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溫柔蠱、重生后成了皇叔的掌心寵、江醫(yī)生的心頭寶、男配逆襲手冊[快穿]、仙家煉食師、我在豪門人設崩壞的日子、永安縣主(重生)、穿書后我有四個霸姐、重生是為了跟偏執(zhí)狂談戀愛、那就讓我親一下
今天崔湃的頭上沒有戴幞頭,簡潔的單髻上是一只扁角烏木發(fā)簪,烏黑的發(fā)絲襯出輪廓清晰的臉,高鼻薄唇,長眉入鬢。 因闔目小憩,下眼瞼上一層睫毛留下的陰影,袁醍醐數(shù)著崔湃根根分明的睫毛入了迷。 “看夠了嗎?” 薄唇開口是質感冷硬的男聲,是那種我脾氣不好,看見我最好主動繞行的冷硬。 看一看,你又沒少塊rou?什么臭脾氣。 袁醍醐抿著嘴,本想嗆聲回去,轉眼又有新發(fā)現(xiàn),崔湃身上的大氅好生眼熟。 黑毛油光發(fā)亮,莫不是那件被她濺了泥星的黑狐大氅? “你穿舊衣?” 是那件嗎?她以為濺滿泥星已經(jīng)毀了,崔湃怎么可能不嫌棄。 崔湃合著的眼沒有睜開,只是睫毛輕輕顫動,“舊衣怎么了,不能穿了?污泥清洗了便可?!?/br> 污泥清洗了便可? 那你還讓我賠你一件雪豹皮? 袁醍醐在心底吐槽,又不好擺在臺面上來說,好似顯得自己為一點小錢就特別小氣。 崔湃睜開眼睛,其中劃過一絲狡黠,他決定開口,算是正面回答她的質疑,“我穿不穿舊衣,看我的心情?!?/br> 所以? 袁醍醐對上了崔湃的眼睛,這雙格外好看的眼睛里說的是: 讓不讓你賠雪豹皮,也看我的心情。 ?。?! 是作精無疑了。 看他這個人精氣神好的很,哪里有什么身體不適! 哼,袁醍醐將崔湃上上下下打量一遍,不想搭理他。 大氅下,崔湃修長的手指輕輕撫順黑狐長毛,很是舒心。 ———— 奚車外,遠山銀裝素裹,雪壓枝頭,寒霧繚繞,恰似白紗帷幔,映入眼簾的只是無暇的白,似一個白玉雕刻的世界。 隨車伺候的女侍不敢多言,屏氣凝神干著自己手上的活計。 袁醍醐和坐得離車門更近的崔湃中間隔著小案,小案上滿是茶具用品,長安城大興飲茶之風,女侍就跪在小案邊煮茶。 袁醍醐無事可做,示意女侍停下,她要親自上手煮茶。 將茶餅先烘烤,烤去茶葉中的水汽。 隨后將焙烤后的茶餅碾碎,再將碾碎的茶碎末倒入鎏金仙人駕鶴紋茶羅子,茶羅子中間有層網(wǎng)篩,將會細篩碎末,最后煎煮。 煮茶的水汽繚繞,熏在袁醍醐專心致志的俏臉上,縱然梳著簡單的單髻,耳邊的鬢角依舊顯露出少女的精致。 以及鬢角邊小巧的耳墜。 “看夠了嗎?” 袁醍醐以不高不低的聲調,原句奉還。 崔湃倒沒尷尬,轉了目光,盯著小案上一對淺黃三彩釉耳盞,道:“謝潺對你這個meimei還真是上心?!?/br> 名師出品必屬精品。 袁醍醐將茶湯盛入耳盞,拿起來看了看,遞給崔湃,不甚在意,“你說這個?哦,家里還有一堆,當初只覺得好看罷了?!?/br> 崔湃接過耳盞,端詳片刻:“虛懷大師的蓮花耳盞只怕尋遍長安也找不出幾個?!?/br> “郎君好眼力!這些個三彩蓮花耳盞是五郎專為貴女定制?!?/br> 女侍多舌,與有榮焉。 崔湃將蓮花耳盞于手中轉了轉。 虛懷大師一個手作耳盞的價格,足夠一家百姓半年的粟米錢。 價值連城之物于袁氏女而言只是好看兩字,說好聽些是不食人間煙火,說直白點就是不知人間饑餓。 袁家女郎,不太好養(yǎng)。 崔湃心中忽的冒出個沒來由的念頭。 任她豪奢,他也養(yǎng)得起。 注釋: 1、鎏金仙人駕鶴紋茶羅子——法門寺地宮出土文物。 作者有話要說: 作為一個南方人雖然去過西安很多次,還在好奇地百度了一下西安三月會不會下雪。 居然真會下雪,開心幫袁醍醐反擊崔湃的絕殺安排上。 下雪好,下雪妙。 第18章 一語驚雷 車輿內的兩個人安靜地吃著茶。 崔湃品著袁醍醐茶湯中的味道層次,的確有些手藝,精通茶藝也是大唐貴女們自小培養(yǎng)的素養(yǎng)。 