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節(jié)
用過膳后,宋景年還有事要處理,吩咐她好生休息,自己就出去了。 院里蔥蘭開了,萬綠叢中一片奪目的白,格外顯眼,又十分地好看。蘇皎月倚靠在門上瞧著,看它在烈日下輕輕搖晃。 半晌,吩咐瑞香端了些水來,她走進院子里,將手放在水里浸濕了,才一點一點灑在葉面上。 瑞香便說:“娘娘,這里有些熱,您才將沐浴過,不妨讓奴婢來做吧。” “無事?!碧K皎月輕輕搖了搖頭,蔥蘭旁種著棵大樹,她們站在綠蔭下,又不是做著什么體力活,不易出汗。 瑞香見她不肯,知道她脾性,便讓宮人拿了團扇來,她在一旁輕輕給她扇著。 院里蔥蘭種的有些多,她挨個灑了水,覺得乏了,才踱步回了屋子里,月嬤嬤就又給她呈了涼茶來,說:“娘娘要不午睡會,有什么事奴婢會轉達給您?!?/br> 蘇皎月點點頭,剛站起身,玉簪就提著個用紙包裹著的四四方方東西進來。 她福了福身:“娘娘,這是燈芯糕?!?/br> 月嬤嬤扶著她的手微頓了頓,這點心她似乎是聽說過,一時卻想不起來。 蘇皎月看著她手里的糕點,想起宋景年用膳時說,他晚上會給她帶點心回來,莫不是晚上突然有了事,才吩咐玉簪拿回來了? 她笑了笑,點點頭示意玉簪放在桌上,自己則被嬤嬤扶著進去歇息了。 ******************** 宋如瀾因為皇上的事需得靜養(yǎng),那次去看了皇上一眼后,便一直待在自個兒宮里休息。 宋景瑜前幾次來跟他下棋,就說:“我聽人說了,父皇有意留皇叔在此,此番皇叔便在宮里多住些時日吧?!?/br> 他眉也不抬,淡淡道:“本王若一直在宮里,朝廷會如何議論,那些大臣們又會如何向皇上參奏?” 宋景瑜皺了眉,倉皇落子,直說:“可父皇也吩咐了,皇叔乃是救命之恩,管那些個臣子做什么。再者朝堂有父皇壓制著,他們也不敢妄動?!?/br> 宋如瀾終于抬了抬眸,看了他一眼,貴妃生性還算沉穩(wěn),他怎么如此急性莽撞,就算是他來扶持,也不見得他就能成為明君了。 話既此,他想起一事,遣了屋子里宮人下去,這些都是皇宮里的人,不是他身邊的,隔墻有耳。 付深是他貼身的侍衛(wèi),看著宮人都退下了,未關門,自己守在門上。 宋如瀾才說:“上次圍獵,聽說你將太子妃帶到林子里去了?” 宋景瑜一堵,這件事母妃后來也教訓了他,可母妃乃深宮婦人,見識不深,難不成皇叔也覺著自己錯了? 他有些不服氣:“圍場狩獵,我與其他兄長們表現皆出眾,父皇卻只將那宋景年掛在嘴邊,說什么他才是最像他的,他不過是皇后生的,難道我們就不是他的孩子了?” 宋景瑜心思已不在棋局上,自古君子論事,一局棋末,事也談妥,是謂二者心平氣和。見他如此,宋如瀾干脆落了子,棋局已定,勝負分明。 他才說:“你母妃說你魯莽,果真無錯。你同太子有隙,大不了就同他一人明爭暗斗,何故對手無縛雞之力的人動手?” 宋景瑜努了努唇:“她也沒什么事,宋景年親自去救的,怪道外頭宮人說什么太子夫婦情誼不深,沒想到竟是胡編亂造的?!?/br> 宋如瀾聽了這話微皺了眉,但很快又撫平了,宋景瑜自是未注意到,他一直低著頭,現在才注意到自己輸了,就說:“皇叔棋技,我果然是比不得的?!?/br> “不是你比不得我,是你心不在焉?!彼稳鐬懻酒鹕?,走到窗前看馬齒莧,說,“狩獵一事,我知道你什么意思。” 他轉過身來:“他去救了,若是林子里猛獸過多,就身處絕境;若是沒有救出來……太子妃在林子里沒了命,他自然也不好交代?!?