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穿書后我成了反派的貓、穿成年代文深情男配后、全校都以為我A裝O 完結(jié)+番外、工具人反派的自我修養(yǎng)、重生后我對前夫冷若冰霜、系統(tǒng)教我釣大佬、枝枝嬌艷、幻覺的未來、救命!被萬人迷包圍了、聯(lián)邦一級保護人類
這讓阮瑤放心不少。 待答完了江太后詢問,外面的風(fēng)聲也小了許多。 阮瑤往門口瞧了瞧,從陽光照進來的影子估摸著時辰,在心里計算自家殿下是不是該起身,又是不是要用膳。 江太后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便笑了笑,那雙略有細(xì)紋卻絲毫無損清麗的眼睛微微彎起,溫聲道:“哀家也不多留你,早些回去吧,告訴弘兒一聲,最近天寒,他便不用隔一天來請一次安了,多多休息,省得過了寒氣?!?/br> 阮瑤端正行禮,聲音亦是溫潤:“奴婢明白,定然轉(zhuǎn)告殿下?!?/br> 江太后點點頭,又道:“他是個勤勉的,你在他身邊照顧還是要多多勸阻,莫要讓他熬夜,免得傷神,吃喝也要注意?!?/br> “是,奴婢記下了?!?/br> 夏兒自是不敢開口,甚至不曾抬頭,可他就這么垂著頭細(xì)細(xì)聽來,便覺得兩人的對話不像是主仆。 倒像是……像是…… 對了,就像是自己去珍獸園接小食鐵獸安郎時,那里的公公也是這么叮囑的,從吃喝到住行,一項一項格外細(xì)致。 不過這念頭也就在腦子里劃過一瞬,給夏兒八個膽子她也不敢說。 而阮瑤離開前,江太后溫聲問道:“哀家記得,你家中長兄要考鄉(xiāng)試了?!?/br> 阮瑤回道:“是?!?/br> “這樣也好,女兒家,終究要有些倚靠才是?!?/br> 這話說的沒頭沒尾,可聽上去并不像是敲打,而是個上年紀(jì)的人出于慈愛仁心隨口說的一句話罷了。 阮瑤神色不動,笑著稱謝,而后行禮告辭。 只是心里想著回頭要給家中捎信去,讓哥哥警醒些,不要與外人過多牽扯,免得生出事端。 而在離開壽和宮前,佟嬤嬤跟出來,遞了一塊鹿rou,說是太后娘娘說的,這rou滋補,讓阮瑤拿回去給趙弘補身。 阮瑤自是收下,對著殿門遙遙一拜后才帶著夏兒離開。 佟嬤嬤回去時,江太后臉上已是笑意漸緩。 她微微閉上眼睛,不知道在想些什么,過了陣子才睜開眼,輕聲道:“你瞧著,她如何?” 佟嬤嬤上前扶著江太后起身,恭聲道:“老奴觀瞧阮女官是個聰慧剔透的,做事也干練,不像是個狐媚之人,想來宮中傳言皆是空xue來風(fēng),她與太子之間并無男女私情?!?/br> 江太后點了點頭,臉上又有了笑:“這倒是,弘兒向來端方,萬不會行孟浪之舉,且哀家壽宴之時,這丫頭的反應(yīng)比誰都快些。” 佟嬤嬤是聽自家娘娘說起過夜宴時候的事,當(dāng)時江太后親眼得見阮瑤引出了瑞獸,這才救了皇帝一命。 不過當(dāng)時場面混亂,所有人的視線都匯聚在皇帝身上。 偏偏自家主子只盯著阮瑤看,這才看到了瑞獸救主的真相。 可佟嬤嬤不知道為何江太后對一個素未謀面的宮女如此關(guān)注。 不過她在江太后身邊多年,很明白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現(xiàn)下便只是道:“阮女官確實機敏,娘娘恩賞也是她應(yīng)得的?!?