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總裁傲嬌又粘人[娛樂圈]、莓果松餅、校草同桌掉馬后竟然是、都市之傳道宗師、拯救病弱冰山計劃、豪門長嫂攻略了反派大佬他全家、與你常在、我的老婆是女王、朕與將軍都穿了[古穿今]、網(wǎng)戀到渣男以后
李然也是由衷敬佩國參,國參嚴于律己,不靠父親的聲望牟私,這種品行放在如今的卿家大族,真可謂是難能可貴。 連孫武也是忍不住說道: “先生,子產(chǎn)大夫高風亮節(jié),家風竟也是如此清正!其子也是如大夫一般,諸事皆反求諸己,這實在難得?。 ?/br> 李然聞言,不由是點了點頭。 “是??!能做到如此,實屬不易!子產(chǎn)為后世樹立標桿,為臣為父,皆為表率!吾等要學習的還有很多!” 孫武沉默片刻,卻又補充道: “只是……子產(chǎn)大夫如此,實在是太苦了自己了!” “子產(chǎn)大夫一生秉持‘克己’之道,這確屬不易!” 一旁的游吉嘆息道: “子產(chǎn)大夫必將為后世所敬仰,吾等皆自愧不如?。 ?/br> 故后世亦有詩云: 公孫遺愛圣門推,論學原須并論才。 國小鄰強交有道,此人端為救時來! 等到子產(chǎn)入葬,已經(jīng)是下午,而這時天又放晴,夕陽西下,正照著陘山山頭。雪后初陽乍現(xiàn),子產(chǎn)的墓地之上,竟是一時煞為好看! 而“陘山晚照”既是新鄭八景之一,又是長葛八景之一。 民間流傳,子產(chǎn)活著肝膽照日月,死后日月照肝膽。是以每當夜幕來臨,陘山頂上仍有一輪紅日照亮著這位愛民如子的鄭相墓冢。 又有人說有時雨后初晴,夕陽西下,遠望子產(chǎn)墓上方,仍會出現(xiàn)一輪碾盤大的玫瑰色的紅日,轉(zhuǎn)眼又不見了。 這些雖然離奇,卻都無一不是表達了百姓們對子產(chǎn)的敬仰之情。也印證了“愛民者,民恒愛之”的道理。 后世又有詩為證: 蕞爾孤城攝大強,公僑八面一身當。 千秋事業(yè)垂青史,猶帶余暉映夕陽。 子產(chǎn)下葬之后,李然等人下山之時,回頭望去,凄涼之情再度涌上心頭,鼻子一酸,險些又要落淚。 自此之后,再也見不到子產(chǎn),子產(chǎn)也將進入歷史塵埃之中。 在歷史的長河中,子產(chǎn)就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千年之后,依舊是那么的光彩奪目,受盡世人的尊重愛戴。 李然在歸途中,一言不發(fā),思量甚久,子產(chǎn)的去世,可以說鄭國進入一個新時期,而面臨的挑戰(zhàn)無疑也是巨大的。 游吉其實心中多少也有些忐忑,他是子產(chǎn)的堅定支持者,然而由于他的前任也實在太過于優(yōu)秀,這對他而言,不由是平添了幾分壓力。 李然和孫武回到鄭邑郊外的莊園,祭樂看到李然低沉的神色,也知道他的不易,一只手牽著他,將頭輕輕靠在李然的肩頭。 李然輕撫她的青絲,強笑道: “樂兒……” 李然在回來之后,見到祭樂,這幾日的沮喪之情才算是稍稍減緩,柔情頓生。只聽祭樂上前,并是淺笑著搖了搖頭: “夫君替子產(chǎn)大夫守了三天的靈,委實受累了吧?” 第四百三十九章 宋國華向之亂 經(jīng)歷過了子產(chǎn)的辭世,讓李然也更加的開始珍惜眼前人。 他不由自主的將祭樂給一把挽入懷中,他甚至都希望能夠就這樣,一直挽著她,直至天荒地老…… 所幸,鄭國此后在游吉的cao持下,一時倒也是風平浪靜。而李然也得以能夠繼續(xù)安靜的陪伴在祭樂身邊。 雖然是有了片刻的寧靜,但祭氏的仇,李然卻還是始終放在心中的。 