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热爱在线观看视频,国产成人福利资源在线,成年美女黄网色大观看全,狠狠色综合激情丁香五月,777奇米电影网99久久,精品国际久久久久999,成人无码午夜成人无码免费视频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皇后娘娘早上好在線閱讀 - 第58節(jié)

第58節(jié)

    李定宸聽越羅這么一分析,也就愿意讓孩子多松快幾年。他自己是七八歲登上帝位,開始沒有休止的學習,好容易才熬過來的,如今回想都仍舊心有余悸。

    想到冬生將來也要面對這些,不由滿心同情。

    即便知道朝臣不會輕易讓雜學出身的官員去教導皇子,他也愿意與他們周旋,替冬生爭取到這點權利。

    不知道李定宸給冬生挑先生的事提醒了朝臣,眾人仿佛突然醒過神來,意識到小皇子已經三歲,可以開蒙了。于是李定宸這里人選還沒確定,旨意還沒頒發(fā),那邊朝臣之中,卻已經有人覷著了這個機會,上書請立太子。

    以皇帝對中宮的偏愛,這些年來身邊根本沒有過其他人,宮中又只有這么一個皇子,冬生被立為太子簡直是理所當然的事。

    所以在第一個人上書之后,其他人仿佛生怕慢了,也紛紛上了奏折,請立皇太子,穩(wěn)固國本。

    在朝臣們看來,這件事根本沒有懸念。他們看破了皇帝的想法,主動上書搭梯子,皇帝也就該順著下來了,皆大歡喜。然而李定宸卻想得更多。

    如果是在幾天前,這奏折松山來,他會毫不猶豫的欣然同意。

    然而被越羅一提醒,意識到這孩子以后會很辛苦,李定宸慈父之心瞬間被激活了。他當初一開始是上面的爹靠不住,后來索性沒了爹,只能靠自己咬牙熬過去?,F(xiàn)在自己當了爹,到了能替兒子遮風擋雨的時候,又怎么能不替他著想?

    生在帝王家,走上這條路是無法避免的。他能做的,也只會推遲這一天的到來。

    雖然人人都知道冬生會是太子,但皇子和太子到底是不一樣的。他一日不是太子,就一日不必承擔這副沉重的擔子。

    于是跟越羅商量過后,李定宸便在第二天的早朝上聲淚俱下,先是深情回憶了當年先帝還在時自己的孺慕之心,又說先帝去世之后自己心中如何惶恐,然后轉到冬生出生之后自己如何歡喜,又如何擔憂……

    一番長篇大論,最后得出結論:朕就這么一個兒子,又還年幼,不忍他如此辛苦,又怕他人小受不起,所以立太子的事可以略微推遲一些,比如朕登基時的八歲就是個很合適的年齡。

    原本聽他撫今追昔,以為皇帝又要折騰出什么大事來的朝臣聽到這里,不由大大的松了一口氣,立刻表示這都不算事。

    于是李定宸“得寸進尺”,又將給冬生選雜學老師的事給提了出來。話里話外,還暗示,“當年朕就是因為沒學過這些,才一直被你們蒙蔽,以致懈怠朝政,到如今才知道這些事關國計民生的東西,朝中卻根本沒幾個人懂,實在令人痛心疾首”!

    又是示弱又是威脅,朝臣們表示很心累??紤]到皇帝最近一直在施恩雜學出身的官員,把皇子拿出來做人情也不太意外,便也沒怎么反對。

    本來是皆大歡喜的好事,誰知其中一位官員不知道腦子里怎么想的,忽然出列表示,陛下既然覺得宮中只有皇長子一個有些單薄,何不廣選淑女充實后宮,綿延皇嗣?

    說實話,這番話說出來,就連其他大臣都想把此人叉出去了。

    雖說李定宸很能折騰朝堂,但到現(xiàn)在為止,他所做的事情,卻沒有一件是大家不服氣的。他并不是一意孤行、獨斷專-制的皇帝,能聽得進一件,也愿意改進自己的想法,在妥協(xié)和博弈之中實施自己的政見。

    這樣一個皇帝,可以說就是很多官員心目中的有道明君了。

    而對大部分朝臣而言,皇帝英明睿智,又已經有了繼承人,這就夠了。他們不會太過關注后宮,也覺得皇帝愛重皇后、不近女色是好事。那隔三差五就往宮里選美人送貢品的,是昏君!

