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每個天之驕子都想強上我[np男主11位]、這個魔頭有點萌、重生1999:開啟黑科技時代、女主每天都要被雷劈、重生之學霸的回歸、女王(作者:沉闇)、夜空上最亮的星、夜宴、重回90年代好日子、惹火燒身
次日徐揚便依計劃行事,先帶了五百人馬入城。 入城才知,宿城這邊的饑荒較之別處格外嚴重:因位置太偏北,甘肅旁處旱了兩三年,宿城卻已五年不曾下雨;五年之中糧食顆粒無收,只靠著周圍城池和邊城軍中接濟。至今年甘肅境內處處糧食歉收,邊城軍中也糧草告急,宿城內斷了接濟,饑民驟增,自然鬧起事來。 宿城官署已被災民打砸,離官署不遠的官府糧倉中存糧本就少,如今也被洗劫一空。不少災民為了搶糧大打出手,官署附近不少死傷,也分不清是鬧事的還是路過的饑民。徐揚先帶人肅清了官署,又安撫了鬧事的災民,忙了一天一夜,城中總算稍有秩序。傍晚時分,馬副將率余下一千人馬押送糧草進了城,方青梅也隨著進城。軍隊在城中驛館安頓下來,等著上頭派來新的地方官,接手宿城事務,徐揚他們便可押送糧草繼續(xù)往邊城去。 誰知便在此時出了亂子。 馬副將雖是押送著糧草悄悄從另側城門進城,依然被鬧事的災民看到。軍中有兩個宿城當?shù)氐男N?,看了城中慘狀,不顧軍中嚴令禁止,竟然悄悄的給附近災民散了糧食。 等馬副將發(fā)現(xiàn)此事時,已為時已晚。 于是千里之堤,毀于蟻xue。 當晚便有災民跑出城去傳了消息:宿城中有西北軍從京中運來的糧食。一夜之間,宿城便被四面八方趕來的饑民圍住。夜半時分徐揚聽說消息,急忙令人守住了城門;等次日午時,徐揚帶人上城門一看,只見宿城城墻之外,放眼望去,方圓一里,已經被災民圍的滿滿當當。 草草估算,城外人數(shù)已是近萬。 私自散糧的兩個校尉這才知道惹出了大事,到徐揚跟前負荊請罪。徐揚從輕處置了二人之后,又下了一道命令:自當日起,城門緊閉,任何人等不得出城,亦不得放災民進城。 徐揚方青梅一行人在宿城這一被圍,便是半個多月。 半個月中,圍城災民數(shù)目從一萬增加到兩萬余。 邊城一萬援軍五日后便趕到了宿城之外,然而面對城外兩萬余災民,卻毫無辦法:萬余人手無寸鐵,也早已被餓的沒了什么力氣,并無反抗之力;但若驅趕,他們也不肯動彈,心知此時若要不到糧食便是餓死的結局。邊城援軍將領橫下心來,命人騎馬揮鞭驅趕城外流民。誰知這些流民死守著城門,寧可被抽死,也不肯讓開。 西北援軍抵達的當日,城門外災民被抽死十余人。 卻無一人離開城墻。 此時西北援軍若強行入城,只怕要踐踏萬余無辜百姓的性命;而徐揚若強行押送糧食出城,軍糧便只有被哄搶一空的下場。 雙方開始僵持不下。 在城中的這半個多月,方青梅過的可謂度日如年。 她與徐揚等人下榻的驛館離城墻并不算遠,日日能聽到從城外隱約傳來的號哭聲和撞門聲。眼看著徐揚臉色一日黑過一日,為保城內安定,自援軍抵達當日,徐揚便下令在宿城內每日施粥放糧。 第六日上,徐揚接到消息:西北大營張將軍已上書朝廷,請求再調撥糧食賑濟災民。 第十日上,徐揚接到張將軍手諭:嚴守城門,不準放糧。 第十五日上,方青梅問徐揚:你們押運的糧草會不會拿來賑災? 徐揚板著臉回道: “關內大旱,關外旱的更厲害。韃子虎視眈眈盯著,隨時都可能撲上來。邊城的糧草,決不能動?!?