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大廠子弟 第170節(jié)
“我今天上午沒課,陪您一起去看看行不?”戴譽擠出一個笑。 “行啊?!?/br> 戴譽:“……” 居然這么爽快? “那咱們得準備點什么???騎車去還是做公共汽車去?”他實際上是想問去哪看飛機。 “不用準備?!闭陆淌诙酥?,搖搖頭,“一會兒有車來接?!?/br> “咱們是去看飛機試飛不?”戴譽有些小激動地說,“寒假的時候,我差一點就有機會去看新型飛機試飛了,不過當時是大雪天氣,又是在軍屬試飛站試飛。我還遺憾了好久呢!” “呵呵?!闭陆淌趷烆^吃飯,輕笑了一下,“到了地方你就知道了。” 兩人的早飯才吃到一半,外面的大門就被敲響了。 戴譽主動出去開門。 門外立著一位身姿筆挺,一身軍裝的男人。 見到戴譽,年輕軍官先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您好,我是奉命來接送章仲禮教授的?!?/br> 出門時就已經看到了停在外面的軍用吉普,戴譽點了點頭,客氣道:“章教授還在吃早飯,要不您進來跟我們一起吃點吧?” 年輕軍官婉拒道:“不用了,讓章教授不要著急,時間還來得及,我去車里等?!?/br> 對戴譽點點頭就轉身上了車。 聽到動靜的章教授已經準備好了,將碗筷一推,拎上公文包,對戴譽比了一個出發(fā)的手勢。 二人坐上吉普車,與開車的軍官簡單寒暄后,章教授便不再多話,安靜地靠在椅背上看窗外街景。 戴譽心想,也不知是什么飛機試飛,居然還得出動軍官護送著去試飛站。 不過,車行至半路,戴譽便覺出了不對,這方向好像是去市中心的吧?試飛站一般都是建在城外或者借用當?shù)貦C場,往市中心去是啥意思? 雖然心里犯嘀咕,但戴譽一路都沒吭聲,只通過飛快后移的街景判斷所在位置。 過了半個多鐘頭,吉普車終于在某個建筑外的廣場上停下。 年輕軍官主動下來幫章教授開了車門,又掏出一個小本本遞過去:“這是您的通行證。那三架無人駕駛飛機就在里面,我就不陪您進去了,十二點再來接您。” 章教授頷首,道過謝便接了過來。 瞧見剛繞過來的戴譽,年輕軍官從另一側的褲兜里摸出一張卡片遞給他:“這是您的臨時通行證。” 接過那張小卡片,覷著他重新上車關門啟動油門,動作一氣呵成,吉普車疾馳而去,戴譽扭頭看向章教授,遲疑地問:“咱們不是要去看飛機嗎?” “對啊,走吧,就在里面!”章教授擺弄著剛到手的通行證,語氣輕松地說。 看看老爺子硬朗的背影,再瞅瞅面前這座四五層高的淺色建筑。 戴譽:“……” 他們來軍事博物館看飛機試飛? 第116章 今天雖然是工作日, 但仍有市民排隊進入軍事博物館進行參觀。 戴譽看著手上的臨時通行證,不知那兩人到底在打什么啞謎。這種博物館是全民免費參觀的,隨便進根本用不著通行證。 他亦步亦趨地跟在章教授身后, 感覺這老爺子背著手混在進館的人流里, 像個帶孩子來參觀的普通退休老頭。 “咱們先去哪個展區(qū)參觀吶?”進門以后, 人流漸漸分散開,見章教授還背著手在門口張望, 戴譽不禁發(fā)問。 雖然與自己預想的試飛現(xiàn)場有很大出入,但是既來之則安之, 來都來了就順便參觀一下吧。他到北京這么久,還從沒參觀過博物館呢。 章教授對他招招手, 示意他跟上,便拔腿往前方走去。 一路穿過參觀的人群,順便看看展品和介紹, 沒走兩分鐘就沿著樓梯下到了地下一層。 “同志, 請出示證件?!币粋€穿著軍裝的小戰(zhàn)士攔住兩人的去路。 似是早料到會有此一問,章教授自然地將一直攥在手里的小本本遞了過去。 在那小戰(zhàn)士看過來之前, 戴譽忙從褲兜里掏出小卡片給他。 小戰(zhàn)士拿著兩個證件比對了半天才還回來, 然后主動幫章教授移開關卡,放人通行。 