    再說縱觀歷史,還真不是后宮人多,生的兒子多就是好事。

    所以這位官員跳出來,卻沒有得到任何聲援,所有人都是眼觀鼻鼻觀心,假裝什么也沒聽到。

    而御座上的天子,臉卻已經徹底黑下來了,“朕與皇后春秋正盛,就不牢愛卿cao心后宮諸事了!”然后氣呼呼的退了朝,回去找皇后求安慰去了。

    雖然當時沒有發(fā)作,但第二日,這位官員就因為“寵妾滅妻”而被陛下點名批評,罰銅三斤。如今市面上還是用銅錢更多,罰銅便是罰錢。這一點錢,對朝官來說不算什么。但被皇帝申飭,還是因為這種原因,卻足夠他成為滿朝笑柄。

    以后升遷、加封、恩賞之類的事,也就跟他沒有關系了。

    皇長子冬生同學并不知道自家父皇為自己費了多少心。因為一直被越羅灌輸學習的概念,而且越羅帶著他學習的時候總是一邊學一邊玩兒,所以聽說過了年就要去上學,不但沒有害怕,反而興致勃勃。

    因為是即將入學的孩子了,所以除夕夜祭祖時,李定宸便將冬生也帶了過去。

    然而祭祀典禮冗長枯燥,在這樣的天氣里,站上幾個時辰,為了莊重還不能有任何失儀,就算大人也未必能堅持下來,何況小孩子。雖然冬生并沒有完成全程,只在最后幾步時跟著走了個過場,但卻還是感染了風寒,當天夜里就發(fā)了燒。

    江太后聽到消息,都不顧夜里宮中各門已經下鑰,匆匆趕過來,將李定宸和越羅這一對當爹娘的一頓臭罵,然后心疼的抱著她的乖孫照看去了。

    李定宸和越羅對視了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無奈。李定宸還湊過來,在越羅耳邊小聲嘀咕,“朕小時候也不曾見母后這樣心疼過?!?/br>
    其實小孩子發(fā)燒是常有的事,民間叫做“長燒”,意即燒過之后孩子就會長大一些。但冬生的身體一向很好,各種小兒多發(fā)的災病都很少見,所以才越發(fā)嚇人。

    虧得宮中什么藥材都有,太醫(yī)又手段高明,到天亮時,燒就退下去了,讓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

    江太后滿臉疲憊,連永和宮都沒回,將就著在這邊睡下了。李定宸和越羅卻還不能休息,一個去早朝,一個處理完宮務之后,也得過去幫忙批閱奏折。

    宮中出事,朝堂上也有耳聞。所以李定宸上朝時精神狀態(tài)不好,朝臣們還出言安撫了幾句。

    本來想勸李定宸圣體為重,可以暫且休息一番,不要強熬,卻聽他感嘆道,“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朕今日才算有了幾分明悟。宮中醫(yī)藥俱全,朕與皇后尚且如此擔憂,天下父母在孩子病重時,又當如何?一思及此,朕便不免中心憂慮,難以排解。”

    朝臣們此刻還沒有意識到這是套路,一邊安慰他一邊盛贊他愛民如子,好聽的話不要錢一般拋出來。

    李定宸卻越發(fā)感嘆,“朕雖有心,但能為我大秦子民做的卻十分有限。使天下人人病重皆可就醫(yī)服藥,朕當無慮矣!”

    終于有聰明人反應過來了,內相顏錦泉出列道,“臣聞民間有人獻上醫(yī)書一部,陛下正使人查驗,正是能救萬民之策。若此醫(yī)書能頒行天下,大秦子民便都能受天恩潤澤了?!?/br>
    他的學生陳淵也隨后道,“正是如此。如今陛下張貼皇榜,搜羅天下人才,正是為萬民謀福祉之事?!?/br>
    “只是這樣的速度太慢,卻也不知能征來多少人?!崩疃ㄥ窇n愁嘆息。

    第94章 前程遠大

    李定宸雖然早有心在科舉之中加入醫(yī)科,農科和工科,但卻一直壓著,沒有在朝堂上說出來。

    畢竟下一次的科考定在天泰十三年,還有一年多的時間可以籌備。卻不想,陳淵此刻就送上了一個枕頭。

    因此陳淵話音一落,李定宸便立刻拍掌道,“陳卿真是善體朕意,若能于科舉之中擇選醫(yī)科人才,想來鉆研此道者必然更眾。長此以往,必然人才濟濟。”

    畢竟進士科三年一屆,每一次所選不過三百多人。若有其他的路可走,想來不少人都會考慮。

    李定宸開口盛贊,立刻就將這件事的基調給定下來了,就算有一部分人想要反對,但開醫(yī)科又影響不到他們這些讀書人的利益,而且大夫多了是好事,人生在世,誰能保證自己永遠無病無災呢?