/br> 宋景瑜急忙點頭,皇叔果然明白他心思。但他卻又說:“……你有沒有想過,太子妃都被救出來了,皇上下了令去查,為什么還沒人算在你頭上?” 宋景瑜一愣,怔怔道:“父皇、父皇回宮就暈過去了,這事暫被擱下了……她……從林子里出來,受了些驚嚇,說是記不得了……” 宋如瀾冷笑,毫不留情地戳破:“太子告訴你的?” 他思緒倒流,猛然間記起來,那日太子妃在馬車里都不愿出來打招呼,宋景年也是極快就下了馬車,像是不想讓她和他們碰面。 所以……她是什么都記得的? 宋如瀾走回來坐下:“你太過莽撞,凡事要切記三思而后行,打壓東宮就只針對太子即可,牽扯其他人這事,莫要再如此了?!?/br> 宋景瑜閉了閉眼,皇叔是讓他不要再捉弄太子妃吧。他怎么都忘了,蘇皎月已故的嫡親jiejie,正是皇叔的妻子。 沒顧慮到皇叔的感受,是他冒失了。 他忙點頭,宋如瀾繼續(xù)說:“今后你也少過來,這宮里的人心細著,若真想與我議事,叫人傳信,約在外頭最妥。” 他謹記了,果然沒怎么過來了。 第40章 道長還是慣愛到他這里來的。 他們是舊相識, 道長孑然一身,就愛與幾個朋友不時來往。 宋如瀾請他坐下, 親自替他斟了茶,道長便笑著說:“王爺不必如此,折煞貧道了。” “道長哪里的話。”宋如瀾笑了笑,“宮里頭悶的慌, 道長若是覺著坐不住,可多來與本王對弈品茗……前幾日皇上派人送了些龍井茶來,味道果真是不錯的?!?/br> 道長看了看杯底漂浮著的龍井茶葉, 色綠,香郁。他抬起頭:“王爺愛喝茶也愛博弈, 二者都是修身養(yǎng)性的, 怪不得王爺通身的氣派, 看上去便是成大事者?!?/br> 宋如瀾啜了口茶,不置可否,面上帶著笑:“多謝道長此番相助, 他日道長若有需得本王的地方, 盡管說便是。” 道長捋了捋胡須:“王爺客氣,你我二人既是朋友,便無需在意這些繁文縟節(jié)?!?/br> 外頭樹影在窗欞上搖曳著, 道長想起王爺在江西那處的府邸,有假山竹林,他的書房在竹林深處,一陣風過, 林子里颯颯作響。 他也啜了口茶,問:“王爺身子怎么樣了?” “按道長的囑咐靜養(yǎng)著,沒什么大礙。”宋如瀾吩咐宮人拿了楸木棋盤來,說:“與我下幾盤棋如何?” 道長自是笑笑:“貧道棋藝不精,在王爺面前班門弄斧,還得望王爺莫要見怪?!?/br> “你還讓本王不要拘禮,自己倒是先拘上課?!彼稳鐬懩﹃鬃?,說:“道長先請?!?/br> 道長捋著胡須點頭,先行一步,宋如瀾跟著落下。 道長看他穿著單薄,就說:“天雖熱起來,王爺畢竟身子還不妥,還得注意著,可別受了寒?!?/br> 宋如瀾眼睛盯著棋局未變,嘴上應答:“道長放心,我會多注意的。” 他笑了笑,王爺果然不易分神,下個棋局都這般認真,他設的那些個局,自然更是十分精細了。 道長又想起來:“在江西那邊我給您煉了丹藥,調養(yǎng)生息的,一直說親自拿給您,后來諸事纏身,竟給忘了……等您回了江西,我再登門給您吧?!?/br> 宋如瀾沒說話,暖光從門口青石板上往屋里蔓延,透過屏風,光線一明一暗,照到他臉上,顯得他神色晦暗不明。 然后他輕聲說:“暫且不會回江西那邊了?!?/br> 道長落子的手微微一頓,早便知道他此番定是做好了打算,只是沒想到,這才幾日,皇上竟同意了? “那江西那邊的人……” “我自有打算,畢竟那頭也需要人在。”