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和話題女王閃婚后[娛樂圈]、嫁給祖宗沖喜、她又老又頑固、問斬、撿個徒弟成女皇、[綜英美]小豬快跑、空降結(jié)婚現(xiàn)場[快穿]、男主養(yǎng)的霸寵跟我跑了[快穿]、日魄之獨占神話、影后總說討厭我
女子無才便是德,雖然大戶人家的小姐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樣樣不在話下,但尋常百姓少有送女孩去私塾讀書的,民間也沒有教女課的先生,女孩要想讀書,除非家里有門路,譚家乃帝師后人,德高望重,譚家姑娘讀書倒是沒什么稀罕的,之所以向汪氏確認想拉近彼此的關(guān)系而已。 說話的婦人姓秦,丈夫姓張,若汪氏常出門就知道她是個厲害人,不會被她的和善所欺騙,偏偏汪氏老實,常常別人問什么答什么,盡管譚佩珠教過她很多,但她沒辦法說假話敷衍人,點了點頭,沒有多言。 “真好,就我所知,這片住著的人家,只有你們家丫頭正兒八經(jīng)的讀過書...”秦氏露出羨慕的眼神,汪氏不好意思,其實她認識的女孩里也只有大丫頭她們?nèi)雽W讀書,譚佩玉和譚佩珠識字是父親教的,不曾請過先生,其實佩珠說得對,父親不是重男輕女的人,即使她生了兩個閨女,但父親從來沒給過她冷臉。 回想她嫁到譚家的點滴,每個人都對她很好。 陷入沉思,她沒有吭聲,秦氏給對面的婦人遞了個眼色,兩人自顧地往下聊,先問汪氏在村里的事兒,汪氏和她們說綿州不同的風俗,兩人聽得津津有味,又問她來京路上的趣事,汪氏撿好玩的說,北上來京,汪氏最大的感觸就是氣候風俗不同,為此她鬧了不少笑話,兩人樂得捂嘴大笑,寬慰她,“去到陌生的地方都會出糗,不礙事的,我們也是如此?!?/br> 三人說說笑笑的往集市去,歸來時,感情深厚不少。 看時機差不多了,秦氏聊起了家里的事兒,她嫁進張家九年,除嫁進門的第二年生了個兒子后肚子就再沒動靜了,前幾年婆婆看在孫子的份上沒說什么,待看別人孫子多態(tài)度就變了,常常冷言冷語地諷刺她,丈夫不護著自己就算了,還讓她去醫(yī)館瞧瞧... 這樣的事兒如何能放到臺面上說,她抹不開面子不肯去,婆婆覺得她矯情,不知從哪兒弄了個偏方要她吃,越吃身體越不好,后來去醫(yī)館,大夫說她吃的藥屬寒性,女子不能多吃... 秦氏后悔不已,“大夫說我吃壞了身體再難有身孕了..” 另外側(cè)的婦人劉氏附和地嘆氣,“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我家不也是?我生了兩個丫頭,全家上下看我像看犯人似的,我心里苦啊?!?/br> 生不出兒子是汪氏心里的疙瘩,來京后,后院的夫人們常常聊這個話題,都說像她這種情況早晚會被丈夫休掉,她不該跟著來京,留在村里撫養(yǎng)女兒,將來譚振興高中會念她含辛茹苦照顧女兒而給她個體面,她不識趣,寸步不離的跟著只會磨滅夫妻情分。 她反復思考她們的話,認為很有道理,越是有道理她心里越難過,盡管譚佩珠天天開導她生不出兒子不要緊,無人會怪她,但她始終邁不過心里那道坎,不僅僅是兒子能繼承家業(yè),更重要的是譚振興喜歡。 她不想讓譚振興遺憾。 此時聽劉氏說起,她既覺得難過又慶幸,難過的是自己也沒有兒子,慶幸譚家眾人不曾因此而瞧不起她,她安慰兩人道,“隨緣吧,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br> “哎,是啊。”婦人拍腿,聲音陡然拔高,汪氏被嚇了跳,婦人忙垂眼,失落地說,“兒子豈是說有就有的,我沒有兒子已經(jīng)認命了,就是丈夫的態(tài)度讓我心寒,我嫁給他這么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他怎么能那樣對我?!眲⑹险f著說著哽咽起來,汪氏心下難過,不知道怎么安慰她,卻聽劉氏話鋒一轉(zhuǎn),“說起來,我很羨慕meimei你,大公子心胸寬廣,任何時候看到他都眉開眼笑的,儼然是個慈父?!?