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節(jié)
第26章 第三個世界 華國自古以來就有男耕女織的習慣, 從先秦時候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人工育蠶和絲織技術(shù), 秦漢時期紡織業(yè)已經(jīng)高度發(fā)展, 絲綢之路、絲國等名稱無一不彰顯著這個國家曾經(jīng)的輝煌。 在十八世紀六十年代,英國工人哈格里夫斯發(fā)明了紡紗機, 而后瓦特又發(fā)明了蒸汽機,工業(yè)革命由此拉開序幕,十九世紀六十年代, 發(fā)電機被發(fā)明出來, 第二次工業(yè)革命開始。 幾百年的落后, 讓這個一直輝煌無比的國家瞬間陷入了低估, 成為別人案板上的rou。 有梭織機和無梭織機對于這個年代太困難了,但是紡織業(yè)不僅僅只有織布,染布也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陳jiejie, 法國是什么樣的?好玩嗎?” 張靜靈托著腮眼里全是憧憬,哦, 易欣編造的身份是出國游學過的文化人。 “其實巴黎和法租界差不多, 只是其他地方會各有各的特色罷了。” 易欣想了想記憶中的巴黎,比現(xiàn)在的法租界繁華很多, 但是現(xiàn)在的巴黎應該就是和法租界沒什么太大的區(qū)別吧。 張靜靈瞬間有些失望,在她的心中, 巴黎那是十分浪漫且美好的。 “以前有人還說華國遍地都是黃金,所以才會有那么多人來搶我們的土地和文物?!?/br> 張靜靈皺了皺小鼻子:“誰胡說八道, 太可惡了?!?/br> “一個從來沒來過中國的騙子, 不過我們以后會很好的, 國家會繁榮起來的?!?/br> 易欣沒有具體說,她覺得后世的發(fā)展情況現(xiàn)在沒有一個人會想到吧——哪怕對國家的未來最具有憧憬的人。 張靜靈回家后把易欣的話說了給張青云聽,張青云呵呵的樂道:“看不出來這陳小姐對袁大總統(tǒng)很有信心啊?!?/br> 這時候?qū)O中山已經(jīng)卸任臨時大總統(tǒng)的職位了,由袁世凱擔任臨時大總統(tǒng)。 易欣不知道張青云在想什么,她把早上買好的rou包油條面包都帶了回去,謊稱是陳家小姐吃不完剩下的,明天就會變得不新鮮…… 到了和張靜靈約好的時間,易欣挑了一身中規(guī)中矩的旗袍,提了稻米糕和阿膠,算不得多貴重,但也絕對不算輕禮。 “陳小姐來了,靜靈剛剛還念叨著呢?!?/br> 張靜靈的母親謝氏滿臉笑容的迎了上來:“來就來了,怎么還提東西?!?/br> 她保養(yǎng)得極好,雖說已經(jīng)三十多歲了,但是脖子上看不見皺紋,只是笑起來眼角會有淡淡的魚尾紋罷了。 “是我的錯,我應該早一些過來的?!?/br> 易欣把禮物遞給了站在一旁的女仆:“第一次來,空著手總是不太好的?!?/br> 張靜靈父親不在,易欣就和謝氏閑聊,張靜靈坐在一旁偶爾給易欣補充幾句。 易欣順便把自己的背景又補全了許多——父母在國外因病去了,尋親的對象是幾乎沒見過的大伯。 “想在法租界多住一段時間,感覺就像是在巴黎一樣……” “陳jiejie去過好幾個國家呢!什么法國英國都去過了!”張靜靈與榮有焉,好像去的人是她一樣得意。 “呀,這么多國家都去了啊,那游……游學很長時間了吧。” 謝氏看起來有些驚訝,隨口的問題其實也是在深究易欣的背景罷了。 “其實也還好,那西歐好多個國家加起來都沒咱們國家大呢,所以那些人才會拼命的搶咱們……” 謝氏聽出易欣的口氣,頗為認同的點了點頭:“確實現(xiàn)在亂了很多,但是也有好處不是,要是沒這些人,咱們還不知道什么電燈電話的?!?