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節(jié)
幸好還有一個錢麗月。 麗月原先給家里逼婚,也是多虧了仲春說服了父母,早先在錢家二老的心目中,無非是想要麗月早日嫁人,可以保住吃穿無憂,畢竟是鄉(xiāng)野中的女孩子,唯一的便是這一條路了。 可是仲春本就是個有些心計的少年,加上又跟著薛典東奔西走大開眼界,想法自然不像是從前,所以他出面把道理說給了二老知道。 錢家二老見仲春衣著談吐都跟先前不同了,而且跟著薛典出入,已經(jīng)大有章程,且每個月都有銀子送回家中,他們兩人自然信服。 就連仲春說:“一定要給meimei找個如意郎君,不會委屈了她?!敝惖脑挘瑑扇艘沧孕帕?。 因為仲春有些忙不過來,麗月前來探望哥哥的時候,不免幫著吩咐處置一些事情。 麗月本就是個伶俐機(jī)靈的女孩子,加上又心細(xì),做起事來竟比仲春還利落妥帖。 仲春察覺后,索性便叫麗月留在京中,幫自己打理產(chǎn)業(yè)處置雜事。 麗月慢慢地也上了手,于是京城之中一時都知道了匯豐樓里有兩兄妹,生得都是極好的,且還是樓里主事之人。 原本京城內(nèi)臥虎藏龍,匯豐樓的生意又越做越紅火,自然被許多人覬覦。 可是因為先前薛典給人陷害入獄……是趙芳敬派了人去撕擼的事情,一時之間京城里但凡耳聰目明的都知道匯豐樓的掌柜跟十三王爺關(guān)系匪淺。 所以就算知道匯豐樓是一塊肥rou,又有哪個敢動分毫? 就算是有些紈绔子弟聞風(fēng)而來,給仲春和麗月的美色所動,但是一想起趙芳敬來,卻也實在不敢輕舉妄動。 數(shù)日之前,有幾個來自西北的客人,聞名在匯豐樓上吃酒,說起西北的戰(zhàn)事,其中有一個人的兄弟恰好也是玉城守軍,卻比尋常路人知道的更清楚些,便在酒樓上說了起來。 當(dāng)時麗月也在樓中,聽小廝來通風(fēng)說是有人講西疆戰(zhàn)事,她掛心情切,忙出來偷聽。 聽到?jīng)龀窍萋渌纻嗣鼰o數(shù),又聽說晉王帶兵攻城差點命懸一線……麗月臉色慘白,幾乎也站不住腳。 畢竟程晉臣也跟著趙曦知同行,麗月心中最擔(dān)憂的便是程晉臣的安危。 當(dāng)下顧不得別的,便跑出去詢問那人:“敢問榮國公府的小公爺如何了?” 那人一愣,見出來的是個俏生生的少女,還以為是歌姬之流,便笑道:“什么小公爺,這個卻沒有聽說過。你來的正好,給爺唱一曲《桂枝令》吧?!?/br> 從那之后,麗月茶飯不思,又聽說趙芳敬一行即將抵達(dá)京城,便特派了兩名店內(nèi)的伙計前去打聽程晉臣的消息。 憂悶之際,又有榮國公府程紅玉前來尋她。原來養(yǎng)真離京,對她們誰也沒有說,只是叮囑了齊嬤嬤一句,叫眾人放心而已。 程紅玉跟麗月本就相識,養(yǎng)真去后,兩個人自然更好了幾分,加上程紅玉擔(dān)心趙曦知,麗月?lián)某虝x臣,兩個人的擔(dān)心也不約而同,所以更加氣味相投了。 直到去探聽的伙計回來報信,說是小公爺安然無恙。麗月心中一塊大石才總算放下。 等王駕回城這日,麗月便也跟許多看熱鬧的京城百姓們一塊兒立在街道旁邊,想要親眼看看程晉臣,誰知車駕一路往皇宮而去,麗月并沒有看到程晉臣,很是失望。 正怏怏不樂地往回走,心神不屬之際,突然聽到耳畔有人笑罵道:“你也有今天!” 另一人道:“看老子今兒不打死你!” 麗月本不好事兒,正想快步走開,突然間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說道:“有本事你們就來?。∧銌檀鬆斘医幸宦?,不算好漢!” 麗月聽到這里,雙眸圓睜,忙后退一步來到巷子口上,歪頭往內(nèi)看去,卻見幽長的巷子里果然有幾道人影,其中一個給圍在中間,似乎是給痛打過的樣子,東倒西歪,卻仍是咬牙并不倒下。 