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女配她哥[美食] 第19節(jié)
只是,對于給人當廚師,陳江林并沒有太大的興趣,出來擺攤單純是為了生活,他更喜歡自己一個人研究新菜。 不過眼下,距離自己開第一家店,還有些金錢差距。 馬上天徹底冷下來,早起貪黑的,也的確是個問題。 陳江林道:“去你那倒不是不行,只是咱們能不能換一種方式,我不要工資,只要抽成。” 周江偉微微一愣,疑惑道:“抽成?” 除了跟人合伙,他還從沒聽哪個廚子提過抽成的說法。 周江偉干脆道:“這樣吧,你要是有時間,咱們找個地方仔細聊聊?!?/br> 陳江林想到趙建民還在家里等著,便道:“上午我還有事,下午吧,咱們約個地方。” 周江偉道:“那干脆就去我店里,你還能看看地方?!?/br> 倆人約定了時間,留下地址后,周江偉便離開了。 等到祁峰來上班,陳江林把剩下的生煎包都給祁峰后,便開始收攤回家。 陳江林回到家里,也才七點多鐘,他叫上趙建民,帶他去汽水廠找陳光云。 因為提前跟陳光云說好了,所以陳光云一早便在廠門口等著。 “表叔,這是我小舅?!?/br> 陳江林相互做了介紹,趙建民外表看上去比陳光云要大,可實際年齡卻比陳光云要小。 于是,趙建民便喊陳光云為陳哥。 陳光云道:“行了,人交給我就行,去忙你的吧?!?/br> 趙建民也沒見過陳光云,難免有些局促。 “小舅,你就跟跟著表叔,他會帶你去辦接班手續(xù),到時候有專門人帶你,下午下了班兒再跟表叔一塊回來?!?/br> 陳江林安慰完趙建民,又讓陳光云晚上去家里吃飯。 眼看時間也不早,陳光云就領著趙建民進了廠里,陳江林則回去整理趙建民帶來的東西。 把咸魚臘rou找地方掛好,蔬菜都收拾干凈,晚上回來直接炒上就可以了。 昨晚泡的豆子也可以上磨了,陳江林幾乎沒歇著,把豆花倒進木頭模具里,用東西壓上,才騰出空來準備午飯。 跟周江偉約定的時間還早,中午陳江林打算做點好吃的補充一下.體力。 進入隨身廚房,先把米飯煮上,然后拿出鮮蝦和梭子蟹,做香辣蝦蟹煲。 先把蝦蟹用油炸一遍,鍋里蔥蒜爆香,放入豆瓣醬和香辣醬,炒出紅油后,放入炸好的大蝦和梭子蟹,翻炒幾下,倒入一罐啤酒開始燜制。 等鍋里湯沸騰后,分別放入生抽、老抽、耗油,放適量鹽增加味道,再放白糖提鮮。 湯汁收得差不多后,出鍋前再放一小把靈魂香菜。 這種萬金油的做法,哪怕是放鞋底都香。 飽餐一頓后,陳江林鎖上門,出發(fā)去周江偉的粉面店。 江城說大不大,說小也分了四個區(qū)。 每個區(qū)都有那么幾個大大小小的廠子,其中最繁華熱鬧的還得是城東。 說是繁華,那當然比不了現(xiàn)代那種程度。 只是和當下相比,有百貨商店,有圖書館,有公園和電影院,加上工人俱樂部和少年宮也在城東,所以比起其他三個區(qū)來說,就格外的熱鬧一些。 而周江偉的粉面館就開在城東的一條巷子里,店鋪的斜對面是一家裁縫鋪,里面有戴著眼鏡的老師傅在裁著布料。 陳江林把自行車停在粉面館門口,往店里看了眼。 這會兒剛過飯點兒,店里的客人只有零星幾桌。 周江偉在店里巡視,轉(zhuǎn)頭看見陳江林,立刻招呼陳江林進店。 陳江林進去后,就被周江偉拉著往后面走。 “走,去我辦公室說?!?/br> 粉面店里的活計看見老板周江偉領了個年輕人去辦公室,不由開始交頭接耳起來。 紛紛好奇這個年輕人是來干什么的,是來找工作,還是老板親戚。 只是他們店里也不缺學徒和招待,只缺會做面點的大師傅。 看那年輕人的歲數(shù),也不像是能當大師傅的人。 辦公室里,陳江林和周江偉隔著辦公桌對面坐著。 周江偉道:“咱們也就不多客套了,談談你早上說的那個抽成吧?” 現(xiàn)在店里就缺一個像陳江林這樣的面點師傅,何況人家還提出不要工資,上哪兒能找這么好的事去。 陳江林道:“我剛才進來也看了,你們店里現(xiàn)在主要就是賣一些湯面和餅,現(xiàn)在不像以前,買什么都要票,條件也比以前好了,都舍得吃,我會做的不止生煎包,我只要求在我出的每一份餐里抽百分之十,也就是一成,至于賣價你們自己定。” 