/br> 三人旁若無人的聊著天,完全沒注意到送姐妹歸來的譚振興站在不遠處,目光陰森的望著她們,他屁股的傷已經(jīng)好得差不多了,送姐妹兩到族學后就去碼頭找譚振學他們匯合,剛剛文思如泉涌,想著回家寫篇文章再去碼頭,結(jié)果遠遠的就看到汪氏和兩個怪里怪氣的婦人嘰嘰喳喳聊個不停,連他這么顯眼的人在旁邊都沒注意。 簡直不把他放在眼里,妻為夫綱,汪氏膽子是愈發(fā)肥了。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汪氏沒有主見,極容易被帶壞,沒準就是被身側(cè)兩個人帶壞的。 想到此,連帶著看婦人的目光都夾雜了怨念,他鼓著眼,臉色鐵青地沖過去,欲呵斥汪氏不學好,盡跟不三不四的人往來,哪曉得沒出聲呢,就聽最右側(cè)的婦人道,“我看大公子很喜歡兩位小姐,什么時候遇到他都笑瞇瞇的,從小到大,我從來沒看哪個男人像大公子這般喜歡閨女的?!?/br> 譚振興:“......”最后這話是夸獎還是瞧不起他?誰喜歡閨女了,那是沒辦法好不好。 沉吟間,聽汪氏道,“相公確實待世晴她們很好。”她記得前兩天下毛毛雨,她說她送大丫頭她們出門,譚振興不肯,堅持要自己送,說姐妹兩畢竟是他的骨rou,冷漠不是父親該有的態(tài)度,故而那天清晨仍然是譚振興送的,走到途中還背著二丫頭走了段路。 譚振興雖然經(jīng)常數(shù)落大丫頭心眼多,但愛之深責之切,因為父親對相公就是那樣的。 劉氏附和,“是啊,大公子是讀書人,有大智慧,眼界非我家那口子能比,我想問問meimei,可有什么辦法讓我家那口子像大公子啊?!?/br> 聽到這,譚振興臉上樂開了花,不由得又往前走了兩步,想聽汪氏怎么回答。 他乃世間獨有,旁人再怎么學不過東施效顰罷了。 正樂著,前邊汪氏說話了,她說,“龍生九子各有不同,何況是陌生人,相公與眾不同,旁人是學不來的。” 譚振興臉上笑意更甚,果然還是要多讀書,換作以前,汪氏絞盡腦汁想半天也說不出這種話的,不愧是他妻子,談吐文雅,有譚家長媳的風范。 再看汪氏背影,穿著不如兩人,但莫名覺得順眼。 劉氏又言,“大公子見多識廣,我家那口子是比不上的,哎,我別的不求,就求他善待兩個女兒,怎么說也是自己的孩子,怎么能隨便打罵呢,你是沒看到她們身上的傷,青青紫紫的,看得我都不忍心,都說為母則剛,我不配做個母親...” “別這么說?!蓖羰蟿袼鞍具^去就好了。” 有段時間她也難過得想哭,譚佩珠天天開導她,勸她想開點,生活沒有想象的不如意,父親不嫌棄自己生不出兒子,相公待她相敬如賓,大丫頭姐妹兩聽話懂事,她有什么好難過的,想想也是,比起很多人,她算過得不錯了,人要懂得知足。 “meimei,若是大公子這樣你會怎么做?” 后邊的譚振興垮了臉,拿自己和那種人比,太瞧不起人了吧,他雖然打過大丫頭,但沒有用狠勁,怎么說也是自己閨女,哪能往死里打啊。 婦人的丈夫太不是人了。 他豎著耳朵,又往前走了兩步。 不經(jīng)意的歪頭,就看兩個男人學他歪著頭,豎著耳朵偷聽,譚振興:“......” 他指指前邊,又指指男子,無聲問,“你們誰啊?” “你誰啊?” 譚振興無辜的眨眼,低頭看向胸前的牡丹花,理直氣壯道,“你們比不上的人?!?/br> 男子:“.....” 兩人是汪氏旁邊婦人的丈夫,都是來偷聽的,知道巷子里搬來帝師后人,但沒見過真人,不知道譚振興身份。 三人啞聲說著話,譚振興嫌費勁,指了指旁邊,小步走了過去,“你們是誰啊?” 莫不是汪氏外邊認識的....他冷剜著兩人,從發(fā)頂?shù)叫娑疾环胚^,然后他放了心...兩人比自己差遠了,汪氏的眼光不會差到這種程度吧。 兩人被譚振興的眼神看得不安,穿暗色長袍的男子拱手,“在下姓張,弓長張,張忠,乃秦氏的丈夫?!?/br> 秦氏就是汪氏旁邊年紀稍大說有兒子的婦人,譚振興頷首,轉(zhuǎn)向另外個男子,用不著說,他就是那個經(jīng)常打孩子的父親了,譚振興嗤鼻,“連自己親生女兒都打,你還是不是人啊。” 男子:“.....” 