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jié)
阿十懷疑看著她:“你說的是真的?!?/br> 冬兒點點頭:“真的,奴婢聽的真真兒” 阿十仍是不信:“那你說說是誰?” 冬兒小聲道:“小姐,奴婢聽見國公爺說是睿王殿下?!?/br> 阿十以為自己聽差了:“你說誰?” 冬兒又道:“睿王殿下,當今萬歲爺的皇叔。” 阿十頓時一副被雷劈中的表情:“冬兒你說笑的吧?!?/br> 冬兒搖搖頭:“干系小姐的終身大事,奴婢哪敢說笑,聽見夫人說要在皇上萬壽那日進宮的時候,趁機相看相看。聽人說睿王殿下風姿俊美,跟咱們八少爺當年并稱京城雙璧公子,可見傳言不假,而且,小姐當年不是也很仰慕睿王殿下的風采嗎,若是公爺夫人應了,倒是一門好親事呢?!?/br> ☆、丈母娘看女婿 什么好親事?阿十覺得自己跟那冰塊男還真是孽緣啊,怎么就脫不開了呢,不管了,想來爹娘要給自己定親怎么也要來問問自己,自己點了頭才能答應,更何況還有哥哥們呢,十有八九成不了。 只不過這回阿十倒猜錯了,皇上萬壽的宮宴阿十并未參加,反正都知道她這個國公府的千金養(yǎng)的金貴,舉凡應酬大都托病,所以不出現也沒人覺得奇怪,倒是納悶國公夫人今年怎么待了這么長時候,雖是臣妻,可國公夫人卻是皇后娘娘的外祖母,東宮太子殿下得叫一聲老祖宗,輩份高,年紀也大,故此即便這樣推脫不得的宮宴,也不過來站站露一面就回了,也沒人敢挑禮。 今年這是怎么了,竟然從頭到尾坐在皇后娘娘下首的席上全程沒動勁兒,其實老太太早已不耐煩了,看了眼旁邊的大兒媳開口道:“這給阿十相看個女婿怎么這樣難,這都趕上大姑娘上轎了。” 大兒媳自是知道婆婆的脾氣,忙道:“您老別急,蘭兒讓周喜兒在前邊兒盯著呢,年年萬壽皇上都是中途便離席,更何況今兒睿王殿下在,雖說是叔侄兒,卻是自小一處里長起來的,情分比皇上那些嫡親的兄弟都要親近,睿王殿下難得進宮一趟,叔侄兒倆必會說些梯己話,那宴上亂糟糟的卻不得說話兒,蘭兒說皇上叫人在御花園的沁香亭子里置辦了小席,就是為了招待睿王殿下,您老再等會兒,等皇上去了,咱們再過去不就瞧見了嗎?!?/br> 王氏夫人:“這么說起來皇上也不是性子冷,對這位皇叔不是挺熱乎的嗎。” 大兒媳哪會不知婆婆這是又想起當初自己答應蘭兒進宮的事了,不禁道:“蘭兒是我生的,您老疼孫女,媳婦兒難道不疼閨女,只是這姻緣真是天注定的,當初我跟她爹也是不想她走這條路,雖說母儀天下尊榮無倆,可咱謝家何時注重過這些虛名,望著孩子們能平安和樂的過日子就成了,可蘭兒卻執(zhí)意走這條路,后來我才知道,她那一顆心里頭裝的都是皇上,這女子一旦動了情就跟那夜里里飛蛾一般,明知前頭是火也會義無反顧的撲過去,是好是歹也是她自己的姻緣,蘭兒的脾氣您老是知道的,她自己若是樂意,我們當爹娘的想攔也攔不住。” 王氏夫人嘆了口氣:“這孩子自小主意就正,平常不言不語的,可一旦決定了事兒就誰也變不了,好在如今有了阿徹,說起阿徹,才多大的孩子啊,就去前頭了,那些大臣一個比著一個jian滑,仔細使壞灌阿徹酒,他年紀小身子弱承不住?!?/br> 大兒媳聽了忙道:“您老就別cao心了,阿徹可不小了,都十二了,去年就隨他父皇臨朝參知政事了,太傅時常贊他聰敏好學,老成持重,不愧我大晉的東宮儲君呢?!?