麗月認(rèn)真看了會兒,叫道:“住手!”說著便往巷子里跑了進(jìn)去。 里頭被圍毆的那人,鼻青臉腫,嘴角帶血,十分狼狽,卻正是喬府的喬桀。 而圍著他的那幾個紈绔子弟,卻是昔日曾經(jīng)跟喬桀狼狽為jian的那些狐朋狗黨。 只因喬家沒落,無人可撐腰似的了,這些人自然可以肆無忌憚的欺軟怕硬。 如今見錢麗月飛跑進(jìn)來,瞧著是個十分俏麗的少女,眾紈绔笑道:“有意思,莫不是覺著我們干打這畜生無趣,自己送上門來?” 錢麗月跑到喬桀身旁:“你怎么樣?”看他面目全非的樣子,十分心疼。 大家見她如此關(guān)切,紛紛擠眉弄眼,又道:“原來是老相好,怪不得這樣情急……”有人便過來拉扯錢麗月道:“小娘子也陪陪我們?nèi)绾???/br> 喬桀強(qiáng)撐起身,叫道:“別碰她!” 話音未落,就給一腳狠狠地踹倒在墻上。 那些紈绔正要大發(fā)yin/威,冷不防錢麗月過來的時候從巷子口撿了一根木棒,此刻便從袖子里抽出來,劈頭蓋臉地?fù)]打起來,一邊打一邊叫道:“你們這群混賬東西,我剛才派人去叫了五城兵馬司的桑大哥,你們就在這兒等死就是了!” 在她身邊的一個紈绔冷不防,給劈頭蓋臉打了幾下,雖然不至于立刻頭破血流,卻也昏頭轉(zhuǎn)向,頓時跌在地上。 錢麗月卻仍舊小老虎一樣,跳竄著奮力亂打。眾人見她這樣兇悍,又聽她說什么“五城兵馬司的桑大哥”,這些貴宦少年當(dāng)然知道桑岺的名聲,頓時心下先怕了。 當(dāng)下忙扶起地上倒著的少年,連滾帶爬地逃之夭夭了。 錢麗月兀自提著木棒,指著眾人背影罵道:“趕緊滾!下次再讓老娘遇上,看不打斷你們的狗腿!” 地上喬桀本已經(jīng)給打的半是昏迷,聽到錢麗月如此彪悍的叫罵,忍不住精神一振。 錢麗月把手中的木棍扔掉,俯身道:“你怎么樣了?” 喬桀咳嗽了兩聲:“還死不了?!?/br> 錢麗月說道:“你先前不是小霸王一樣嗎?怎么今兒給欺負(fù)的這樣?” 喬桀嘆了口氣:“你也不看看他們有幾個人……”說了這句,頭一歪。 錢麗月忙握住他的臉:“你可不要死!” 喬桀突地笑了:“誰要死了!臭丫頭亂咒人。” 錢麗月見他還有精神罵自己,才拉住他的胳膊,用自己的身體架住喬桀,一邊說道:“養(yǎng)真還沒有回來,你可不能出事,你要是出事了,怕她會傷心?!?/br> 喬桀聽了,低低說道:“我還以為你是關(guān)心我呢,原來是因為四jiejie……” 錢麗月皺皺眉,看著他鮮血淋漓的臉,最終只是重重嘆了口氣。 **** 且說趙芳敬離開了乾清宮,便想去鐘粹宮看看養(yǎng)真。 不料乾清宮門口的小太監(jiān)道:“奴婢送王爺出宮?!?/br> 趙芳敬眉頭一皺,看看他,又往乾清宮內(nèi)看了眼,終于還是隨著小太監(jiān)往外走去。 兩人到了宮門口,小太監(jiān)躬身止步。 趙芳敬帶了青鳥出了午門,正要上轎,遠(yuǎn)遠(yuǎn)地瞧見幾人策馬而來。 一瞥之間,趙芳敬認(rèn)出其中有大理寺寺丞,刑部一位主事,另外還有一人,卻是五城兵馬司的桑岺。 趙芳敬看這般架勢,便先不忙入轎,只在旁邊站住。 那邊三人也瞧見了趙芳敬,紛紛下馬前來拜見。 趙芳敬揣手含笑,點頭還禮,又問道:“很少看見三司的人同行,可是京城里出了什么大事么?”目光轉(zhuǎn)動,看向桑岺:“桑指揮使?” 桑岺給他輕聲一喚,居然有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他不敢抬頭,只輕聲道:“卑職在!” 趙芳敬含笑打量著他:“真的有事嗎?” 