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大佬她穿越了 第162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誤惹高冷大佬:寶貝兒,小心撩、一品太醫(yī)、東風(fēng)第一枝 [1V1]、《模范生》、從魔尊開始統(tǒng)治世界、我也想當(dāng)毛茸茸、[綜歷史]衣被天下、和老公的爸爸拍激情戲(高h(yuǎn))、重生之我變成了火星、鄉(xiāng)野小村醫(yī)
“陛下已等候燕王多時,請殿下隨下官前去?!眮斫厝说淖匀徊豢赡苁莾?nèi)侍或者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了,暗紅色的城防軍服飾穿在來人身上,更彰顯其英偉不凡,腰間的明黃腰封代表著著他的身份。 城防軍統(tǒng)領(lǐng)。 也既是信國公世子平援海。 皇帝竟然派他來攔截自己,殷承祉不知該感慨皇帝心胸如此重用信國公府的人還是該可憐自己竟然被嫡親兄長如此防備! “我若不去,平世子是否便要與我動手了?!” 平援海雖不茍言笑,但態(tài)度亦是恭敬,“陛下的旨意是讓下官來接燕王殿下,若燕王殿下不愿前往,下官自然不會相逼,陛下亦有吩咐,一切隨燕王的心意?!?/br> 殷承祉冷笑,“一切隨我的心意?那若是我……”到底還是理智壓過了憤怒,話咽了回去,“帶路!” 他倒是要去看看他到底還想做什么!? 打一巴掌然后給一個甜棗嗎? 他以為他還是當(dāng)初西北叢林中的逃難大皇子嗎?又還將他當(dāng)做當(dāng)日那個心存愧疚哪怕他還殺了他也不會反抗的四皇子?! 不讓他進(jìn)京城,或許是擔(dān)心他鬧事,甚至可能忌憚他會不會造反,可殷承祉卻沒想到,皇帝讓人攔截他,將他帶去的地方,竟然是皇陵! 皇陵! 殷承祉心頭冒出來的第一個想法便是他知道了遺詔的事情!只是隨即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皇帝若是知道遺詔的事情,那被刺殺的便不是崔鈺,而是自己了! 先帝陵寢的奉先殿內(nèi),皇帝一身素凈的常服,手持著油壺,神色肅穆地在給大殿內(nèi)那一大片的長明燈添加香油,對于殷承祉的到來,亦只是輕描淡寫地讓身邊的人退下,朝著殷承祉說了一聲,“來了。” 再大的憤怒和不滿,在供奉著先帝后的奉先殿內(nèi)也不好更不能發(fā)作,甚至哪怕一絲負(fù)面的情緒都是對先人的不敬。 “臣殷承祉拜見陛下?!?/br> 皇帝添香油的動作似乎頓了頓,隨即嘆了口氣,似無奈又似自言自語,“連臣弟都不肯自稱,看來是真的惱了朕了?!?/br> 殷承祉一動不動。 “去給父皇和母后上香吧,一走就是兩年,讓他們看看朕有沒有苛待你這個親弟弟。”皇帝繼續(xù)一邊添香油,一邊說道。 殷承祉抬起頭,徑自起身往前而去,取香、燃香、下跪、祭拜、上香、再跪、重重地三磕頭,然后站起來轉(zhuǎn)過身,“為什么?!” “這香油朕添了好一會了。”皇帝卻道,“還剩下一大片,你既然來了就一起吧。” “我……” “便當(dāng)為父皇、母后盡點孝心?!被实蹧]等他說完就道。 殷承祉咽下了到了嘴邊的話,僵著身軀取了油燈,從另一邊開始,一盞一盞地添,這是先帝的奉先殿,平日里長明燈自然是有專人打理,缺少燈油這些是絕不可能發(fā)生的,亦不需他們這些主子親自來做這個,如今這般便的確是如皇帝所說的一樣,不過是盡一盡自己的孝心罷了。 一大片的長明燈一盞一盞地添下來,時間花的多少尚且不說,就說再這樣的環(huán)境下做這這樣的事情,再大的火氣也消了下去了。 殷承祉添完了最后一盞,眼里的火也熄滅了,一雙平靜無波的眼睛看向皇帝,不發(fā)火也不質(zhì)問。 如此這般,便代表還是并未完完全全放下手足之情兄弟關(guān)系,若是君臣,如何會如此理直氣壯? 皇帝笑了笑,“看來是消火了。” 殷承祉不言不語。 “知道朕為何在這里等你了吧?!被实劾^續(xù)說道,語氣輕緩,“盛怒不僅傷身,也會讓人失去理智。” 殷承祉還是不說話。 皇帝將手里的油壺放下,走到了供桌前,雙膝跪在了蒲團(tuán)上,朝著先帝后的靈位磕頭祭拜,莊重而肅穆。 殷承祉最終還是自己打破了沉默,“我需要一個理由!” “理由?”皇帝并未起身,笑了笑,“朕不是派了人去親自與你說了嗎?怎么?聶榮連這點小事都沒說清楚?” “西北狼王大軍異動?南邊戰(zhàn)亂方才平息?錦東軍若是滅了蠻族便會引的四夷忌憚進(jìn)而先下手為強(qiáng)與大殷開戰(zhàn)?”殷承祉將他給的所有理由一一列舉了,“陛下的這些理由每一個都像是說的通,可每一個更像是借口!西北狼王與蠻族相隔千里,蠻族被滅與他們何干?一個靠著掠奪而謀生的族群和一個背靠西面富庶之地耀武揚(yáng)威的王者,正如一個高高在上的權(quán)貴和路邊垂死的野狗,哪一個權(quán)貴會在乎一只野狗的死活?誰會忌憚害怕那殺了野狗的人?即便狼王多疑多思到了如此紓尊降貴的地步,當(dāng)年西北一戰(zhàn)便不會輕易地退兵!南邊戰(zhàn)亂就更加可笑了,錦東軍若是滅了蠻族,便是對叛軍最大的威懾!” “蠻族盤踞太白山以東數(shù)百年,哪怕是太祖皇帝都未能將其殲滅,甚至連驅(qū)逐之沙漠深處都未曾做到。”皇帝心平氣和地說道,“你不過籌謀了數(shù)年,真正練兵更不過兩年,如何能一舉將其殲滅?” “不打,如何知曉?!”殷承祉盯著他,道。 皇帝笑了笑,“沒錯,不打的確不知,可燕王,你輸?shù)闷饐??錦東輸?shù)钠饐幔看笠筝數(shù)钠饐??!?/br> 殷承祉面龐倏然緊繃。 “不要說你有信心這樣的話?!被实劾^續(xù)說道,神色嚴(yán)肅,“戰(zhàn)事原本就沒有十足十的勝算,更何況你們還是深入敵境,這幾年來,你是做了不少的功夫,朕也信心中自有溝壑,可阿承,我們都輸不起!”他站起身,直面他,“這兩年朕對錦東的格外眷顧已然引得朝堂非議,錦東常年備戰(zhàn),花費(fèi)巨大,從先帝一朝開始,賦稅一直虧空,朝廷非但沒有收到一分錢,還每年支出大量的軍費(fèi)!先帝針對錦東未必完全是受安氏所惑,那些年崔家傾家蕩產(chǎn)填補(bǔ)軍費(fèi)空缺,也不完全是朝廷有意為難!不當(dāng)家便不知當(dāng)家難! 朕登基之后,因閭州慘案,更因朕答應(yīng)了父皇會護(hù)著你,讓你達(dá)成所愿,更是因為你是朕的親兄弟,所以,哪怕國庫緊張,哪怕戶部尚書都要拿著繩子在朕面前上吊,朕還是你要什么便給什么,賦稅更是一免便是十年!燕王,從大殷立朝至今,可有任何一個地方有如此大賦稅免除?哪怕是錦東最困難的時候,亦沒有過! 朕給了你如此優(yōu)待,幾乎舉國之力助你練兵,為的也是有朝一日我大殷的將士能越過太白山,殲滅蠻族,徹底鏟除困擾了大殷錦東的百年噩夢!可時機(jī)未到!阿承,不是皇兄故意阻攔,更不是怕你立下不世之功會生出不臣之心,割據(jù)錦東擁兵自重,是真的時機(jī)未到!多年動亂,南邊諸州早已萎靡不振,賦稅大幅減少,朝廷的魚米之鄉(xiāng)、錢袋子,早已不復(fù)昔日之貌!國庫空虛,朝廷缺錢,甚至在朕登基之后差點一度發(fā)不出官員的俸祿! 燕王,我們打不起!” “出兵之前我便已然上了……” “你那叫奏請嗎?”皇帝打斷了他的話,目光銳利,“你那叫知會一聲,你是打心底認(rèn)為朕不會讓你立下這不世之功,所以才這般迫不及待嗎?蠻族現(xiàn)行來犯,你由防御轉(zhuǎn)為反攻,合情合理,哪怕朕不同意,可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更何況你不僅僅是將,你還是朕的親兄弟!” 殷承祉面色鐵青,嘴唇動了動,但并未說出話來。 “殷承祉,你打心底就不曾信過朕當(dāng)日做出的承諾!”