/br> 外有餓狼,內有饑民。兩害相權,擇其輕者。 “……若賑災的糧食一直運不到呢?” 徐揚沉默許久,道: “殺出去?!?/br> 第十七日上,援軍便開始在宿城外向災民傳遞消息:自江南調運至甘肅的賑災糧食已經運到甘南碧霞口,甘肅總督已調兵親臨隴南縣,在碧霞口鎮(zhèn)放糧。 起先并無人相信,兩三日之后,有從隴南過來的路人證實了消息,圍城的災民才將信將疑。 宿城被圍的第二十天,城外災民開始緩緩散去。兼之邊城援軍不住驅趕,徐揚等人終于得以在夜間從西門護送糧草往邊城去。 等方青梅隨著徐揚到達邊城故地,已是離京兩個多月以后的四月底。 人間四月,江南草長。 而邊城剛剛經過一場久違的春雨,城中的柳樹才剛剛爆出新綠。 雖已過去十年,邊城中當年方上青和方青梅住過的一處院子仍被留著。方家有兩位老仆,一位門房老韓,一位廚娘鄒嬸,這么多年一直沒有離開,早把方家老宅當做了自己家看顧著。徐揚說,還有當年方上青將軍身邊的老吳副將,也三五不時過來看看,照料老韓和鄒嬸一二,并時時遣人送些米面錢糧。 說完徐揚又笑著解釋: “就是吳胖子的爹。” 但方青梅甫一入城,來不及安頓,便先往邊城西郊跑了一趟。 當年方上青受傷不治留下遺言,死后務必要將他葬在邊城西郊之外的高坡上,從那里可以俯瞰蒼茫西北,他活著看不到,死后也要等著看韃子被驅逐關外的那一天。 春天正是黃沙漫天的時候,幸好這天卻是陽光晴好,風止云棲。 方青梅和徐揚到達西北高坡的時候正是清晨,蒼藍干凈的天似一塊發(fā)亮的藍綢,籠罩著身后孤零零的一座邊城,城西連綿的西北大營,腳下的高坡,和遠處空曠遼闊漫無邊際的沙漠。 方上青的墓碑便立在坡上背風處,為防韃子使壞,只立了簡單一座石碑,上頭連名字也無。 方青梅恭恭敬敬跪地磕了頭,又起身將墓碑周圍清理干凈,才看到碑前三只酒杯,只是已被黃沙半掩,頓時有些奇怪: “不知是誰來祭奠父親?!?/br> 徐揚不以為意道: “軍中將士,城中百姓,常有人來此處?!?/br> 從西郊回到城中,徐揚因還有公務在身,便遣了身邊馬副將陪著方青梅回城中老宅。因提前寫信打了招呼,老宅早被收拾的干凈利落,桌椅煥然一新,窗紙是新糊的,連臥房之中窗簾被褥,也都是新?lián)Q的。 方青梅見到老韓和鄒嬸,久別重逢,說起舊事新情難免落淚一番。待敘舊過后,鄒嬸才又拉來兩個小丫頭,說是一位吳副將安頓她們來方家老宅,專門伺候“方小將軍”的。 馬副將聽了,便對方青梅笑道: “必定是吳胖子出的主意。” 送方青梅安頓下,馬副將便告辭出來。一路勞頓,方青梅在家中歇了個午覺稍作休憩,便告訴了老韓一聲,一個人溜達著到了街上。 漫無目的的在街上逛了一圈,很快便逛到了城墻邊上,然后稍覺得餓了,她又施施然沿著原路折返,往老宅中去。 印象中的邊城大而熱鬧,走在街上處處都是人聲??墒遣恢趺矗缃裱壑械倪叧羌刃∏野察o,街上雖然人聲往來不斷,卻遠沒有記憶中的熱鬧喧囂。 也許是她長大了的緣故?也許是她已見識過更加繁華熱鬧的緣故? 四月的陽光安靜熱烈,眼前縱然人來人往,卻都好似離自己十分遙遠似的。方青梅挨著街邊一溜陰影慢慢往回走著,已快到老宅街頭位置,仍猶似在夢里未醒過來一般。 直到迎面看到一個熟悉的披著半舊藏青披風的身影,牽一匹馬立在街角處,眼中含笑的對著她,方青梅才怔在原地,許久揉揉眼睛,大夢初醒般喃喃道: “……周漸梅?” 