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清穿之悠嫻、導(dǎo)演,加戲、總是被男主攻略的穿越日常[快穿]、網(wǎng)游之千里之行、聽說你有我的資源、不好意思天下第一還是我[綜]、美人笑,良禽到、你命中有我、豈能以色侍人、就想慣著你
明朝把選宮女叫做選淑女,不過進(jìn)宮以后還是叫做宮女或是宮人的,與最低等的嬪妃位份“淑女”不相關(guān)。 正文 2|太保威名 三年之前,大燕朝的年號還是至元。 至元九年,雖說國朝一樣是千瘡百孔,岌岌可危,至少外敵尚未破關(guān),京畿一帶還算平靜,北直隸的百姓們勉強(qiáng)算得上安居樂業(yè)。 北京城地安門內(nèi)方磚胡同開著一間特殊的作坊,老百姓將其稱作“廠子”,那是專管閹割凈身的地方。 春末夏初不冷不熱,蚊蠅也少,是適宜凈身的好時候。交上五兩銀子,就能做上入宮為“官”的發(fā)財夢了。 廠子的凈房里陳設(shè)極簡,僅有一炕一桌。受閹的人喝了臭大.麻葉煮成的湯藥,由艾葉、金銀木、蒲公英熬的湯水洗凈下身,半光著身子仰躺在炕上,手腳都拿綾子綁在炕上釘牢的楔子上,眼睛也著綾子蒙了,身下那等割的部件被根細(xì)繩拴著,繃緊吊在房梁上。 管動刀的人叫“刀兒匠”,這會子備好了涂著白蠟、香油、花椒粉的藥棉紙,取了兩顆新鮮豬苦膽放在桌上,就對著炕上的人念叨起他那套重復(fù)過無數(shù)回的念白。 “小哥何事想不開,非要來挨這一刀呀……都是你心甘情愿,我才動刀了斷,咱們簽了狀子,將來可不能反悔怪我呀……” 炕上人早已怕得渾身哆嗦,不耐煩道:“沒錯是我自己情愿,你快動手吧!” 因大.麻水的勁頭上來,話音都像含了個棗兒一樣含混不清,很快人也不清醒了。 刀兒匠抬頭看看窗戶紙照進(jìn)來的太陽影子,確認(rèn)已經(jīng)到了陽氣最旺的正晌午,就挽袖子準(zhǔn)備動刀了。 “看見沒,這活兒就講究個分寸。割少了,余勢不斷,時候長了就又長出一截,到時還得再挨一刀。割多了,長好后就成了個坑兒,撒尿時尿不干凈,身上sao臭難聞,宮里哪個主子受得了……” 刀兒匠一邊向小徒弟炫耀手藝,一邊麻利地割口斷筋,沒一會兒上下兩件兒都割完了,拿片開的豬苦膽貼上止血,再取過一根麥秸稈來,從一團(tuán)鮮血淋漓之間精準(zhǔn)地找到尿孔插.進(jìn)去,免得血rou封了尿道,這就完活了。 炕上的人仍然昏迷,世上已多了個去勢的男人。 與此同時,就在距此數(shù)十步遠(yuǎn)的大街上,十幾個錦衣校尉正驅(qū)趕著一群叫花子招搖過市,街上一片吵嚷嘈雜,雞飛狗跳。 這群花子都與炕上那個人一樣,是去了勢的,其中有的還是同一座廠子出來的產(chǎn)品。 烈日當(dāng)空,時任錦衣千戶的李祥,手扶著腰刀刀把停步于街頭,眼望著廠子大門啐了一口:“真該把這破廠子直接端了,省得每年恁多太監(jiān)花子要咱們往外趕。這些猴崽子都看著廠公威風(fēng)八面,就妄想一步登天,也不瞅瞅自己什么德性?!?/br> “這也怪不得他們,”卓志欣從后面趕上來,臉上帶著慣有的隨和笑意,“都是時勢不好,民不聊生,小民們才去尋這條出路。日子好過的人家,誰肯放著好好的男人不做,去挨這一刀呢?” 兩人站在一處,同是二十多歲的年紀(jì),也同是青綠錦繡服配腰刀的錦衣千戶行頭,比起黑瘦矮小、顯得精明老辣的李祥,卓志欣卻天生白凈清秀,斯文得好像個書生。 李祥翻他一眼,哼哼笑道:“要論菩薩心腸,咱廠衛(wèi)兩個衙門萬把號人,要數(shù)你卓大人首屈一指。哎志欣,你知道他們割下來那玩意怎么處置么?告訴你,是先扔鍋里用香油炸透了,瀝了油之后再放上香料兒淹著……” “去去!”卓志欣笑著搡了他一把,“你惡心不惡心?