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節(jié)
惴惴不安的不光是鄭貴妃一個人,她們也一樣,所以鄭貴妃一請她們就都過來了。聽她說完之后,還兀自有些不信,“貴妃娘娘,此事究竟是真是假?從前可從未有過這樣的先例,這……” “的確從未有過先例,但想來也不會有太多人阻攔的。畢竟誰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自家就會出一個皇妃?!编嵸F妃道。 宮妃之中,有小家出身的女子,也有似她這般出身名門,姑母是太后父親是大學士的。焉知將來那些朝中大員們的女兒不會入宮?若是有了兒子,便可出宮安享晚年,那總歸是有了一點盼頭。 他們縱使為了將來自家兒孫,也不會過分反對的。 眾人聞言皆點頭不已。聽鄭貴妃這樣一分析,便覺得可能性大大增加了。之后要她們出力,自然不會推辭。 等到這邊安排好了,鄭貴妃才再次請平安過來詳談。 這時候平安才將自己準備好的計劃書拿了出來。 鄭貴妃原本的意思是,她們湊一大筆錢,發(fā)給這些出宮的人用以養(yǎng)老。因為數(shù)目不少,只要胡亂花費,安穩(wěn)一輩子總是不難的。但平安要做的,卻遠不止如此。 他打算用這些錢做起始資金,幫助這些出宮的人謀生,開家小店也好,做別的也罷。 這有一點后世投資基金的意思,或者說更類似那些富翁們建立起來的家族基金,如果有能力有項目,就由基金出錢來進行這個項目。如果沒有能力,那就為基金工作,每個月領錢安穩(wěn)度日。 “這法子倒是更好些?!编嵸F妃看完了,也沒有意見,只是奇怪平安將之交給自己,“此事陛下安排人去辦便可?!?/br> “貴妃娘娘從前就掌管宮務,頗有威勢。所以這件事,恐怕沒有人比你更合適了。”平安道。 鄭貴妃沒想到平安居然會將這件事交給自己來辦,一時有些驚慌躊躇,但最后還是應下了。估計在她看來,平安是故意要用這件事為難她。但這著實錯怪平安了。 走在街上只能看到男人和一部分婦人,年輕姑娘極少會出現(xiàn),這讓平安覺得非常不適應。讓女孩子們走出家門的萌芽,或許就要著落在鄭貴妃和她手下的這批宮女身上呢。 事情已經(jīng)商量好,萬事俱備。于是趙璨終于頒下了一道旨意,稱自己做夢夢見了先帝和已經(jīng)被追封為皇后的生母,一家人共享天倫之樂,醒來后頗為惆悵。推己及人,思量天下不知多少人家不得團圓,于是就有了這道圣旨:允許已出宮開府的諸王迎各自生母出宮奉養(yǎng)。同時開恩放還宮中年二十歲以上的宮女,各還其家。 此外最重要的一點是將二十四衙門之中跟朝堂有關系的部分都拆出來,并入朝廷部門之中。余下的部門拆的拆并的并,需要的人數(shù)自然減少了許多。這部分太監(jiān)也會放出宮去。 這道旨意一出,頓時整個京城一片嘩然。然后隨著京城里各種報紙傳向全國各地。如今的道路情況越來越好,消息傳遞也更加方便快速,這件事一瞬間傳遍全國,引來熱議。 第167章 如果說嬪妃出宮養(yǎng)老是新皇體恤兄弟們,讓他們享受母子天倫之樂,完全可以理解,而宮女放還畢竟只涉及到內(nèi)宮私事,朝臣們不好置喙,那么二十四衙門的拆并整改,便是令朝堂震動諸事了。 二十四衙門是皇帝的私人機構,總體上分成對內(nèi)和對外兩部分:對內(nèi)負責皇帝日常飲食起居吃穿住行諸多雜事的;對外則負責一部分跟朝堂有密切關系,以至于交給朝臣來做皇帝不信任,所以任用私人的事情。 這其中自然以對外的部分為尊,如司禮監(jiān),御馬監(jiān),尚寶監(jiān)、兵仗局等。余者都屬于對內(nèi),做的事情雖然遠近不一,大小不同,但都算是“仆役灑掃之事”。 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被稱作“內(nèi)相”,素來與相權分庭抗禮,是皇帝制衡政事堂的一項很好用的工具,對于朝堂的影響不言而喻。 而現(xiàn)在,皇帝要將這些權利交還給朝堂! 對于朝廷諸公來說,這項決議他們自然是要擁護的。不說別的,就只沖著這么大的權力,也絕對不可能放手。甚至在一部分人看來,這是相權對皇權的勝利,對于文臣集團來說,是非常榮耀的事。 但在平安看來,對內(nèi)的這部分,比對外的更加尾大不掉,許多人在那里占著位置,消耗著皇室大量的錢財,做的事情卻遠沒有那么多。