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節(jié)
當然,也還有在意那個白木耳不能吃的言論的,比如之前那個黃夫郎,就硬是沒有再動那碗甜品。 蔡老夫郎見了,也不再勸他吃這銀耳紅棗蓮子羹了,讓他吃些其他的點心,笑一笑過了。 倒是趙家夫郎若有所思地看了那黃夫郎一眼,垂眼抿唇一笑,轉(zhuǎn)頭繼續(xù)跟蔡老夫郎聊起來。 等送走那些夫郎哥兒們,蔡老夫郎對余清澤和樂哥兒說道:“點心都很好吃,這銀耳紅棗蓮子羹也很好喝,其他的當家夫郎們也都很喜歡,辛苦你們了。” 余清澤笑道:“能幫上老夫郎就好。” 蔡老夫郎笑瞇瞇道:“托你們的福,賞花會很成功。最近你們忙,我就不留你們了,等忙過這陣,店鋪平穩(wěn)下來,一定要過來坐坐,蔚兒他們毽子都踢得很好了,還想跟你們比劃比劃呢。” 聞言,余清澤一口答應(yīng)了,笑道:“行。那老夫郎,我們先告辭了?!?/br> “好,去吧?!?/br> 出了蔡府,余清澤跟樂哥兒說道:“樂哥兒,我想我們需要設(shè)置一個或者幾個幽靜點的小隔間,大概弄兩三張桌子就可以了?!?/br> 按照剛才蔡老夫郎說的,如果其他的世家夫郎們對點心的反應(yīng)都不錯的話,那以后說不定他們也會到店里消費,那么最好就給這群客人弄個特別點的待遇,比如雅間之類的。 就算他們不來,店里也沒什么損失,反正先備著,總會有用的時候。 樂哥兒看著他,疑惑地問道:為什么? 余清澤跟他解釋道:“你想啊,如果像蔡老太爺夫夫這樣身份的人來我們店里吃點心,哦,不對,蔡老太爺夫夫可能還不要緊。如果是像趙府的當家夫郎和哥兒來咱們店里吃點心,你覺得他坐在大廳里跟別人一起吃,會不會別扭?” 常樂想了一下,像他們那樣身份地位的人,應(yīng)該都會比較講究,不會喜歡跟其他不認識的人一起坐在鬧哄哄的大廳里吃點心的。 他便比劃道:應(yīng)該會別扭,不,肯定會別扭。 余清澤就說道:“是吧,所以咱們可以弄幾個小隔間,咱們店鋪里可能沒有辦法提供單獨的雅間,但用屏風什么的隔開一下,還是可以做到的,你說呢?” 常樂眼睛一亮,點頭比劃道:對,這樣,說不定他們這種身份的人也會來咱們小吃店了。 “那咱們?nèi)タ纯雌溜L?” 常樂點頭。 兩人又跑去看了下屏風,預(yù)算不多,買不起太貴的,他們就看了那種看起來比較清雅一點的,記下了尺寸,然后回到鋪子里開始設(shè)計起來,看哪個方位適合做隔間。 最后看來看去,還是定在了遠離北大街的那一邊墻壁,那邊比較安靜一點,也有窗戶,采光也可以,可以隔出三個小雅間的樣子,到時候再擺幾盆花草,看起來也有點樣子了。 第二天一早,余清澤給蔡府送了一袋干銀耳過去,做法他昨天就已經(jīng)教給福伯了,教了幾種吃法,讓福伯常煲給老夫郎他們喝。 蔡老夫郎得知后,很是開心,心里對余清澤的觀感越發(fā)好了。 店鋪的準備工作也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余清澤每天都會添置一些物品,慢慢地也差不多添齊全了。 灶臺做好了只等它干燥散味,廚房用具、爐子、煤球、柴火都已經(jīng)買齊,桌椅已經(jīng)送來了十張四人桌的,剩下的四張大桌子過兩天也可以做好,屏風也買來了,隔出了三個小雅間。 人員也已經(jīng)找好了。暢哥兒他阿么確定可以來做點心,這讓余清澤松了一大口氣,每天也利用晚上的時間就教他其他的點心做法,有時候他忙,就讓樂哥兒教。 剩下的三個服務(wù)員,他也找了時間讓他們晚上到家里,然后教他們認數(shù)字,給他們培訓(xùn)。 用來標價格的小竹牌,常爺爺自己在做,已經(jīng)做了有六七十個,余清澤晚上回去會用小銼刀把數(shù)字刻畫上去,兩面都刻上,采用的大寫數(shù)字,然后用墨水寫一遍,干了后也就可以用了。 