/br> 王氏愣了愣:“阿十都是孩子,阿徹比阿十還小好幾歲呢,怎么就成大人了,我記得阿十十二的時候,還天天跑出去跟咱們府后頭那幾個皮小子瘋玩呢?!?/br> 大兒媳笑了:“阿十是女孩子啊,又是咱們國公府獨一份的千金小姐,自是要嬌養(yǎng)著的,而且,阿十那個性子,估摸到了八十也是孩子心性?!?/br> 王氏也笑了起來:“我跟你公公還覺阿十長得快呢,總覺著昨兒還在我懷里抱著小娃娃,一轉眼就能跑會跳了的了,這再一轉眼啊,就該成親嫁人了……”說到嫁人眼圈都紅了,甭提多難舍了。 大兒媳暗暗好笑,雖說都知道阿十是公婆的心肝兒寶貝疙瘩,可這還沒嫁人呢,剛一提就難舍難離的,將來真嫁的時候怎么辦,卻也只能勸婆婆:“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阿十大了怎么也得尋婆家,您老幫著把關,挑個樣樣兒都好的女婿,等阿十過了門,夫妻恩愛的過小日子,來年給您老生個外孫子抱,您老難道不高興啊?!?/br> 王氏卻搖頭:“什么孫子,阿十這頭一胎肯定是孫女,一準兒跟阿十小時候一模一樣,瞧著就可人疼。” 大兒媳點點頭:“對,對,外孫女,跟阿十一樣好看,長大了也是咱們京里的第一美人?!笨芍髸x也只有她們謝家閨女金貴,小子倒看的尋常。 正說著,就見那邊兒周喜兒匆匆小跑了過來,上前在皇后娘娘耳邊嘀咕了兩句,皇后娘娘開口道:“時辰不早,各位內眷支應到這會兒,想必也乏了,本觀看今兒這宴就到這兒吧。”站起來走了。 眾人忙下跪:“恭送皇后娘娘?!?/br> 皇后娘娘前腳走,王氏夫人婆媳倆后腳就跟了出去。 出了大殿就見皇后娘娘正在前頭候著呢,一見祖母忙伸手來扶著,規(guī)矩不過是給別人瞧得,自己家里人講究那么多做什么,王氏夫人這會兒才仔細端詳她半晌道:“剛在殿里倒是沒瞧仔細,這會兒看著怎比上回又瘦了些?!?/br> 皇后:“祖母的眼神越發(fā)好了,可見身子骨硬朗,這些日子趕上皇上萬壽,后宮事兒多了些,忙亂起來,膳食便不大顧得上,這才瘦了一些。” 王氏夫人:“你這宮里頭事兒多著呢,若事事親力親為累死都忙不完,能交給下頭的奴才們就別自己硬撐著,熬壞了身子,祖母心疼。” 皇后眼角微潤:“是蘭兒不孝讓祖母擔心了。” 王氏夫人拍了拍她的手:“你們都是孝順孩子,祖母知道,前頭那個亭子就是沁香亭嗎?!?/br> 皇后點點頭:“ 是了,祖母您瞧萬歲爺對面那個就是?;适?。” 王氏夫人揉了揉眼:“不成,這離著太遠,我這眼睛又花,巧不清楚眉眼兒,不過遠遠望著這身姿還過得去?!?/br> 大兒媳不禁道:“哪只過得去啊,睿王殿下跟咱們家老八當年可是并稱京城雙璧,尤其您老可別忘了,睿王殿下是帶兵的將軍王?!?/br> 王氏夫人揮揮手:“什么王也得我親眼仔細瞧過了才能作數,光聽你們說可不成?!?/br> 皇后娘娘忍不住笑了一聲:“蘭兒知道祖母要仔細相看,咱們過去就是。”說著讓周喜兒過去先跟御前的總管太監(jiān)王德順打了個招呼。 本就是事先安排好的事兒,自不會攔著,王德順進了亭子里躬身:“回萬歲爺,皇后娘娘與國公府老祖宗,承恩公蘇氏夫人,正在那邊兒賞景兒?!?/br> 皇上忙道:“老祖宗難得進宮,快請過來?!?/br> 王德順應著去了,不大會兒功夫,祖孫三人進了沁香亭。 王氏夫人剛要跪下行禮,皇上就忙道:“都是家里人,這些虛禮就免了吧?!蓖跏戏蛉艘膊怀C情:“老婆子謝皇上恩典。”