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热爱在线观看视频,国产成人福利资源在线,成年美女黄网色大观看全,狠狠色综合激情丁香五月,777奇米电影网99久久,精品国际久久久久999,成人无码午夜成人无码免费视频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圣賢養(yǎng)成系統(tǒng)(唐朝)在線閱讀 - 第85節(jié)

第85節(jié)

    等虞世南來了,聽到他說起長期發(fā)表文章的事情,李總眼珠一轉(zhuǎn)決定自己也辦報紙,到時候他可以每期都寫些話給百姓們。越想越覺得自己的主意好,內(nèi)心感嘆也只有他這種千古難得一見的好皇帝了,才能做到越過一切障礙直接同百姓交流。

    李世民自去年就學(xué)聰明了,用王玨的東西得先跟人家打聲招呼,若要求不過分,沒有不答應(yīng)的。這回被派出去的內(nèi)侍沒抱怨,就算去南山宣旨的活兒再尷尬,也比在這沒完沒了的通傳哪個大臣求見好,這么一下午他嗓子都快說不出話來了。

    沒有遇到所謂的尷尬,因為內(nèi)侍到南山時撲了個空,一直在守孝的王縣伯居然出門去了。給弟子們放一下午假后,王玨便獨自往墨家堡而去。

    黃文來信打聽趙德言這個人,李承乾派人去調(diào)查后愣沒查著。按黃文信上的描述,這樣的人可不該是無名之輩。想到墨家那也沒有消息傳來,王玨急得自己上門去問。

    墨家堡堂屋內(nèi),孟襄連著墨云和三位長老,同王玨一起無奈嘆息。不出所料,墨家將關(guān)于趙德言的描述,和黃文來信背后的畫像傳至隱在民間同門處,竟無人能查得此人的消息。

    王玨皺眉猜測道:“難道趙德言是假名?”

    墨家三位長老都不吭聲,他們與百家派交好的情況下竟幫不上友人,好面子的老人家們都快郁悶死了。王玨正想著實在不行就去宮里問圣上,反正邊關(guān)縣令上報黃文越獄的事情時,她就將對自家弟子的懲處安排跟李世民報備過。

    正在她要起身告辭時,一直拿著人像猛瞧的孟襄突然開口說道:“長老們可還記得,咱們十年前在邊關(guān)遇到一個神經(jīng)病的事情?雖容貌體態(tài)與那會兒不同,然而你們看看這畫像上此人拇指與食指的比例,當(dāng)初我還因此嘲笑過他呢?!?/br>
    墨云懵懂,三位長老則是拍案恍悟,“原來是他?。?!”

    作者有話要說:

    第139章 報紙發(fā)行

    百姓們眼尖著呢,從李承乾帶師弟們進城時,就有人關(guān)注著他們的動向。眼瞧著他們進出好些大臣家中,被拜訪者送客后又不約而同地往皇宮趕,大家皆預(yù)感又有趣事發(fā)生。

    經(jīng)大嘴巴程咬金廣播,長安百姓又聽得兩個新詞文學(xué)社、報紙。果不出吳村長所料,自弄清這兩個詞匯是何意思,整日有大批人到南山村晃悠。來者皆要在隨園待一會兒,又到文學(xué)社外轉(zhuǎn)一圈才肯歸家。

    發(fā)榜次日,晉江文學(xué)社陸續(xù)收到很多來信,其中大部分是隨園書生們的投稿。也有百姓寫信來發(fā)表建議,信件末尾往往還帶著小故事。這可把長安城內(nèi)靠代筆寫信為生的人樂壞了,平日冷清的小攤這幾天竟排起長隊來。

    李承乾到工部要來一套活字印刷工具,文學(xué)社眾人用半個月時間篩選來稿和排版印刷,晉江文學(xué)報第一版終于順利與大家見面。

    《晉江文學(xué)報》作為報頭,位于報紙頂端居中處。報眉在報頭下方,用來刊登報紙創(chuàng)刊日期和出版日期。再下方就是通常放置頭條的位置,這個板塊原準(zhǔn)備用以發(fā)表李晉江的連載文章,這期則放了長孫無忌等文臣寫的文章,頭版右下角的倒頭條處放著程咬金和秦瓊的大作。

