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人魚飼養(yǎng)日記 完結(jié)+番外、龍傲天覬覦我的原因竟然是、至高降臨、我靠穿書點科技樹、陸先生的占有欲、娛樂圈神婆、穿到蟲星去考研 完結(jié)+番外、嫁天子、醫(yī)言難盡,老公要不起、神也別想攔著我搞基建!
霍危樓頷首,吩咐候煬,“帶路?!?/br> 留下兩個侍從看著張婆婆幾人,薄若幽和霍危樓出了院子,一出院門,卻發(fā)現(xiàn)院外除了霍危樓一行的馬匹,竟然還停著一輛牛車,牛車上睡著個人,正是吳家meimei,她臥病在床多年,此刻裹著被子癱睡在牛車之上,又用被子遮住了頭臉。 薄若幽這才明白吳家大哥為何那般聽話,她那日未曾見過吳家meimei的模樣,此刻便想去看看,正往前去,霍危樓卻拉住了她,“不必去看了,她是得過病的。” 薄若幽本也是要確定此事,見霍危樓如此說便打消了念頭,而此處距離黑水潭不遠,他們便一路走著往黑水潭去,走在路上,薄若幽問:“侯爺既看過卷宗,便當知道當年古章村的瘟疫是怎么回事?!?/br> 霍危樓頷首,“是十五六年前的事了,當時不止古章村,古章村周圍幾個村落亦有人生病,只是古章村的地理位置方便封山,于是官府便將所有病人都送去了古章村中,又將幾個出口封死,不許他們出來,也不許外面的人進去?!?/br> 說至此,他語聲沉重起來,“你習過醫(yī)理,當知道此般瘟疫只有用這般法子,當初封山之后,是想令村子里的人自給自足,因說這瘟疫來的蹊蹺,有人會死,可有人卻能在此間活下來,就這般封了大半年,可這村中之人卻沒有一個活下來的。” “村內(nèi)情狀十分慘烈,死的早的人,已經(jīng)快化為白骨,官府派人進村斂尸,掩埋了百多人,從那以后,古章村和它周圍的山村都成了無人之地?!?/br> 霍危樓所言與薄若幽猜測相差無幾,她唏噓道:“當初以為所有人都死了,可并非如此,有些人逃了出來,到了此處,還害了此處的村民——” 古章村的遭遇實屬悲劇,可這里的村民又何其無辜,二人一時默然,天邊卻在此時亮出了一抹灰白,這個令人擔驚受怕的長夜終于要過去,天要亮了! 等到了黑水潭,便有更多的曦光透云而出,亦不必打著火把了,候煬在前帶路,順著一條蜿蜒的小道,一行人到了黑水潭之下的深潭,薄若幽一眼看見了孩童石像和倒在一旁的張家兄弟,他額上受了傷,血流了一臉,此刻有氣無力的癱倒著。 吳襄一身濕淋淋站在水潭邊上往水底探看著,聽到腳步聲回過了身來,待看到霍危樓之時,吳襄不可置信的上前,“說是侯爺?shù)搅?,小人還不敢相信,原來真的是侯爺!小人拜見侯爺!” 霍危樓擺了擺手,吳襄又有些情急的道:“此案已經(jīng)驚動了侯爺嗎?還是小人耽誤了功夫,所以孫大人請侯爺幫忙?” 霍危樓神色淡然道:“都不是,此案還是你們衙門的案子,直使司并不插手。” “那侯爺——” 吳襄有些不明白,卻也不敢大意。 霍危樓劍眉微蹙,而后一本正經(jīng)的道:“本侯此來,并非是為了公差,而是私事。” 私事?這下輪到吳襄滿臉疑問,“此處偏僻,侯爺有何事要來此?” 霍危樓眼風掃了薄若幽一眼,面不改色的道:“自然是極重要之事?!?/br> 吳襄還要問,可武昭侯的私事哪里輪得到他過問,忙畢恭畢敬的道:“原來如此,幸好侯爺來了,此番還幫了我們的大忙!” 薄若幽在旁面頰微紅,幸好天色還有些昏暗旁人瞧不清楚,她忙道:“捕頭,我已知道他們的病是因為什么了,張婆婆剛回去便被候煬他們拿住了,吳家兄妹本要逃,卻被侯爺撞上,亦被捉住了,其他人還未去看,此處張家兄弟跑了一人?” 