而他的整改,也更多的著墨在這個方面。 畢竟對外的那部分自然有人接手,努力將之做得更好,需要cao心的地方不多。 原本平安說要往外放人,趙璨本來還以為真的只是減少皇宮里的宮女太監(jiān)人數(shù),所以沒什么意見。畢竟他也覺得這么些人實在太多了。尤其是后宮,以后他不會立后納妃,便相當于是空置了,這些人留下來也沒什么用。 但他也沒有想到,平安居然做到了這一步。 趙璨雖然很支持平安,但是對于平安這種做法也十分不解。為此還特意跟平安進行了一場談話。 “你可想清楚了?這些權利若是都交出去,往后你行事怕是也會大受限制,不似如今這般容易了?!壁w璨對平安道。 平安的身份,三五年內(nèi),是必定要執(zhí)掌司禮監(jiān),成為二十四衙門之首的。他現(xiàn)在將這些權力放出去,跟挖自己的墻角也差不了多少。到時候只是純粹作為趙璨身邊伺候的人,沒有足夠的權力,肯定更容易被人針對。 權勢,有時候是保護自己最好的工具。 雖說趙璨不會眼睜睜看著平安出事,但是人力畢竟有所不及,平安擁有能夠自保的力量,他才能放心。 “想好了。”平安微笑著點頭,“正因為知道這一點,我才選了這個地方入手。” 他的目標很大,但絕對不是權傾朝野,成為人人忌憚的“九千歲”。相反,平安雖然不算是個特別愛好名聲的人,但還是希望能多聽到些好話。 但是有的時候,走到哪一步,不是你想不想,愿不愿,后面總會有些力量推動著你往前走,由不得自己。 便如歷史上很多權傾朝野的大臣,他們未必人人都有那么大的權力欲望,但是如果要做事,要讓自己的聲音被別人聽見、認同并執(zhí)行,唯有那么選擇才行。漸漸的周圍聚集的人越來越多,終究會將他推到那個位置上去。 所以平安索性提前給自己做出了限制,這樣以后他想要插手一些事情,就必須經(jīng)過趙璨那里,會變得更麻煩一點。但這也是一種自清的手段。 當然,也需要他對趙璨百分之百的信任。 因為這樣一來,假如趙璨什么時候要剝奪他的這些權力,就會變得輕而易舉。 “你……”趙璨聞言愣怔了片刻,最后還是沒有多說什么,只是嘆了一口氣。 之前自己才跟平安說過信任的話題,沒想到他立刻就給出了毫無保留的答案。面對這種狀況,趙璨也只能更加努力,不去辜負平安的這份信任。 “不過,”平安又笑了起來,“我雖然說了要將這部分的權力還給朝堂,但也不是說就完全不管了?!?/br> “說說你的打算?!壁w璨一看到平安這么笑,就知道有人要掉坑了,也放松下來。 平安說,“其實中書那邊也有許多書記官,細究起來,所做的工作,跟司禮監(jiān)其實是差不多的。所以我打算將司禮監(jiān)這邊改組成書記處,目前暫時由一半太監(jiān)和一半朝廷推薦的官員組成,直屬于陛下。你覺得如何?” 雖然大楚朝通常都會有四位宰執(zhí)官,但即使這個人數(shù)再翻一倍,也不可能將每一天全國各地送來的奏折都全部處理好。況且身為宰相,要關注的是國家大事,不可能每天都埋頭在奏折里。 所以他們身邊勢必會有一群專門處理雜事、整理奏折的人存在,這就是中書的書記官。 將司禮監(jiān)改組成皇帝的書記處,看似將他們的權力降低了——畢竟從前可稱內(nèi)相,現(xiàn)在卻是宰相們可以影響到的書記處了。但實際上真正的變化并不會太大。 況且平安還不打算一口吃成個胖子,而是循序漸進。 這么一來,短時間內(nèi),朝廷對書記處的影響其實并不大。平安看似讓出了權力,但又不算是真的毫無還手之力。 趙璨不由點頭,“可以,就按你的意思來吧?!?/br> “至于別的那幾個衙門,并入朝廷的關系不大。就是掌管兵符這里,還需再斟酌一二?!逼桨驳?。 他對古代的軍隊制度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想法。不過飯要一口一口吃,軍權不論在哪一個朝代,都是非常敏感的東西,要改革也只能慢慢來,現(xiàn)在還不是時候。 不過在平安的計劃里,“重文輕武”“以文制武”的這種做法勢必要被淘汰,但是軍權又需要其他的力量來制衡,所以如何平衡這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暫時的打算是將兵符交給兵部來掌管。 “看來你的確是胸有成竹,如此,就按照你的想法來辦。”趙璨道,“有什么問題只管告訴我,我來解決。” “好。”