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請我當皇帝 第837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我讓前任高攀不起
確實這一次他耍了心機,然而不耍心機確實不成。 如今后金新敗,不僅折損了許多兵馬,更是折損了許多將領。 當初的四大貝勒現(xiàn)在只剩下自己一個,新晉的四小貝勒卻也只剩多鐸一個。 若是穩(wěn)住陣腳,唯有“御駕親征”擊退“順賊大軍”,這才能夠樹起威望來,帶領后金走出困境,這是一個王者的必經(jīng)之路。 當然,其中未必沒有他自己的小算盤。 一旦多鐸威望沒有能夠樹立起足夠的威望來,他身為后金國中最大的一股勢力,隨時可以賣了“陛下”,為愛新覺羅氏留下一條后路。 當然,年輕氣盛的多鐸沒有想那么多,但是他也知道只要此戰(zhàn)一勝,就能過壓制住“老狐貍”代善一頭,就像洪太當年做的那樣。 至于敗了,那就敗了。 沒什么好想的,對付不了張順,難道還對付不了張順手底下一個毛頭小子不成? “朕也領兵四萬,沈陽駐守一萬,派往東江鎮(zhèn)那近兩萬兵馬全部歸你指揮,咱們倆這一次就一決高下吧!”多鐸思索了半天,最終下旨道。 第523章 交鋒 “將軍,前面就是大凌河了!”年過五旬的祖大壽,伸手指著前面道。 “大凌河?我看這里以前好像有一處城垣?”張三百舉目望去,只見河岸邊正有一片殘垣斷壁,不由奇怪地開口道。 “那……那就是大凌河城,當年在前明督師指揮下,由末將帶人修建?!弊娲髩勐勓杂袔追謱擂蔚慕忉尩馈?/br> “后來明軍兵敗,此城遂為韃子所毀。” 原來祖大壽所言,正是崇禎四年爆發(fā)的一場戰(zhàn)爭。 起因是孫承宗一干人等為了遮蔽錦州,沿大凌河建立一道防線,特意在錦州以東的三十里大凌河畔選址建立一座城堡,喚作“大凌河城”。 只是后金得到消息以后,一方面調(diào)動滿蒙精銳,從義州方向切斷錦州和大凌河城之間的通道,一邊由洪太帶領主力從廣寧南下,圍困大凌河城。 明廷為此數(shù)次派遣援軍,但是皆被后金擊敗。 以至于城中斷糧,鬧到了人吃人的地步。 祖大壽及諸將欲降,獨何可綱不肯,便“令二人掖出城外而殺之”。 這本是祖大壽一段黑歷史,故而尷尬難言。 張三百對此也略有耳聞,便不再追問,反倒安慰道:“勝敗乃兵家常事,昨日他殺你,焉知今日你不能殺他耶?” 祖大壽見張三百并不似毛頭小子一般,對自己冷嘲熱諷,心里不由送了一口氣,這才提醒道:“將軍,說到此處,末將倒有一處擔心?!?/br> “這廣寧固然重要,但是一旦久攻不下,韃子就有可能從義州出發(fā),威脅錦州?!?/br> 祖大壽雖然說的很委婉,其實意思很簡單。 當前遼東前線形勢,是由義軍所據(jù)錦州對抗后金互為犄角的義州、廣寧兩地。 當義軍想發(fā)起進攻的時候,無論是你攻義州還是廣寧,都會面臨著后金“避實擊虛”,突襲錦州的危險。 這就好似你只有一個拳頭打人,而對手卻有兩只拳頭一般,故而十分被動。 “我不怕他出來,就怕他不出來!”不意張三百聞言嘿嘿一笑,胸有成竹道。 原來這一次出戰(zhàn),張三百一力要求祖大壽率遼東堪戰(zhàn)援軍萬人隨軍,而留白廣恩駐守錦州。 但有義州方向援軍來攻,自有白廣恩堅守。 與野戰(zhàn)屢戰(zhàn)屢敗的明軍不同,義軍人馬眾多而軍紀嚴整。 但凡后金離了城池,正合為義軍所趁。 城市還是那個城市,地形還是那個地形,人不同,攻守之勢異也! 那祖大壽哪知張三百多心思,聞言心中不斷冷笑。 他心道:“果然是毛頭小子,太過年輕,不曉得韃子多厲害。等他吃了虧,才知道什么叫做‘姜是老的辣’!” 可是祖大壽哪知張三百這個時候也在心中搖了搖頭,暗自尋思道:“這祖大壽好大的名聲,不意竟暮氣沉沉,且其為人反復,本非良臣。待我奪了廣寧就向殿下進言,讓他回家養(yǎng)老去吧!” 錦州至廣寧一百四十里,義軍一路勢如破竹,只用了三日功夫便抵達廣寧城下。 “這就是廣寧?”張三百驚訝地看著面前的城市,不由開口問道。 “沒錯,這就是廣寧城,共有新舊兩城,合計城周一十七里!”祖大壽眼神復雜地看了面前宏偉的城池一眼,點了點頭道。 城周一十七里,固然比不上繁華富庶的京師和內(nèi)地的太原城,但是在這種邊塞之地,卻是一座非常出人意料的雄城。 “這座城本來是遼東總兵駐地,專門用來監(jiān)視、壓制蒙古、女真而設。”祖大壽感慨萬千道。 “結(jié)果廣寧一戰(zhàn),明軍大敗,廣寧城不戰(zhàn)而棄,乃有今日。” “哦?”張三百聞言一愣,萬萬沒想到廣寧之戰(zhàn)居然不是一場守城戰(zhàn)。 他還待細問,不意突然聽到一聲炮響,隨即廣寧城城門打開,兀地殺出一支人馬來。 “他怎么敢?”張三百差點被氣樂了。 老子帶領四萬大軍前來,你居然帶領千余人就敢出戰(zhàn),瞧不起誰呢? 