吳襄點頭,“候煬都和我說了。”又指了指地上的人,“我在上面看到她們在密謀要對我們動手,這兩兄弟,還有那吳家老大,最是狠辣,如今捉到他們便好,他那兄弟逃不了多遠的,我已經(jīng)讓剛才找過來的人去追了,小薄,眼下最要緊的是另外一件事,此事還要辛苦你?!?/br> 他轉(zhuǎn)身指向水潭,“這地下有許多人骨,我落下來之后無意之中帶出了一截,剛才我又下去摸了摸,又摸出了一截,等天亮之后再下去打撈,只怕能撈出許多,還有這幾座石像,你簡直不知我剛才被嚇得差點命喪于此!” 七個和真人高矮差不多的石像佇立在這黑嗡嗡的水潭邊上,便是薄若幽也覺心底陣陣發(fā)寒,然而她轉(zhuǎn)眸看了一眼霍危樓,見他一身泰然站在一旁,竟心底一安,不覺有什么悚然可怖的,她走上前去,仔細的看上面的篆文。 霍危樓負手而立,雖然也在探究這水潭和石像,卻并無上前細問的打算,只眼風時不時掃過薄若幽,然而他雖說不是為了公差而來,可吳襄心底卻忐忑無比。 等薄若幽走到最遠處的石像前探看之時,他便一臉小心翼翼的湊到了薄若幽身邊來,又小聲道:“小薄啊,侯爺是為了何事來此地的?” 薄若幽正比劃著想將篆文拓寫下來,聞言手上一僵,“侯爺不是說了嗎,是他的私事?!?/br> 吳襄嘖嘖嘴,“小薄,你到底是不了解侯爺,你想的太簡單了,侯爺是哪般人物,這里又是何等偏僻,他會有什么私事來此嗎?” 吳襄摸了摸下巴,忽然眼神一變,“難道說,是沁水縣衛(wèi)倉的事?” 薄若幽一臉莫名,吳襄道:“沁水縣的衛(wèi)倉就在沁水縣東南,論起來距此地不遠,莫非是朝廷要重建衛(wèi)倉了?你是不知,西北戰(zhàn)事吃緊,軍備補給不夠,前幾日朝上竟爆出了衛(wèi)倉儲糧被人替換成了霉糧,而后自己與糧商勾結(jié),得來的錢全都中飽私囊了,如此貪腐,據(jù)說連戶部和兵部的主事都吃了掛落?!?/br> 吳襄雖不上朝,可孫釗卻是天子近臣,薄若幽也知道此事,可霍危樓此番過來,并非是因為衛(wèi)倉,她苦笑道:“這個我便不知了。” 吳襄搖了搖頭,“我看侯爺待你頗親善,還當你知道呢?!?/br> 薄若幽有些心虛,忙將話頭轉(zhuǎn)去了水潭之中的人骨上,又過了兩柱香的功夫,天色已然大亮,吳襄招來兩個水性好的衙差,一起下水潭撈人骨。 薄若幽一邊看他們撈骨頭,一邊看霍危樓,發(fā)覺霍危樓在旁站了半晌,并無離去的打算,她便踱步到霍危樓身邊來,小聲道:“侯爺趁夜而來,打算何時回京?” 霍危樓不疾不徐的問:“這是想讓我早些回去?” 薄若幽連忙搖頭,“自然不是,只是想著侯爺忙碌,且此番只打撈都不知要打撈到何時去,且此間不止一人骸骨,驗骨要花費頗多時間,今日一日都不知夠不夠,侯爺并非為了辦差而來,就讓侯爺在旁看著實在不好?!?/br> 霍危樓轉(zhuǎn)眸看她一眼,“京中公事暫畢,你不必想這些,我只問你,你想令我留下,還是想令我即刻回京?” 薄若幽一時語塞,“我——” 霍危樓又道:“你想令我如何,我便如何?!?/br> 薄若幽一愣,只覺此言不可能從霍危樓口中道出,她狐疑望著他,卻見他一臉認真并非玩笑,這令薄若幽有些心虛,便是嘴上要強都不敢了。 霍危樓目光深長的望著她,她心跳的越來越快,想到他連夜趕來,終是道:“那侯爺便留一日,只留一日便好。” 霍危樓唇角揚了揚,并未言語,可整個人顯見高興了許多。 薄若幽哭笑不得,這邊廂,吳襄又從水底撈出了一堆大大小小的骨頭,他咬著牙道:“我怎么感覺這水里越來越冷了,是不是這些人知道有人為他們伸冤了,都跑出來了?” 