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節(jié)
這孩子長的這么漂亮,若非是帶了哥哥和下人同去,怕是她自己都有危險。 但周繡娘相信,當(dāng)時,眼前這個漂亮的小姑娘哪怕當(dāng)時沒有帶下人和哥哥,就是她一個人,她也會跟上去救糖寶的。 周繡娘本就是軍人,天生不擅言辭,只得將對李雁回的感激深深的藏在心里。 中午的時候,敬武公主留了飯。 九個冷盤,九個熱菜,兩個熱湯,干濕點心各兩個。 冷盤有松菌油拌橡子豆腐,醬陳皮牛rou,冰糖蓮子,腰果松仁,三色絲拼盤,白灼蝦,熏醬鵝掌、水晶燕皮清水鴨、炸魚丸子。熱菜色則是斬了件的烤風(fēng)雞、切了塊的烤乳豬、翡翠鮑片,蠔油小青菜,酸甜桂魚、白玉豆腐松,雞茸魚翅,清蒸鰣魚,加一味用雞丁爆炒的茄鱉。 兩個湯是,一個是墨魚雞茸湯,一個是口蘑火腿湯。 干濕點心則是杏仁酥和八寶牛乳酪。 滿滿的一大桌子,香氣撲鼻,色香味俱全,引得李雁回食指大動。 其實李雁回不知道,這些菜都是敬武公主特意命人做的。 平日里敬武公主自己吃,也就是四冷、四熱、一湯、一甜點罷了,就這兒敬武公主還嫌棄多呢,非要他們精簡至四菜一湯。理由就是她就一個人吃,根本吃不完,太浪費。 能跟在敬武公主身邊的都是跟著她出生入死打天下的人,親如一家。 見公主至今孤身一人,連吃飯都這么凄涼,哪有不心疼的?。?/br> 平日里都勸著公主多吃一些,可公主都是左耳聽右耳冒,根本不往心里去。 這一次,好容易公主府里來了小客人,灶房的人將吃奶的勁兒都使上了。 別看是簡簡單單的九涼、九熱、兩湯、兩點心,可單拎出哪一樣都是不凡的。 李雁回特喜歡其中的那道口蘑火腿湯,湯色如玉般潔白純凈,有著nongnong的火腿香氣和口蘑那特有的釅香,喝一口又滑又潤,唇齒留香,讓人根本停不來…… 李雁回的眼睛亮了。 她仔細的品著湯中的材料,琢磨著它的做法,想著回去之后正好可以做給李爹、謝越彥和小姑父宋松安喝。 ”想知道做法?!“,敬武公主笑看李雁回。 李雁回的小心思哪里能瞞得過上位者的敬武公主。 ”嗯。再有幾天,爹爹和……和小姑父他們就要出考場了,得好好補一補……“ 李雁回點著小腦袋。 ”我看著這湯不錯。“ ”香滑可口,他們肯定喜歡喝?!?/br> 敬武公主就喜歡這樣脾氣直爽的小姑娘,見李雁回爽快的承認,也不像別的小姑娘一樣,她問一句,她們就誠惶誠恐的非要藏著掖著,心里舒坦,便道:”這有何難?!“ ”昱秋,來說說這湯是怎么做的?!“ 敬武公主難得心情這么好,不禁多吃了一碗飯,這頓飯還吃得這么熱鬧。 公主府的人們都很開心。 昱秋就是最開始在門口迎接李雁回的那個年紀較大的英氣女官,她掌管著公主的衣食住行。 ”這是用正宗云南火腿切塊兒吊湯,當(dāng)火腿由原來的酒紅色變成灰白色,就說明火腿中的營養(yǎng)和香氣已經(jīng)全部都滲透到湯中了。然后將火腿撈出棄之不用,只把吊好的高湯留在砂鍋里,放入口蘑,鮮筍,這些東西不是為了吃,而是用來吸收高湯中多余的油脂的,當(dāng)砂鍋中的高湯變得如玉般的潔白純凈,這鍋湯才算成了,最后加入鹽、一把碧綠的菜葉,這湯就算是做好了……” 昱秋說,李雁回就不住的點頭記。 “多謝!” 有了這湯的做法,李雁回笑彎了眼睛。 她在現(xiàn)代還真沒有做過這口蘑火腿湯。她們那個年代,什么都是速食的。這南腿也是用化學(xué)用料加工而成的,很難買得到真正的三年而成的真火腿,她連原料都買不到,自然也就從來沒有想過做這道湯。 但現(xiàn)在這里是古代、又是京城,只要花錢,這南腿還是能買到的。 等她回去了,就給李爹謝越彥他們做。 這一趟學(xué)了一道湯,這公主府沒有白來。 李雁回喜滋滋的。 可小糖寶卻不開心了。 這些東西,她在公主府常吃,她都不想吃了。 她現(xiàn)在最惦心的是李雁回上次說的那個比rou還好吃的青菜鍋子。 “雁回jiejie,我想吃青菜鍋子……”,小糖寶眨巴黑葡萄似的大眼睛可憐巴巴的望著李雁回。 “青菜鍋子……?!” 李雁回想起來了。 這是她當(dāng)初擔(dān)心小糖寶總不肯吃青菜,說要做火鍋給她吃,燙青菜都比rou好吃。 “你還記得呢?!” 李雁回捏捏糖寶胖嘟嘟的小臉,宛爾一笑。 “什么青菜鍋子?!” 敬武公主有些奇怪。 這小糖寶不愛吃青菜是出了名的,現(xiàn)在竟然主動要吃青菜?!這怎么能讓敬武公主不好奇呢?! “回公主,就是火鍋。用高湯做底料,將切成片的羊rou放入里面涮著吃,加上特殊的蘸料,在天寒之時吃最是養(yǎng)人滋補祛寒,用這種高湯燙的青菜加上蘸料也特別好吃……” “我以前答應(yīng)要給小糖寶做的……” 可是,后來公主府找到了小糖寶,小糖寶回了家,她就沒做上了。 “那就晚上做!” 敬武公主一錘定音。 這小姑娘甚對她的胃口,敬武公主直接就把人留下了。 李雁回傻眼。 這咋還不讓回家了?! 只有小糖寶高興得直拍小手,“晚上有比rou還要好吃的菜菜嘍……” 李爹、謝越彥和小姑父宋松安,還有八天才能出了考場,留下一天應(yīng)該也不礙事……李雁回想著。 最主要的的是,敬武公主氣勢太盛,李雁回也沒那膽子敢駁了敬武公主的話。 晚上的時候,公主府的廚房在李雁回的指導(dǎo)下,終于做出了像模像樣的簡易版火鍋。 真正的火鍋應(yīng)該是那種紅銅打造里面可以放炭火的那種,可是,小糖寶要得急,李雁回就讓他們準備了上好的炭盆,里面燒著無色無味無煙的極品紅蘿炭,通紅的炭火上放著一個紅銅鍋子,鍋子里是用豬骨、羊骨、鮮蝦、海蟹吊的底湯,正“咕嘟”“咕嘟”翻滾著,香氣裊裊,鮮美之極。 左右擺著一盤盤切得薄如紙的上好小尾寒羊的羊rou,還有洗得干干凈凈的各種果蔬。 這鍋子好不好吃,最重要的看的是蘸料。 碟子里的一份份蘸料,可是,李雁回用了心的。 有南乳、韭菜花、花生碎、辣椒油、芝麻醬、紅油蒜泥、蔥姜末……可以說,李雁回把這一身的本身都用在這些蘸料上了。 小糖寶吃得眉開眼笑的,直道好吃。 敬武公主嘗了一口,笑道:“這倒是和我們行軍打仗時吃的rou湯差不多……” 李雁回聞言后,眼波閃了閃。 第167章 小糖寶最喜歡聽敬武公主說行軍打仗的故事, 聽說到了行軍時的吃食,連最愛的rourou和菜菜都不吃了,巴巴的請敬武公主再講幾個。 小糖寶的娘親周繡娘是敬武公主貼身的侍衛(wèi)長,深受敬武公主的信任, 小糖寶幾乎可以說是在公主府長大的。 見小糖寶想聽, 李雁回也是豎著耳朵很想聽的樣子,敬武公主莞爾, 就說了幾個。 因為是在吃飯的當(dāng)口,敬武公主就沒有說那些有血腥的場面, 而是說起了行軍打仗的軍糧的安排。 聽了敬武公主所說,李雁回才知道自己對于軍糧這塊知之甚少。 軍隊在行軍打仗的間隙要扎營支帳、割草喂馬、挖掘水井、埋鍋造飯。 以敬武公主的神樞軍為例。 每人要攜帶干糧三斗。 干糧多為炒面, 一般是七分小麥粉, 摻上約三分大豆粉、玉米粉或高粱粉, 再加稍許的食鹽, 在鍋中炒熟。 鹽鹵一塊。 鹽三升,放入鍋中, 加水,用炭火徐徐熬干,結(jié)成鹽鹵。 豆豉餅子十塊。 豆豉三升,搗成膏狀, 加鹽五升, 捻作餅子, 曬干。每頓食用棗核大的一塊, 可以代替醬菜; 醋布一尺。 粗布一尺, 用濃醋一升浸泡,曬干,再浸再曬,至醋盡為止。食時剪下一寸布放入水里煮。 這些食物可以馳戰(zhàn)數(shù)旬。 如果班師在道,去境尤遠,儲貯乏絕,可撿擇羸瘦牛馬宰殺食用。 牛一頭、馬一匹可供五十人食用一日,驢一頭可供三十人食用一日; 松樹皮十斤與米五合同煮至極爛熟,半斤可供一人食用一日; 每人帶油麻子半升,如果缺水的話取三十粒含在嘴里,可以止渴。 …… “以上這些多為調(diào)料,士兵的主食仍為炒面,偶爾胡餅?!?/br> “炒面行軍時裝在袋子里,吃的時候用水拌一下。” “由于炒面太干,沒有水送服的話根本無法下咽……” 敬武公主說到這里時,面有戚然之色,顯然很是為將士的吃食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