下回我專挑你吃油炸乳鴿的時候說起這話,看你還吃得下不。” “我說的可是真的,炸完了淹上才好不壞啊,然后再放進(jìn)個小錦盒里,等將來那閹人進(jìn)宮賺了銀子,再回來贖,以后死了好帶進(jìn)棺材……” 兩人一邊閑話一邊跟在手下校尉的后面,趕著一群花子沿街前行。 國朝自成祖那一輩就重用宦官,二百多年來曾經(jīng)風(fēng)光一時的宦官著實不少,比起十年寒窗考科舉,再一步步做官混資歷,家境貧寒的小民更青睞挨上一刀進(jìn)宮碰運(yùn)氣。 于是選這條通天小道來走的人越來越多,京城廠子的生意也一年比一年紅火。 有錢的進(jìn)廠子割,沒錢的自己割,北直隸周邊許多地方閹割成風(fēng),有爹把兒子閹了的,有全家男丁一塊兒閹的,傳說河間府還曾有個村子,整村的男丁全都閹了。 宮里根本用不到那么多人手,每年也就有大量閹了卻進(jìn)不成宮的人擠在京城里,淪為叫花子,老百姓叫他們“太監(jiān)花子”,也叫“無名白”。 為避免這些人閑極生事,錦衣衛(wèi)隔段時間就要出動人手驅(qū)趕他們出京,這已經(jīng)成了錦衣衛(wèi)一項日常任務(wù)。 可是眼看著太監(jiān)花子們下場凄慘,還是有大批的人前仆后繼。 人家說了,當(dāng)朝御前第一紅人何公公從前一樣是窮苦出身,去勢以后一樣做過多年太監(jiān)花子,如今還不是熬出了頭,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自從當(dāng)今圣上提拔親信宦官何智恒做了司禮監(jiān)掌印兼東廠提督,一晃五年下來,何公公已然成了史無前例大權(quán)獨攬的內(nèi)宦重臣,風(fēng)頭壓過了一眾朝廷大元,被世人傳說為“九千九百九十九歲”,只比萬歲爺差一歲。 有這樣明晃晃的例子擺在眼前,也難怪有心效仿的人太多了。李祥與卓志欣等錦衣衛(wèi)也就有趕也趕不絕的太監(jiān)花子。 一行人路過一處廢棄的舊屋,幾個校尉進(jìn)去又逮出一波花子。 其中竟有一人大聲吵嚷:“放手,爺爺可不是太監(jiān)花子,爺爺是孫公公府上的管事!憑你們這幫孫子也該抓爺爺?” 等在門外的李祥與卓志欣轉(zhuǎn)身看去,只見一個穿著敝舊的男子與校尉們推搡著出了舊屋,瞪著雙眼大聲道:“我是御馬監(jiān)掌印孫公公府上的管事,還是孫公公的族親,這些弟兄都是跟著我替孫公公跑腿的,哪個敢動咱們,留神孫公公帶人抄了他的家!” 與他一同被從舊屋里驅(qū)趕出來的幾個花子也都跟著吵嚷:“沒錯,咱們都是孫公公的人,你們管不著咱們!” 那些之前被趕過來的花子們一見有同類挑頭鬧事,也都跟著起哄叫囂,周圍擺攤挑擔(dān)的小販們紛紛看向這邊,有的還緩步湊了過來。 李祥與卓志欣見狀都提起精神,不約而同地握住了佩刀刀柄。 眼下花子的人數(shù)比他們多上一倍有余,再加上廠衛(wèi)名聲不佳,若見有人挑頭與他們對抗鬧事,連那些小販都說不定參與進(jìn)來打個便宜架。 回頭眾人一哄而散,捉也沒處捉去,他們這個眼前虧只能白吃。這種事不久之前才剛出過一回,一名錦衣總旗竟被打成了殘廢,命都去了半條。 李祥正想出聲呵斥,卻聽見一個聲音自身后傳來:“他們管不著你們,不知我徐顯煬可管的著?” 這聲音并不高,一點也沒有厲聲斥責(zé)的腔調(diào),甚至還有點懶洋洋的,可縱是如此,聽見“徐顯煬”三個字,一片嘈雜的現(xiàn)場立時靜了下來,幾乎連喘氣兒的聲音都聽得見。 徐顯煬一身湖藍(lán)色團(tuán)花倭緞常服,頭上配著同色扎巾,也沒配他的御賜繡春刀,面色平淡地款步走近。一眼看去,就像個相貌俊朗的富家公子。 可就是看著這么一個人現(xiàn)身出來,就把一眾鬧事的太監(jiān)花子震得大氣都不敢出。