男子姓古,的確是‘那個經(jīng)常打女兒’的人,但他委屈,平心而論,別說打女兒了,他連罵都不敢罵,他媳婦就是只母老虎,他要敢大聲說兩句話就會被罵得體無完膚,別說動手了,只怕會被揍得鼻青臉腫,這樣不算,他媳婦三天兩頭的在外抹黑他,偏偏他有口難言。 張忠向譚振興解釋,譚振興狐疑地打量著兩人,再看慢慢遠去的婦人,“你們要沒做她們會亂說?” 兩人:“......”這幾年背的黑鍋還少嗎? “哎,多說無益,不過在下還是要給你提個醒,少讓令妻和她們打交道,否則相處久了,也會變得滿嘴謊言暴躁不已。”還一言不合就罵人,罵著罵著就動手打,猶記得剛成親那兩年她們不是那樣,就是接觸了巷子里脾氣火爆的婦人跟著學壞了的。 他語氣誠懇,譚振興蹙眉,汪氏會說謊?譚振興不敢想象。 再看消失在人群里的人,譚振興信誓旦旦,“她不敢的。” 路上秦氏和劉氏拐彎抹角的問汪氏御夫之術(shù),奈何汪氏根本說不出個所以然,進巷子道別后,兩人拎著籃子往里邊走,劉氏道,“這位大夫人深不可測啊?!?/br> “是啊,無論咱怎么旁敲側(cè)擊都聽不到半句真話,是個高人?!?/br> 兩人對視眼,都露出佩服的神色來。 雖然汪氏說了很多話,但沒有說到關(guān)鍵上,她們不信汪氏像面上好說話,人善被人欺,她們?nèi)绻裢羰希绫黄偶胰顺缘眠B骨頭都不剩了,更別說像譚家那樣的高門大戶,譚家長媳的位置更不好做,汪氏必然有妙招沒說,此后幾天,她們都在外邊等著汪氏去集市,費盡心思的套汪氏的話,可任她們磨破嘴皮子都聽不到自己想聽的,不由得愈發(fā)佩服汪氏,高人就是高人,不顯山露水就把丈夫制得服服帖帖的。 私底下和走得近的姐妹討論,眾人都對這位譚家長媳好奇不已,不由得裝作熟稔的樣子接近汪氏。 汪氏還像往常,旁人問什么答什么,不能答的就笑著揭過去,她沒覺得有什么,倒是譚振興偶遇過她們幾次后有點擔心了,圍繞在汪氏周圍的婦人多了起來,而且嗓門嘹亮笑聲高亢,引來無數(shù)人側(cè)目,譚振興心里不喜,回家后佯裝不在意的語氣問汪氏近日結(jié)識了什么朋友。 汪氏說沒有。 譚振興眼神微變,望著汪氏的目光逐漸晦暗起來,多少天啊,汪氏竟然學會撒謊了,果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沒有嗎?”譚振興決定再給汪氏次機會。 汪氏在做針線活,聞言,抬起頭來,“是啊?!彼焯煸诩疑儆谐鲩T,認識的人并不多,算得上朋友還真沒有。 譚振興目光如炬地看著汪氏,汪氏不解,“相公怎么問起這個了?” “隨口問問而已?!?/br> 汪氏沒往心里去。 又過了兩天,譚振興又來問自己,“你真沒認識朋友?” 汪氏茫然,“沒有。”她雖然天天和街坊鄰里去集市買菜,然而彼此算不上朋友,她眼里的朋友是會串門走動聊心事的,而她們不是。 她的理由太正經(jīng),譚振興竟無以言對,“你心里有數(shù)就好,你是譚家長媳,在外要注意言行,別給譚家丟臉,至于旁人的話多想想,人心復雜,不是你想的簡單?!倍嚅L個心眼總沒錯。 “知道了?!?/br> 汪氏對譚振興向來有求必應(yīng),再遇到街坊鄰里,她笑容多了,但話少了,暗處觀察她的譚振興很滿意,枕邊教妻,他是個好丈夫! 好父親,好丈夫,就剩下好兒子沒做到了,他決定竭盡全力的去辦這事。 很快就讓他等到了機會,天越來越冷了,百姓家都有燒炭取暖的習慣,譚家往年只在書房燒炭,其他房間是沒有的,今年不同,譚盛禮入鄉(xiāng)隨俗,決定每間屋都燒炭,譚振興覺得不妥,依著譚盛禮說的做,他們這幾個月的開銷會高很多,哪有那么多錢啊。 他們在碼頭扛麻袋掙的錢僅夠全家日常開銷,多的話就無能為力了,譚振興自告奮勇道,“父親,你們屋子燒炭就好,不用管我,我不冷。” 他和汪氏同床同被,夜里根本不覺得冷,而白天看書都在書房,暖和得很。 譚振學和譚生隱也說不用,京城的冬天要比綿州冷,但不到冷得受不住的程度。 “再有不久就是會試了,染了風寒得不償失?!弊T盛禮不知譚振興心里想什么,任何時候,保重身體最緊要,上次會試在秋天,明年則在春天,數(shù)數(shù)日子沒有多久了,會試不像府試院試三年兩考,錯過這次會試又得等三年,因小失大,不值得。 