他一邊叫喊著,一邊四下探看,只嚇得與他一起撈骨頭的衙差面色大變,他又無聲笑開,摸了一把臉上的水珠朝岸上的薄若幽喊:“小薄,你大抵看一看,光顱骨都發(fā)現(xiàn)了幾個,應(yīng)當有許多人,只是如今只剩骨頭一堆,實在難斷這些人身份?!?/br> 霍危樓聞言道:“本侯來前已派人去了沁水縣衙,只要找到戶籍冊子,看看在此地落戶的都是哪些人,想必能最快斷明死者身份?!?/br> 吳襄面露喜色,又頗為受寵若驚的道:“多謝侯爺,侯爺派人前去,必定事半功倍,也替小人們省了許多周折,侯爺真是體恤小人們,小人們當真無以為報——” 吳襄說完,想著薄若幽乃霍危樓舉薦,而霍危樓留下這般許久,也只有薄若幽能和他說得上話,便笑著道:“回京之后,便讓小薄想個法子替小人們向侯爺?shù)乐x?!?/br> 薄若幽正覺為何是她,便聽霍危樓在后面問她:“哦?那薄仵作要如何謝本侯?” 第102章 五更轉(zhuǎn)14 薄若幽聽的耳根發(fā)燙, 回頭頗不贊同的瞪霍危樓一眼,如此卻令霍危樓笑了起來,他眸底透出幾分意味深長, 惹得薄若幽心頭極快的一跳,竟是呆了呆。 她有些悻然的回過頭來, 只覺還未見過霍危樓如此笑意, 本是極俊的人, 卻日日寒著一張臉生人勿近,卻不知展顏之時,也頗有些動人心魄之意。 水里的吳襄看向霍危樓之時便見他眉眼間笑意橫生, 他人一愕, 忙抬手揉了揉眼睛,等再看時,果然見霍危樓又是那般不茍言笑的沉肅模樣, 他嘆了口氣,心道真是被水鬼纏身了, 這位武昭侯雖是雙十又三之齡, 可孫釗都對他敬畏非常,好端端的, 武昭侯怎會對他們這些下屬展顏。 他搖搖頭又潛入水底,沒多時又抱出一堆骸骨來, 薄若幽隨意拿了幾節(jié)骸骨看了看,面色驀地凝重下來, “這些骸骨有男有女, 大都為成年男女,卻也有孩童的。” 她轉(zhuǎn)眸看向躺在地上的張家兄弟,聽到她的話, 那人面上竟無半分畏怕愧疚之色,只是半睜著被血糊住的眼睛望著頭頂橫斜的枝丫,一副麻木不仁的模樣。 她神色冷沉了兩分,先去拓好了石像上的篆文,而后方才清洗骸骨,見骸骨實在太多,她道:“捕頭,這些骸骨要驗些時辰,此地不便,只怕要帶回哪處農(nóng)家看看。” 吳襄劃到岸邊來,摸了一把臉上的水,“就回張家吧,他家宅之中好歹闊達些,尸骨太多了,且此番死了這般多人,得回京和孫大人通稟一聲,我先——” “本侯派個人回京一趟吧?!被粑且娧貌畋揪筒粔蛴茫慵皶r開了口。 吳襄更覺感激,又連聲道謝,霍危樓點了個侯府侍從,那人很快便離開了此處。 吳襄又道:“先不撈了,把這些尸骨清理干凈帶回張家,你慢慢勘驗著,而后再來打撈。” 薄若幽應(yīng)了,吳襄便叫人出來,將上面淤泥水蘚清洗完,一起往張家送,又想張婆婆幾個都還看押著,吳襄眉頭皺起,“那幾人先不著急審,拘一拘耗耗他們的心氣,等人手夠了再審?!?/br> 霍危樓亦命侯府侍從幫忙,如此,只一趟便將一堆骸骨抬回了張家,等放好了骸骨,薄若幽便命周良將馬車上的驗尸箱子拿來,吳襄擦了一把汗,“那我留下一人幫你,其他人接著去水潭打撈尸骸——” 薄若幽忙道:“不必留人了,留下也幫不上忙?!闭f著看一眼霍危樓,“侯爺一時半刻還不走,我亦無安危之慮,捕頭放心去吧?!?/br> 吳襄身上還濕淋淋的滴著水,他也不以為意,“那好,我先將那張家二郎一并押去吳家看管著,村里的其他人也要拿住查問,免得跑了又要費周折。” 吳襄恨不得將幾個衙差一個拆成兩三個來用,見薄若幽這里有霍危樓在,雖然覺得哪里有些古怪,卻還是著急的離了張家去拿人撈骨了。 