皇帝繼續(xù)道,“你始終沒有釋懷當(dāng)年西北一事!” “我只想為那數(shù)十萬的閭州百姓復(fù)仇!”殷承祉眸底泛紅,一字一字地道。 皇帝哂笑,隨即厲色質(zhì)問:“然后讓更多的大殷百姓陷入水聲火熱之中嗎?!” “你所說的不過就是……” “猜測嗎?不確定嗎?”皇帝截斷了他的話,“你敢當(dāng)著先帝的靈位發(fā)誓這些猜測和可能絕對不會發(fā)生?!” “錦東將士為了這一日苦練了兩年!” “那又如何?”皇帝近乎冷酷地說道,“領(lǐng)著朝廷的俸祿,便該盡忠職守!” “你——” “你若是有十足的把握,便不會在這里,而是率領(lǐng)大軍繼續(xù)你的殲滅大戰(zhàn)!”皇帝聲色皆厲,“燕王,你心里也沒有底,你也沒有把握能夠成功,你亦不過是在賭!” “我……”殷承祉雙目赤紅,開口喝了出聲,可是沒有這兩個字卻像是被什么哽在了咽喉般,怎么也發(fā)不出來。 沒有底嗎? 沒有把握嗎? 因為沒有把握沒有十足的勝算,所以,醒來之后不敢再繼續(xù)? 能繼續(xù)嗎? 能的! 只要他將崔懷他們拿下,哪怕不需要拿下他們,只需殺了聶榮,對外說崔懷被挾持了,甚至可以污蔑是安氏余孽做的,為的便是阻攔他們繼續(xù)剿滅! 只要殺伐果決,只要夠狠夠快,軍心根本便不會動搖! 甚至只要夠快,撤軍的消息還未完全傳遞到了各路大軍之中! 可是—— 他沒有這么做! “你的心不夠狠?!被实劾^續(xù)說道,“那些你親手練出來的將士,你一個都舍不得折損,你更見不得他們尸橫遍野!”他盯著他,問道:“知道朕為何不怕你擁兵自重起兵謀逆跟朕搶皇位嗎?” 殷承祉此時就像是一只被逼到了絕境的野獸。 “一將功成萬骨枯!”皇帝笑了,“更何況是這皇帝之位?”他往他走近了兩步,“阿承,帝位是用無數(shù)的尸骨堆砌而成的!” “這便是你的目的嗎?”殷承祉嘶聲喝道,“將我捧到最高處,再狠狠地推下萬丈深淵,讓我升起了希望,以為終于要達(dá)成所愿了,再徹底擊毀這希望?!你真的就不怕我擁兵自重與你爭奪?你捫心自問,你就真的從未忌憚過?沒錯!我的確沒有十足的把握,更沒有強(qiáng)大到看著將士尸橫遍野,也決計做不出用將士的尸骨來為了達(dá)成所愿再也不必在深夜被噩夢驚醒!可只要我活著一日,我手里但凡還有一兵一卒,在滿朝文武的眼里,在天下人的眼里,我便是你的威脅!你就真的能容的下我?你就真的一點都不忌憚我?!殷長乾,你大道理說了這一通,真的就只是為我著想為我考慮?我怎么便不知道我的皇兄是這樣一個愛護(hù)手足……” “放肆!” “在父皇面前,我便是放肆了又如何?”殷承祉亦是喝道,“我不是你的親弟弟嗎?!你的親弟弟,連區(qū)區(qū)放肆都不成嗎?” 皇帝面色發(fā)冷,“我看你是真的魔怔了!” “呵呵……”殷承祉嗤嗤笑著,“魔怔不魔怔的,如今又有何意義了?多年努力功虧一簣,我便是罪魁禍?zhǔn)?!”他噗通一下雙膝跪地,“臣殷承祉擅自出兵蠻族,令錦東軍折損兵力,更致使大殷四夷動蕩、江山不穩(wěn),請陛下降罪!” “你——”皇帝大怒,胸膛重重起伏。 殷承祉俯首而跪,背脊僵硬。 原本肅穆的大典,彌漫起了緊張僵持的氣氛。 噗! 安靜的大典中,哪怕是燈芯爆裂的聲音也被無限放大。 皇帝閉了閉眼,似乎在平息怒氣,好半晌方才開口,“你可以不信朕,可朕所說的句句出自真心!在先帝的靈位前,在這奉先殿,朕……”似乎氣到了無奈氣到了失望,話斷了會兒,方才繼續(xù),“朕若是要對你下手,何須如此曲折?錦東軍在你手里就真的成了你的私軍了?!若朕容不下你,只需一道圣旨便能奪你軍權(quán),向來皇帝手足封王之后便只能當(dāng)個富貴先人,朕便是奪你兵權(quán)也無人能置喙!將我捧到最高處,再狠狠地推下萬丈深淵,讓我升起了希望,以為終于要達(dá)成所愿了,再徹底擊毀這希望?燕王,你當(dāng)朕很閑嗎?能一腳便碾死的螞蟻,多費(fèi)一會功夫都是抬舉了!” 他大怒上前,一把將殷承祉救起來,將人拽到了供桌前,“殷承祉,若非你是我親兄弟,若非父皇臨終之前最記掛的便是你,若非母后走之前最愧疚的便是你,你當(dāng)朕有這么閑與你浪費(fèi)這諸多時間嗎?!