然后他又請暢哥兒他爹用細竹篾編了一種小竹籃子,一排里面分隔成好幾個小的空間那種,然后再用腰帶綁到腰上,到時候,價格小竹牌就放到那些小籃子里,方便取餐員拿竹牌。 另外,大一點的價格牌,余清澤找村長做了幾個,這個要立起來,還得村長他們來做。 九月十八這天,他們店鋪的牌匾做好了。余清澤檢查了一下,確認沒問題,便用紅布蓋上,等開業(yè)前一天再掛上去。 九月二十,剩下的桌子也做好了。至此,硬件設(shè)施都到位了。 這天正好小吃攤休息,下午余清澤將所有人集中到鋪子里,將桌椅擺放好,然后開始進行營業(yè)演練。 樂哥兒和暢哥兒阿么上午就已經(jīng)做好了十樣點心,還熬了兩小鍋粥,三樣配菜,一鍋關(guān)東煮。 這是余清澤準備開業(yè)試營業(yè)期間的菜單,他怕一時弄太多,負責取餐的人還不熟悉容易弄錯,就準備由少到多,慢慢增加。 他們將每個爐子都點燃,將點心都轉(zhuǎn)移到了新灶上,一切按照正式營業(yè)進行預(yù)演。 現(xiàn)在,鋪子里的擺設(shè)是這樣的。 進門左手邊是就餐區(qū),右手邊是取餐區(qū)。 進門右手邊就有一張桌子,上面放了餐盤,還有碗、碟,供客人自取。 然后過去是灶臺l型中短的那一條,上面放著關(guān)東煮、兩鍋粥、三樣配菜,接下來就是灶爐橫著的那一長條,里面有五個爐子,上面是蒸籠,有十樣點心,燒麥、蒸餃、三種包子、兩種花卷、糯米團、糯米雞、南瓜餅。 與廚房接壤的那面墻沒有打灶臺,余清澤準備以后可以把小吃車放那里,兩輛小吃車上也可以放四個爐子。 然后經(jīng)過廚房門口和走道,就是收銀臺。 新招的三個人,負責洗碗的是珍叔么,負責收拾桌子的是余小樹,一個十九歲的年輕漢子,然后還有一個跟暢哥兒差不多大的慶哥兒,他跟暢哥兒負責取餐。 家寶負責收銀,其他人暫時沒事的就充當客人。 余清澤拍拍手,說道:“好了,大家各就各位,咱們先試一試,暢哥兒和慶哥兒你們不要著急,主要先記住各個點心的價格,別給錯了竹牌?!?/br> 兩人點頭,將小籃子綁在腰上,然后站到了自己負責的區(qū)域。 暢哥兒負責短的這一條,這里的關(guān)東煮和三個配菜價錢都不一樣,要復(fù)雜一點;慶哥兒負責長條的點心,那邊花卷都是一文一個,包子都是兩文一個,燒麥、水餃、糯米團子五文一碟,糯米雞五文一個,相對好記一點。 “好,開始!樂哥兒你們進來?!庇嗲鍧珊暗?。 一眾人開始裝作客人的樣子,走到外面然后開始進店。 樂哥兒走在前面,他自覺地就拿著餐盤然后開始點起餐來。 接下來是暢哥兒阿么,跟著去點餐了。 常浩見了,本來想跟著他們后面去,他忽然又想到一個問題,舉手跟余清澤說道:“余大哥,我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 余清澤問道:“什么問題?” 常浩答道:“要是我真的是客人,第一次進來,我怎么知道要怎么取餐???” 眾人一聽,也是哈,他們都是知道這么個模式的了,可其他客人不知道啊,大家都是習慣進店就找座位的呀。 余清澤一愣,隨后一拍腦袋,道:“哎呀,忘記了!要個人迎客,講解流程。咱們還得找一個人!” 他看了下在場的幾個人,幾乎每個人都有活兒了,他想了下,道:“小樹,你也跟著學了識字的,你去暢哥兒那兒試試?暢哥兒過來迎客給客人解釋流程?!?/br> 小樹應(yīng)了一聲,很高興地過去了。他對取餐這個活兒蠻感興趣的,比收拾桌子什么的可要好多啦。 兩人換了下。 余清澤又給暢哥兒說了一下迎賓的幾句臺詞和注意事項,暢哥兒試著說了幾遍,記下來。 預(yù)演重新開始。 樂哥兒重新進店。 一進店,暢哥兒就笑著迎上去了:“歡迎光臨。客人幾位?” 樂哥兒忍著笑,豎了根食指。 