桑岺遲疑片刻,終于說道:“王爺才回京,本不該驚擾王駕,但是此事……的確是有些棘手,我們?nèi)臼欠钪甲凡榇税?,如今進(jìn)宮稟奏?!?/br> “什么案子?” “回殿下,”桑岺眉頭緊鎖,終于說道:“是、是丹霞公主被殺一案。” “你……說什么?”趙芳敬怔住。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哦~ 第70章 原來就在趙芳敬趙曦知等人于西疆的時候, 京城內(nèi)也接連發(fā)生了兩件大案。 其中一件, 是大理寺終于將先前一度引發(fā)坊間恐慌的劫殺少女案的兇犯緝拿歸案了。 這件案子本來沒什么可提的,畢竟案犯罪行確鑿,該當(dāng)凌遲處死是不必說的。 奇就奇在這賊徒給關(guān)押進(jìn)大理寺詔獄后, 在審訊起他所犯案子的時候,他突然間主動招認(rèn),說是自己知道之前當(dāng)街欲刺殺養(yǎng)真的幕后主使。 雖然不知真假, 但畢竟涉及宮中,大理寺不敢怠慢, 忙通知宮內(nèi)。 慎刑司的人緊急提審,那囚犯自知必死,竟供認(rèn)不諱地笑道:“我也聽說那個喬家的女孩子好大的來歷跟名頭,本來想沾沾手的, 誰知道她深居簡出的,身邊還有好手跟著, 我自然不敢。不過因為格外留心的緣故,倒是讓我知道了些隱秘之事?!?/br> 慎刑司的人也知道面前的是個死人了, 便不動聲色地問道:“你知道動手的人是誰?” 囚犯道:“我聽說那件事發(fā)生后,鬼市給翻了個底朝天, 動手的人不是都給你們捉住了嗎?我當(dāng)然不能知道,我只是恰巧知道出錢叫他們做這件事的人是誰罷了?!?/br> “快說!” 囚犯才道:“之前我盯著喬家丫頭的時候, 那一年他們一行人去玄武湖乘船,跟她同船的少年看著來頭不小,你們可知道是誰?” 慎刑司的人消息靈通, 聽囚犯說起此事,微微震動:“你提這個做什么?” 囚犯說道:“出錢買殺手的就是此人?!?/br> “胡說!”慎刑司的人變了臉色。 囚犯笑道:“我就算沒看見他的樣子,卻也記得他腰間的佩玉,我自然是識貨的,當(dāng)初盯著喬家丫頭的時候,就看到那佩玉是名貴東西,本想偷偷拿到手的,只是因為他們?nèi)硕啵遗聣氖虏挪辉壳?。后來在鬼市廝混的時候,就看見過此人,頭戴照笠……若說我胡說,除非是世間有兩塊相同的龍形玉佩?!?/br> 這囚犯說了此話,眾人無語。 囚犯想了想,又道:“我索性都說了吧,那天晚上那艘船之所以會沉了,是有人故意動了手腳。嘻嘻,看樣子那喬家丫頭招了不少人恨呢。美人兒就是美人兒,總是會惹是非?!?/br> 沉船的事情,只有養(yǎng)真趙曦知趙崇等當(dāng)事人知道,并沒有往外傳揚。 囚犯居然知道此事,可見他并沒有說謊。 慎刑司得到這消息,不敢做主,無奈只得先回頭稟告了皇帝。 皇帝聞聽后驚怒,立刻就命把六皇子趙崇拿了審問。 慎刑司的人還算客氣,也并不敢先為難趙崇,只是詢問他是否知道養(yǎng)真遇刺之事等等。 趙崇先是愕然,立刻義正詞嚴(yán)矢口否認(rèn)。 慎刑司眾人無可奈何。 然而過了兩天后,毫無預(yù)兆的趙崇竟改了口,他承認(rèn)了此事,且說是自己一時沖動,所以才犯下大錯。 慎刑司的人震驚,雖然覺著趙崇的態(tài)度前后轉(zhuǎn)變的太快,可既然他已經(jīng)供認(rèn)不諱,又有玉佩為證,當(dāng)下便向著皇帝陳明了此事。 皇帝聽說趙崇竟承認(rèn)了是他所為,意外之余龍顏大怒,立刻叫把趙崇帶到乾清宮。 當(dāng)著皇帝的面兒,趙崇依舊坦誠如故,他態(tài)度誠懇,只恭恭敬敬地承認(rèn)是自己想不開才做了錯事,又伏底身子,懇求皇帝寬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