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林子期的謀算1
書迷正在閱讀:反派生前是個體面人[穿書]、她不在云端[GL]、翡冷翠淑女(年下)、東方不敗之八風渡、蘇遍修真界 完結+番外、黑執(zhí)事同人之暗夜沉淪、[紅樓+空間]落春、三線影后[GL]、我的世界我的王、[歷史]四爺的小廚娘
這位齊國的皇子,仍是昨日模樣,衣著華貴,面有傲色,恨不得告訴所有人我就是外強中干。 “三皇子,昨天一見,風采依舊?!?/br> 雖然不熟,但一朝來使,太子還是需要展現尊重與禮節(jié),即使昨天已經狠狠踩了他的心窩。 林子期也不墨跡,丟下一副請?zhí)?/br> “今晚,倚月樓設宴,邀你赴宴。“ 說完,在太子還沒反應來之前,就打了個輯,快步離去。 夜了,臨今樓。 若知金樓事,要上臨金樓。 金樓城中繁華無數,若要一眼望見,必然需上得臨金樓。 城中最高的酒樓,九層俯瞰金樓城。臨著金月湖,包攬個整個金樓的美景,更重要的是尊崇的象征,待上一刻便是被認同了身份,始終讓人趨之若鶩。 從一樓起便非尊貴不可入,有錢也不一定能進得,非得有資格之人才行。越是向上,身份便越要高貴,到八層時就連普通的皇子也無法預訂,頂層的雅座更是全年空置,等待真正配得上它的人。 當初太子十八歲生辰設宴,也僅僅訂的八樓。 林子期定的七樓,已經是極大的面子。 樓上僅是一桌,倒是安靜,廳內布置也雅致,簡單卻暗藏細節(jié),商澤睿很是喜歡。早已有小廝把酒菜備好,是幾道精致的小菜,顯得誘人,應該是樓里的大廚所做。 若大的廳就兩個人,林子期,商澤睿,兩人都不帶侍從,像約定好一般。 “我來商國已有幾日,幾日所見,便覺商國與我大齊許多不同?!?/br> 林子期自個喝了一杯酒,率先開口。 “大齊與商雖不交壤,皆有歷史,回溯六百年前,同傳自古魏。只是大齊先祖沙場建國,信奉武治;商先祖乃大魏首輔,承接先朝腐朽之局,遂促商養(yǎng)國,信的是文治。” “幾日所見,便覺得商國繁華,四方融合,處處透著平和,與大齊鐵馬枕戈有所不同?!?/br> 大齊與商同出于魏,史書中早有記載,六百年前大魏分崩,天下被兩家所得,鎮(zhèn)北侯林業(yè)與首輔商行之各取大魏一半天下。兩人都是世間之龍,胸中皆有大志,一文一武分庭抗禮。 商行之目光久遠,深知戰(zhàn)不可久,民安則天下歸順,揚商而利民,大力發(fā)展商業(yè),使商國快速繁華起來。而林業(yè)則覺得亂世必擁強兵,未來再行安順之策,遂以戰(zhàn)養(yǎng)國,四處攻城掠地,使大齊的土地擴張了兩倍有余,手下更是精兵強將無數。 按說兩位傳奇的想法都沒錯,無論是利民還是強兵,都是亂世有效之法,按正常發(fā)展下去天下必是兩家相爭。但事實結果卻是大齊一支獨大成為當世強國,商卻只有幾百年的血汗史。 這當然不是商行之的戰(zhàn)略有誤,而是后人無力。治世為國,君者為先。商行之之后,商國幾位君主都是資質平平之輩,只能勉強守著祖先打下的基礎。 商行之一代天驕,也料到了最壞的情況,以極大的魄力寫了一封書信給林業(yè),信中表示若未來商國有難,望念在同出大魏一脈出手援助,為此愿提供一定的經濟補助,這才換得后世商國未被吞沒。大齊當時雖是兵強馬壯,但長年作戰(zhàn)國內經濟無法跟上,急需商國這么強大的經濟支援,于是答應了商國的要求。 此后商國果然有難,齊國出手相助,而后商國為了自身考量,不得不成為齊國屬國,換取和平。 “確有不同。一則言商,一則在武,百年前已成分化。雖是承在大魏同宗,卻南北相離,各自有千秋,不談也罷?!吧虧深Uf。他是商國的太子,而對方是大齊的皇子,兩國雖沒有太大的爭端,但畢竟是百年的附屬,歷史遺留上的恥辱,他也不想在這塊話題深談。 林子期卻是個二皮臉,也不管商澤睿話里的深意,聽不懂人話一樣的深究。 “六百年前,商國先祖委身歸屬,使商成我大齊屬國,換取商國長存。這份堅忍使我佩服?!?/br> 商歸齊,這本是商國歷史中最大的恥辱。百年的苦難換一朝的騰飛,自商強大之后就很少有人再將此事說起,更別談在商國皇室面前說了。 商澤睿沉著臉,冷冷地說:“三皇子今天是準備來跟我講大商歷史的?“ 林子期卻不為所動,繼續(xù)說:“你可知道我大齊先祖在歸去之前曾留下一封信?” 大齊的先祖林業(yè),六百年前的天才之輩,與商先祖商行之齊名,他留下的信,必然是極其重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