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干飯人 第185節(jié)
趙含章:…… 高縣令:…… 高縣令快哭了。 跟在他們身后的伍二郎聽見傅庭涵這樣直白的話,不住眼的去看他,星星眼。 見傅庭涵臉色沉凝,而隨行的人中竟無一人贊同他,伍二郎終于忍不住開口道:“郎主說得對,他們都是酒囊飯袋!” 為了表達自己的憤慨和唾棄,他還“啊呸”了一聲。 趙含章和高縣令:…… 傅庭涵終于反應過來,扭頭看了趙含章一眼,“你自然不在其中。” 伍二郎一時不解其中意,直到他們進了遂平縣城,然后直奔縣衙,趙含章坐在了縣衙正堂上。 而一直跟在趙含章身后的高縣令則是轉頭吩咐衙役,“快去叫縣丞和主簿前來拜見趙郡丞。” 衙役應下,小跑著去請人。 伍二郎張大了嘴巴。 他們這一路經(jīng)過不少村莊,對民情有了初步的了解,再看遂平縣內(nèi)的各種賬冊數(shù)據(jù),了解愈深。 趙含章都感受到遂平縣的百姓到了一個臨界點,此時只是麻木的等待著,他們有可能和以前一樣,無聲無息的渡過這個極點;也有可能和灈陽縣的百姓一樣,瞬間引爆那個點,直接就反了。 趙含章伸手揉了揉額頭,問道:“縣內(nèi)的糧鋪、富戶和商戶情況如何?” 高縣令斟酌的回答道:“還算有些積蓄,但……” 他悄悄的看了一眼趙含章,小聲道:“衙門也不能征調他們的財產(chǎn)吧?” 趙含章掀起眼皮瞥了他一眼,“誰說我要征調他們的財產(chǎn)了?” 現(xiàn)在她連平民都收不攏,為啥要去得罪這些人? 只要他們奉公守法,那就都是她的子民,她還是很愛他們的。 很愛他們的趙含章決定和他們做生意,直接寫了一封信交給秋武,讓他找人送回西平,“讓汲先生送一批錢來,遂平縣要用?!?/br> 高縣令眼睛大亮。 趙含章就與他嘆氣道:“子繁啊,這一路走來,遂平的百姓雖困苦,但他們對你并無怨言,我便知你是好官,我能助你的不多,希望我們一起努力,至少能讓百姓可以存活下去?!?/br> 高縣令,名盛,字子繁,他此時眼淚汪汪的回看趙含章,感動得不得了,二十多歲的青年眼淚跟不要錢一樣的往下掉,“我就知道,女郎心善,不會坐視百姓困苦,您放心,我一定竭盡全力,再不使遂平失民?!?/br> 在這個每天都產(chǎn)生大量流民的大晉,這個承諾算是很重的,趙含章也一臉感動的看著他,“好!我們共勉!” 一旁的傅庭涵:…… 他抽了抽嘴角,移開目光,轉到一旁就看到已經(jīng)呆滯的伍二郎,他干脆走到他邊上,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走吧,先下去安置了?!?/br> 聽荷主動來領他。 在她看來,伍二郎叔侄四個都是女郎買來的下人,自然與她是一樣的。 趙含章不住在縣衙,而是住在隔了一條街的驛站,她直接把人帶到驛站,見他們身上還是之前臟兮兮的那套衣裳,便拿出兩串錢給他,“去給你們買兩身衣裳鞋襪,把自己的東西配齊了,今天洗漱干凈,明天要到跟前聽吩咐的?!?/br> 伍二郎終于想起來問,“我,我們主子是……郡丞?” “不錯?!?/br> 伍二郎呆呆的,“難道我竟一直看錯了,那不是女郎,竟是個郎君?” 但聽聲音也不像啊。 聽荷橫了他一眼道:“我們主子就是女郎,女郎怎么了?” 她道:“我們家就是女郎當家,你之前沒聽說過嗎,西平縣縣君是個女郎!” “但那是縣君……”伍二郎瞪大了眼睛,“所以我們女郎就是西平縣的縣君?” 聽荷點頭,微微抬著下巴驕矜的道:“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郡丞了?!?/br> 伍二郎捂住胸口,眼睛閃閃發(fā)亮,“早知道是她,那兩個燒餅我就不騙了。” 聽荷又忍不住橫了他一眼。 伍二郎一個激靈醒過神來,接了錢,立即拖了三個侄子侄女出去買衣服。 他沒有買貴的,但也沒有買很便宜的,而是買了還算體面的灰色麻衣,那麻比他們常穿的粗麻要好一點兒。 但他好好的挑選了鞋子,尤其是他和大壯的鞋子,他買了好鞋,“你年紀也不小,可以給主子跑腿了,需要好鞋子,二壯和三姑就隨便穿點兒就行。” 大壯一臉認同的點頭。 趙含章和傅庭涵正式入駐遂平縣,傅庭涵在戶房整理遂平縣的數(shù)據(jù),趙含章則是在高縣令的引薦下見了縣里的富戶、士紳和糧商。 趙含章直接和他們買糧食,有爽快的愿意賣給她的,也有遲疑著不肯售出的,畢竟富戶和士紳們并不是糧商,這個世道,他們更愿意把糧食抓在手里。 趙含章就勸他們,“秋收在即,到時候你們田地里又有產(chǎn)出,現(xiàn)下存著這些糧食又有什么用呢?” 她笑道:“我們耕種田地,除了想要獲得食物外,便是想要用它換得其他的好東西,幾位都不是缺糧的人,已經(jīng)溫飽,何不用以交換其他的東西,讓生活更自在文雅些呢?” 