那些小販很快都收攤溜走,少數(shù)不明內(nèi)情還想留下看熱鬧,也都被同伴硬拉走了。 “剛哪個說我們錦衣衛(wèi)管不著他的?”徐顯煬在人前站定,目光朝那帶頭鬧事的人一掃,冷冽如刀,“是你?” 那人噗通一聲跪倒在地,聲音抖得厲害:“徐……大人饒命,小的不過是見過孫公公一面,得他老人家答應(yīng)給個差事……” 徐顯煬沒再說話,朝校尉中的一個小旗飄了個眼色,那小旗就帶著手下吆喝著眾花子,繼續(xù)朝前走去。幾十個花子都乖乖前行,再沒一個出聲。 李祥挺起胸脯,與有榮焉地笑道:“還是顯煬你威風(fēng)啊,聽過‘太保歌’沒?他們說:‘但呼太保名,能止小兒啼?!?/br> 卓志欣不著痕跡地推了他一把,李祥才省起徐顯煬從不以此為榮,還很有些反感這類名聲,當(dāng)即訕訕地住了口。 徐顯煬朝已然干干凈凈的街道望了一眼,淡淡道:“這回比上回跑得還干凈,是不是外面又有什么新傳言了?” 卓志欣苦笑道:“前兩日聽見有人傳說,你刑訊逼死了柳湘,不但在他雙耳各釘了根鐵釘進(jìn)去,人死后還割下他的喉骨獻(xiàn)給廠公驗看,這些小民們聽了自然是怕的。你也別在意,他們不過傳著新鮮,過些時日也就淡了?!?/br> 李祥踮著腳尖,將胳膊肘墊到徐顯煬的肩頭,半寬慰半炫耀地道:“其實怕又有何不好?就該讓這些刁民知道,誰得罪了廠衛(wèi)誰就不得好死,他們才能老實?!?/br> 徐顯煬眉間浮過一抹陰云,沒有接話。 如今人盡皆知,他徐顯煬是史上最年輕的錦衣衛(wèi)指揮使,因是廠公何智恒自小養(yǎng)大的義子,才一步登天得了勢,其本人也是辦事利落,手段狠辣,兩年來與干爹配合默契。 不久前,曾以直諫名噪一時的戶科給事中柳湘因涉嫌受賄,被他抓進(jìn)錦衣衛(wèi)詔獄,最終死在了里面。之后關(guān)于他如何濫用酷刑折磨柳大人致死的流言就愈演愈烈,如今竟然傳出割喉骨呈獻(xiàn)的新戲碼了。 誰來教教,喉骨那玩意該怎么割?簡直是荒謬! 徐顯煬微露冷笑,說道:“不管他們,聽說盈福樓添了新廚子并幾樣好菜式,今晚叫上劉敬,咱們四個到那兒喝酒去?!?/br> 李祥頓時眉飛色舞:“好啊,好幾日沒下館子,我正惦記著打牙祭呢?!?/br> 說完又撓了撓頭,“聽說劉敬那小子擔(dān)了替皇爺選宮女兒的差事,今日出城挑人去了,這會子怕是還沒回城。不過,選宮女又不是選宮妃,順當(dāng)?shù)脑捄芸煲簿屯晔铝?。?/br> 要說當(dāng)今圣上可算是相當(dāng)簡樸了,在位九年,這還是第二回采選淑女,照理說民間適齡的女孩子為數(shù)甚眾,采選是該順當(dāng)才對。 可惜今日劉敬劉公公的差事實在稱不上順當(dāng),整個昌平的十幾個村子都快跑完了,卻只挑出一個還算看得過眼的女孩子—— 名叫楊蓁。 正文 3|應(yīng)選淑女 楊蓁自那天醒來,過了好一陣精神恍惚的日子。 未來三年的記憶如夢似幻,她花了一個多月分辨和調(diào)理,才終于確信那不是一場噩夢。她是真的重生在了三年之前。 既已預(yù)知將來的走向,自然就要著力避免厄難臨頭。 她父親曾經(jīng)官拜戶部員外郎,不慎被牽連進(jìn)了六年前的一樁大案,被罷官回鄉(xiāng),不久后郁郁而終,沒出兩年,一向多病的母親也撒手人寰,臨死前將楊蓁托付給了家住昌平的楊嬸。 楊嬸的丈夫只是楊蓁同族的一位叔伯,與她親緣一點也不近,而且因是軍戶,早在幾年前戍守遼東時已然殉國。 如此算來,楊嬸與楊蓁八竿子都打不著,可沒生育過孩子的楊嬸還是對楊蓁欣然接納,幾乎是把她當(dāng)親女兒養(yǎng)著。兩人相依為命,情同母女。 如今想要挽回父母與伯父的性命是來不及了,楊蓁所能籌謀的,只有讓自己與嬸嬸過得好些。 