抬起頭來一眼都沒瞧皇上,直接看向皇上旁邊的睿王,上下打量了數遭,那目光著實有些露骨。 皇后娘娘忍不住咳嗽了一聲:“祖母,這是睿王殿下?!?/br> 王氏夫人這才收回目光,又要跪下行禮,睿王忙道:“皇上都不受您的禮,您老這可要折煞我了?!?/br> 王氏夫人道:“那老婆子就不跟殿下虛客氣了?!闭f著仍是上下的打量,又瞧了幾遍,方才道:“想必皇上跟睿王殿下有國家大事要商量,老婆子就不攪擾了,再不出宮,只怕我家那老頭子這會兒已在宮門外等的不耐煩了,老婆子告退?!?/br> 皇上站起來以示尊敬,吩咐王德順親替自己送出了御花園。 一出御花園,皇后娘娘就道:“祖母您可也真是的,哪有您這么瞧人的,把人家睿王都瞧毛了?!?/br> 王氏夫人:“我沒瞧著他毛啊,挺穩(wěn)重的,先不說別的這份大氣倒是難得?!?/br> 皇后娘娘笑道:“這么說祖母是相看中了?!?/br> 王氏夫人:“阿十自小是個跳脫的性子,又被我跟你祖父寵著長大,旁的還罷了,就是脾氣扭,若是尋個年紀相仿的女婿,將來還不知怎么打呢,倒是年紀大些的好,這睿王的年紀我瞧著倒合心思,人也穩(wěn)妥,模樣兒跟咱們阿十也算般配,只是尋常他這般年紀的男子,大都成婚了啊,要不房里也有幾個伺候的丫頭,想來他身邊兒也早有人了吧。” 蘇氏夫人聽了忙道:“您老多慮了,睿王殿下可是有名兒的潔身自好,他哪個睿王府里頭除了太監(jiān)就是婆子,正經年輕的丫頭便有也是房里伺候的,您老盡管放心吧。” 聽兒媳這么一說,王氏夫人卻更不放心了,搖搖頭:“你說他也不過才二十六,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身邊怎會沒人,你瞧瞧老八雖說娶了媳婦兒之后收了心,之前可沒少折騰,就算老九聽說外頭那什么樓里頭有個紅顏知己,時常的去,這睿王殿下竟樂意當和尚,實在令人想不明白,莫不是有什么隱疾吧?!?/br> 皇后娘娘搖頭失笑:“您老這是想哪兒去了,太醫(yī)院隔三差五就有人請平安脈,睿王可是練武帶兵的人,身體比誰都好,哪來的什么隱疾???您老盡管放心,蘭兒還能害了小姑不成?!?/br> 作者有話要說: 本文明天v,v當日只能一更,親們諒解,另本文不長,估計三十萬左右。 ☆、竟然就賜婚了 皇后娘娘知道祖母是舍不得小姑,可再這么下去, 真把小姑的終身耽擱了, 更何況自己瞧了許久,也就睿王最為妥當,無論相貌還是其他都跟小姑很是般配, 尤其睿王身邊并無侍妾通房, 小姑嫁過去在睿王府里仍可作威作福, 雖說皇族規(guī)矩大些, 可有自己看顧著,誰敢為難小姑,權衡了再權衡,方才選定了睿王,若因祖母一時不舍,錯過了好姻緣,以后后悔可晚了。 想到此,開口道:“祖母若擔心小姑不喜歡, 可是多慮了, 您老莫非忘了當年小姑可是沒少掃聽睿王的事兒,當成故事聽呢, 俗話說這沒人愛英雄,睿王自是稱得上我大晉的英雄,小姑也是京城第一美人,兩人不是正配嗎?!?/br> 王氏夫人想了想:“這倒是,當年這丫頭可是逢人就掃聽睿王大破西戎的事兒, 聽人一說兩只眼都發(fā)亮,想來這就是冥冥之中的緣分了,許老天爺早就注定好了,我倒是瞧著睿王不差,要不就定下吧,只是咱們這兒說的熱鬧也沒用啊,睿王畢竟是皇叔,這定親可是大事兒,也不能咱們說了就算吧?!?