趙含章表示,她愿意用紙張、書籍和琉璃等物品交換糧食。 這一下,富戶和士紳們沒有遲疑,點頭答應了下來。 趙含章嘴角微翹,當即就和他們確定了交易的數(shù)量。 于是各家回去準備糧食。 趙含章則是讓高縣令通知各里里正來縣衙開會,“等他們到了,我們確定一下每里的賑濟糧食,可能不是很多,但應該可以讓他們渡過這段艱難的時候。” 高縣令感動不已,“下官代遂平縣百姓拜謝郡丞?!?/br> 第308章 乞活 遂平縣距離西平縣不遠,因此西平的很多消息都能夠傳到遂平來,尤其是和西平相距不遠的那幾個村莊。 他們都知道,隔壁西平去年被亂軍攻入縣城,殺了不少人,然后換了一個女縣君。 據(jù)說那位女縣君很心善,不僅給他們賑濟糧,入冬之后還以工代賑,讓他們修路修水利賺錢,他們縣內(nèi)的糧價都被她壓了下來。 聽說隔壁村子有人是西平那邊嫁過來的,因此偷偷帶了人過去干活兒,也賺了不少錢,買了不少糧食,他們今年進春就過得比他們好。 他們收到的消息晚一點兒,也沒有門路,只能羨慕的看著,但后來他們也結伴去了西平縣城。 他們?nèi)ベI糧食。 聽說西平的糧價要比外頭低很多。 一去,果然要低很多。 大家日子都難過,雖然羨慕西平縣人,但去年他們也損失不少,死了不少人,這種羨慕是打折扣的。 但這種羨慕在繳納夏稅后便漸漸升級到嫉妒,都是汝南郡人,憑什么他們就要足額納稅,而隔壁的西平卻只需繳納一半? 本來他們對高縣令很有怨氣的,覺得隔壁的西平縣令還是女郎呢,她都有膽只繳納一半的賦稅,他一個大男人卻只會逼他們繳納足額的稅; 但很快,同樣和他們隔壁,且接壤更多的灈陽縣消息傳來,聽說他們郡丞給他們的賦稅又增加了一些,然后孫縣令也跟著逼他們加稅。 然后遂平縣百姓的心就平和下來了,且開始躺著裝死,算了,算了,好歹他們縣令不會再加稅,其實他們真的交不上賦稅,高縣令也不會真的把他們抓到牢里去。 正是這種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態(tài)讓他們躺平,但躺平并不能填飽肚子,人該餓的時候還是會餓,所以有人離開故鄉(xiāng),往遠處去流浪。 他們不知道在外面能不能活,但總要試一試,留下是必死的; 有人則忍著心痛去割青苗,用還沒成熟的豆子和水稻勉強填一填肚子; 更多的人是等著,等著八月的到來,等著水稻和豆子成熟。 他們以為日子就是這樣過了,熬到秋收就好了,誰知道里正去了一趟縣城后回來和他們說,“叫上村里的青壯,跟我去縣衙拿賑濟的糧食?!?/br> 村民們都驚呆了,紛紛問道:“縣衙能拿得出賑濟的糧食?” 里正就一臉高深的道:“灈陽反了……” “我們知道,聽說打得很厲害呢,縣令都被殺了?!?/br> 里正:“……縣令沒被殺,被殺的是郡丞?!?/br> “殺就殺了,干我們什么事?” “所以我們換了一個新郡丞,”里正道:“新郡丞就是西平縣的女縣君,她心善,看到我們遂平百姓日子過得苦,便拿出許多錢來買了糧食,我們現(xiàn)在就去領賑濟糧?!?/br> 村民們驚呆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立即夸道:“女縣君是好人啊!” “縣君啥縣君,現(xiàn)在是郡丞了!” 他們立即改口,“女郡丞真是好人??!” 里正道:“我們這位郡丞姓趙?!?/br> 村民們記下了,打算去了縣城就要好好的拜一拜這位趙郡丞。 這是一里,還有另一里,里正從縣衙里趕回來時,正好遇上村里好幾家拖家?guī)Э诘囊鋈テ蚧顑?,他連忙攔住人,“你們這是上哪兒去?” “出去乞活兒?!?/br> “你們家里都種了田地……” “所以我爹娘沒走,他們老了,走不動,我給割了一把青苗,慢慢吃,能熬幾天,熬到八月豆子或者水稻熟了就好。”他道:“我們年輕,還能走,出去乞活兒,一家子留在一起是活不了的?!?/br> 說罷就要走。 里正忙攔住他們道:“別,縣衙有賑濟糧了,你們留下?!?/br> 他們一臉懷疑,“里正,您別為了留下我們就說謊,我們真的活不下去了,您留我們,您養(yǎng)我們嗎?” 里正沒好氣的道:“我不養(yǎng)你們,自有人養(yǎng)你們,我們?nèi)昴峡Q了一個新郡丞,是隔壁西平縣的女縣君,她給我們縣送賑濟糧食了?!?/br> 村民們一聽,轉身就走。 里正瞪大眼,“你們干嘛去?” “回家!”為首的漢子沖天大喊一聲,“我們能活啦!” 一旁的人就解釋道:“我們本來打算去西平縣的,聽說西平縣那邊的女縣君心特別善,流民過去都收的?!?/br> 所以他們很羨慕西平縣的人,現(xiàn)在嘛,女縣君也是他們的郡丞啦,他們都是女郡丞的子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