/br> 江太后聞言,扭頭看了看掛著的萬壽圖,輕聲道:“不是賞,是送。” 佟嬤嬤一愣,可不等她反應(yīng),江太后已經(jīng)抬步去了小佛堂,佟嬤嬤趕忙跟上,陪著江太后一同誦經(jīng)。 阮瑤則是與夏兒一道回了東明宮。 待入了宮門,她并未立刻前往內(nèi)殿,而是先去了趟小廚房,將鹿rou交給廚娘,接著便張羅人盡快傳早膳。 因著太子殿下近來特別喜歡吃糕餅,故而小廚房常常會一早就備下新鮮點心。 今天做的是風(fēng)枵,乃使用大米粉與糯米粉混合,制成小片,用豬油炸制而成,加糖拌勻,色白如霜,入口即化。 這東西尋常是拿來當(dāng)零嘴吃的,一次可以炸很多,阮瑤便取了一些給殿下,余下的讓宮人們自己分了。 她專門用油紙包裹上了些遞給夏兒。 夏兒也不推辭,在吃食上,她從來都是來者不拒。 小姑娘樂顛顛的跟阮瑤道謝,還沒出門就捏了一塊放進嘴里。 本以為這種油炸又加糖的東西會膩人,可是吃到口中卻覺得甚是美味,酥脆中帶著甜香,在寒冷冬日吃上一些,若再有些熱茶該是分外得宜。 夏兒本想著抱著風(fēng)枵回房,可是在經(jīng)過內(nèi)殿前時,她的步子微頓。 小姑娘小心翼翼的走過長廊,站在柱子后面往外探頭。 一眼就瞧見殿外站著的季二。 男人一身侍衛(wèi)勁裝,身姿挺拔,扶劍而立,季副統(tǒng)領(lǐng)只要不說不笑,光看模樣甚是嚴(yán)肅端方。 真是英俊呢。 其實他身邊還有丁卯在,兩人相距不遠,不過夏兒卻只看到季二,旁的什么都看不到。 小姑娘抓著油紙包的手緊了緊,心里小小的掙扎了一下。 風(fēng)枵好吃,她很喜歡,不過上次人家副統(tǒng)領(lǐng)幫了自己一把,她到現(xiàn)在除了說一聲謝外什么都沒有,總歸不好。 還是要有所表示才行。 于是,當(dāng)來喜帶著人來送膳時,夏兒跟了上去,與來喜說了幾句,又搖了搖他袖子,來喜便微挑眉尖,點頭應(yīng)下。 而后來喜讓人先進去擺桌,自己走向了季二,將油紙包給他,聲音里帶了些似有似無的笑意:“副統(tǒng)領(lǐng),這是夏兒給你的,說是謝謝你之前救她?!?/br> 季二有些意外,下意識抬頭朝著走廊看去。 便瞧見圓臉小宮女正探頭瞧他,視線相對的瞬間,小姑娘把腦袋縮回去,躲在柱后。 只有頭上簪著的絨花在外面一抖一抖的。 季二原本已經(jīng)忘了這事兒,他不過是舉手之勞,未曾想還被人記掛在心上。 想要推辭,可之前對著夏兒他能說不要,現(xiàn)在來喜可不管他說什么,直接塞了過去。 來喜公公素來是個體貼人,他把季副統(tǒng)領(lǐng)的驚訝當(dāng)成了欲語還休,便很貼心的不說不問,精致的進了殿門擺膳。 空留下盯著油紙包的季二,還有一臉好奇的丁卯。 丁侍衛(wèi)湊過來,鼻子動了動:“聞著怪香的,副統(tǒng)領(lǐng),給俺嘗嘗唄。” 季二還未說話,便看到剛剛還在柱子外面的絨花不見了。 他立刻將油紙包塞到懷里,道:“人家給我的,等我嘗過再說?!?/br> 丁卯看了看他,突然意味難明的“嘿嘿”笑了兩聲,站了回去,不再說話。 而在殿內(nèi),因著小太子剛吃了幾塊脂油糕,早膳便比平常吃的略少了些,不過他還是留著肚子給風(fēng)枵的,咔嚓咔嚓吃得開心。 阮瑤見他喜歡,也不阻攔,只是在煮茶的時候加了些菊花進去借以清熱去火,待茶煮好,她倒了一盞遞給趙弘,嘴里溫聲道:“殿下,這些好吃,可也不宜多進,怕壞了身子?!?