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頁
一直到傍晚,將最后一批召見的官員打發(fā)走,蕭莨才得以歇下,換了身衣裳,領著祝雁停與珩兒一塊去后院,衛(wèi)氏已經(jīng)在她的院子里設了家宴。 這么久沒見,衛(wèi)氏頭上白發(fā)似又多了一層,精神倒是好了不少,楊氏也出現(xiàn)在家宴上,不再是那副癡癡呆呆的模樣,雖依舊不怎么說話,看著總算是漸漸恢復正常了,瑩兒和玒兒兩個孩子都長大了許多,愈發(fā)的沉穩(wěn),不似珩兒這小鬼,還咋咋呼呼的,還有蕭榮,更是褪去少年人的心性,這兩年在朝堂上磨煉得愈發(fā)老持穩(wěn)重。 蕭莨三人先與衛(wèi)氏請安,衛(wèi)氏點點頭,示意他們入座。 祝雁停主動與楊氏問候,對方愣愣點頭,垂眸低聲與他道歉:“……先前的事情,抱歉。” 她如今已漸漸從往事中走出來,自知蕭蒙之死怪不到祝雁停身上,先頭是她魔怔了,且她能逐漸好起來,還多虧了祝雁停。 祝雁停不在意地笑了笑:“沒事的,大嫂無需放在心上?!?/br> 坐下后,蕭莨主動與衛(wèi)氏說起之后的打算:“禮部已算好吉日,過個三日,我們就搬進宮中去,下個月初,再行登基大典?!?/br> 衛(wèi)氏一時不知當說什么好,若是換做十年前,她哪能想到,有一日,她竟能當上皇太后,再想到蕭讓禮和蕭蒙,又百感交集。 “……宮里那么大地方,我一個人住著,怪不自在的?!毙l(wèi)氏有一點猶豫,她若是進宮去,后宮里恐怕就她一個人,蕭莨這樣的,看著也不像是會廣納后宮的。 蕭莨問楊氏:“大嫂,您可愿陪母親一塊進宮去先住幾年,帶著瑩兒和玒兒一起,待他倆長大,出宮建府,您再隨他們一起出來?!?/br> 楊氏無意識地擰著帕子,也有一些猶豫,這畢竟不合制,蕭莨繼續(xù)說:“之后我會給大哥追封親王,玒兒承襲大哥的爵位,這座國公府日后就是親王府,留給玒兒的,待他娶妻生子時,你們再搬出來,旁邊會另建一座公主府,給瑩兒,瑩兒如今十三歲了,再過幾年就要嫁人,我會在京里給她擇一門好夫婿,你們日后住一塊都能有個照應。” 那倆小孩聽到蕭莨說娶妻生子、嫁人擇婿,都鬧了個大紅臉,低了頭不敢說話,楊氏蒼白的臉上難得有了些喜色:“可,瑩兒她做不了公主……” “沒關系,她是大哥的女兒,是我們家唯一的女孩,我會給她封公主?!?/br> 楊氏站起身,想要與蕭莨道謝,被身側的衛(wèi)氏按著手讓她坐下。 “難為你想得這么周到?!毙l(wèi)氏十分高興,如此,她也可以安心進宮,不必擔心一個人在宮中日子難過。 “還有阿榮呢,”祝雁停笑著插話,“也老大歲數(shù)了,這回該完婚了吧,你二哥已經(jīng)幫你把王府選好了,只等你把王妃娶進門?!?/br> 蕭榮漲紅臉,目光炯然地看著蕭莨,蕭莨點點頭:“回來之前,我特地見了你那準岳父一面,他已經(jīng)松了口,家里可以準備喜事了。” 衛(wèi)氏一聽更是喜色滿面:“那好,我明日就開始讓人籌備婚事算日子,年底之前就將人娶進門來,也好了了一樁大事。” 蕭榮的面色更紅,眼睛也更亮。 說完家里這些,蕭莨又與衛(wèi)氏說了對那些蕭家旁支族人的安排:“幾個堂叔都會封郡王,其他人也各有爵位,但是日后如何,還得看他們的造化?!?/br> 這些衛(wèi)氏倒是沒什么好說的,蕭莨已經(jīng)夠大方了,沒有誰會不知足。 高高興興吃完家宴,又陪著衛(wèi)氏喝了一盞茶,眾人才各自散了。 蕭榮與蕭莨他們同路,這小子有些喝高了,一路都在說胡話,在聽到蕭莨說,打算之后讓他管宗事府事時,才驟然清醒,站直身,有一點不可置信:“我做宗事府宗令???” 這位置看似沒有六部長官那么實權在握,但又十分重要,等以后蕭家人多了,事情只會越來越多,更別提,祝氏這些殘余宗室,日后也歸宗事府管,祝氏那些大小宗王包括那退了位的小皇帝,之后都會遷來京中,要與這些人周旋,這活并不輕松。 “你做有何問題?”蕭莨反問他。 “……沒有。” 蕭榮趕忙應下,他二哥這么看重他,他自然是高興的,就覺得肩膀上的擔子有些重而已。 蕭莨點頭:“那就好好干吧。” “臣弟領命!”明明醉了,還一本正經(jīng),蕭榮如今倒是越來越擺正自己位置了,如此也好。 待蕭榮被下人扶著離去,祝雁停才笑著撞了撞蕭莨的肩膀:“你看你把阿榮嚇的?!?/br> 蕭莨不以為意:“他若是不長進,我也不會逼迫他去做他做不了的事情?!?/br> “知道知道,你是好兄長嘛。”祝雁停笑他。 蕭莨無奈抬手,捏了一下祝雁停的臉:這人真是越活越回去了,從前都沒有這么調皮,如今倒與珩兒一樣,孩子心性。 珩兒被祝雁停牽在手里,正在不停揉眼睛,像是困了。 他們先將小孩送回住處,沒有急著回去正院,蕭莨道:“我們去園子里走走?!?/br> 祝雁停倒是無所謂,先頭家宴吃多了,還喝了酒,他也樂得去外頭走走。 深秋夜里的湖邊風大,被寒風一吹,混沌的腦子清醒不少,祝雁停拉著蕭莨的手,一路走一路四處看。 身后跟著的下人手里提著燈,映出周圍在夜色中的秋景,萬籟俱寂,明明是最蕭條的時節(jié),站在這里卻并無多少冷清之感,或許只因為,身邊有另個一人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