副帥楊柱國和義軍、后金都曾交過手,自然曉得雙方都心思。 他不由笑道:“這韃子最為猖狂,還道我等上明軍那一群弱雞……” 楊柱國這話一出口,頓時祖大壽、姜襄、李輔明和黃得功一干人等臉就黑了下來。 “將軍,末將請打頭陣,擊破此獠,以揚我軍威!”祖大壽不由主動請纓道。 楊柱國是什么意思,祖大壽自然心知肚明。 奈何形勢比人強,如今既然投靠了“順賊”,自然需要向“順賊”展現(xiàn)一下價值。 這一仗打的是后金,其實打的也是遼東將門。 遼東將門對朝廷的忠誠不夠,大家對此自然是心知肚明。 但是,遼東將門能不能打,究竟有多能打,這卻是一個未知數(shù)。 如果遼東將門能打、敢打,張順未必不能容忍他們。 如果遼東將門“又菜又愛玩”,那么對兵強馬壯的義軍一方來說,等待他們的絕對不是一個好結(jié)果。 祖大壽對此心知肚明,故而楊柱國這一出激將計,他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 “舜王”已經(jīng)通過糧餉和派來對兵馬,展現(xiàn)了自己的“誠意”,那么如今也該到了遼東將門展現(xiàn)自己“誠意”的時候了。 “這……這不大好吧,老將軍已經(jīng)年近六旬,如何上得了陣?若你有心,不如派遣一二子孫侄子輩之人前去,老將軍陪我一起觀陣即可!”張三百面露遲疑之色,開口提議道。 麻麥皮!祖大壽聞言差點破口大罵,哪個說要親自上陣了? 本來在這一次出征之前,他已經(jīng)敲定由親外甥,號稱“勇冠三軍,孝聞九邊”的吳三桂出擊。 奈何他被張三百拿話一堵,只得硬著頭皮道:“將軍說笑了,廉頗雖老,能拒秦兵;黃忠雖老,能斬夏侯,我如何不能為之!” “舅……將軍,殺雞焉用牛刀,這一仗不如讓小將露一露臉面!”那吳三桂聞言大吃一驚,連忙主動請纓道。 “下去,這里哪有你說話的份兒!”祖大壽見狀連忙使了個臉色,大聲呵斥道。 他們祖家如今已經(jīng)到了富貴的極致,他深知物極必反的道理。 故而從很早以前,他就尋找合適的人選替代自己。 剛巧自己的外甥,吳襄之子吳三桂,智勇雙全,正合接替自己,成為遼東將門的新的代表。 如果這個時候讓舜王的親信愛將張三百看出了端倪,恐怕會壞了祖吳兩家大計。 那吳三桂聞言不由悻悻退下,祖大壽這才向張三百拱了拱手道:“那么就請將軍稍等片刻,待我破敵!” “好,那張某就靜候老將軍佳音!”張三百還了一禮,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道。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 遛的好了,拉出干活;遛的不好,殺了吃rou! 第524章 兵臨廣寧 “祖大壽,是你!”那祖大壽剛一出陣,便來將覷得明白,不由大吃一驚。 原來來將不是別人,正是廣寧守將之一的石國柱。 這石國柱不是別人,正是后金國烏真超哈固山額真石廷柱的兄長。 原來這石廷柱本是廣寧守備,上面有兩個哥哥石天柱、石國柱,皆為明軍千總。 當初明軍西平堡一敗,這兄弟三人和孫得功一起大肆鼓噪,動搖軍心,以至于守軍潰散,熊廷弼被“傳首九邊”。 待到老奴被這幾人迎入城以后,便任命石廷柱和孫得功二人為游擊世職,著其分別駐守廣寧和義州。 不久,洪太繼位,受到后金諸貝勒掣肘。 他便以漢人為主體,組建了以火炮為主要火力的重兵“烏真超哈”,以分八旗貝勒之權(quán)。 而這一支“烏真超哈”的主體,就是以石廷柱為固山額真,以廣寧、義州漢兵和當年大凌河之戰(zhàn)投降的祖大壽麾下人馬為主體。 雖然說不久前,洪太對于漢軍旗的壯大有了警惕之心,又把“烏真超哈”拆分為左右翼,以石廷柱為左翼固山額真,以降將馬光遠為右翼固山額真。 但是只是石廷柱官職地位的變化,并不代表石廷柱直轄的人口、土地和兵馬有大的變化。 原“烏真超哈”編制三十八個牛錄,下轄兵馬約莫有一萬余人。 經(jīng)過洪太拆分以后,石廷柱實際仍然下轄近六千人。 其中有十二個牛錄,約莫三千五百人分別由石廷柱三兄弟直接統(tǒng)轄,剩余兩千余人則由駐守義州的孫得功統(tǒng)帥。 這石氏三兄弟和孫得功乃是一丘之貉,故而但凡遇到明軍進攻,這兩股勢力都會互為犄角,以拒明軍。 所以,當石廷柱兄弟一得到祖大壽前來進攻的消息以后,第一反應就是整頓人馬出城迎戰(zhàn)。 只是這石氏三兄弟萬萬沒有想到,第一陣就對上了大名鼎鼎的遼東總兵祖大壽。 或許這祖大壽年紀不老小了,或許這祖大壽為人狡詐反復,或許這祖大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認,這個祖大壽時一個十分難以對付的對手。 那石國柱一見祖大壽,不由心底一沉,心中頓時有了一股不詳?shù)念A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