錦東誰管不是管?錦東離了你便會大亂了嗎?崔家人還沒死絕呢?哦,是了,你也認(rèn)定朕抬舉崔家就是在給你使絆子是嗎?朕堂堂九五之尊,先帝嫡長子,堂堂正正登基為帝,朕用得著與你使這般上得臺面的手段,讓朝臣小覷天下恥笑嗎?!” “你什么也不知道——”殷承祉失控推開了他,赤紅了雙目,“你什么都不知道!你根本不知道這一戰(zhàn)對我來說多重要——” “不就是殺那所謂的蠻族大巫的人是你嗎?”皇帝嗤笑。 殷承祉一僵。 “殺了便殺了!”皇帝聲色冷酷,“不說你的初衷是為了解閭州之困,即便不是,那又如何?你是大殷的四皇子,別說不過是一個閭州,即便整個錦東都被屠了,也沒有資格讓你日夜不安,自以為是地負(fù)罪累累!” “你——” “你可知父皇最愧疚的是什么嗎?”皇帝繼續(xù)道,不等他回答便又道,“是讓你流落在外學(xué)了這一身上得了臺面的!你是大殷的皇子,是龍子龍孫!可你看看你現(xiàn)在什么樣子了?為了幾個庶民而日夜不安,與那些低賤之人為伍而自感愉快,你可還有一絲一毫身為皇子的傲骨?你現(xiàn)在走出去問問任何一個人,是否還看得出你是我大殷的燕王?!哪怕是殷長佑那個病秧子都比你尊貴!父皇為何不將皇位傳給你?怕我們兄弟相殘?怕你斗不過我?他是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他曾經(jīng)最為寵愛、寄以厚望的那個兒子已然成了一個庸人凡人成了披著皇族皮囊的尋常庶民,甚至還自鳴得意地覺得自己與百姓同甘共苦,是能真正地體察百姓之苦的仁愛之人!殷承祉,帝王不是天下百姓之父,更是天下百姓之主!身為帝王,要為百姓謀福,可這是以天下百姓臣服跪拜為前提,皇族,永遠(yuǎn)也不可能與庶民平等,皇族必須永遠(yuǎn)高人一等,必須永遠(yuǎn)站在至高的位置上!你可知父皇臨終之時有多失望?!” “不……不……”殷承祉搖著頭,像是受了極大的震撼與刺激,在努力堅守著岌岌可危瀕臨崩潰的信念,“父皇不會……” “那你說,父皇為何選擇了我?”皇帝繼續(xù)道,“當(dāng)時你手里有兵,又是親自闖入火場中將父皇救出來的,更是解救了滿朝文武,比起我這個后來跑出來截胡的明顯占據(jù)上風(fēng),父皇為何沒有選擇你?” “那是因為……”殷承祉沒有說下去,也不能說,因為他不愿意,因為他拒絕,因為父皇最終依舊將父親之于兒子的疼愛擺在了天下江山之上!更因為父皇還給了他一道遺詔,一道保他性命,更是寄以厚望的遺詔!“陛下,天下庶民,無一卑賤,為帝王者,更不該輕視自己的臣民!”他盯著他,肅然、堅定地說道:“以天下萬民為先,為天下萬民謀福,護(hù)天下百姓安樂,如此,方才是為帝王正道,方才是大殷江山千秋萬代的根本!” 第153章 選擇 “陛下,這才是天下長治久安之道!這才是帝王應(yīng)有之道!更是父皇,更是我們殷家歷代先祖堅守之道!” “你是在譴責(zé)朕嗎?”皇帝反問。 殷承祉昂首看著他,“臣只是在盡臣子義務(wù),在向陛下諫言!” “燕王既然愛民如子,為何千里迢迢趕回來向朕問罪?”皇帝譏笑道,“難道西北的百姓便不是百姓了?南邊的子民便不是大殷的子民?是不是除了錦東的百姓之外,其余的都不再你所說的該庇護(hù)、該為之謀福之內(nèi)?!” “我” “你既然如此看重百姓,便該為百姓考慮!戰(zhàn)爭,無論是正義與否,與百姓而言都是災(zāi)禍!”皇帝不待他說下去便繼續(xù)道,“哪怕朕再如何不將區(qū)區(qū)庶民放在眼里,亦很清楚一場戰(zhàn)事會對百姓造成何等影響!殷承祉,錦東軍不是你復(fù)仇恕罪的工具,錦東的百姓更不是你燕王一人的百姓!而你,亦不僅僅只是錦東的燕王,你是大殷的燕王,是天下的燕王,更是朕的親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