    除了這兩處固定位置,剩下主要分三大部分,分別是郎君板塊、娘子板塊和黃口板塊,乃用性別和年齡來篩選出目標(biāo)人群可能喜歡的作品,再分區(qū)域刊登在報紙上。值得一提的是,在報紙中間有個豎著的長方形細(xì)版塊,上書:廣而告之,歡迎合作。瞧著下方是對南山村建筑隊的推廣和介紹,心思靈敏的商戶們立刻猜出此版塊是作何用途。

    報紙有很多出售點,包括隨園、書肆、客棧等地。百家派師徒總是無意間使出饑餓營銷的策略,自知道報紙一物后百姓們期盼多日,投信者們都希望自己的故事能被選中、自己的建議能被采納,綜上種種使得首次印刷的三千份報紙上市后一個時辰內(nèi)便被搶購一空。

    繼《蘭陵王面具》火爆銷售后,說書人再次活躍起來。各酒館、客棧內(nèi)都有人拿著報紙誦讀,王玨和李晉江的話本讓這一行業(yè)內(nèi)的很多人身價倍漲,據(jù)說有好些說書人給他們立長生牌。往常這時候商家們都會笑瞇瞇地在店里數(shù)錢,今日卻很少看到知名店鋪老板們的影子,能做到行業(yè)頂端的無疑都是人精,他們看到報紙后第一時間就趕往南山洽談業(yè)務(wù)去了。

    除了喜歡湊在一起講八卦,享受熱鬧氣氛的百姓們,西市還混進很多李世民和大臣們派出的探子。李總和部分大臣是為打探報紙這一新鮮事物的受歡迎程度,另有接到邀稿的人則是派仆從探聽一下民間對他們作品的評價。

    說到對作品的評價,百姓們的口味還真不一樣,好些人都因此吵起來了。

    李晉江腦殘粉,“長孫尚書不愧為開國功臣,其眼光與見識絕非常人能比,光看他獨具慧眼瞧中李郎君就可知其眼光自有獨到之處?!?/br>
    “我雖不討厭李郎君的話本,卻覺得你們僅因長孫尚書抬舉李晉江就這般夸贊,實在過于偏頗了。瞧瞧孔祭酒和虞大學(xué)士寫的文章,這才是時下兒郎們該學(xué)習(xí)的典范?!贝四嗣婕t耳赤義憤填膺的書生一枚。

    另有一魁梧漢子湊熱鬧,“你們說的那些人,寫起文章來啰啰嗦嗦,若不說些我等聽不懂的詞匯便顯不出他們學(xué)識淵博了嗎?瞧瞧人家程將軍的文章多好,朗朗上口輕松易讀還說得十分有道理?!睗h子說完,啪地一下把報紙拍在案上,露出程咬金的大作《老夫教你怎么做人》來。

    本來爭執(zhí)的雙方是在討論似長孫無忌這種心機大叔好,還是孔穎達和虞世南這樣的學(xué)術(shù)帝棒,沒想到半路竟殺出個程咬金的忠實擁護者來。這哪行,對讀書人來說,有程咬金參與的事情就等于降低檔次。

    三方正要再吵之際,還有嫌不夠亂的。王家繡娘們今日休假,聽熱鬧的當(dāng)會兒發(fā)現(xiàn)他們居然全都不提秦將軍,幾個小娘子氣得也過來拍報紙了。啪啪啪,三張報紙拍在案上,“要我們說,秦將軍實屬大唐少有的文武全才,這全才自然比人才要好。瞧瞧文章標(biāo)題,《殺手锏》怎么看都比《老夫教你怎么做人》、《論新文學(xué)》和《猜題》厲害?!?/br>
    別說,這幾人還真沒白在王家混,說起話來也是有理有據(jù)。只不過對他人來說,這理卻凈是歪理。書生們瞧著幾個娘子仰著下頜盡顯得意,氣得他們直喘。