    這么一猶豫,卻是已經錯失機會了。

    顏錦泉道,“開醫(yī)科自然是造福萬民之策,只是這些選出來的士子如何安置,卻還需商議?!?/br>
    以前呢,出色的大夫被朝廷招攬,就是進太醫(yī)院,專門給宮中和王公貴族看病,京官之中有人脈的,也可以拿帖子請人。但既然是要“造福萬民”,自然不能只服務皇家,再說太醫(yī)院也沒有那么多員額。

    但既然是朝廷取士,自然要給他們安排出路。這如何安排,就十分重要了。

    “內閣寫個條陳上來便是?!崩疃ㄥ房此撇簧踉谝獾牡馈?/br>
    但朝臣都是人精,他那一句再直白不過的“善體朕意”,已經表明了其實心里早就有這個打算,若當真敷衍了事,只怕從此就要遠離圣眷了。

    不少人都對陳淵羨慕嫉妒恨。

    皇帝和大臣的關系,非常微妙?;实奂纫才恍斡谏?,讓大臣們猜不到自己在想什么,又希望他們能跟自己有默契;而朝臣雖然嘴里說著圣心□□不敢妄加揣測,但實際上,揣摩上意卻是每個臣子的必修課。

    在這門課上,每個人的成績有好有壞。但像陳淵這種能得皇帝盛贊的,幾乎每一個都是“前途不可限量”,怎不讓人嫉妒?

    大概顏錦泉也覺得這個學生得了皇帝的眼緣,有栽培他的意思,所以明明他是個八竿子打不著關系的戶部侍郎,但卻還是將寫條陳的事交給了他。

    ——雖說皇帝的意思是交給內閣來辦,但在朝上應承了這件事的人是他,王霄和杜卓華自然沒有搶功的意思,由著他安排。

    陳淵并沒有因為自己似乎得了圣眷就飄飄然。白天里接下了這份差事,就趁夜摸去了顏相府上,向自己的恩師求教。

    “依恩師之見,這條陳該怎么寫?”兩人在書房之中對弈,陳淵將一粒黑子落下,然后開口問道。

    顏錦泉思索片刻,落了一子,然后笑問,“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陳淵當然不是不會寫條陳,所猶豫者,是不知道該如何把握這個度。因此聽到顏錦泉詢問,他微微遲疑,才道,“學生觀陛下有抬舉雜學之意……”

    見顏錦泉點頭,他又道,“既然開科取士,選出來的人才自然也是朝廷一員。本朝并無這樣的例子,就是歷朝也沒有,若是待遇太低,只怕吸引力不夠。若太高,又恐朝臣反對?!?/br>
    顏錦泉一手捏著一枚瑩潤的白子細細摩挲,另一只手輕捻胡須,含笑道,“這幾年,陛下要做的事,有幾件是朝臣贊成的?”

    但又有哪一件是沒做成的?

    陳淵聞言渾身一震,將手中黑子落下,然后起身拱手失禮,“學生受教?!?/br>
    他一個戶部侍郎,說起來位置并不算低,絕大多數官員終其一生也做不到這個位置。但對于大秦政權的核心而言,又不算什么了。所以倚賴者,唯有圣眷。這也是顏錦泉將這件事交給他來做的原因。如若瞻前顧后,因為種種顧忌就遲疑不定,反倒是落了下乘。

    “坐下。”顏錦泉下了一子,朝他擺了擺手,示意不必多禮,但臉上的笑意卻沒有收斂。

    在這個時代,師生之間的關系十分牢固,所以陳淵一直對顏錦泉執(zhí)禮甚躬,而顏錦泉也對他事無巨細不吝指點,師徒相處十分融洽,情同父子。

    所以陳淵坐下后,便開始仔細的闡述自己的想法。

    既然要跟著皇帝走,這力度自然就不能太小了。按照陳淵的打算,預備弄出一套從中央到地方職位齊備的醫(yī)療體系。

    具體而言,在中樞,是將太醫(yī)院單獨提出來成為一個部門,專司天下疾疫。

    在地方,則仿照州學縣學單獨設立一個部門,職責包括負責組織醫(yī)科的地方考試,也就是縣試鄉(xiāng)試;招收醫(yī)科學員進行教導,開辟藥園種植藥草;以及管理當地疾疫之事,將城中的醫(yī)館藥堂和游方郎中都納入管轄之中來。