譚振學覺得有理,“父親說的是。” 屋里燒炭,開銷大,他們在碼頭扛麻袋的時辰更長了,天冷風大,工錢漲了點,譚振興他們卯足勁的扛麻袋,熟能生巧,三人熟練多了,而且扛麻袋的速度快多了,不亞于有幾年經(jīng)驗的雜工,他們的表現(xiàn)讓其他雜工驚訝,問他們是不是有什么訣竅,讀書人學什么都快,讓譚振興教教他們。 扛麻袋譚振興還是很有經(jīng)驗的,要想跑得快,先練腿功,腿功練好后再練力氣,力氣不是一蹴而就的,得慢慢來,他振振有詞,說得其他人再認同不過。 譚振興在碼頭賺足好名聲,以致于得意了忘形,忘形到哪種程度呢,就是拿著國子監(jiān)考試的試題時差點找主考官理論,原因無他,每道題他備了十一首詩,結(jié)果題目后做了標注,提示每題寫一首詩即可,也就說他多出十首詩來,能不找主考官理論嗎? 可不等他出頭,被其他人搶了先, 結(jié)果被其他人領(lǐng)了先,來參加考試的要比秋試的人多,而且不少人都抱著以數(shù)量取勝的心態(tài)而來,看試題后發(fā)現(xiàn)題目變了,也就說很多人處心積慮準備的詩詞派不上用場了,心氣難平,當即和主考官理論起來。 “為什么每題只能寫一首...” 詩文類的主考官是孟先生,騎射課的老師,他生得高大,低頭俯視考生時很給人壓迫感,瞪眼道,“試題都是根據(jù)今年情形來的,考生按要求答題就行,說那么多作甚?!?/br> 難怪其他先生強烈的推薦他來做詩文這場的主考官,只怕早料到有人不滿會找他理論此事吧,他豎著眉,面相兇狠,考生被嚇得心驚rou跳,不敢多說。 看他們偃旗息鼓,譚振興有抱怨也卡在嗓子眼不敢說,否則傳到譚盛禮耳朵里就是自己故意找茬,他嘆了口氣,想到自己翻來覆去背誦以前的詩詞就為等今天,結(jié)果遇到這種題目,他不服氣,決定還是寫十一首詩,準備都準備好了,不寫上去過不去心里那道坎,至于先生怎么點評是先生的事兒,和他沒關(guān)系,想清楚這點,他不糾結(jié)了,快速的把十一首詩寫在上邊。 走到這邊來的孟先生看到譚振興考卷,嘴角直抽搐。 作者有話要說: 最近都在說肺炎,希望大家注意安全。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咳嗽或打噴嚏時捂住口鼻,將rou蛋徹底做熟,避免和呼吸道感染者密切接觸,避免近距離接觸野生動物或活牲畜,不要隨地吐痰,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希望大家平平安安的!!!! 感謝在20200119 23:56:50~20200120 23:59:3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我得起個引起大大注意、歲歲無尤、青墨 1個; 感謝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不系舟 22瓶;重新出發(fā)、走走走 20瓶;四月薔薇、ie白開水 10瓶;二狗子 8瓶;阿文 5瓶;wangting582、梟倚蒼穹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xù)努力的! ☆、115 幾乎可以想象幾位先生翻到這份考卷時痛罵的情形, 秋試時,譚振興每題五首詩還算好, 隔天策論, 很多人學譚振興備了兩篇文章,看得幾位先生頭大, 哪怕同個人寫的文章差距十萬八千里,弄得先生沒法點評, 若評好, 文章會張貼出去供其他讀書人看, 那此人其他文章也會流出去, 文章懸殊大容易引來質(zhì)疑。 再者, 如果每個人都多寫幾首詩幾篇文章,相當于多了成倍的考生, 先生們哪兒看得過來。 因此,冬試前, 特意叮囑出題的先生批注好每題只能寫一首詩。 結(jié)果,遇到個不認真看題的,又或者看了題目固執(zhí)己見偏要多寫的。 無論哪種情形, 只怕會惹惱其他先生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