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節(jié)
這不,面對新羅國的正規(guī)軍,以及貴族的私人武裝時。這些流民造反隊伍,那是缺衣糧,還缺武器。 當然,他們的繳獲也多。 可那又如何? 這些流民缺了門路,只能被來做買賣的大商賈,那是狠狠的再壓榨收刮了。 劉長石現(xiàn)在的蕭使者這個身份,就是南邊大晉朝某個士族里的使者嘛。所以說,只在利益多,哪怕隔了幾千里,同樣也能談生意的。 “家主讓小可帶來的話,也簡單?!眲㈤L石還是朝南邊拱手一禮后,才道:“要武器,家族中可以提供。要糧食,家族中同樣可以提供。不管是鹽、布、馬匹,這些都可以商量……” “唯一樣。” 劉長石拉高了音量,用一種慎重的語氣說道:“一手錢財,一手貨物?!?/br> “當然,貴方若是錢財不夠,用人口來湊也是可以的。”沒錯,劉長石也是當起了奴隸販子。當然,對于劉長石而言,他收羅了人口,那是拉回了東屠島上,做了他的治下之民。 不過。 也不是一下子就讓這些人,當了治下之民的。 至少,得給這些人洗洗腦后,確定是安份的,那才是打散了,安排到了治下,由官府管理。 劉長石覺得北上新羅國,目前條件不成熟,那么,積蓄力量吧。 人口在農(nóng)耕時代,就是最重要的資源。 劉長石不介意,他的治下,人口越來越多。人多好辦事。 想劉長石的治下,不管是兵工武器坊,還是鹽場,又或是捕魚隊,那都是大的缺人手。更不要說,東屠島上的農(nóng)耕與畜牧,這全是需要人手、人手…… 攤子大了,人才缺。那人手,同樣缺啊。 百廢待興之時,劉長石是干勁滿滿,東屠國上下此時,也是一心奔前看。 “……” 金書生和那位絡腮胡子的寨主,自然是湊近了一起商量。說起來,這個寨子的寒主可不是真正的做主之人。他們是中間商…… 這真正的流民,那一伙的頭目,劉長石等人是不接觸的。因為,劉長石等人只靠海岸之地交易罷了。進了內(nèi)陸? 那就是傻缺了。 人生地不熟,被人綁票了,只能叫活該。所以,這位寨主,以及這位寨主的勢力,都算是二道販子。 “蕭使者,我們寨主之意,貴方的要求都可以答應。” 金書生在跟絡腮胡子的寨主商量后,除了壓一壓價格外,倒沒別的異議。很簡單,這可是單邊買賣。 在這等時候,特別是武器,那真不是誰都能提供的。 至于劉長石的算盤更簡單? 他提供的只是冷兵器。而兵器最是暴利。至于熱兵器?劉長石只提供給自家的軍隊使用。效果非常好。 劉長石除了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外,就是在開發(fā)了貿(mào)易以外的第二生命線,那便是販賣武器以養(yǎng)國庫。同時,也讓自家的武器工坊越發(fā)的壯大。 想一想,用別人的錢,壯大自家的兵器工坊,這真是一件美妙的事情。而且,這里面的利潤,那更是大大的豐厚。 冷兵器? 賣了再多,劉長石也不擔心。因為,他的軍隊已經(jīng)跑步進入了熱武器的時代。 這一日。 劉長石在這個寨子歇了一晚。 當然,雙方談妥了一些交易。爾后,劉長石就是領著這個寨子的丁卒,到了一個小海灣處,是進行了第一批的交易。 當場貨錢兩清。 爾后,劉長石不多停留。 他離開了這個海灣,準備南下返航。 這一趟來的目的,已經(jīng)答到了。之前,他同樣也是在新羅國內(nèi),走了一圈。應該探聽了一些消息,也是有了收獲。 “等我再歸來……” 我必兵臨新羅國。 劉長石說了這話,咽下了后半句在喉頭里。 此時,海灣里的一處山巔處,金書生與絡腮胡子的寨主,正是在望著遠去的船隊。兩人的目光里,全是貪婪。 “可惜了?!?/br> 絡腮胡子的寨主說道。 金書生隱去了眼中的貪婪,說道:“寨主,那蕭使者這一回確實是肥羊。不過,為了往后的利益,咱們不妨暫時與他背后的主子合作……” “到底對方勢大,咱們還要倚仗了對方?!苯饡奶嵝?,讓絡腮胡子大漢的眼中那些貪婪,也是收了回去。 他們這些匪徒,肯定是利益為重。 不過,在更大的好處面前,也是可以變通一下嘛。 “軍師說的是?!?/br> 絡腮胡子的大漢,這雖然是寨中的寨主,可他對于金書生還是非常尊敬的。畢竟,這等大買賣,以及寨中的發(fā)展,可都是金書生加入后,才越加的壯大。 這位絡腮胡子的大漢不傻,自然懂得得攏絡一下金書生這個心眼兒多的讀書人。至于金書生? 這一位落魄的讀書人,能在寨子里立穩(wěn)了腳跟,自然也不是一個善茬子。 太元八年。 過了冬月,進了臘月。 劉長石歸來,付明月自然是高興著,準備在這個最后的月份里,熱鬧的準備cao持了新年的節(jié)慶諸類的事宜。 歸來之后。 劉長石第一件事情,自然就是處理了東屠國內(nèi)的諸多事務。 對于東屠國,劉長石是擱了心尖尖上的。畢竟,他的志向想騰飛,離不開了根基的扎實。劉長石想要的,是他的宏偉藍圖。 而不是一場的白日夢。 所以,在志向?qū)崿F(xiàn)之前,一步步的積累,自然必不可少。 彼時。 幾千里之外的建業(yè)城。 入了臘月。 榮娘家是非常的熱鬧。因為,除了近年節(jié),生意好之外。也是得提前的預備了,榮娘一家人去上香時,準備見一見劉玉娘未來的夫君人選。 若說劉玉娘的性子好,那么,對于未來的女婿人選。榮娘和夫君劉之燁在挑好后,也是跟女兒通一通氣的。 劉玉娘小時候,也許會特別的活潑。 如今嘛,年歲長了,也是懂得了女兒家的害羞。 當然,對于未來夫君啊,哪個少女都是懷揣了一顆的少女心。劉玉娘自然不例外了。 白馬寺,在建業(yè)城郊外。 它臨近大江,坐落于山腰處的一座香火鼎盛的寺廟。 榮娘家和未來女婿家相約的地方,就是白馬寺中。畢竟,上香嘛,偶遇了,雙方聊上一聊,再是讓一雙小兒女碰一回面。 這算是人之常情,也不怕有閑言碎語傳出來。 至于之后? 自然是要看雙方,是否瞧對了眼? 這一天。 做為了玉娘的生母,榮娘是陪著婆母劉王氏去上香了。當然,同行的還有劉玉娘。至于趙春花? 趙春花留了家中,照顧了蕭仲玉,以及更年幼的叔玉、季玉三個孫兒。 劉之燁就是有事,去了衙門里。 在駛往城外的馬車里,榮娘瞧著打扮了秀麗的女兒玉娘,一時間,榮娘都得感概了時間的飛逝。 想一想,她都到了相看女婿的年紀? 榮娘雖然感嘆她年長了,可到底還是心中,為女兒玉娘的終生大事有了眉目高興。 女兒家一輩子,若得一良人,也是美事兒。 特別是謝家小子是她和夫君都瞧得挺好的孩子。踏實,上進,就足矣。特別還是要數(shù)著,謝家小子的家中,這母親和嫂嫂都是好脾氣的人。 冬日。 盛開著寒梅。 在白馬寺上了香時,榮娘心情不錯。 可劉王氏…… 劉王氏一時間,望著菩薩的雕像時,倒是愰然若失。她不像了大孫女劉玉娘這會兒害羞了。 這時候的劉王氏,想到了失蹤的大孫兒伯玉。 劉王氏想著,若是大孫兒伯玉還在的話,這時節(jié)也應該給這孩子相親啊。 只是…… 那些傷心事,在這等喜慶的日子里,劉王氏搖散了思緒。 “走吧,咱們?nèi)ザU師那兒聽一聽講經(jīng)。說好了,在禪院里,大家伙碰了面?!眲⑼跏闲φf了話道。 這碰面,不是與謝家小子那邊碰面。而是先跟了劉王氏的堂姐謝王氏碰面。 這一回,保媒的人,就是謝王氏。 第11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