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節(jié)
大吳人喜歡一切美好的事務(wù),包括美人。 就算女子對比其更美麗的女人,也很難有嫉妒心,很多人都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愛。 莫小荷一直以為,人都現(xiàn)實(shí),臉能刷卡,是不可能的,但是,她今天就遇見了。 “小美人,我姓王,叫我王大娘就成。” 老板娘和文氏打個招呼,熱情地拉著莫小荷的手,左看右看,就像婆婆看兒媳一般,怎么看怎么歡喜。 “前幾天下雨,家里庫房漏水了,有幾匹布料受潮,也賣不上價錢。” 老板娘指著角落里被水浸濕后有些褶皺的布料,很是惋惜,便宜的白菜價賣了,她不甘心,不如送人。 “小嬌娘,相逢就是有緣,你挑一匹吧,大娘送你。” 說罷,老板娘用手指挑了挑莫小荷的下巴,咯咯地笑出聲。 莫小荷一臉黑線。 若不是對方是個大娘,這輕浮的動作,她以為自己被調(diào)戲了呢! 文氏連忙擺手,緊張道,“這可使不得!” 布料沒有大問題,就是影響了美觀。 村里人,沒有鎮(zhèn)上那么講究,再說都是細(xì)棉布,做個小衣貼身穿,也是很舒服的。 省得穿粗布衣衫,晚上磨皮膚。 其中有一匹白色的,用水洗后,做月事帶也不錯。 這樣的殘次品,一匹也要百八十文,無功不受祿。 莫小荷也是這個有意思,她跟著點(diǎn)頭,畢竟和大娘不熟,突來的熱情,讓她有點(diǎn)警惕心,覺得是黃鼠狼給雞拜年。 “我是真心喜歡這丫頭,不值什么?!?/br> 別看布莊在角落,稍微偏僻,但是生意還好,又是自家的屋子,王大娘只請了一個伙計(jì),不需要多少成本。 “大娘,先別說這個,您看看我做的幾個帕子。” 李秀見對方是認(rèn)真的,趕忙轉(zhuǎn)移話題。 她小心地從包袱里取出做好的手帕,依次擺開,莫小荷提供的繡樣,放到前方。 “繡樣應(yīng)該是京都那邊傳來的吧?” 王大娘很有見識,很快分辨出來,連連點(diǎn)頭稱贊。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布料用的太差,普通繡帕給五文錢,這花樣新穎的,最多十五文。 “若是用紅色的絲綢,二百文也賣得?!?/br> 其中一幅蝶戲牡丹,配色非常新穎,讓人看著充滿喜氣。 鎮(zhèn)上有一戶糧米店的掌柜女兒要出嫁,正需要這種花樣。 王大娘想了片刻,拍板道,“咱們不是第一次打交道,我呢,是個厚道人,這花樣若是流出,有點(diǎn)可惜了。” 李秀何嘗不是如此想,只是她沒有門路,繡樣是表妹出的,她不能做主賣出去。 “我出綢緞和繡線,你用這個花樣做手帕,一個月時間,能做多少要多少?!?/br> “一方帕子五十文,如何?” 商人逐利,王大娘也不是開慈善堂的,她給出這個價錢,自己還有相當(dāng)多的油水,肯定不是虧本的買賣。 李秀不用出任何成本,只需要個手工,就能賺不少銀錢。 快的話,三天一方手帕,一個月,就有五百文錢進(jìn)賬,這是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好買賣! 第017章 打鐵鋪?zhàn)?/br> 可能是因?yàn)榍笆兰依锏慕?jīng)濟(jì)條件一直不錯,莫小荷不喜歡占人便宜。 而且,在這個時代,都是各人自掃門前雪,有人無緣無故地對你好,只因?yàn)樗^的眼緣,她不信。 最后兩方各退一步,王大娘收了五十個銅板,賣給莫小荷一匹被雨水淋濕的白色細(xì)棉布。 如大舅娘所說,做小衣,褻褲,亦或是做成月事帶,都是不錯的。 娘李氏對前身嬌生慣養(yǎng),肚兜都是用絲綢做的,比較細(xì)滑,不會磨嬌嫩的皮膚,但是夏日里穿,不吸汗,她總覺得沒細(xì)棉布舒服。 莫小荷身上有銀錢,她來外婆家住,娘怕虧到她的嘴,給了她一百文的零花錢。 “你這丫頭,你不要胭脂水粉,大舅娘就給你付了布錢。” 不等莫小荷拒絕,文氏不容分說掏錢,三人走出布莊的大門。 得到一個賺錢的活計(jì),李秀喜出望外,她不用費(fèi)腦子,不用出布料,沒有一點(diǎn)成本就能賺夠五百文,那可是半兩銀子??! 如果沒有表妹的繡樣,她的帕子只能賣五文錢。 “小荷,等我繡完,銀錢分你一半?!?/br> 按理說,李秀搭了個手工,她想把全部所賺得的都給表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