    一個嘴欠的漢子說道:“唯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也,孔夫子誠不欺我?!?/br>
    這下撞槍口上了,王玨授課時繡娘們往來也能聽上幾句,關(guān)于漢子說的這句話有人恰巧聽王玨給房遺愛解釋過。書生們瞧著幾個娘子胸有成竹的樣子就知道要壞事兒,暗罵那漢子什么都不懂還充文化人。剛想出言解釋就被小娘子們搶了話,原本輕聲討論的場景竟發(fā)展到客棧內(nèi)的來客們皆參與爭論起來。

    沒辦法,主要客棧內(nèi)隱藏著很多出來打探消息的人,聽著他們提起家主又討論誰最有本事這樣的問題,便是一開始只偷聽最后也忍不住過去參戰(zhàn)了。

    除了小部分地方發(fā)生這樣不和諧的事情,更多人則在討論報紙上的小說。由于沒收到類似寓言的小故事,李晉江將王玨講過的《狼來了》放上去,以此舉例說明此版塊需要何種內(nèi)容。除了為人爹娘的對王玨交口稱贊,另有人在讀郎君和娘子版塊強推的兩篇連載故事。

    這兩個故事都是李承乾拿給李晉江的,瞧他那神秘兮兮的樣子,師兄弟們皆好奇著猜測兩個故事到底出自何人之手。并非因熟人提供才給強推,這兩個故事寫的真心好。

    其中一個書名為《自古游俠多豪情》,這是一篇別出心裁的江湖小說,寫著漢末時幾個游俠兒為民族到邊關(guān)抗匈奴的故事。另一本故事叫《宮女上位記》,此為架空宮斗小說。想到之前去長孫尚書家發(fā)生的事情,師兄弟們皆猜測前者是長孫沖所寫,至于后者沒準(zhǔn)是宮中某位娘娘的大作。

    再看南山這邊,由于前些日子在墨家堡解決掉心頭擔(dān)憂的事情,王玨的心情也漸漸好起來。怕弟子不懂得經(jīng)商之道,她在課后特意來到山下的晉江文學(xué)社壓陣。

    “新鮮事物在初始時最受關(guān)注也最容易獲利,就像眾位做買賣推出新產(chǎn)品一個道理。報紙上的廣告欄只有那么大地方,我們雖有心幫眾位宣傳卻奈何局限太大,誰能先到此處做廣告實在不好挑選,大家覺得公平競價如何?”

    王縣伯不愧是房小郎的老師,她果真如傳聞般不走尋常路。世人都說他們這些商戶心黑好鉆營,面前這位名士比起他們來明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想到廣告這東西的種種好處,很多人明知面前是個坑也要硬著頭皮往里跳,沒見競爭對手也來了嘛。

    接下來的時間,王玨懷抱阿綠帶著弟子們在旁觀看,華夏的第一場拍賣會就在晉江文學(xué)社的小院中,由社長李晉江主持,拍賣物為《晉江文學(xué)報》廣告欄位置。

    聽著來人們瘋狂競價,房遺愛的眼珠骨碌碌直轉(zhuǎn),內(nèi)心正在思考怎么能利用李師弟的文學(xué)社再賺點媳婦本進來。武照跟他想的事情差不多,自己跟姐妹們的嫁妝自然是越多越好,想來李師兄應(yīng)該不介意幫幫忙吧。

    也不知這兩個小的怎么回事,腦子里總想這嫁娶之事,正在興奮聽人競價的李晉江還不知自己又被倆搗蛋鬼給盯上了。今日不止南山一處熱鬧,各大臣府上也很熱鬧,皇宮更熱鬧。

    “老爺,坊間百姓多擁護你,奈何xx家的仆從出言詆毀。”

    衷心的仆從們,在西市一言不合后開始互毆,各個被打得鼻青臉腫,回府就開始添油加醋找老大告狀。人活一張臉,雖然這些人做起事情來常常不要臉,但他們都很在意自己在民間的名聲。太過分了,哪有踩著人往上爬的道理,找圣上評理去!

    此時的李世民正處在水深火熱的自我懷疑之中,剛才大小老婆告訴他,她們正在合寫話本,故事已經(jīng)在報紙上連載了。雖已有不好的預(yù)感,李世民還是心懷期待地確認(rèn)道:“《宮女上位記》不會是你們寫的吧?”