袁醍醐突然回想起庫爾麥一個邊境碎葉人,居然能說一口地道的洛下正音,不同尋常的現(xiàn)象果然背后都有自己的理由。 “沒想到波斯食肆的登徒子,竟然是鴻臚寺的官吏?!?/br> 鴻臚寺官吏皆通諸蕃語言,處理胡人事務,頗具語言天賦。 連上都長安和東都洛陽的氏族之人都要專門請學士教授洛下正音,以免高門子弟間交流有家鄉(xiāng)俚語從而被人輕視。 “聽聞牙儈老白頭也來自碎葉城?” 袁醍醐還是很聰慧的,很快就找出了庫爾麥和老白頭的關聯(lián)之處。 反應很快嘛。 崔湃承認自己也正是利用了他們的關聯(lián),“遠離家鄉(xiāng)在長安城中生活的鄉(xiāng)親總是親厚些,所以請了庫爾麥出面溝通。” 袁醍醐又問起庫爾麥和老白頭奇怪的袖中詢價方法,對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從來都是充滿了好奇心。 崔湃看了她一眼,明亮的杏眼里光彩熠熠。 “你想知道袖中詢價?” 小姑娘家家怎么會對這些感興趣? 崔湃抿了一下嘴角,從大氅中伸出雙手,極有耐心地邊比劃給她看,邊解釋。 “此法簡單好用,把手伸進袖口里捏,一個手指是一,以此類推,一巴掌是五,握住拳頭伸出拇指、小指是六,食指、中指一捏是七,八叉是八,食指彎勾是九,拳頭則是十?!?/br> “你是如何知道這些番邦互市交易的規(guī)矩的?” 而且還這么詳細。 袁醍醐環(huán)抱雙膝,撐著下巴,對崔湃口中遠離自己生活的趣聞,聽得津津有味。 “難道是為了買馬?中郎將也喜愛收藏名駒嗎?” 收藏名駒? 崔湃莞爾,“不是喜愛?!?/br> 否認了?袁醍醐不解,牧馬場上瞧他馬術卓越,必然是愛馬之人呀。 崔湃將目光投向車窗外遠方積雪的山脈,連綿萬里的道道山脈盡頭,就是大唐遙遠而漫長的邊境線。 “不是喜愛,是深愛。” ———— 崔湃面色一斂,慎重道:“馬者,甲兵之本,國之大用?!?/br> 戰(zhàn)亂不斷的土地上,強國的軍事霸權與小國的俯首稱臣,都是以馬的實力為分野。 “居于艱苦環(huán)境里的游牧民族,人人都能騎射,個個都能作戰(zhàn),流動性極強,其部落本身就是一個軍事組織。這對以步兵為主的歷代中原政權形成了巨大的軍事優(yōu)勢,看看秦漢盡受北方匈奴sao擾。” 崔湃的脊背挺得筆直,言語中滿是堅定。 眉眼冷峻,面容俊朗,連下顎線都似刀削的線條,干脆果決,絕不拖泥帶水的氣質。 未著甲胄,可袁醍醐卻覺得此刻眼前的男人英姿威武。 “我唐以馬上取天下,成就萬國來朝?!?/br> 崔湃的目光落在了很遠很遠的地方。 “長安通往西域的道路不僅是絲綢交易之路,也是馬匹的貿易之路。與吐谷渾在赤嶺開辟馬市、突厥馬為大唐建功立業(yè)、渤海國良駒進入長安。引進良馬,改良唐土軍馬品質,最終都是為了提升軍馬的戰(zhàn)斗力?!?/br> 高門子弟身上織工精細的翻領缺袴袍,穿在崔湃身上倒穿出了縱馬橫刀、馳騁塞外的味道。 崔湃的眼眸中是鐵甲將士守疆衛(wèi)土的堅毅。 他不僅是清河崔氏的子弟,他還是鮮衣怒馬的好兒郎,胸有丘壑,裝的是大唐萬里的山河。 袁醍醐徹底理解了崔湃對名駒深藏的大愛,一番大道,講的人很平靜,聽得人卻熱血沸騰。 小炭爐上的銅壺噗噗的響。 茶湯已沸,還未飲下,袁醍醐的心里已然guntang。 她撐著下巴看了很久,久到崔湃與其對望,她都沒有收回凝視的目光。 崔湃一臉坦然的任由其打量,同時也在細品袁醍醐毫無預警的沉迷。 碳爐銅壺散著繚繞水汽。 奉茶的女侍處在詭異的靜默中,低著頭不敢看,尷尬地恨不得自己原地消失,覺得咳嗽不是,不咳嗽提醒一下也不是,內心很矛盾。 袁醍醐的眼中沒有一點做作和不自然,里面全是單純的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