    此外諸如如今所有掛牌行醫(yī)的大夫都必須參加醫(yī)科考試等補充條例,更是十分繁雜。

    一聽就是用心思考和準備過的。

    顯然,對自己這一項差事,陳淵也非常重視。而且雖然之前的口風有猶豫的意思,但恐怕心里已經想好了要順著皇帝的意思。

    所以顏錦泉聽完,只是抬手點了點他,笑著搖頭道,“考慮得十分周全,老夫也沒什么可指點你的了?!?/br>
    但不等陳淵開口,他又道,“不過今日,就讓我這個做老師的,給你上最后一堂課吧。”說著將手里的黑子落下,沉聲道,“陛下的心很大,你也不可想得太少了?!?/br>
    陳淵微微一愣,但他是個聰明人,響鼓不用重錘,這一句簡單的點撥,就足夠他開闊自己的念頭。聯(lián)想到皇帝最近的一系列舉動,他取棋子的動作微微一頓,驚愕的抬起頭來看向顏錦泉,口中喃喃著叫了一聲,“恩師……”

    “你想得明白就好。”顏錦泉神色淡定從容,仿佛兩人話中的內容不值一提。

    陳淵也很快冷靜了下來,拿起棋子落在棋盤上,神色堅定,“學生明白了?!?/br>
    皇帝想做的,不光是開醫(yī)科,或許還有工科、農科……以及更多的雜科。而且只是開科還不夠,須得提升他們的地位,至少要跟進士科取中的進士相差仿佛,才能夠吸引更多的人去鉆研學習。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從古至今,決定士子們學什么的,從來都是朝廷的要求。

    雖然常有人說,唐人將詩寫盡,宋人把詞作完,所以往后諸朝難見精品。但在陳淵這樣的官員看來,其中未嘗沒有政治影響。唐宋時科舉考詩賦,所以寫出一首好詩,便可以聞名顯達。后來科考逐漸變革,取消詩賦,更重策論,詩詞就逐漸沒落了。至本朝,很多進士根本不會作詩,八股文章寫得好就能名列前茅。

    所以只要皇帝喜歡,愿意提高待遇,社會風氣自然也會跟著受到影響。

    但是……那絕不是如今朝堂上所有進士科出身的官員所愿意看到的。從隋唐有科舉到如今,所考并不單是進士一科,還有明經科、算科等。但世人只知進士科,為何?乃是因為他們是儒家正統(tǒng),最為顯貴,滿朝上下都是進士出身的官員!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里的“讀書”二字,專指各種經義典籍,四書五經、三墳五典。雜學在其中沒有任何地位,是以也一直被世人貶低。小皇帝要做的這件事,并不比翻天容易??!

    因為他要顛覆的,是整個文臣集團的根基。

    而他陳淵,要為帝王先驅,為他搖旗吶喊嗎?

    陳淵抬頭看向坐在對面的恩師,內心五味雜陳。然而就在他猶豫之間,顏錦泉已經落下最后一子,為這一盤棋局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陳淵低頭一看,笑了,“老師的棋力,學生自愧弗如?!?/br>
    棋盤上大片白子,不用數就知道是自己輸。

    “老了!”顏錦泉道,“精力不及你們年輕人,也是該急流勇退的時候了。”

    陳淵正在收攏棋子,聞言面色大變,手一抖,將幾枚棋子掉到了地上,連忙彎腰去撿。等重新直起身來時,他的臉色已經平靜下來了,只是眉頭皺著,眼圈還有點發(fā)紅,“恩師何出此言?”

    “陛下雄才大略,目存高遠,能追隨這樣的帝王,對臣子而言,也是幸事。如今你能得陛下看重,將來或許能走到比老夫更高的位置,亦未可知。”顏錦泉道。

    他已經是內閣次相,再往上唯有一個人而已。

    通常而言,作為次相,只要將首相熬走,就能一步踏上那個位置了。但顏錦泉卻很清楚,自己沒有那個命。他是給王霄作配的人,有王霄壓著,沒有他出頭之日。但一日王霄去職,他也就該給新人讓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