    楊妃傲嬌道:“自然,別的文章哪有我們想的故事精彩?!?/br>
    “圣上可看了我們的作品?還請您指點一番~?!?/br>
    聽著李世民被打趣擠兌,長孫皇后只是看著他淡笑不語。圣上前些日子寵幸的宮女最近過于恃寵而驕了,作為一國之后必然要做到提醒圣上又不能顯得自己小家子氣好吃醋,寫小說可不就是個好辦法嘛。別以為那身份卑微之人好拿捏,就通過這個故事告訴你宮女能怎么謀上位。

    李世民從未似現(xiàn)在這般感激那些沒事亂攪事的大臣們,聽到侍從說有幾個大臣嚷嚷著來找他主持公道,他連忙以此為理由離開后宮。宮女什么的,在他心里就是個玩應(yīng),最近那位也是因為小曲唱得好才多見了幾次,難道她私下里有什么動作,竟惹得后宮眾人大怒?

    想到后宮女人編寫的那本小說,李世民渾身一抖,瞧著故事里的這個計謀那個陷阱,他后宮的女人們都能組個謀士團隊了。李總琢磨著實在不能小瞧女人,以后還是盡量不要隨便往后宮收人為好。

    作者有話要說:

    第140章 科舉考試

    唐朝處于科舉考試的初期,本是統(tǒng)治者為對抗世家另辟蹊徑選取人才的途徑。然而,在這一階段卻存在很多弊端,比如開考密度過大、考試科目過多、考卷不糊名、考試名次由知貢舉一人決定等問題。

    除了考試本身,此人的名聲、家室等外在因素亦為主要參考條件,故此唐朝的科舉并不能公平地選取良才,科舉也無法成為補充官員的主要手段。即便如此,仍有大量寒門子寄希望于科舉,蓋因這是他們唯二的入仕路經(jīng)之一。

    王玨希望能為國做貢獻,然而她的身份有很多局限性,若主動干預(yù)太多朝廷政務(wù)恐遭人猜忌。謀事者最忌用力過猛,她在武德九年末剛運作完百家出世的事情,不好再在科舉之事上動手惹來更多人的仇視。

    唐朝大小考試很多,有些考試地方官就能決定成績,這樣的考試對想入仕的寒門子也沒什么幫助。今年之所以稱之為科舉年,因為這是繼李世民開恩科后尚書省再一次舉辦全國性質(zhì)的省試(省試是由尚書省舉辦的意思,不是省市級別的考試)。

    王玨前些日子忙著幫李晉江開文學(xué)社,又有開社后的報紙排版、廣告招商等事情要做,很難抽出時間想別的事情。這不文學(xué)社的運營已走上正軌,在給弟子們授課后的閑暇時間她又想起現(xiàn)下科舉的種種弊端來,正想著以什么借口折騰事兒的時候借口自動上門來。

    王成來報,孔祭酒和虞大學(xué)士相攜來訪。王玨聞得此消息,連忙讓清風(fēng)和明月準(zhǔn)備茶點待客。除了李晉江在山下的文學(xué)社,和近日來不知為何成了其跟屁蟲的房遺愛和武照,剩下的弟子們也趕緊出來見禮。

    初春的天氣還是有些涼,兩老頭爬山可別給累著了。瞧著他們面色如常,王玨放下心來,“您二位若想見我,直接邀我下山便可,山路危險怎好讓您們這番勞累?!?/br>
    孔穎達笑呵呵地回道:“無事無事,全當(dāng)鍛煉身體了。咱們關(guān)系親近,我也不說些虛言,此次前來主要為一件事情,老夫下個月壽辰你能不能給送個自行車?”

