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賀觀不明白他為何突然問起這個:“正是,有何問題?” 寧清與魏堯了然對視:“那就不是無緣無故了?!?/br> 他們自然不會將其中的秘辛告訴他,魏堯只說這事他會處理,賀觀便急沖沖地來又云里霧里地走了。 這事既然牽扯到了東夷,就絕不可能是湊巧。 寧清想起這事,反覺得有些好笑,坐下喝了盞茶,氣定神閑道:“孫胤忙前忙后了幾個月,局勢不但沒控制住,反愈演愈烈,看來他也不算愚蠢至極,總算想明白了其中的關(guān)竅?!?/br> 魏堯瞥了他一眼,掛著笑道:“人家南蠻正水深火熱呢,你怎么還一副看好戲的樣子?!?/br> “本來的確是隔岸觀火即可,只是沒想到這么不巧,無憂方丈莫名其妙地被牽扯其中,我們還有要問他的事,不好就這么不管了?!睂幥灏淹嬷毡K,淡淡道。 魏堯明白了他的意思:“也是,我這就寫封信去東夷,告知東夷王一聲,再快馬傳信回帝都,等過幾日陛下的密令下來就去南蠻走一趟,正巧還能趕上看一場好戲?!?/br> 東夷離得近,很快便有了回信。穆靖果然也聽到了消息,已經(jīng)準(zhǔn)備著加快收拾殘局,另一邊也托魏堯替他拖住孫胤,不過帝都還沒傳來消息,他們只能暫時先按兵不動。 這日魏堯和寧清正膩膩歪歪,動手動腳,突然窗外傳來一聲動靜,魏堯走過去,從窗外搜了片刻,從草叢中拿了一個東西出來,寧清一看才發(fā)覺,竟然是木鳶。 這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木鳶是從何處來的? 寧清還沒發(fā)問,魏堯從木鳶上取了信,說道:“是北疆來的信。” 寧清愕然:“是給你的?” “是我安排在北疆的細(xì)作傳來消息,信中說北狄王抓了北先生,正秘密制造火器?!蔽簣蚩赐晷虐櫰鹆嗣?。 “北先生被抓了?” “北狄王狼子野心,他看上了北先生的手藝,估計(jì)是威逼利誘一起上了?!?/br> 北狄王做出這種事倒是不稀奇,寧清現(xiàn)在更想知道魏堯手里的木鳶是什么來由。 他這么問了,魏堯明白了,舉著手里的木鳶道:“原來你指這個,我從前在北疆時與北先生相識,有些淵源來往,這是他為了我特制的木鳶,不受地點(diǎn)所限,能自由通信,這一只我常年隨身帶著,另一只在那細(xì)作手里?!?/br> 這時寧清想明白了,心里產(chǎn)生了一絲不安。他從前聽陶吉說過北先生的事,前不久他成婚的對象也與北先生有關(guān),想不到魏堯也與北先生關(guān)系不淺,這樣的木鳶除了魏堯手里有,他還不曾在別處看過。 若是之后魏堯發(fā)現(xiàn)自己手里也有木鳶這種稀罕物…用不了多久便能查到陶吉身上,到時候他該怎么解釋是直說還是隱瞞?原本魏堯的身份就受祥豐帝忌憚,陛下若知曉他與北狄王子交往甚密,肯定會懷疑到魏堯身上。 難不成到時候要將陶吉的身世告知陛下以祥豐帝的多疑,肯定會連帶著懷疑寧珂承的忠心,即使最后告發(fā)丁崇安,陛下也未必會信了,豈不是便宜了丁崇安坐收漁翁之利。 幾經(jīng)思索,寧清最終決定按下這件事,先走一步看一步,退一步說,等真東窗事發(fā)了再坦白也不遲。 三日后,陛下的旨意到了,他給了魏堯一封交涉書,讓他憑此書去南蠻,要求孫胤交出無憂。若是從前的孫胤,心比天高,未必會把這封交涉書放在眼里,只是今時不同往日,如今他腹背受敵,若是惹怒了大魏,魏堯再揮師南下堵在南蠻邊境,無疑是加快了孫胤的死期。 多一敵不如多一友,魏堯相信孫胤一定不會阻攔他們。 南蠻,玄武殿。 孫胤只吩咐抓人,沒想到手下的人蠢笨至此,竟將無憂也一起抓來了。他近來發(fā)現(xiàn)穆靖是cao控局勢的幕后黑手,想要扶持孫宣,想不到他這王弟平時做小伏低的是做給他看的,背地里竟還癡心妄想著得到王位。 他當(dāng)即派人去抓人,可孫宣早已被穆靖安排在別處,他撲了空,一肚子火沒處發(fā),便退而求其次抓了慧空,相信以慧空在東夷的名望,穆靖必定不會做事不理,到時候不管是派人來還是他親自來,孫胤都會借機(jī)談判,與他周旋。 沒想到人是抓來了,卻連帶了與慧空一起講佛法的無憂,這可是個燙手山芋。上次嘉州一戰(zhàn)引發(fā)了南蠻內(nèi)對孫胤的不滿,北狄王那是早就沒音信的,他如今孤立無援是徹底怕了魏堯,更不敢再無端去招惹大魏。因而當(dāng)魏堯帶了交涉書要來南蠻的消息傳到他耳朵時,他不敢使絆子,反倒派了人去迎接。 雙方都是初次見面,彼此客套了幾句便繞到正題上,提到了無憂。 孫胤忙道:“這本是誤會,是下面的人蠢笨無用,誤抓了無憂大師,孤早已讓人好生安置大師了,稍后將軍便可去見人?!?/br> 寧清與魏堯?qū)σ曇谎?,心想孫胤這般殷勤討好,目的必然不純。 果然,便聽孫胤嘆了一口,滿臉愁緒:“前段日子孤發(fā)現(xiàn)東夷王無故干涉南蠻的朝政,這也是實(shí)在氣昏了頭才初次下策,想著扣了慧空大師,以作警示,無憂大師是不經(jīng)意間被牽連的。” 見魏堯反應(yīng)平平,他有些著急:“東夷王從前與我父王交好,父王尸骨未寒他便要動亂南蠻,以期坐收漁翁之利,實(shí)在令人不齒。若東夷正與南蠻打起來,大魏夾在兩地之地必定受牽連,為我們兩方著想,還是應(yīng)該提前籌謀才是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