除了鸮翼探尋魯侯稠的下落之外,眼下鄭邑其實也有兩件事是一直困擾著李然——四國大火,以及伯有鬼魂的真相! 按照李然的推測,所謂的“四國大火”十有八九就是暗行眾在其背后cao縱的,其目的就是為了營造恐怖氣氛,打擊異己,就如同當時豐段打擊子產(chǎn)那樣。 而他們既然已經(jīng)動了手,那么就斷然沒有再停下來的道理。 至于“伯有鬼魂”,李然倒覺得又或許是“道紀”的手筆。不過說白了,李然現(xiàn)在對此也沒有確鑿的證據(jù)來證明這些,一切都只能是繼續(xù)于暗中觀察。 其實李然也知道,無論是“暗行眾”還是“道紀”,其背后的勢力都是極其龐大的,而他目前對于這兩股勢力,可以說都只是一知半解。 李然雖是從慶封口中知道了“暗行眾”的一些信息,但畢竟那時候慶封已經(jīng)不是七君之一,有些事他也已然被排除在外,很多內(nèi)情也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對于“暗行眾”其背后所蘊含著的能量,李然也是十分清楚的。 他們行事縝密,又最善于暗處使詐,甚至到現(xiàn)在都不知道其他幾個成員究竟是何身份,所以李然對其也是完全沒有頭緒。 相比較而言,“道紀”固然也是勢力遍布天下,但是相對也更為低調(diào)了一些。 而這種“低調(diào)”,或許是因為他老子所信奉的“無為而治”,又或許,這些個“知識分子”本就顯得是更為佛系。 橫向比較起來,“暗行眾”乃是各國公卿組成的一個聯(lián)盟,其參與者幾乎都是位高權重之人,幾乎各個都是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狠角色。 而“道紀”的成員構成,則多為各國的巫、醫(yī)、卜、樂、史等職位,堪稱是最古老的情報機構。往往是只能從另一種渠道,去努力維系關乎“道義”的話語權,并借由天命,來左右各國決策者的意志。 而李然有時候也是不由慶幸,虧得他們兩者之間所秉持的理念是完全不同的。甚至某種程度上已經(jīng)形成了互相角力之勢。 要不然,他們?nèi)羰菑姀娐?lián)手,這天下究竟會變成個什么模樣? 這是李然所不敢想象的。 李然當然知道,“四國大火”也只是一個開始,后續(xù)一定還會發(fā)生更大的事。 這天晚上,李然正陪著祭樂行走在莊園內(nèi)賞月,她現(xiàn)在固然還無法忘懷滅門之仇,但是起碼表面上,她已沒了之前那么深的執(zhí)念和戾氣了。 或許因為她相信,她眼前的這個男人,是一定會替她報仇的。 李然看著她,微微一笑: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br> 這是出自《詩經(jīng)》的句子,意思是“多么皎潔的月光,照見你嬌美的臉龐,你嫻雅苗條的倩影,牽動我深情的愁腸!” 祭樂聞言,朱唇皓齒: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br> 祭樂所回應的,也是《詩經(jīng)》中的詩詞,其意為: “看那淇水彎彎岸,碧綠竹林片片連。有一高雅君子,學問精湛,品德良善。神態(tài)莊重胸懷寬廣,地位顯赫?!?/br> 李然正要開口說話,卻又聽到不遠處有一人上前說道: “先生,蠡有要事稟告?!?/br> 李然隨即招了招手。 “好,請近上前來!” 范蠡走了過來,躬身便是一禮: “見過先生和夫人!” “少伯,在自己家中便不必如此拘禮,就如同家人一般即可?!?/br> 范蠡對此不以為然,他堅持認為尊卑有序,既然他自愿跟隨李然,那自然該尊其為主。 “先生,宋國前段時間又發(fā)生了一件大事!” 李然心中一沉,他有讓范蠡關注其他各國的動向,君卿之間的爭斗日趨白熱,他需要時刻掌握各國的情況。 李然乍一聽到宋國出事,本能的認為“暗行眾”恐怕又有所動作。 難不成宋國的國君又如同魯侯稠一般出了事? “先生也知道,宋國的國君和華向二族互換人質(zhì),君臣互換人質(zhì),也算是天下奇聞了!宋公將太子欒與他的同母兄弟辰和地作為人質(zhì)送到華家,華亥也將兒子無惑、向?qū)幍膬鹤恿_、華定的兒子啟作為人質(zhì)送入宮中。” “宋公愛子心切,和夫人一起每天送飯給太子,來回奔波,以至于后來宋公佐實在忍耐不住,便不管不顧的發(fā)兵攻打華向兩家!因為宋公佐一直表現(xiàn)的是對兒子的疼愛,這一下出乎華向兩家的意料之外,故而脆敗,宋公不僅是救了兒子,華亥和向?qū)幍热艘步蕴尤チ藚菄??!?/br> 李然聽完之后,反倒是舒了口氣。 “如此說來,宋公在此君卿之亂中是取得了勝利?” 范蠡卻搖了搖頭。 “本來事已至此,那確實是宋公佐勝了,但是事情還沒有完,征討華向二家的華費遂這邊出了亂子,華費遂有三子,分別是貙、多僚和登,華登受牽連和華亥一起逃到了吳國,華貙、華多僚分別擔任少司馬和卿士的職務。但作為卿士的老二華多僚與自家的老大有些矛盾,在宋公佐面前說老大的壞話,甚至是牽連到華費遂?!?/br> “宋公佐對華費遂還是非常倚重和信任的,便交由華費遂來處理,華費遂為了避免生亂,最終決定讓華貙出國,避避風頭,以保全華家,豈料華貙準備向父親告別,正好遇到華多僚,其手下突然動手殺了華多僚?!?/br> “華貙眼看如此情形,于是只得順勢劫持父親發(fā)動叛變,而且還召集外逃之人共同作亂,不幾日華、向兩家的人便回到宋國,占據(jù)盧門!局勢可謂是亂成了一團。” “宋公后又派豐愆、華牼等人抵御叛亂,而身在吳國的華登則率領一支吳軍前去聲援兄長的叛亂,最終突襲宋軍得手,致使宋軍挫敗。宋公現(xiàn)如今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后續(xù)會如何發(fā)展,也未可知!” 李然聽完范蠡的話,在心中盤算一陣,這件事確實足夠荒唐、混亂而詭異,各種事態(tài)的發(fā)展,總是朝意想不到的方向發(fā)展。 華貙是否當真有謀反之心,人心難測,尚不好說,但是華、向兩家的及時趕回,而且華登還能夠帶領吳軍入宋作戰(zhàn),如果說這背后沒有“暗行眾”的身影,李然說什么也不會相信。 “暗行眾”在吳國的勢力龐大,顯然他們也一直有意扶持吳國成為他們的刀刃。所以,這其中的利害關系,可以說一目了然。 既然如今楚國已被吳國拖垮了,那暗行眾再利用吳國來制衡宋國的國君那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而宋公佐如今究竟能不能安然度過此劫,也就屬實難說了。 且無論最終宋國的走向如何,只怕接下來還會有大事發(fā)生。 對此,李然一時也是倍感無力。 …… 第四百四十章 觀從來投 祭樂雖是不甚明了,但看得李然面帶憂色,便是插嘴道: “此事說到底,終究是別國的事。遠水如何救得了近火?所以夫君即便有心也是無力,樂兒看夫君還是不必太過傷神為好?!?/br> 李然聽罷,不由作得苦笑一聲: “呵呵,夫人說的是,如今也唯有是靜觀其變,只是……希望不要波及到我們這邊才好……其實我現(xiàn)在所擔心的,倒反而是距我們只近在咫尺的周王室那邊?!?/br>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