎?” “還是說厲王府發(fā)表這一副刊,別有用意?” “既然是別有深意,那到底其中的深意又是什么?” …… 官員及幕僚們議論了好一會兒,都沒有得出結(jié)論。 就連想來聰慧的四皇子,看著擺在自己面前的這份副刊,也覺得有些摸不著頭腦。 待到書房內(nèi)議論聲漸止,四皇子才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轉(zhuǎn)頭吩咐著自己身后的長隨: “你去打聽一下,今日的報紙發(fā)行后,百姓是什么反應。” “是。” 那人很快領命離去,不一會兒,便帶了消息回來: “回稟四殿下,今日的日報發(fā)行后,瞬間引起了京中不少百姓的討論?!?/br> “百姓們都在說大皇子才能過人,機敏能干,難得可貴的是心系百姓,心懷大仁大愛,又說有大殿下這樣的皇子,簡直就是百姓之福,天齊之福?!?/br> 聽著這番回稟,書房內(nèi)不少人臉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百姓之福,天齊之福,這樣的形容,他們只在五年前厲王接連打下勝仗之時才聽說過,何曾想過,有朝一日,百姓們居然還能如此評價大皇子? 能夠得到這樣的反應,倒也不枉他們這些天的精心努力與布局。 就在眾人心中高興之時,四皇子卻隱隱察覺到了一絲不對,微微皺起了眉: 太高了。 百姓之福,天齊之福……這樣的評價太高了。 除了像是秦戮那樣救天齊于水火的驚世將領之外,歷朝歷代以來,也就只有具有大貢獻的皇上能夠得到此番評論。 大皇兄不過是賑災有功而已,如何擔得起“百姓之福,天齊之福”四字? 想到這里,四皇子心中一跳,頓時像是意識到了什么: “大皇兄此番回京,是帶著紹城百姓的萬民傘回來的?” “對啊,這可是大殿下特地讓紹城百姓們準備的,準備回京的時候便打上,這樣也能為封王之事添上一些籌碼,皇……” 一說到此事,便有幕僚點了點頭,臉上是掩不住的得意,顯然對萬民傘之事極為滿意。 然而還不等他將話說完,便聽到了四殿下對著剛剛回來的長隨吩咐道: “去,你去!現(xiàn)在即可出城,定要在大皇兄回城之前截住大皇兄,讓他將那萬民傘收起來!不可張揚!” “什么?四殿下,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