她們只是昌平村落里的村民,靠著楊蓁帶來的一點微薄家產(chǎn)、伯父的撫恤銀子以及幾畝薄田度日,雖比尋常窮苦人家稍顯寬裕,想要躲過兩年后的戰(zhàn)亂兵災(zāi),可選擇的出路還是少得可憐。 這年月相比國朝其它地域,北直隸一帶還算太平的,陜西、湖北、安徽等多地都有流寇作亂,兩個女子也不可能背井離鄉(xiāng)去外地謀生。 楊蓁算來算去,只有這次選淑女是逆轉(zhuǎn)命數(shù)最好的機(jī)會。 老百姓總是樂于傳說對朝廷不好的言論,選淑女這回事也被傳得相當(dāng)不堪,說什么宮女子都吃不飽穿不暖,生了病就被丟去亂墳崗等死,死后還被野狗分食。 主子們動不動就責(zé)打?qū)m女解悶,打死了同樣是丟去亂墳崗上喂野狗。 曾有一位皇帝喜歡修道,百姓們就傳說他拿宮女的身子當(dāng)?shù)t,逼著宮女服食古怪丹藥,害得宮女生不如死,甚至還吸取宮女的腦髓、脊髓來煉丹。 于是一聽說宮里來人選淑女了,老百姓就像躲瘟疫一樣把自家女兒藏起來,唯恐被人家選了去。也正是因此,前世這次選淑女,楊嬸就煞有介事地逼楊蓁藏進(jìn)了地窖。 這還是好的,有的人家提早聽說要選淑女,就忙著安排女兒草草出嫁,曾有過將自家八歲的女兒嫁給半老頭子做填房的荒唐事。在百姓眼中,女兒落個那樣的結(jié)果也比選進(jìn)宮做宮人要好。 其實楊蓁因出身于官宦人家,又久居京城,早就清楚那些傳聞毫無根據(jù)。 若說宮女日子過得苦,那要看跟誰相比。身為奴婢,比主子當(dāng)然比不得,可要是與楊蓁所在這村子里的村民相比,人家宮女那日子決計要算是相當(dāng)滋潤的。 這時的平民能有口高粱米吃到飽,不挨餓,便已知足,一年也吃不上幾口葷腥,平日里連點豬油都休想吃著,要真得了病也只自行挨著,沒誰請得起大夫買得起藥,就這樣還敢看不上人家宮女過的日子? 而且宮里有宮里的規(guī)矩,娘娘們別說打死宮女,就是逼得宮女跳了井,也是要受責(zé)罰的,哪至于沒事就打死宮女取樂? 至于什么煉丹,更是子虛烏有。 楊蓁很確信這就是自己最好的出路,等真選上了,宮里會給宮女家里送十兩銀子,過個一年半載,她再攢上一點錢,便可在京城內(nèi)典上一間小屋,把楊嬸接進(jìn)城里住。 接下來的數(shù)十年里,無論外面如何變亂,北京城和摯陽宮都會是國朝最安穩(wěn)的地方,讓她與嬸嬸混個壽終正寢應(yīng)該不難。 身為螻蟻,還能有多高的指望?唯有活著,且活得不太難受,也就足夠。 是以今日一早,楊蓁就尋個由頭躲出了家門,等到楊嬸聽說來了人進(jìn)村選淑女再想藏起她,已然找不見她了,于是楊蓁就在回家時,被宮里來的劉敬等人撞了個正著。 劉敬年屆三十,一張團(tuán)團(tuán)臉,一副慈眉善目的老好人模樣。選淑女素來自覺自愿,人家藏起了閨女,他們又不能沖進(jìn)家里去翻找,劉公公坐著馬車轉(zhuǎn)悠了大半天,才堪堪挑來四個小丫頭,還是又病又弱、模樣也難看、連句正經(jīng)話都不會說的,一眼看見楊蓁,簡直就像見了仙女兒。 瞧人家這姑娘,勻凈的身條兒,粉白的臉蛋兒,水靈的大眼兒,小巧的鼻兒嘴兒,真是看哪兒哪兒順眼。 最可貴的是,他上前詢問“小姑娘可愿意隨我進(jìn)宮服侍皇爺跟娘娘們”時,人家姑娘大大方方地笑著回答:“承蒙大人高看,我愿意。” 劉敬覺得自己這趟總算沒白來。 唯一一點不好的,就是宮里規(guī)定選淑女要在八到十三歲之間,這姑娘看著怕是有十五六的了。不過事兒是死的人是活的,劉敬確信等尚宮看見楊姑娘,一定不會介意她的年紀(jì)。 這等人才,選宮妃也是有余??! 楊嬸見到自己沒保護(hù)好侄女,痛悔地哭個不住,連說自己對不住她伯父,更對不住她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