/br> 小太子聞言,并沒有追問到底為何會對身子不好,而是直接就把風(fēng)枵片撂了回去,拿著帕子擦擦手,然后捧起茶盞咕咚咚的喝了進去。 瞧他聽話,阮瑤笑著又給他續(xù)上了一盞,輕聲道:“殿下真乖。” 小太子就喜歡自家瑤瑤夸他,露出了個喜滋滋的笑容,接著端起茶盞,卻不喝,而是指了指那團扇道:“瑤瑤,你喜歡這個?” 阮瑤順著他的手指看過去,嘴角微翹:“對這東西本身倒是說不上喜歡,比這個漂亮精致的團扇奴婢也有,只不過她是奴婢贏回來的,自然珍惜些。” 小太子的眼睛又掃了一眼團扇上的詩句,微微偏頭,狀似無意的問道:“那昨日,瑤瑤可玩的開心?” “自是開心的?!?/br> “那有沒有遇到什么不一樣的事情?” 小太子問這話,是想要探一探“他”有沒有對自己撒謊糊弄。 不過此話聽在阮瑤耳朵里,卻是自家殿下對昨日之事察覺出了些細(xì)微的不對勁。 尋常無論是大殿下還是小太子,都是謹(jǐn)慎的,會瞧出些旁人觀察不到的東西倒也不足為奇。 于是阮瑤就細(xì)細(xì)的想,嘴里輕聲念叨:“不一樣的事情,倒是有,不過殿下見的人都不像是有蹊蹺的……” 她自動略過了在街上游逛玩鬧的事情,對宿家姐弟倒也不甚懷疑,最終定在了一盞似曾相識的孔明燈上。 “奴婢昨天看到了盞燈,那上面的圖畫隱約是之前瞧見過的?!?/br> “哪里見過?” “張大人托進寶送來的畫上。”想到這里,阮瑤左右看了看,“就是不知道那畫去了何處?!?/br> 小太子則是恍惚間記起,好像是有幅圖,被他塞到柜子底下去了。 他便無心再問昨日之事,立刻轉(zhuǎn)換話題:“找不到就罷了,瑤瑤,今日天氣晴好,不如我們出去轉(zhuǎn)轉(zhuǎn)?!?/br> 阮瑤便點點頭,笑道:“安郎和它娘親今兒個都來了,殿下可要去瞧瞧?” 小太子一聽就來了興趣。 他本就十分喜歡安郎,雖然一開始因為名字的事兒鬧得他生了醋意,但是瞧見小安郎之后,他便抱著不撒手。 按照阮瑤的話說,便是國寶可以靠著可愛俘獲世界,實在是很難不喜歡它。 如今一大一小都來了,小太子自然好奇,自己跑去拿了披風(fēng)穿好,動作格外迅速。 不過在出門前,他翻出了冊子,在上面將圖畫之事記錄下來。 小太子自然不知道張大人的畫與孔明燈之間有什么端倪,可他并不是個愿意為難自己的人。 費腦子的事情,交給另一個自己就是了。 最后小太子還寫了一句:“莫要讓瑤瑤看到才好。” 他還記得,阮瑤說那畫比他畫的好看。 一定要藏好。 瑤瑤最喜歡的肯定是自己,什么都不能把他比過去。 待寫完了,小太子鼓著腮幫子把字吹干,合上冊子,塞進點心匣,然后拉著阮瑤的手一道去了園子。 東明宮中的園子有好幾個,給安郎母子準(zhǔn)備的雖不是最大的,卻是最適合過冬的。 旁邊就是浴殿,底下有著溫泉,這園子挨著浴殿,比旁的地方多少能暖些。 在這些日子,園子一直沒歇著,時時刻刻都有人在修整搭建。 如今小太子一來,便發(fā)覺園子已經(jīng)大變樣了。 園子靠墻的地方建起了一座房子,比尋常房子矮了不少,但有門有窗,里頭鋪了厚厚的墊子,而外面的磚瓦飛檐皆有雕刻,看上去頗為精致,想來是給食鐵獸母子準(zhǔn)備的寢窩。 園子里也栽種了不少竹子,不知品種,但瞧著頗為細(xì)嫩,這會兒就有個胖墩墩的食鐵獸正靠著木樁,懶洋洋地半躺著,抓著竹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