/br> 易欣笑了笑:“確實,現(xiàn)在生活越來越方便了?!?/br> 兩人同時轉(zhuǎn)移了話題,聊到了最新的綢緞花色。 快吃飯的時候,張青云終于回來了,臉上略有些疲色,看見易欣的時候禮貌的笑了笑,隨即就往書房去了,看起來遇到了什么麻煩事。 “我突然想起來我今兒還有事,就不留下來吃飯了,改日我再來叨擾。” 易欣看見謝氏擔心的目光,起身告辭。 謝氏也沒多做挽留:“那下次我讓廚娘給你做三不粘,靜靈這丫頭最喜歡吃了。” 在張靜靈的邀請下,易欣又去了張家一次,這次張青云倒是在,坐在沙發(fā)上拿著一張報紙看得津津有味。 在易欣的有意引導下,張青云也說了一些對現(xiàn)在時局的看法。 “現(xiàn)在吧,怎么說呢,太亂了,溥儀雖然退位了,但是虎視眈眈看著他的人有不少,有不少人想著重新幫他復辟;袁大總統(tǒng)想著建新朝,但是各地的軍閥又全都在混戰(zhàn),誰都想分一杯羹,外面還有那么多想伸手的……” “雖然說都想關(guān)起門來處理,可奈何這門不牢固啊,家里面到處晃悠著外來的人,弄得自己反倒是像寄人籬下似得,這感覺誰都不好受……” 張青云說著搖了搖頭:“那些都是大人物考慮的事,我們這種小人物,把自己的小日子混好就很不錯了?!?/br> 易欣從他口氣里聽出了一些無奈。 —— 偶然有一次,張靜靈看見易欣自己動手染衣服,顏色竟然比染房的還要靚麗許多,而且上色十分均勻。, “瞎做了玩兒的,以前我喜歡自己動手做衣服,又找不到合適的顏色,就又在游學時候研究了這個……” 易欣看似不以為然的如此回復張靜靈。 張靜靈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從小耳濡目染,她知道易欣手上這種染料能給自家?guī)矶啻筘敻?,甚至于張青云最近憂心的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 “這個很厲害的!”張靜靈覺得自己說不清楚,急得跺腳,“我先回去跟我爹說,到時候讓他來跟你說!” 張靜靈才回去沒一會兒就拖著張青云過來了,張青云有些無奈,他可不信張靜靈說的話。 自己的染料可是專門從那些外國人手里買的配方,易欣怎么可能會有更好…… 張青云剛進門,眼神就落在花園架子上一小塊黃色的絲綢移不開了,那鮮亮的顏色確實是他們紡織廠染不出來的。 出于職業(yè)習慣,張青云下意識的就走向了那塊布,伸手仔細的看那塊布:“呀,是三十支紗的,怎么遠遠看著像四十支紗……” 四十支紗是布匹的一個分水嶺,以下就是普通布,以上就是高檔布。 “有染料的緣故,因為染料被稍微吸附貼在了表面,然后不斷向纖維的無定形區(qū)擴散,與纖維大分子形成氫鍵和范德華力的結(jié)合……這樣看起來線就會粗一些?!?/br> 易欣其實也不知道這段話啥意思,但是她覺得這個說出來很有文化的樣子,所以提前就把這段話背好了。 張青云果然一個字都沒聽懂,他只知道這個染料可以助他的生意提升好幾個等級! “這個染料賣嗎?!” 張青云興奮的搓手,作為一個商人,他第一時間想到了買,而不是騙,這讓易欣對他的評分高了一些。 “你想怎么買?” 或許是易欣的淡定影響了張青云,幾個呼吸間張青云的表情淡然了很多。 “買配方怎么樣?”張青云豎起一個指頭:“一萬塊!” 易欣笑了笑不說話,若是以前她還會覺得還是得照顧幾分熟人的面子,現(xiàn)在……在商言商。 “為了這東西我花了不下這個數(shù)。” 