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小神童的小聰明
書迷正在閱讀:對不起,讓你一個人了、醫(yī)妃天下,太子強勢寵!、日久生情:老公,要夠了沒、總裁的貼身邪醫(yī)、睡服那個作精、重生之合歡訣、以性為由po-18.com(兄妹骨科,1v1)、炮灰女配要獨寵(穿書 1V1)、霓虹港灣
隨著比賽進行,小觀眾們都看出了門道,這個題目對于燈塔隊太有利了。 科幻機械題材的電影,原本就是好萊塢最擅長的類型,燈塔小朋友們從小就接觸這些,自然得心應(yīng)手。 而曰本的孩子雖然技術(shù)極高,但創(chuàng)意卻不足,稍遜一籌。 歐洲其他兩隊,荷蘭隊人手不足,法國隊技巧不夠,都沒有任何競爭力。 至于華夏隊……更是看起來令人一頭霧水。 可比賽正進行著,突然聽到女主持人驚呼一聲:“哦~~華夏隊好像出了意外,他們的天平好像壞掉了~~” 眾人都瞪大眼睛看去,果然就看到華夏隊小朋友圍攏在一起,著急鼓搗著那個失靈的天平。 “這顯然是個致命的失誤。”女主持人惋惜不以地介紹情況: “要制作可動模型,一定要精確知道各個零部件的重量,算出關(guān)節(jié)的支撐力度,沒有稱重的工具,他們很難完成最后組裝……” 座位上的華夏小觀眾們都著急不以,紛紛夠著頭往臺上看,本來情況就不利,再出現(xiàn)這種差錯,這還怎么比啊…… 負(fù)責(zé)秤重的女隊員急得都要哭了,輕聲抽泣道:“我剛才很小心了,這是天平里面的軸自己斷了~~” 蘇柔溫聲安慰道:“不要緊,我們再想辦法.”說完舉著天平對旁邊工作人員表示要換一個。 央視工作人員想過來給他們換一個,abc的監(jiān)制卻是攔住了他們: “不行,不能更換制作工具,這是比賽的一部分~” 女主持人惋惜宣布道:“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看來華夏隊已經(jīng)提前退出了決賽爭奪?!?/br> 許樂邊安慰隊友,邊看向維杜卡那幾位評審,見他們神色如常,沒有絲毫波動,心里哪能不明白,這是維杜卡搞得鬼……這幫道具模型師就是靠這個吃飯的,動點手腳再容易不過了。 “現(xiàn)在怎么辦?”蘇柔控制住自己的緊張,輕聲問許樂,眾人都望向許樂,雖然出現(xiàn)意外情況,可有許樂在,他們總覺得一切都不是問題。 “放心,我來處理。”許樂淡淡一笑:“你們安心自己的工作?!?/br> 昨晚就已經(jīng)分配圖紙給各個隊員,昨天做過兩遍,只要按照圖紙尺寸厚度裁剪,就算沒有天平,零件重量也不會有多大落差。 只是昨天小隊員都沒有看過他組裝成品,所以心里都沒底。 小隊員聽許樂這么說,都不再憂心,各自繼續(xù)手中零件制作,竟都不見絲毫慌張。 維杜卡見狀感到很是驚訝,心中暗想,沒有天平,我倒要看看你怎么秤重,難道你用手嗎? 劉臺長等央視領(lǐng)導(dǎo)也好奇觀察,卻發(fā)現(xiàn)許樂做了一個令人極為不解的舉動。 只見許樂堵住工作臺水池里的下水塞,開始扭開水龍頭,往水池里注水。 女主持人也發(fā)現(xiàn)了,讓攝像師對準(zhǔn)那邊:“一名華夏的小隊員,接手了稱材料配重的工作,我很好奇,失去天平之后,他要怎么秤零件的重量?!?/br> 現(xiàn)場幾百雙眼睛注視下,許樂把水池里接滿了水,然后在水面上,并排放上兩塊大概20平方厘米,3厘米厚的abs塑料板,這種塑料板件是節(jié)目提供的原料。 兩塊塑料板件,因為浮力,穩(wěn)穩(wěn)地浮在水面。 無論是維杜卡等評審,劉臺長那些央視領(lǐng)導(dǎo),還有現(xiàn)場所有小朋友的目光,都好奇地聚焦到許樂的身上,就連其他隊的一些隊員都忍不住望過來。 他到底要干什么? 這時,就看許樂拿著一張椅子過來,坐在水池邊,先把要稱重的塑料零件放在左邊的塑料板件上,然后仔細(xì)觀察塑料板邊緣,一只手從口袋掏出小砝碼一點點放在右邊浮在水面的塑料板上。 不一會,加到一定的數(shù)量,許樂就滿意拿起那件塑料零件,并在上面用記號筆寫上56克的數(shù)字。 現(xiàn)場的工作人員都看得云里霧里,不懂許樂是怎么算出那個小零件的重量的,這時劉臺長卻突然恍然大悟,對旁邊的人笑道: “這孩子真是聰明,這辦法太妙了~~你們看懂了沒有~” 其他人雖然反應(yīng)慢一拍,但也很快醒悟過來,都笑了起來: “利用浮力來觀察塑料板件吃水的深淺,測量重量,真虧他想得出來~~” “真是好辦法,這小孩腦子真快?!?/br> 央視少兒頻道的人都是搞各種益智節(jié)目的,自然是一看就懂,可abc電視臺的老外們卻都看得一頭霧水,還在互相問著:“他到底在做什么?” 阮依依和李順才都是互看一眼,都忍不住不笑起來了。 心想都說你們北美人數(shù)學(xué)不好,物理看起來也很爛嘛。 還是央視導(dǎo)播通過翻譯,告訴abc的工作人員情況。 女主持人在耳麥里聽到導(dǎo)播室里傳來的解釋,這才恍然大悟,驚呼道: “我的天哪,觀眾朋友們,你們應(yīng)該都和我一樣疑惑不解,華夏隊的小選手是怎么測量零件重量的吧?剛才我的同事告訴了我答案~~ 原來這位小選手,原來是把浮力當(dāng)作天平,把兩塊同樣大小浮力的塑料板放在水面上,觀察左邊放置零件的塑料板的吃水深度,然后在右邊塑料板上,放上砝碼,加到和左邊塑料板一樣的深度,用砝碼總和,以此測量出零件的重量……” 在場的各國中小學(xué)生們,都“哇”了一聲,張開了嘴巴,都說華夏人數(shù)理化好……果然是名不虛傳啊,這都想得出來? 許樂見臺上的小觀眾都發(fā)出一陣驚呼,卻是心中啞然,這有什么可大驚小怪的,你們沒聽過“曹沖稱象”的典故嗎? 是了……這個世界應(yīng)是沒這個典故。 眾人驚嘆中,評審席上的維杜卡卻是眉頭深鎖,心中頗為氣惱。 明明是他精心設(shè)計一個讓華夏隊難堪的環(huán)節(jié),為什么反而讓這些華夏小孩得到這么多贊美? 雖然那個小神童的小聰明有點出人意料,可真正令維杜卡感到不爽的是——華夏隊夫人運氣太他媽好了! 可動機器人這么精密的模型,可偏偏華夏隊制作的模型零件都是方塊狀的,每個體積都不小,份量夠重。 要是像是燈塔隊那邊,制作了不少精密的小零件,小神童這個耍小聰明的辦法,就用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