說實在的,陳江林現(xiàn)在擺攤,滿打滿算一個月下來,能掙小二百。 刨除成本,也能凈掙一百多。 當然,這其中少不了隨身廚房的作用。 要是來周江偉的店里,還沒有擺攤掙得多,他寧愿接著擺攤,大不了天氣不好的時候,就偷個懶。 陳江林在琢磨的同時,周江偉也在心里盤算。 店里的生意算不上火爆,但也算湊合,所以周江偉才想著多增加一點菜單,吸引更多的客人。 陳江林這話聽起來是有些令他不太甘愿,但是他還是想先試一陣子。 反正不用給工資,只有出一餐,才會給他抽成。 要是賣不出去,他也沒什么損失,大不了到時候再找別的大師傅。 要是生意有起色,那就正中下懷,抽成給的多,不也說明他能掙得更多嗎。 周江偉想清楚后,十分爽快的同意了陳江林的方案。 “那就按你說的來,不知道你什么時候能來上班?” “明天就可以。” 陳江林打算下午開攤的時候,跟那些回頭客說一聲,明天就不再出攤了。 周江偉高興的上來握手,“那就太好了,明天我在店里等你?!?/br> 倆人說定后,陳江林就回去了。 回到家看了看豆腐壓到什么程度,看著差不多就把重物移開,開始裝東西準備去擺最后一次攤。 還沒到下班點,服裝廠對面就像往常一樣,開始飄散起鐵板豆腐的香味。 等服裝廠里陸續(xù)有人出來,陳江林的攤子面前也開始聚集起人群。 陳江林一邊賣鐵板豆腐,一邊通知明天起就不再來擺攤,而是去城東的粉面館去上班了。 不少人聽到這個消息,都紛紛覺得可惜。 “城東離咱們廠也太遠了,平時上班也繞不過去啊?!?/br> “好好的,咋就不擺攤了呢,是不是買的人少,不掙錢啊,你回頭多做一點,我?guī)笥岩粔K來買?!?/br> “是啊,我們都吃習慣了?!?/br> 說實話,陳江林聽見他們這么說,心里還是挺高興的。 要是換成是春夏時節(jié),陳江林可能會拒絕周江偉。 天氣暖和的日子,也不怕風雨,等到天冷,說不定他已經(jīng)攢夠錢了。 不說買一個門面,租一個是不成問題的。 但是他來的時間不算好,賣工作的錢是肯定不能動的,想要自己獨立開店,還得再攢一攢。 何況,他也沒有開店的經(jīng)驗,先去周江偉店里學習一下也是好的。 幾乎每個來買鐵板豆腐的客人都通知到了,祁峰照舊是最后才來。 聽說他要去人家店里上班,倒沒像其他人一樣說可惜,反而替他高興。 “那個粉面館倒是距離我住的地方不遠,以后早晚我就去店里吃。” 祁峰惦記著陳江林的手藝,說不準在店里能吃到更多好吃的。 把祁峰送走,陳江林也開始收攤了。 陳江林把家伙事往自行車上裝,回想著這段時間擺攤的日子,有些心生感慨。 累是累了點,也算體驗到了另一種生活。 回到家,只看見陳江橋兄妹三個,趙建民和陳光云還沒有到。 陳江林開始準備做飯,蔬菜都是提前洗好的,把rou洗干凈切好放進盤子,又準備好各種調(diào)料。 剛把米飯煮上,就聽見走廊里趙建民和陳光云的說話聲。 倆人一前一后進來,最后面是背著書包的陳姍姍。 陳家的客廳十分逼仄,陳江月便帶著陳姍姍去房間寫作業(yè),陳江水也不想聽大人講話,也一起進了房間。 陳江橋要幫陳江林打下手,陳江林沒讓。 統(tǒng)共沒幾個菜,除了酸菜燉排骨有點費時間,其他都是快手菜,往鍋里炒幾下就能出鍋。 七個人吃六道菜,陳家的小方桌就那么大地方,只能坐四個人,所以陳江水、陳江月和陳姍姍三個小孩子就沒上桌,夾了菜去一邊吃。 飯桌上,陳光云吃著陳江林做的菜,表情有些訝異似乎是沒想到陳江林的手藝居然這么好。 怪不得侄子要堅持擺攤,要是沒這個手藝,也不可能會有人買單。 趙建民雖然跟陳光云一個想法,但更多的心思都是放在了白天的工作上。 剛進車間看到那么多機器的時候,趙建民是忐忑的,不過等慢慢上手后,就好多了。 一天工作下來,也沒多累,比在家種地的時候要輕松多了。 不怪人人都說城里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