易欣伸出五個指頭,然后翻了翻,那是十的意思:“至于資料,恐怕您有點出不起價格?!?/br> 張青云被易欣揭穿也沒有任何的不好意思,討價還價是商人最拿手的本事了。 “那陳小姐想要多少錢?不如我們坐著談?” 張青云冷靜下來,伸手比了請。 張靜靈抿了抿唇,慢慢的退出了花園——她不好偏袒誰,也幫不上忙。 “我之前忘記自我介紹了,陳小姐,我姓張,叫張青云,在這海城有六家紡織廠,每家紡織廠的規(guī)?!?/br> 張青云本來自信滿滿的介紹,說著說著看見易欣一直不變的笑,心里莫名有些心虛。 他家的規(guī)模不小,可是仔細算下來還有兩家比他規(guī)模更大呢! “其實規(guī)模什么的我也不是很關(guān)心,”張青云說完后易欣終于開口了,“我完全可以現(xiàn)在買幾臺紡織機,找?guī)讉€工人,憑借這染料,不出半個月我就能把規(guī)模擴大一倍,想要成為這海城最大的紡紗廠,也最多需要兩年時間……” 張青云聽易欣的話反而鎮(zhèn)定了一些,會吹牛就證明還想繼續(xù)往下談,這其實就是在說自己東西有多么多么好,多么多么牛! “但是呢我不是一個喜歡做生意的人……” 易欣話風微微一轉(zhuǎn),張青云就打起精神,這是到說價的時候了。 “本來我打算請王先生,李先生和其他幾位一起湊個局,誰出的價高我就賣給誰,沒想到今兒會被靜靈看見。我心里的價格呢,是兩成分子?!?/br> 兩成分子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這布匹賣得好的話,一年掙十來萬大洋不是難事,兩成就是兩萬塊。 “你就不怕有人應下了不給錢?!睆埱嘣埔馕渡铋L的道。 “我既然能拿出這個,自然能拿出更好的,那時候我會把染料賣得滿天飛,就是不賣給那個言而無信的人。這年頭,不講信譽總是要有些懲罰的,您說對嗎?” 第27章 第三個世界 時間過得飛快, 眨眼就過去了一個月。 這段時間易欣陸陸續(xù)續(xù)拿了不少吃的回家,也買了米面, 陳三不知怎么的竟然找到了家里去, 還送了好幾次吃的。 劉慶平和呂元珍終于舍得炒菜吃了, 雖然那油少得幾乎看不見。 就這樣, 呂元珍還不停感慨:“現(xiàn)在的日子怕就是神仙日子了, 整天閑著還能吃這么好的飯菜?!?/br> 到了易欣和張老三約好的時間,她就去了石庫門那兒。 門半掩著, 屋里傳出一些說話的聲音,雖然不大, 但可能因為人多, 所以在外面聽起來嗡嗡嗡的。 易欣輕輕推開了一點門, 院子里足足站了五六十個人, 又沒有排成列隊, 三個一群五個一伙的, 看起來亂糟糟的。 靠近門邊站著的一個十一二歲的男孩聽見動靜回頭看了一眼,抿了抿唇,微微往里挪動了一點。 因為沒人和他說話, 所以他只能一個人站著,看著其他比他大的孩子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 易欣靠著墻邊站著, 總算是明白了張老三說的碰運氣是個什么意思。 “都來齊了嗎?” 也不知過了多久, 張老三終于懶洋洋的靠在門欄上, 半耷著眼皮問道。 在張老三出現(xiàn)的那瞬間, 吵吵嚷嚷的院子驟然安靜下來, 就像是誰突然把播放的視頻關(guān)成了靜音,很多人手上的動作還來不及停下,但是嘴巴已經(jīng)閉得嚴嚴實實的了。 “算了,十個人一排,排好,按順序進來。” 張老三掃了一眼,也沒看出缺了誰。 這話一出,院子頓時變得擁擠,大家緊緊閉著嘴,但是腳上卻挺快,都一起往前面擠,好像前面進去就能被選上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