戴譽跟著他往里走, 繞過昏暗的轉角后, 走廊里的白熾燈大亮,整個展區(qū)燈火通明。 因著光線充足, 場地也夠空曠,所以見到空地上陳列的展品時,戴譽像劉姥姥似的,情不自禁發(fā)出感慨:“哇, 小飛機!” “哈哈哈哈!”一道渾厚的男聲在戴譽身側響起,那人對著章教授哈哈笑道,“老章,這是你新收的學生???從哪找到這么個活寶?” 來人穿著一身上綠下藍的空軍制服,雖然年紀跟章教授差不多,但是身形可比章教授魁梧多了。 章教授也覺得戴譽這副沒見過世面的土包子樣兒有點丟人,但還是強辯道:“跟大飛機相比,那幾個就是小飛機,有什么不對的?” “哈哈,你這老家伙就是嘴硬!” 然而,戴譽本人并不覺得自己丟人了,還笑瞇瞇地對那老先生解釋:“我老師之前騙我是去看飛機試飛的,結果被送來了博物館。等我好不容易接受了來看展覽的事實,又突然看到了這幾架飛機。這無人機確實跟我之前想象中的飛機不太一樣!哈哈!” 面前陳列的三架飛機的機身長度在七八米左右。與戰(zhàn)斗機偵察機相比,在尺寸方面小了近一半,與后世常用于航拍的民用四旋翼無人機更是截然不同。 聞言,那老先生頗感興趣的問:“那你怎么知道這小飛機就是無人機的?” “沒有駕駛艙唄。”戴譽理所當然地答,“而且這幾架飛機與二戰(zhàn)時德國用的v-1□□長得有點像。” 德國的v-1導彈是第一個成功應用到戰(zhàn)場上的□□,算是噴氣式無人駕駛飛機的雛形。這些資料在當下不算特別機密,就算他知道也沒什么可讓人懷疑的。 老先生看向章教授,笑道:“還行。我還以為你是看模樣挑的學生呢!哈哈!” 戴譽主動向那老先生自我介紹:“我叫戴譽,是京大數(shù)力系的學生,目前在章教授的實驗室學習。您老怎么稱呼?” “你就叫我徐教授吧。”徐教授簡單說了幾句,便重新圍著那幾架飛機打轉去了。 視線從無人機上移開,戴譽在展廳里環(huán)視一圈。 除了剛剛的那位徐教授,空曠的展廳里還零星站著三男兩女,這會兒正圍在無人機附近記錄著什么。 戴譽看向章教授問:“老師,這幾架無人機不是咱們國產的吧?” 這個時間點我國自主研發(fā)的無人機應該尚未問世。 “不是,是南邊打下來的間諜機,剛運過來的?!闭陆淌谝幻姹持钟^察其中一架無人機,一面漫不經心地答。 這會兒能出動得起無人機到別國領空搞偵查的,用腳指頭想都知道是哪家了。他們在越戰(zhàn)中就出動過大量無人機,對于無人機研發(fā)和使用已經相當成熟了。 “打得太好啦!讓他們多來幾架,咱都打下來,拉回來研究研究!”戴譽開始化身人形彩虹機,“到時候咱都不用自己研究靶機了,全用他們的無人機給咱們空軍的駕駛員練手!哈哈哈!” “就怕他們不來呢!”章教授也煞有介事地點點頭。 站在他們附近的一個中年女人接話:“這無人機雖然偵察能力強,但也不是沒有弱點的,航程只能跑一兩百公里,續(xù)航也才幾個小時。聽說這幾個無人機被咱們的飛行員擊落時,還在按照預先設定好的方向飛行呢,呆板得很!這不是一打一個準兒嘛?!?/br> 章教授見了她,笑道:“小秦,你這次來得倒是早!” “呵呵,得到消息我就帶著人過來了。不過,徐老來得比我還早,人家昨天就來過一次了?!?/br> 章教授看向不遠處的徐教授,喊道:“老徐,聽說你昨天就來了,現(xiàn)在都有什么結論了,跟我們大家分享一下吧!” 徐教授也沒藏著,招手將他帶來的三個學生叫過來。 對著其中一個男生說:“常石,你給兩位教授講講這兩天的成果?!?/br> 常石的年紀與郭師兄相仿,推了推眼鏡,便照著記事本介紹道:“初步判定這三架飛機都是一種名叫火蜂的無人駕駛飛機,裝有推力在六百至七百公斤的渦噴發(fā)動機,具體推力還得經過后續(xù)的精確測算。對比某情報部門提供的資料,這種火蜂無人機主要用作靶機,是給空軍各部隊打靶訓練用的,應該是該國最新型號的無人機,與越戰(zhàn)中所用的是同一機型?!?