/br> 皇后娘娘笑道:“ 祖母這婚姻事該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宣平候親做大媒,太太上皇也早上門跟您二老提了親事,只您跟祖父點了頭,這親事就成了,此事您老莫擔心,都交給蘭兒就好?!?/br> 王氏夫人想想剛才在亭子里那風姿俊秀的睿王殿下,說句不偏私的話,雖與老八并稱什么京城雙壁,可要是真比起來,老八真被比下去了。阿十這一輩子得這么個女婿,也算不虧了,想到此點點頭:“你瞧著辦吧?!?/br> 不說王氏夫人這兒丈母娘相女婿,越相越滿意,再回頭說沁香亭這邊兒,送走了王氏夫人,皇上略瞧了睿王一眼開口道:“太太上皇前兒進宮來,把朕好一通臭罵,說朕盡顧著自己,一點兒不把你這個皇叔放在心上,連你娶妃這樣的大事都不理會,皇叔你說朕冤不冤?!?/br> 睿王微:“父皇年紀大了,愛嘮叨,皇上就給個耳朵便了,至于父皇說什么,皇上就當沒聽見不就好了。” 皇上白了他一眼:“你說的輕松,他可是太太上皇,朕的祖父,他說什么,朕只能恭敬的聽著,若敢輕慢,被那些言官知道,非逼朕下罪己詔不可,而且你年紀也真不小了,總不能永遠不娶吧,如今外頭都傳說你不近女色是因有龍陽之好,你要是再不娶個睿王妃,還不知要說出什么難聽的來呢” 睿王:“嘴長在他們身上,說什么自然由著他們?!?/br> 皇上:“你跟我說實話,你莫不是真喜好龍陽,若果真如此也不妨,咱們先娶個王妃在府里好歹應酬著太太上皇,另外朕再選幾個清秀可人的小子賜給你,只要你別做的太過,好歹的應承應承,外頭的流言自然就少了,如此,豈不兩全其美?!?/br> 睿王:“皇上誤會了,我并無龍陽之好,至于娶妃先不著急,明日要動身去南越走一趟,等我回來再議?!?/br> 皇上大喜,以往一提娶妃的事兒,皇叔就冷臉皺眉,直接拒絕,絕不會拖泥帶水,今日卻說先不著急,等他從南越回來再議,看來真是紅鸞星動,空了多年的睿王府要多位王妃了。 想著,開口道:“這滿京的世族閨秀,朕瞧了遍,也只有謝府的阿十跟你匹配,這謝府的阿十不大出來,你沒見過,模樣兒極美,性子雖有些淘氣卻因年紀小的緣故,等以后嫁了人自是不一樣了,謝家教出的兒女,不會錯的,且出身謝府,騎射是看家本事,想來你也不喜歡那些嬌嬌弱弱的姑娘?!?/br> 睿王:“若皇上喜歡,莫如選進宮當個皇妃豈不好。” 皇上:“你莫不是忘了蘭兒正是謝府的長孫女,更何況阿十是定國公的老來女,自小寵到大,就算朕是九五之尊,想納阿十為妃也絕無可能?!?/br> 睿王:“自小寵到大的,想來性子刁蠻,皇上總提這些不相干的人做什么?倒不如趁著今夜月色,我與皇上一醉方休,明日我一走,再回京怎么也要幾個月了?!?/br> 皇上:“夜郎王使者呈了國書,另表明夜郎王有意與我大晉結秦晉之好,入秋便親來京城朝拜納貢,言辭懇切不像有假?!?/br> 睿王:“夜郎鬧了這場瘟疫,國力凋敝,若再窮兵黷武,夜郎的百姓也不會答應,便夜郎王狼子野心,也只能暫時收斂,至于結秦晉之好,倒是可以安撫他?!?/br> 皇上點頭:“朕也如此考慮,夜郎地處西南夷,對于這些異族人安撫教化為上,若是能與夜郎結秦晉之好,至少南疆能太平幾年,尤其如今北狄蠢蠢欲動,若此時對南疆不穩(wěn),咱們大晉豈不是腹背受敵?!?/br> 睿王冷哼了一聲:“若北狄敢進犯我大晉疆土,本王必親自帶兵掃平北狄,以安我大晉北地河山。” 