他一走,張家便只剩下霍危樓和薄若幽,周良和其他侍從守在外頭,二人身邊清凈了下來,望著地上堆在一起的骸骨,薄若幽面色一肅,挽起袖子準備大干一場。 骸骨太多,且混雜一處,便是霍危樓看著都有些頭疼,“這要如何驗?” 薄若幽如常道:“主要看死者有幾人,再判斷是男是女,年歲幾何,若是受創(chuàng)傷而死,最好能驗出致死傷和兇器,可若是被捂死,或者并未在骨頭上留下痕跡,那便什么都驗不出了?!?/br> 只判斷死者有幾人都不簡單,而要一處一處查驗有無傷痕,又要看哪一處骨頭是那一具尸骸上的,更是費工夫,霍危樓鳳眸微深,想說什么之時,卻見薄若幽已開始傾身撿起顱骨分開放于一旁,她神色沉靜,秀眉微蹙,肅然模樣令他將鼓舞之言咽了下去。 在公差之上,她總是無需任何多余的言語便能專心致志投身其中。 霍危樓站在一旁看著,透著悚然之感的皚皚白骨堆,正在她纖手之中化作人形,他看著她仔細觸摸探看每一段骸骨,不多時,已簡單拼湊出幾個人形來,而這些拼湊出的人形,已能大概看出其死前身量高矮,這其中,兩俱格外矮小的骸骨令人心驚。 拼湊出五六個人形之后,薄若幽直起腰身來抹了一把額上薄汗,這時她才想起身邊還有個人,她忙回過頭來看,便見霍危樓坐在一旁多時,竟是一聲未出。 見她看過來,霍危樓起身上前,在她身邊蹲下,“歇歇?” 她沒想到他竟會蹲在她身側(cè),距離一下子拉近,他身上氣息仿佛都要落在她身上,他眉眼深邃,刀削斧刻的輪廓近在眼前,與尋常的迫人冷肅不同,此刻他目光脈脈,關(guān)切藏在他眼底,春風化雨一般在她心底溢出一泓甘泉。 薄若幽笑了起來,“我不累,侯爺幫我記些骸骨明細?” 霍危樓沒搭話,先抬手在她額頭撫了一下,他粗糲的指腹擦過她眉頭,指尖便染上了一抹盈盈濕潤,他眼底似有些憐惜之色,卻未說什么起身往兩側(cè)廂房尋去,很快,他找到了粗劣的筆墨紙張,薄若幽呼出一口氣,先在幾具尸骨上做了記號便開始論述。 “第一具骸骨為成年男子,骨骼長五尺,身量當在五尺二寸上下,在骨頭上留下的傷處有二,一為小臂脛骨,二為左側(cè)肋下第二根肋骨,致死傷多半在肋骨處,從骸骨老化和恥骨處的痕跡來看,死者死時應(yīng)當在三十到三十五歲之間?!?/br> “第二具為女童骸骨,骨骼長三尺二寸,身量應(yīng)當在三尺四寸上下,骸骨之上未發(fā)現(xiàn)明顯創(chuàng)痕,眼下腿骨和右上臂骨缺失,從肱骨和尺骨來看,應(yīng)當在十歲上下,死因未明,推測為非外傷致死——” 若非外傷致死,便可能為扼死悶死溺死,薄若幽說完,又做上標識,而后轉(zhuǎn)向下一具骸骨,等眼前拼湊出個大概的骸骨記完,剩下的一堆骸骨卻難斷歸屬。 霍危樓將紙張放在一旁,薄若幽這才站起身來,“這些骸骨之中有老有少,多半是當初村中的百姓,他們一行不過十來人,是如何害了這般多人的?” 霍危樓凝眸,“若此處百姓毫無防備,也并非不可能,兩年前欽州盜匪趁夜洗劫過一處城鎮(zhèn),雖是一幫烏合之眾,可提前探好趁夜行事,下手狠辣,不過一夜,便謀害了多人?!?/br> 薄若幽背脊泛起涼意,轉(zhuǎn)眸一看,只見日頭以上中天,已經(jīng)近了午時,薄若幽想到今日眾人皆未用飯食,便令周良在張家找些糧米來備些午飯,霍危樓又令侯府侍從幫忙,等吳襄又帶了骸骨歸來之時,廚房內(nèi)已有飯香。 眾人草草用了午膳,薄若幽也想早日回京,便爭分奪秒驗骨,待到了昏黃之時,便又將剩下的骸骨拼合出了幾具完整的人身,唯一慶幸的是骸骨落入水潭,顱骨大都完好,靠著顱骨便可定死者人數(shù),而諸如指骨牙齒等細碎的骨頭,吳襄等人撈出來許多,卻大都難以判斷歸屬于誰,幸而影響甚小,十多具骸骨亦有一般斷明了死因。 