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此外,眾所周知,帝國正在從東往西推進。12它最后也是最宏大的事業(yè)很可能是占領(lǐng)全美洲hellip;hellip;我們不由得期待,在不遠的將來,美利堅帝國將接納密西西比河以西的數(shù)百萬人。13自始至終,美國一直虔誠地認為,這些作為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領(lǐng)土擴張,而是奉上帝之命傳播自由原則。1839年,官方的美國探險遠征隊勘查了西半球遙遠的邊界和南太平洋地區(qū)?!睹绹s志和民主評論》(Uates Magazine and Democratic Review)發(fā)表了一篇文章,稱頌美國為偉大的未來之國,與歷史上之前的任何國家毫無瓜葛且更加優(yōu)越: 追根溯源,美國人來自許多其他國家,《獨立宣言》完全建立在人類平等的偉大原則之上。這些事實已然表明,我們的立場與其他國家沒有聯(lián)系。實際上我們與他們的歷史幾乎沒有任何瓜葛,與他們的古老歷史、昔日的榮耀和罪行也毫無關(guān)系。正好相反,美國的誕生正是嶄新歷史的開端。14這位作者自信滿滿地預言,美國的成功將成為對其他一切政體的有力反駁,并開拓未來民主時代。一個偉大自由的聯(lián)邦奉上帝的旨意,雄居其他國家之上,愿意將其原則傳遍整個西半球。與以前任何人類行為相比,這注定是一個幅員更遼闊、道德更高尚的國家: 我們是代表人類進步的國家,誰會給我們的前進設限呢?又有什么力量能給我們設限呢?上帝與我們同在,世間沒有任何國家可與我們媲美。因此,美國不僅僅是一個國家,還是上帝神圣計劃的推手和世界秩序的縮影。 1845年,美國因向西擴張而陷入爭端,與英國爭奪俄勒岡領(lǐng)地,與墨西哥爭奪得克薩斯共和國(已經(jīng)脫離墨西哥,并宣稱有意加入美國)。這份雜志得出結(jié)論,兼并得克薩斯是針對自由之敵的防御性措施。作者的理由是,加利福尼亞下一步很可能脫離墨西哥,緊接著美國將北上橫掃加拿大。他推斷,美國這支大陸力量最終將擁有絕對的抗衡力量,讓歐洲的均勢政策變得無足輕重。這篇文章的作者還預言,百年后(即1945年),終有一天,美國甚至會比一個統(tǒng)一而且敵視它的歐洲更強大: 即使把法國、英國乃至全歐洲的刺刀和大炮放在天平的另一端,又怎么能與2.5億乃至3億純樸、堅定的美國人民這一沉甸甸的分量相抗衡?在匆匆將至的1945年,美國人民注定要聚集在飄揚的星條旗下!15這一預言變成了現(xiàn)實(除了美國與加拿大的邊界是和平劃定的,英國在1945年已不是敵對歐洲的一部分,而是美國的盟友)。美國將超越和抗衡舊大陸的嚴酷理論;這個愿景盡管言過其實且僅是預測,卻成了激勵美國人重塑歷史進程的動力,雖然他國當時大多對其不是置之不理,就是驚恐不安。 南北戰(zhàn)爭中,美國經(jīng)歷了一場全面戰(zhàn)爭(歐洲已有半個世紀沒有發(fā)生過全面戰(zhàn)爭)。殊死搏斗的南北雙方都違反了保持西半球與外界隔離的原則,尤其是把法國和英國拉入戰(zhàn)爭之中。美國人把這場沖突解釋為一個具有重大道德意義的特別事件。16美國當時建立了世界上最龐大、最具威懾力的軍隊,并用它發(fā)動全面戰(zhàn)爭。這反映出美國當時認為這場沖突是一次終極行動,是為了維護地球上最后最美好的希望。但戰(zhàn)爭結(jié)束一年半之內(nèi),這支軍隊幾乎全部解散,數(shù)量從100多萬驟減至6.5萬人。171890年,美國陸軍位居世界第十四位,排在保加利亞之后。美國空軍規(guī)模甚至小于意大利,而意大利的工業(yè)實力僅為美國的十三分之一。18直到1885年格羅弗middot;克利夫蘭就任總統(tǒng)時,他還把美國的外交政策描述為超然中立,完全不同于以前不夠開明的國家所采取的自私自利的政策。他拒絕 背離我們這個共和國的歷史、傳統(tǒng)和繁榮所推崇的外交政策。這是獨立的政策,依托我們的地理位置,我們對正義的熱愛以及我們的實力將為它保駕護航。這是和平的政策,符合我們的利益。這是中立的政策,美國拒絕卷入任何外部紛爭,沒有覬覦其他大洲的野心,同時抵制它們對美國這片土地的入侵。1910年后,美國的世界地位逐漸提高,口氣更加堅定,對權(quán)力的考慮開始突顯。在1895年委內(nèi)瑞拉與英屬圭亞那的邊界爭端中,國務卿理查德middot;奧爾尼警告英國(當時仍被視為世界頭號大國)注意西半球軍事力量的不平衡:美國今天實際上是這個大陸上至高無上的國家,它的命令就是法律。美國擁有無限的資源和超然的地理位置,它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隨心所欲,不會受到任何其他國家的實際傷害。20 美國現(xiàn)在成了一個大國,不再是一個徘徊在世界事務邊緣的羽翼未豐的共和國。美國不再因奉行中立政策而作繭自縛。它認為有義務讓長期宣揚的普世道德發(fā)揮更廣泛的地緣政治作用。當年晚些時候,西班牙帝國的古巴殖民地人民奮起反抗。這時,美國不愿看到反帝運動在自己的家門口被鎮(zhèn)壓,也認為美國展示大國能力和意志的時機已經(jīng)到來,而且當時評判歐洲國家強大與否,其中一個標準便是看它們海外勢力范圍的大小。當1898年美國軍艦緬因號不明原因在哈瓦那港爆炸時,美國民眾普遍支持進行軍事干預,促使麥金利總統(tǒng)宣布對西班牙開戰(zhàn)。這是美國第一次在海外與另一個大國兵戎相見。 海約翰當時是美國駐倫敦大使,也是紐約市一位政治改革新星。幾乎沒有多少美國人想象得到,在這場海約翰致西奧多middot;羅斯福的信函中所稱的輝煌的小型戰(zhàn)爭之后,世界秩序會發(fā)生如此巨變。美西戰(zhàn)爭僅僅三個半月之后,美國就把西班牙帝國趕出了加勒比海,占領(lǐng)了古巴,吞并了波多黎各、夏威夷、關(guān)島和菲律賓。麥金利總統(tǒng)堅持用傳統(tǒng)邏輯來為這一事業(yè)辯護。他理直氣壯地把這場確立美國在兩大洋的大國地位的戰(zhàn)爭描述為一項獨特的無私使命。他1900年再次競選的海報上打出的口號是:美國國旗插到外國土地上,不是為了攫取更多的領(lǐng)土,而是為了保護人類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