宋如瀾沒把話說完,其實暗地里得力的人他已經在往京城調了,只留了下面忠心點的人在,不時觀察江西的境況。 “道長若是在宮里待不慣,且再等著時日,本王就不住皇宮里了?!?/br> 道長不明白他這話了,轉著眼珠子問緣由,就聽到他說:“我已吩咐付深在京城里找好了府邸,待我身子好的差不多了,就住那里去?!?/br> 紫禁城外,你來我往再怎么也方便些。 道長還想問些什么,宋如瀾先笑了聲:“……這一局道長是扳不回來了?!?/br> 他頓時低頭來看,白子被圍制地死死的,果然,敗局已定。 他笑了笑:“貧道心服口服?!?/br> 宋如瀾喝了口茶,不急不緩:“最近與我對弈的人,大都心不在焉,自然輸的心服口服……你我二人再來幾局,道長也得讓我心服口服一番才是?!?/br> ********************* 蘇皎月睡了一覺起來,精神好了許多,月嬤嬤伺候她梳洗了,想起要去皇后那一趟,便親自端著盆子出去了。 她從架子上取了本書,慢慢走到桌前坐下,低著頭輕輕翻動書頁,瑞香不在屋里,她自己伸出手倒茶,不小心碰到今中午玉簪拿來的點心。 包裝挺好,兩股繩由下而上,在頂端打了個結,紙是駝色的,上面什么都沒有。 蘇皎月撫了撫它邊緣,心想怎么不用食盒裝,包裹在紙里若是變得黏了,口感倒不好了。 她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唇角微微勾著,如清風拂面,柔和之美。一雙手飛快解著上面的結,包裝紙很快就被拆開,露出燈芯糕潔白晶潤的一角。 她特地湊上前聞了聞,沒什么特別的味道,倒是模樣竟真的像燈芯。 蘇皎月記得曾聽過燈芯糕這名字,忘記哪里聽到的了,據說是也能像燈芯一般點燃,燃著還會有花開的香氣。 瑞香和珊瑚從屋外回來了,珊瑚在門上給玉簪看采來的花樣,瑞香則徑直走進屋里,放好了東西,走出來自然看見了桌上的點心。 蘇皎月便說:“叫珊瑚和玉簪也進來吧。”她方才吃了一兩根,味道甜而不膩,很是清涼,適合夏季的時候吃。 瑞香還未走近,聽了她的話笑了笑,就出去喚了她們進來。 珊瑚最先湊過來:“這點心我從未見過的,一條一條,像面食,卻又太短了些?!?/br> 蘇皎月將點心朝她面前推了推:“這是燈芯糕,吃著不錯?!庇终f:“你們也過來,待會怕是沒有了?!?/br> 瑞香聽見她說燈芯糕就愣住了,抬起頭看了看,見娘娘神態(tài)未有變化,反倒是眼底都蘊著笑意,再看玉簪和珊瑚,珊瑚悶著頭只顧吃,玉簪在原地猶豫片刻,才挪著步子上前。 她卻不敢再上前了,只候在一旁,心里頭思緒萬千。 蘇皎月看她不動,便問:“你可是不愛吃這些?” 她確實很少見瑞香吃點心,她賞的多,珊瑚倒是隨時愛吃。 瑞香頓了頓,還是點點頭:“奴婢不大餓,娘娘吃著就好?!?/br> 她看她神色挺認真,便收回視線不再勸了。 燈芯糕有些多,三個人最終還是未吃完,玉簪抿了抿唇問:“娘娘,剩下的可要賞給下面的宮人?” 以往剩的多的點心,大都是分給下面的人的。 蘇皎月正喝著茶,聞言半晌沒說話,片刻后輕輕搖了搖頭:“……算了吧。” 賞的東西多了,也不大好。 況且宋景年第一次吩咐人送糕點來,賞給下人,她總覺得哪里不妥。 玉簪得了令,便給她包好,放在一旁。 瑞香是一直未說話。 *********************** 晚上的時候,宋景年回來,蘇皎月下午吃了點心不餓,就等他回來才傳了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