薄若幽將所有細節(jié)記好,這才道:“凡為外傷,想必就是我們在那空宅之中發(fā)現(xiàn)的刀痕,從骨頭上留下的痕跡來看,亦是用的鋒利刀刃,還有鈍器擊打的碎裂骨折痕跡,除此之外,還有一具骸骨頗為特別,它是近來才入水的?!?/br> 薄若幽指著地上靠南側(cè)的骸骨道:“就是這一具,這具應(yīng)當是我們在地窖之中發(fā)現(xiàn)的那一具骸骨,和其他骸骨在水中泡了多年不同,這具骸骨表面有干腐留下的蠟質(zhì),顏色也是風化而成,還有地蘚的痕跡,想來便是他們其中一人害怕我們?nèi)ニ盐葑?,于是偷走了尸骸扔入了水潭之中。?/br> 那被設(shè)為祭壇之地隱藏在山澗之中,若不搜山,只怕難以發(fā)覺,自然比將尸骨留在地窖之中更為安全,說至此,吳襄忽然道:“當日盜走尸體的不是張家兄弟,而是張婆婆之子。” 薄若幽還不知此事,聽的一驚,“他人回村中了?” 吳襄頷首,又皺眉道:“是,適才令候煬去拿人,在村中找了一圈未曾發(fā)現(xiàn)此人,只怕也已經(jīng)逃了,這便有些難辦了,昨夜天色昏黑,我都未看清他的長相?!?/br> 薄若幽萬萬沒想到張瑜的父親已經(jīng)悄悄回了村中,這時吳襄又道:“另外,在吳老頭家里搜到了幾件年輕女子的衣裳,稍后讓他們拿過來,你看看是不是你那日見過的?!?/br> 薄若幽心底一緊,“眼下發(fā)現(xiàn)的尸骨不過十多具,當初這村子里的人必定不止這些人,還有,張瑜的母親失蹤了,多半已經(jīng)遇害,可如今還未找到她的尸體?!?/br> 張瑜之母若遇害,也不過是十日之內(nèi)的事,吳襄點了點頭,“明日搜山,一定找得出來!” 話音剛落,外面候煬進了門,“侯爺,捕頭,孫大人到了!” 眾人聞言迎出去,果然看到孫釗又帶了十多二十衙差到了,一行人浩浩蕩蕩聲勢非常,孫釗的馬停到院門口,立刻翻身而下,幾步上前來對著霍危樓行禮,“拜見侯爺,侯爺怎親自過來了?下官若知,應(yīng)該跟隨侯爺同來。” 孫釗很有些忐忑,當日霍危樓去衙門調(diào)卷宗,后來并未說要親自來尋,而此案遠遠不到直使司接手的地步,他便未曾想過,他還在等吳襄派人回京,卻不想等到的竟然是霍危樓的人,這令他有些慌神,而聽說村子里死的人不少,他立刻親自帶著人過來。 霍危樓神色如常:“本侯此來并非為了案子,你不必緊張,既來了,便早些安排人手,了了此處,也好回京過堂定案?!?/br> 孫釗眼珠兒一轉(zhuǎn),連連應(yīng)是,又同薄若幽點了點頭,而后便將吳襄拉到了一邊,問案子之前,少不得要問吳襄霍危樓是怎地來了,吳襄抓了抓腦袋,“侯爺說他此番是為了私事而來,來了之后幫了些忙,并未過問太多。” 孫釗一愕,回頭去看,只見霍危樓在和薄若幽說著什么,并無插手此案的意思,他眼底露出幾分恍然來,又高深莫測的一笑,“罷了,不要緊,案子的事你且細細說來?!?/br> 吳襄簡言稟告,孫釗聽完,立刻調(diào)集新的人手搜山的搜山,撈骨的撈骨,聽聞嫌犯被關(guān)押在別處,立刻和霍危樓告罪,去了吳家看張婆婆等人。 薄若幽見孫釗也有些雷厲風行的模樣,有些擔憂,“張家有個孩子,不過六七歲模樣,他應(yīng)當與案子無關(guān),也不知此番如何安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