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書迷正在閱讀:最強外賣員、妻奴、葉加、市長夫人不好惹、圓圈[軍旅文]、在最傻的時候遇見你、圣醫(yī)下山、我屠殺了惡龍、抗戰(zhàn)之八歲當(dāng)后勤部長、錦繡山河:農(nóng)門有女傾天下
亓晏怎么好意思說自己重色輕友,但他等著盼著杜衍幫忙牽線這一天已經(jīng)很久了,下定決心謀劃多日,成敗就在此一舉了,便拱手朝著杜衍行了一個大禮,道:“有勞世昌兄了,大恩大德,沒齒難忘?!?/br> 說著,他笑嘻嘻地湊近杜衍:“沒辦法,畢竟文思使大人跟世昌你更熟呢,我也是被逼無奈,哎,我母親最近也不知怎么了,非要逼著我……我只得先下手為強了?!?/br> 先下手為強幾個字成功讓杜衍轉(zhuǎn)過視線,他冷冷地望著亓晏,半晌道:“你確定她今天會來嗎?” 亓晏仔細分析了一會兒,最后才咂摸出他說的人是文思使大人,也就是今日實際上的主角。 “你沒聽你家母上大人說起嗎?”亓晏有些同情地望著他,“今日這布施雖說是羅夫人發(fā)起的活動,但其實大部分人都是為了那位沈家三娘子啊,對了,現(xiàn)在得稱呼沈大人了,真說起來,能讓這京城里男女老少都為了她不辭勞苦地來到這安福寺,這位沈大人也真是不一般了?!?/br> 他感覺杜衍眼神隨著他的話更冷了,兩人相交多年,亓晏還是頭一次見他情緒外放得如此厲害,可見這回改革阻力有多大,竟然讓他好友的情緒如此糟糕。 不過,即便是這種情況,杜夫人還是能把杜衍拉到這安福寺,看來還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亓晏在心中給杜夫人豎起大拇指。 如此,杜衍不知道這布施活動的“真面目”也就情有可原了。 “聽說,帶著兒子前來的夫人們有一大半都是沖著沈大人來的,恐怕我母親也是她們其中一員,我只能使出這計聲東擊西了?!必陵膛闹叛芗绨?,“我的幸福全靠你了,杜大人?!?/br> 杜衍移開視線,斂眸陷入了沉默。 通往安福寺的山間階梯依然曲徑幽深,沈妙妙一面提著裙擺,一面扶著鄭元英。她望著身后幾乎可以稱之為浩浩蕩蕩的隊伍,即便做了心理準(zhǔn)備卻仍有些吃驚,低聲對鄭元英道:“母親,這些人都是來布施的?我怎么覺得這贈予者比被贈予者的數(shù)量還要多呢?” 即便只是個幌子,但來這么多的人也太夸張了,她寧愿相信,這些人都是單純前來做善事的。 鄭元英瞥了她一眼,收回目光時哼了一聲:“布施哪里還能有假,佛祖門前,自然都是誠心實意的?!?/br> 只不過借著布施,趁著彼此搭把手的機會認識認識也沒什么不好。 但讓鄭元英沒想到的事情也是有的,她接到羅夫人邀約的時候,本以為她家妙妙不過只是其中的一個參與者,可在布施之日的前兩天,她才從蘇夫人那里聽說,原來今日有不少人都是奔著他們家妙妙來的。 妙妙如此出眾,作為母親,鄭元英自然覺得這本也在情理之中,想著今日也許會有些收獲也說不定。 她想了想,語重心長對沈妙妙道:“你父親再過幾日就要回隴宗城了,這次他請了令,要帶你二哥前去,在他們出發(fā)前,你要是能有什么消息讓他們安心就好了?!?/br> 沈妙妙滿臉苦笑:“母親,我要是真有什么消息,父親和二哥怕是反倒不能安然離京才是,難道母親覺得我在半個月內(nèi)就定親,那對方就能可靠嗎?” 她也知道母親是真的替她擔(dān)心著急,于是安慰道:“母親放心,您和父親擔(dān)心的事情不會發(fā)生的,我自己小心些就是?!?/br> 兩人踏上半山,沈妙妙這才明白母親沒有誑她,安福寺門前的寬闊場地上,此刻擠滿了衣衫襤褸,粗衣補丁蔽身的百姓。 沈妙妙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真實的社會場面,一時間愣在原地。 這時,一個帶著笑意的聲音恭敬地和身邊的母親打招呼,拉回了沈妙妙的注意力。 “夫人,正誠有禮了?!?/br> 李俊風(fēng)站在入口顯眼的位置,幾乎是兩人一出現(xiàn)就走了過來。 鄭元英側(cè)身擋了女兒一下,朝著李俊風(fēng)點頭:“你也來了,你母親呢?” “母親在同覺慧大師說話?!崩羁★L(fēng)見鄭元英神情淡淡的,笑著解釋道,“今日安福寺前人員復(fù)雜,乞丐和百姓人數(shù)不少,夫人和沈大人都要注意些安全才好。” 他說著話,瞧見沈妙妙無奈地朝他眨眼睛,便會意地躬身退開:“夫人若有何事,盡管知會我一聲就可?!?/br> 望著他走遠的背影,鄭元英問道:“你覺得李將軍如何?” 沈妙妙閉上眼絕望到想拍自己的腦門,她娘親這才叫真正的開門見山,她可能就差一個寫著“招夫婿”的牌子掛脖子上了。 “李將軍英武颯爽,自然是無可挑剔?!彼鎺⑿?,朝著不遠處的鐘凝揮了揮手道,“母親,我人都來了,您可就別亂點鴛鴦譜了,鬧出笑話來,我可就再也不同您一起出現(xiàn)在這樣的場合里了?!?/br> 鄭元英望著神色從容保持著得體微笑的女兒,一時心情復(fù)雜,她倒是也希望女兒的婚事能順其自然,但這場面上別人家女兒含羞帶怯,反觀自家女兒眉眼平和一副看透塵世的模樣,她已經(jīng)對今天不抱什么希望了。 布施活動,在覺慧大師的主持下,按部就班地開始了。 夫人們布財,各家的小娘子們布粥,而男子們則就地淪為打雜差使,哪里需要去哪里。 分門別類聚在一起的好處就是,無論哪方說起話來都更為方便了。 沈妙妙手握長長的勺柄,將清粥一勺勺盛進桌面上擺放的碗中。她趁著僧人前來撤走空桶的間隙,對在一旁擺碗的鐘凝道:“你怎么今天也來湊熱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