/br> 常石又補充道:“另外,經過改裝以后,它已經不是單純的靶機了,這幾架飛機的頭部都配有高空偵查照相機?!?/br> “哎,無人偵查機確實厲害?!毙旖淌趪@道,“偵查范圍和精準度都不是飛行員rou眼可比的。而且雖然被咱們打下來了,但人家頂多損失三架飛機,根本沒有人員傷亡?!?/br> 大家一時都沒有言語,培養(yǎng)一個飛行員的成本十分高,每犧牲一個都是國家的損失。 戴譽在一架飛機附近丈量了一圈回來,小聲對章教授說:“老師,這幾架飛機可能不是火蜂?!?/br> 他的聲音雖然小,但是在場的只有他們幾人,展廳里又安靜,大家基本都聽清楚了。 章教授還沒表示,常石先蹙著眉問:“你這么說有什么依據嗎?” “也不能說完全不是火蜂,這架飛機可能是火蜂的進階版本。”戴譽摸了摸鼻子解釋,“我?guī)讉€月前看過火蜂的資料。它的機身長度只有不到7米。而我剛才大概丈量了一下最旁邊這架飛機的長度,已經超過8米了。” “你從哪里看到的資料?”常石覺得他們這類普通院校的學生能看到軍事資料的幾率不大。 “去年我們課題組要分析飛機結構的氣動彈性問題,跟某個研究所借閱了一批飛機的數(shù)據資料,火蜂作為新型飛機也在列?!彼D了頓,又補充道,“是通過正規(guī)途徑借閱的,簽過保密協(xié)議?!?/br> 大家倒是沒有出言質疑他是否記錯了數(shù)據。畢竟能考上京大,又被章教授帶在身邊的學生,總不會在記憶力方面出紕漏,鬧笑話。 “我也只是想跟章教授說說我的推測,除了機身長度的差異,目前還不知道其他參數(shù)。這架飛機的體積要比真正的火蜂大一些?!贝髯u說出自己的猜測,“體積增加這么多,總不會只為了裝一個高空偵查照相機吧?” 章教授擰眉道:“體積增大,最大的可能就是裝備了推力更大的發(fā)動機,然后增加武器掛載系統(tǒng),可以對地面進行轟炸?!?/br> 戴譽覺得多半就是如此了,后世很多為人熟知的斬首行動都有無人機的參與。 “如果這個猜測成立,我需要馬上回去向上級匯報?!毙旖淌谏裆氐卣f。 “目前還只是猜測,先不要急?!闭陆淌跀[擺手,“咱們馬上要做的事,第一,重新確定火蜂的具體參數(shù),第二,盡快組織人手拆開一架飛機,看看動力系統(tǒng)的情況?!?/br> 秦教授也道:“不管這個是不是火蜂的改型,咱們都得全力以赴,盡快仿制出一臺自己的無人駕駛飛機?!?/br> 徐教授雖然基本贊同她的話,但還是反駁道:“仿制人家的有什么意思?那是拾人牙慧,要搞就搞一臺自己的嘛!” “自己研發(fā)的當然好,但是財力人力的投入都是巨大的,有現(xiàn)成的參考為什么不用?”秦教授雖然年輕,卻也寸步不讓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章教授不耐煩聽他們爭辯,只道:“現(xiàn)在國家急需什么,就搞什么吧!” 聞言,徐教授不吱聲了。 國家急需靶機,不然也不會將這三架間諜機大老遠地運過來。蘇聯(lián)的援助撤走以后,他們的靶機也嚴重缺失了,這次的任務就是盡快協(xié)助軍方讓無人機投產。 時間比較緊迫,等不及自主研發(fā)。 “行了,先不說這些了。趕緊將需要的數(shù)據收集齊全吧,把前期工作做扎實?!?/br> 接下來的幾天,幾人每天都像普通市民一樣,擠在人堆里進入軍事博物館參觀,然后晃悠到地下一層收集數(shù)據。 戴譽跟系里的幾個任課教授請了短假,每天上午的課缺席,但是會按時交作業(yè)。 然后就像個小尾巴似的,生怕被人家落下,每天大清早就跑去章教授的小洋房打卡,蹭著軍用吉普車一起去博物館。 對于他的厚臉皮行為,章教授沒說什么,他想跟就讓他跟著,算是一種默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