皇上:“有皇叔在,朕安枕無憂矣,不過話說回來,你不是剛從南越回來嗎,怎么又去,不說南越那邊兒的亂子平了嗎?!?/br> 睿王目光閃了閃:“我是去找人?!?/br> 皇上愣了愣頗有些意外:“找人?什么要緊之人,還非要大老遠跑去南越找?” 是要緊之人嗎,睿王下意識摸了摸腰上的荷包,若不是有這個荷包在,自己都以為那夜是一場夢了,那柔軟嬌小身子那般招人疼,讓自己恨不能把那小小的身子揉進他的骨血里,以至于有些孟浪,她又偏是啞巴,自己弄疼了她,只會發(fā)出嗚嗚咽咽的聲兒,像一個受傷可憐的小獸,可越是那般,卻越讓他放不開手,若不是那夜二王子逼宮,自己還不知要她多少次呢。 若果真如此,只怕過后她會更疼,既然疼為什么走了,是不想離開南越跟自己回晉國來嗎,還是說她本是不情愿被管家下藥帶回來的,醒了之后,怕淪為大王子府的家妓,方才逃跑,卻為何把番禹城幾乎翻了過來都未找到她,難道她不是南越女子?不,她身上明明穿著南越的服飾,不管怎樣自己都要找到她,問問她為何不告而別,為何不愿意跟自己回來,而且,那一夜自己要了她兩次,她的腹中是不是已經有了自己的孩兒……若有,算著日子,也該有三個月了…… 皇上見他不想提娶妃之事,也沒說什么,想來既沒像過去一半反對,便八九不離十了,娶正妃是大事,也不能急于一時,等他從南越回來再議也不遲。 想到此,便叫王德順倒酒,這一晃他們叔侄有幾年沒有像現在這樣把酒言歡了。 皇上是不著急,可有著急的,太太上皇便是那個最著急的,跟皇上喝了一夜酒,轉天天剛亮睿王便快馬加鞭的走了,連睿王府都沒回去。 等太太上皇得信的時候,睿王早沒影兒了,太太上皇氣的不行,自己看好的兒媳婦兒,兒子卻不上心,回頭被別人娶了,自己不白費功夫了。 一竿子撩到了宮里,沉著臉往承極殿上頭的御座上一坐,看了眼旁邊站著的皇上:“老五人呢?昨兒不是進宮來給你賀壽了嗎,怎么一轉眼就沒了。” 皇上恭敬的道:“皇叔說南越那邊兒還有些要緊事兒需料理,一早趕著出城了?!?/br> “狗屁要緊事,那南越如今太平的很,有他什么事兒啊,我問你昨兒晚上老謝頭那老婆子可見了你皇叔。” 皇上:“見了是見了。” 太上皇忙問:“怎么樣?那老婆子從年輕的時候就是麻煩精,又不是娶她,她非要相看什么,你快說那老太婆對你皇叔的印象如何?” 皇上咳嗽了一聲:“皇后說答應了?!?/br> “答應了?”太太上皇高興的胡子都翹起來了:“我就說老五配她的小阿十最妥當,就算那老婆再挑剔,也是一相就中,瞧瞧真叫我說中了吧,這就叫佳偶天成?!?/br> 說著,見皇上還站在哪兒不禁皺了皺眉:“你還站哪兒做什么,還不下旨賜婚,先把那小阿十定下來,就跑不了了?!?/br> 皇上為難的道:“太太上皇,這婚姻大事是不是得問問皇叔自己的意思,謝府那邊兒是相中了,可皇叔這兒還沒給準話兒呢,朕這賜婚旨一下,可無法轉圜了,若是皇叔回來不答應怎么辦?” 太太上皇:“他敢,我是他爹,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他什么事兒啊,讓你下旨就下旨,甭廢話,快寫。” 皇上雖覺不妥,可太太上皇眼巴巴的逼著呢,這旨意不寫也得寫,寫好了剛要叫王德順去謝宣旨,不想卻給太太上皇一把拿了過去:“不用王德順了,正好我要去找謝老頭下棋,幫你捎過去吧?!绷滔略捑妥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