    虞世南聞言吹著胡子瞪了孔穎達一眼,“哼,怪道你偏要跟著來!還大儒呢,哪有人張口管人要賀禮還指定禮物的?!?/br>
    “年前王縣伯給長安修了水泥路,我瞧著你開春后沒事兒就到街上騎自行車,這不是羨慕你嘛!你想想,每次你都是一個人出行,我跟你做個伴豈不是更有趣兒?”孔穎達用一般正經(jīng)的臉,說著三歲孩童間的日常對話,讓百家派聽眾很是無語。

    虞世南的腦中出現(xiàn)一個,兩老頭一路騎自行車到皇宮,在宮內(nèi)一起被武痞們羨慕,下朝后再相伴而回的畫面,居然也覺得很不錯。再看看友人那張故作可憐的老臉,虞世南說道:“你瞧我做什么,我可不會造自行車。”

    這就是同意了,孔穎達聞言又期待地看向王玨。兩派關(guān)系本身就好,再加上造自行車對王玨來說又不是難事,能不應(yīng)承嘛。

    “小事爾,定然準(zhǔn)時給您送到?!蓖醌k做完肯定的答復(fù)又看向虞世南,孔祭酒可是尾隨他過來的,這位該有正事兒了吧?

    虞世南見王玨將目光移向自己,面色微紅著說道:“尚書省要在今年春季舉辦省試,圣上惱怒科舉選才不能滿足其要求,遂在去年末下旨讓我等重整科舉事宜。我們在今日早朝時呈上方案,圣上仍覺得不合心意,老夫想到你主意頗多遂來請教?!?/br>
    真是瞌睡來了有人送枕頭,這忙幫得完全是求之不得,“請教什么的可不敢當(dāng),我懂得的知識都靠學(xué)派先輩傳承,不若我跟您講講我們百家派祖輩對科舉的設(shè)想可好?”

    “如此,勞煩王縣伯細(xì)講?!庇菔滥蠈ν醌k的欣賞又提高幾分,自來就知道她不恃才傲物,難得還會細(xì)心顧及老人家顏面,甚好甚好。

    “若朝廷真想由科舉尋覓良才,便要先杜絕暗箱cao作一說。往后的考卷需糊名,亦要檢查是否有夾帶。州府試由幾個朝廷指定的官員到各州閱卷,待分出錄取名次時再揭開名字。到省試一步也是如此,省試入選者需到大殿由圣上出題再考,而后朝廷出十位重臣當(dāng)場閱卷,推選出十名最佳者當(dāng)場讀卷。再由圣上給出名次欽點前三位為狀元、榜眼、探花,如此這些人可稱為天子門生?!?/br>
    自宋朝開始科舉制度趨于完善,讀書人需先由各縣、州、府篩選后到省里再考,然后才是全國級別的考試。這還不算完,到都城還有會試、復(fù)試、殿試三輪,最后能留下的人才算脫穎而出。宋朝重文,經(jīng)唐朝的幾百年過渡已有很多讀書人,綜合初唐現(xiàn)在的情況不宜將過程定的如此繁瑣,還需待讀書人增加、各地官員適應(yīng)新制度后再慢慢改進,還是那句話:涉及到改革二字,最穩(wěn)妥的辦法就是循序漸進。

    天子門生?!不說那一系列既合時宜又嚴(yán)謹(jǐn)?shù)目荚囘^程,光這四個字就夠圣上嘿嘿幾個月的了。兩個老頭看著王玨眼中放賊光,早知人家順口說說就有這么好的主意,自己等人又何必爭執(zhí)討論那么久呢。

    等會兒,好像有什么不對勁兒!這改革方式確實好,然而若將王縣伯的話整理成奏折呈給圣上,必然會被部分世家與勛貴仇視,好些人家都有得不到蒙蔭的廢柴或庶子,他們都等著靠暗箱cao作上位呢。

    見虞老頭從興奮變?yōu)楠q豫,再瞅瞅玩胡子不言語的孔老頭,王玨準(zhǔn)備故技重施,“勛貴固然掌握權(quán)勢,然而有多少勛貴之家能做到經(jīng)久不衰?世家之說法始于漢,皆因當(dāng)時的時代環(huán)境造就出這一獨特群體,隨著書籍的廣泛流傳和圣上大力提拔寒門子,這個群體還能活躍多久?