其他人見了也都在偷偷笑,都是老熟人,這么個樣子覺得好好笑。 “一位??腿藖磉@邊請,咱們店是自助形式,您在這里取餐盤,自己選擇吃食,小二會將吃食和標有吃食價格的竹牌放到您的餐盤里,取完餐,您到那邊的柜臺結(jié)賬,然后自己到那邊選擇一個位置坐下就可以了。桌上有筷子,辣醬是免費的,可自行取用?!?/br> 樂哥兒笑著點點頭,然后開始點餐。 樂哥兒每樣不同價格的吃食都點了一份,直把小樹給急得手忙腳亂的。他還沒熟悉這些價格,特別是關(guān)東煮的,里面好幾個價,還不像其他吃食那樣有大的價格牌豎在那里給他看,速度就有些慢。 在樂哥兒后面取餐的暢哥兒阿么等了一會兒,等不及了,就繞到前面去了。 余清澤見狀,站到小樹旁邊,給他提醒了兩次,小樹慢慢就記住了。 客人一個個進來,余清澤在一旁觀察著,發(fā)現(xiàn)有問題,就及時指出來,給他們糾正。 負責取餐的人的難度在于還沒記熟菜品價格,這個沒多大問題,熟能生巧,有個一兩天絕對可以搞定。另一個問題則是客人多的時候會有些忙亂,這個問題,可以增加人手來解決,不過這還要看店鋪的營業(yè)額,評估過成本后再看要不要再招人。 另一邊,結(jié)賬這邊,余清澤本以為家寶還是用心算,誰知他居然拿出個算盤來,啪啪啪地也算得蠻快。 余清澤:…… “家寶,你什么時候?qū)W會打算盤了?”這可真的很吃驚了! 家寶算完樂哥兒的竹牌,不好意思地撓撓頭,道:“您那時候租下鋪子的時候不是說讓我以后專門結(jié)賬嗎,我怕就這么算會出錯,就跟對面的劉老板學了下打算盤?!?/br> 余清澤驚問:“這么幾天你就學會啦?” 他這陣子都在忙著鋪子的事情,沒空管小吃攤,也很少去劉記,小家寶竟然都跟劉老板聯(lián)系上,還學會打算盤了? 家寶點點頭,有點兒靦腆地道:“這些數(shù)字都小,還蠻簡單的?!?/br> 余清澤不信地拿過剛才樂哥兒的那些竹牌,算了一遍,結(jié)果跟家寶算的是一樣的。 他又繼續(xù)在旁邊看著家寶算了幾個,都沒錯,頓時驚喜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家寶,好小子,學得真快!”好好培養(yǎng),說不定是個賬房先生的料啊! 家寶便又低頭不好意思地笑了起來。 經(jīng)過一下午的演練,暢哥兒口都說干了,那一套流程說下來幾乎都不用過腦子了,張口就來。 有兩次,常浩端著盤子就從柜臺前溜過去,想不付賬吃霸王餐,一次被家寶逮住了,一次被暢哥兒逮住了。 而慶哥兒和小樹兩人也終于把所有的點心價格都弄熟悉了,不再那么手忙腳亂。家寶這邊呢,小少年算賬認認真真地,也都沒出過差錯。 這最重要的幾環(huán)算是差不多過了。 最后,練習得都餓了的眾人,將所有點心和吃食都吃光了,一點兒沒剩。 當天晚上回去,常爺爺又去找了個幫工,負責收拾桌子。 九月二十一日,上午,他們先把牌子給掛上去了,上面還蓋著紅布,那得等到開業(yè)那天再揭開。 然后,眾人又演練了一天,結(jié)束后將東西都收拾好,桌椅又擦了一遍,確認沒有問題了,余清澤大聲說道—— “好!明天咱們巳時一刻,按時開業(yè)!” 第61章 開業(yè)大吉 九月二十二這天,天朗氣清,桐山城一如往常般熱鬧。 臨近巳時,一支舞獅隊敲著鑼鼓,在引球人的帶領(lǐng)下,熱熱鬧鬧地從城中心十字路口一路向北大街舞來。 街上眾人聽到鑼鼓聲,看到是舞獅子的,都停下來紛紛給獅子讓路,看起熱鬧來。 威武的兩只獅子時而跑,時而跳,時而撲向前方,吸引了眾多路人的注意,特別是小孩子們都愛熱鬧,都跟在獅子后面跑。 許多看熱鬧的路人就跟著舞獅隊一路前行,想看看這舞獅隊究竟是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