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
自從拿到這些信后,他每日必要讀一遍,早些時候聽了孟默云的話,他更是覺得愧疚。 難以言狀的感情一直在心中回蕩,他想忘記,可是沒辦法,卻又不知何時才會平復(fù),只能等著自己慢慢消化。 他今日來這里,無非是想看看,那個人到底還為自己做了什么。 無疑,這讓他感受到了來自他的愛意,可是,他卻在沒有辦法回報。 他自嘲般地笑了笑,隨即提起筆。 # 新帝上位后,開啟了新的治國模式,但是前朝留下來的官員卻一個都沒有換掉,同時,新帝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 匈奴入侵。 先王生前曾經(jīng)拍了一次兵前往抗敵,但是最近幾次聽到匈奴再次入侵的消息,也不知虛實,幾位大將軍便按耐不住了。 皇上,邊疆不可懈怠,早日派兵前去抗敵為好啊! 皇上,那匈奴越來越不把大梁放在眼里,先王在時還好,現(xiàn)在可是越來越猖狂了啊! 皇帝自是煩惱著,不知該不該派人去,又不知何時派人去,他跑去找司馬桓,結(jié)果司馬桓正好臥病在床,這時候,他也不知該去問誰了。 正巧了,司馬桓叫他去找林榭,皇帝急急地跑去找林榭,林榭便連忙出來迎了。 皇上,何事? 皇帝皺著眉頭,只道:那幾位將軍催朕出兵去抗匈奴,你道該不該出兵? 自然是出兵了,皇上在猶豫什么? 林榭知這皇上優(yōu)柔寡斷,倒是不知竟連此等事也要來問他。 畢竟他們還有沒動手,朕先出兵,豈不是顯得太魯莽? 林榭眼里閃過一絲驚訝,隨即點點頭道:皇上,若是等到匈奴出兵,我們的人還沒到邊疆,他們便沖過來了。 皇帝想了想,道:有道理。 林榭試探性地問道:皇上,那十人失蹤案,是否有進展了? 皇帝也驚訝,問道:此事不是交與王爺管了嗎? 林榭點點頭,看來,皇上還不知道真相。 送走了皇上之后,林榭重新開始讀這些信。 以他在先王身邊陪讀十幾年可以看得出來,這是先王的筆跡。 這些信里,詳細記載了北星村和術(shù)者。 他微微皺了皺眉,難不成真的存在這樣的村子和人?況且,先王研究這些做什么? 看到后面,他漸漸明白了這些術(shù)者到底是做什么的,但是,最吸引的他的,是關(guān)于投石案的描寫。 信中寫到,投石案為何擱置了三年,為何想要翻案,這些都寫得清清楚楚。 因為找不到真正的兇手,而王爺一直不想碰這個案子,所以一直擱置;因為想要報恩,所以想要翻案。 可是,林榭不明白,這個報恩,到底是何意。 報恩,是向誰報恩呢? 難不成是王爺?也不像是啊,因為王爺不想碰這個案子。 那么,這個報恩便是向其他人了。 而后,信里面提到了,對于那個神秘的種族,應(yīng)該要保持一種敬畏的態(tài)度,并且,要帶去他最大的謝意。 這個他,便是指先王了。 林榭皺著眉理解那句話: 對于此種族,要帶去我最大的謝意 為何要帶去謝意?難不成,先王跟這個種族有什么關(guān)系?而且,要怎么帶去?也沒聽說過先王去過西域啊。 林榭越看越不明白,很顯然,先王跟這個種族之間,肯定存在著某種關(guān)系,而且可以斷定的是,那投石案跟那個種族也存在著某種關(guān)系。 或許 就連那失蹤案都有關(guān)系! 林榭反復(fù)看著信件的內(nèi)容,腦子在飛速地轉(zhuǎn)動。 王爺說過,派人去西域是為了給元七找藥,但是他沒必要冒著這么大的風(fēng)險,況且被發(fā)現(xiàn)了,先王肯定會很不高興。 他猛然想起來一件事 記得在之前,先王曾經(jīng)問過他,為何王爺沒有再提那失蹤案,當時先王的回答是,因為他已經(jīng)知道了真相。 對!就是這里! 他心中的疑云總算是解開了。 若犯人真的是王爺,為何先王會說出已經(jīng)知道了這樣的話? 這必定是犯人另有其人,并且,這犯人,先王肯定也知道是誰! 林榭打起精神,趕緊翻看信件,想看看先王有沒有把真正的犯人寫到信中。 可惜,翻了半天,并沒有他所期待的內(nèi)容。 他不由得皺眉,此外,王爺為何說犯人是他?況且,說得一點破綻都沒有。 王爺為何替別人背鍋? 另外,王爺一開始接手了這個案子,必定是不知道犯人是誰,在破案的過程中才知道了真正的犯人。而王爺在先王駕崩后才告訴自己犯人是他,那么,犯人就必定是跟皇上或者王爺十分親近的人了,先王不愿意說出這個人,王爺甚至為了他愿意背鍋! 林榭越想,越覺得復(fù)雜。 看來,在這個案子的背后,肯定隱藏著更多的真相。 第83章 浮生若此(六) 大梁出兵進犯匈奴。 說了半天,皇上終于同意出兵,一些大臣腹誹,在這個方面,這皇上可是跟先王有共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