    他們之所以高人一等并非因為頭腦比他人聰慧,而是因為幾代人留下的禮儀規(guī)矩與手握知識這兩點罷了。誰能給這天下渴望出頭的寒門子們一條好出路,誰就能收到所有寒門子的感激以及這些人出頭后帶來的政治利益?!?/br>
    剛才兩個老頭總瞅自己,李承乾一直假裝看不到。人家厚黑學(xué)上下冊都看完了,作為儲君雖覺得老師說的方法甚好,但儲君畢竟不是帝王,沒上位前還不好得罪太多人。瞧著老師猛對他使眼色,便是起初有點同情倆老頭,他也還是忍著沒開口說話。

    李崇義和王思源咽了咽唾沫,方才所發(fā)生的事情似曾相識,好像老師在武德九年初次去孔家做客時的場景,同樣是艱難的選擇題,只是這次多了個人跟孔祭酒分擔(dān)罷了。

    顯然,孔穎達也想到此處。武德九年的事情對他來說實在是記憶猶新,那年從夜不能寐到生出為尋真相赴死的決心,其過程絕對夠抹好幾把辛酸淚了。原以為這樣的經(jīng)歷他人生中只會有一次,哪成想不過兩年時間又要面臨這種艱難的選擇。

    虞世南的情況還不如孔穎達,再咋說人家還有過一次經(jīng)驗?zāi)?,他此刻終于體會到友人那時的心情了。想到此處回頭與友人對視,兩老頭苦著臉就差眼中蓄淚了。

    王玨見此也裝么著面露為難,而后提出一個建議,“若二位不想在朝中說此事,不若找個機會上份密折給圣上,將你們的難處詳細(xì)說來,我想圣上會理解二位并且很愿意將這些當(dāng)成是他想出的主意。”

    對呀,還能這么干!李承乾想著,不若他悄悄跟阿爹說此事,既能解開眼前的困局又能立點功勞。瞧著小太子眼珠靈動,唇邊勾起笑意,孔穎達連忙說道:“如此也是一個好辦法,還是等我二人商議后再做決定吧,總之絕對不會讓王縣伯的好建議落空?!?/br>
    虞世南也跟著點頭,“天色漸晚,我倆還要趕回長安,就不多打擾了?!闭f完趕緊起身,還不忘拉起孔穎達。

    “是極是極,王縣伯還在守孝,待過些日子你孝期滿時我再給你下帖子?!笨追f達說完,反拉著虞世南嗷嗷跑。

    瞧著倆人走那么快,王玨怕他們在路上出事兒,連忙給王成使眼色讓他跟著下山去。不是她自己不想相送,也并非不愿讓大弟子順路同行,而是怕兩人看到他們跟來會更緊張。原因很簡單,既然有退路可走,兩人想想又覺得放不下觸手可得的好處,怕李承乾在他們作出決定前先跑去打報告,老頭們連話開口說話的機會都不給他。

    噗哧,目送兩位長者離開,百家派師徒終于憋不住笑出聲來。都說老小孩老小孩,這倆人平日都以有大智慧的長者形象示人,突然見他們這番作態(tài)實在令眾人驚訝。

    話說倆老頭離開后并未各回各家,而是到孔穎達府中繼續(xù)商議。又有被叫來的孔德倫和心思靈敏的孔氏門徒一起參與,老孔書房的燭光一夜未滅。

    似孔穎達和虞世南這樣的學(xué)者,拋開或為學(xué)派或為妻兒謀利的人之常情,他們心中都有一顆期待盛世的心。年輕人比起他們又多了些賭性,好些孔氏門徒跟著王玨嘗過甜頭后,對她有種盲目信任。

    孔氏門徒以民族未來為理由勸說,這也勾起孔穎達內(nèi)心深處的回憶,他看著兒子的臉說道:“德倫長得最像他祖父,當(dāng)初老爺子去世時正處在隋朝時期,那會兒天災(zāi)不斷、統(tǒng)治者昏庸、人們完全看不到美好的未來在何處。我爹臨終時說,惟遺憾沒等來盛世方離世。比起他那樣的白身,我這個當(dāng)官的兒子卻功力得多。索性不會傷及性命觸動學(xué)派根基,趁著我還能走的時候再為大唐做點事兒吧?!?/br>
    虞世南比孔穎達光棍得多,他沒有學(xué)派要兼顧又無不孝子孫需走后門,老頭心里早就偏向于上折子這個選擇了。便是老孔不參與,他也會自己去做。原因有二,第一條同孔穎達一樣,想為百姓做事的同時提高自己名聲,科舉之事定會讓他青史留名。二嘛,皆因老頭記仇李世民似鬼一樣嚇唬人,弄得他差點沒死在當(dāng)場的那件事。咱就是硬挺著招人恨,也不能讓圣上拿了好處!