作者有話要說: 本來預計昨晚更本章的,沒有寫完……今晚補齊更上。 預計下一章正文就結束了,然后后面會陸續(xù)有些周漸梅的番外。 好幾年沒有認真完成一個故事了,這一篇寫下來,我自己都能感到有很多不足,承蒙大家喜歡這個故事,一路跟下來,多謝支持啦! 下一篇有點沒想好,可能會繼續(xù)更《遇仙》,也可能是《其實我很笨》,也可能會開個放飛自我的腦殘坑……哈哈,希望大家還能繼續(xù)支持啦! ☆、第80章 兩情成相悅 都說他鄉(xiāng)遇故知是喜事,可是方青梅這會心中卻是喜悅中摻雜幾分緊張。 分別兩月多,此時看見了周寒在眼前,猶恐自己是在夢里。還沒等她反應過來,周寒已牽馬走近,站在面前垂眸笑看著她: “倒沒有瘦了?!?/br> “……” 頓了頓,又輕笑道: “給你帶的幾樣蜜餞,可還合口味?” “……” 見她仍不做聲,周寒又柔聲問道: “被困在宿城十幾天,是不是嚇著了?” “……剛開始沒害怕。”方青梅這才慢吞吞的開口,“到最后徐鴻展說要殺出城去的時候……是有點害怕了?!?/br> 話說出口,才覺察語氣中莫名帶了幾分委屈,頓時連她自己都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了。剛想著說些什么遮掩一下尷尬,周寒已伸出手緊緊握了握她的手又松開,溫聲慰藉: “外有虎狼環(huán)伺,邊城大營不可一日斷糧。兩害相權擇其輕者,徐將軍他們也是不得已而為之?!?/br> “嗯……我知道。也就怕了那么一下?!狈角嗝仿龑⑹滞罂s了縮,翹翹嘴角,抬頭向周寒笑笑,“幸好最后賑濟糧來得及時,災民散開了?!?/br> 說完了,才看著周寒問道: “周漸梅,你怎么會在這里?” “自然是來辦事的。” “辦什么事?” “自然是辦大事。”周寒笑道,“皇上下了圣旨,從各處調撥糧草到甘肅賑災,解宿城之困,征糧也征到了周家頭上。宿城被困的時候我正好已到了西安,聽說了消息便同大哥在漢中會合?;I到了糧食之后,又隨船沿漢江北上,到了隴南。前日才從隴南到了邊城?!?/br> “……哦。”方青梅聽了,垂著眼想了半天,慢吞吞重復道: “從西安到了漢中,又從漢中到了隴南,從隴南到了邊城……” 她垂手拉拉周寒身上的藏青披風,輕拍了拍上頭的灰塵: “難怪這一身風塵仆仆的。那你——到西安是去做什么了?” “……” 周寒被她問的頓了頓,慢慢笑道: “京中待著無聊,就出來跑路散散心。” “哦,散散心啊……”方青梅偏頭看著他,也慢慢笑起來,“我還以為你是放心不下,跟著我一路跑出來的呢?!?/br> “……” 見周寒沒有做聲,方青梅盯著他看了許久,忽然上前一步攔腰抱住周寒,往他胸前輕輕靠了片刻,深深吸一口氣,然后飛快松開手,退了一步笑道: “這么久不見,還真有些想你了——你吃過午飯沒?” 這問題轉的太快,周寒來不及從驚訝中反應過來,便先不由自主的搖頭: “……尚未?!?/br> “正好我也沒吃午飯呢。”方青梅朝他招招手,便轉過身,“走吧,今天我來盡地主之誼,請你吃飯?!?/br> 邊城地方不大,吃飯的地方卻不算少。兩人一前一后,方青梅優(yōu)哉游哉走在前頭,一路瞇眼看著路邊的招牌,最后指了指城門附近一家飯館: “這家好像人多些,應該不錯?!?/br> 周寒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