    默契達成,一群人開始斟字酌句地寫奏折,因著大家都能想象到這份奏折會被載入史冊,故此才十分小心、力求完美、生怕有什么錯處。

    來回改稿多次,奏折內(nèi)容在早朝前終于完成。寫到署名處時,孔德倫問道:“此為王縣伯提出的建議,如此功勞是否要將她的名字寫上?”

    這…挺讓人糾結(jié),老頭們都不是那搶人功勞的小人,只因內(nèi)心明白王玨的顧慮才沒想過帶她一起上奏。然而,經(jīng)孔德倫一提,雖明白真相到底為何,倆老頭心里卻突然過意不去了。這就是底線的問題,若擱在李世民身上完全不會有這種煩惱。

    最后經(jīng)商議,大家決定來個三人聯(lián)名上奏。雖一夜未睡,倆老頭卻毫無困意。他們揣著奏折,精神抖擻地上朝去了,面前還有場硬仗等著他們打呢。

    作者有話要說:

    第141章 揍你揍你

    這一大早的,兩個黑眼圈老頭成了長安城中一道奇特的風(fēng)景線。只見孔穎達騎著自行車晃悠悠,自行車后座坐著正在打瞌睡的虞世南。自王縣伯去長安縣衙大牢守了三日,撲克這東西便在長安流行起來。瞧著他們這樣子,很多行人的第一反應(yīng)都是:倆老頭通宵打撲克了?

    二人挺著身板進殿,好似隨時準(zhǔn)備英勇犧牲的樣子,若不看背景畫面,都得以為他們身處戰(zhàn)場準(zhǔn)備奮勇殺敵呢。這樣的作態(tài),明顯是準(zhǔn)備折騰事兒。雖不知道是什么事情、打算沖誰下手,好些人還是條件反射般的將身子縮了縮,就怕圍觀的時候被傷及無辜。有的人邊縮邊在內(nèi)心狂吐槽,倆老頭一大把年紀(jì)還亂折騰,也不知道啥叫安享晚年。

    嘿,有點兒意思!最近沒甚事情,成天被大小媳婦追著品評小說的李總,見朝堂上諸人的動態(tài)立馬來了看熱鬧的興致。沒讓他等太久,幾件常規(guī)事務(wù)剛處理完,倆老頭就一起站出來了。

    “圣上,關(guān)于改革科舉之事,我們要聯(lián)名上奏?!庇菔滥闲⌒囊硪淼貜男渥永锬贸鲎嗾圻f給內(nèi)侍,而后兩個老頭又恢復(fù)到視死如歸模式。

    哦,原來是沖著科舉去的,好些心里有鬼的人都松了一口氣,不是想對自己下手就好。也有心生人疑惑,圣上本就讓虞大學(xué)士重整科考事宜,他是要干啥還弄得像舍身取義一樣。

    李世民也好奇得緊,他沖著內(nèi)侍說道:“將折子讀出來給大家聽聽。”

    接下來的朝堂氣氛詭異,隨著內(nèi)侍清脆的嗓音響起,大殿內(nèi)越來越安靜。與李世民激動得漲紅臉,好幾次沒忍住拍巴掌叫好相比,有些人的表情則是由無所謂變得陰沉起來。

    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自李世民手握活字印刷陸續(xù)開書肆之后,世家大族們也在各地開起學(xué)堂來,為的就是將那些有可能成才的寒門子先一步網(wǎng)絡(luò)在自己麾下。提起這事兒李總就一肚子氣,可惜朝廷和他本人都沒有余錢,不然他早到各地開官辦學(xué)堂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