平安道,“剩下的部門,我打算全部并入內(nèi)侍省,精簡人員。最終留在皇宮里的人,不會超過兩千人。多出來的這部分人必須安置好。我已經(jīng)跟鄭貴妃商量好,除了一部分打算自謀營生的人之外,她會開設一個服裝廠接納這些人。正好江南和東南那邊的棉布絲綢都能供應得上。所以我希望能拿到軍隊那邊的訂單?!?/br> 原本軍中發(fā)放的衣物,一部分由朝廷這邊提供,但大部分都會在商家那邊采買。許多商戶甚至跟軍中有了長期的合作。 只不過這種零散的做法,比較費時費力,而且做出來的東西,質(zhì)量也不一。 平安想做的,就是為服裝廠爭取到這第一筆訂單。有了訂單和入賬,服裝廠才算是真正的立起來了。至于往后如何發(fā)展,就是鄭貴妃那邊要cao心的事情了。 趙璨想了想,道,“可以。只是如此一來,從前跟軍中合作的商戶,卻是不好處理了?!?/br> 皇家行事總要小心些,貿(mào)然出手,引起他們的不滿,到時候傳出個“與民爭利”“以勢壓人”的名聲,卻也沒有什么好處。 平安道,“這是自然。所以我并不打算爭奪他們手中的訂單?!?/br> “你的意思是?” “陛下不覺得,軍隊的待遇太差了些,可以適當提高嗎?提高的這部分,就由我們來負責,絕不會跟人起爭執(zhí)?!?/br> 如果從前士兵們能夠拿到的是麻布衣裳,那么現(xiàn)在就在原本的基礎上,再發(fā)給一件棉布衣裳或者絲綢衣裳。這是個布料可以當做錢來使用的年代,對于士兵們來說,是不可能自己去做這種衣裳的。朝廷發(fā)下來,他們也算是有了更好的衣物護身。 當然,平安還有更具體的設想,譬如絲綢就做成貼身小衣,因為這東西質(zhì)感柔滑,可以起到防御的作用——冷兵器的時代,不管是弓箭還是刀斧,砍到絲綢上都會被卸去一部分力量。 此外還可以制作棉衣,冬日御寒所用。這樣一來,原本下發(fā)的那一部分物資自然不會受到影響了。 唯一的問題是朝廷要多花一筆錢,不過,趙璨十分豪氣的表示,“國庫如今恐怕力有不逮,這些錢暫時先從內(nèi)庫出?!?/br> 反正道路公司和水泥公司那邊一直都有進賬,而趙璨又沒有什么驕奢yin逸的愛好,也不愛燕游享樂,建造離宮別館,這些錢放著幾乎沒有用處。 得到趙璨的首肯之后,平安便開始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改組新的內(nèi)侍省了。 除了司禮監(jiān)改組的書記處暫定之外,其他衙門并入尚設局,尚膳局,尚衣局,直殿局,內(nèi)造局和神宮局六個部門。分別負責宮中擺設、飲食、衣物、灑掃、內(nèi)用物品造辦及掌管太廟灑掃香燈等事。 因為這些事還屬于皇帝私事,所以雖然動作有點大,但是也沒有人說什么。因為每一代的帝王,基本上都會在這方面進行一下改變,祖宗先例在這里不起作用。 然而在宮里,不贊同這件事的人卻太多了。司禮監(jiān)這邊每天都能收到厚厚一摞反對的奏折,趙璨全當沒看見,留中不發(fā),也不能阻止這些人的憤怒。他們到處找人,希望能夠阻止這件事的發(fā)生。 ——對于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雖然留在皇宮里沒有自由,終生都未必能夠離開一次,只能困在這宮城之中。而且因為是為皇家辦事,所以許多時候必須戰(zhàn)戰(zhàn)兢兢,畢竟若是惹得主子不高興,便是一個死字。 但即便如此,還是有許多人心甘情愿留在這里。 一則如今并沒有什么崇尚自由的風俗,大部分人的一生原本也都是按部就班的往前走,按照父母的安排,按照社會的需要。而在皇宮里,所有的事都有人安排好,不需要自己去承擔。況且這些都是他們做慣了的事,并不希望有什么改變。 二則皇宮畢竟是這天下最富貴的所在,皇權至上的時代,對于能夠服侍帝王之家——哪怕只是灑掃的粗使活計,對于一部分人來說,那也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說出去十分有臉面。 若是這么被趕出去,一來不知道將來能去做什么,要怎么過活,二來卻也會面上無光,畢竟在很多人的意識里,會被刷下來,自然是因為你不夠好。 太監(jiān)還好一點,往來各處,總有點兒見識。但是宮女就不一樣了,她們很小就入宮,除了伺候人什么都沒學會,離開之后能做什么呢?再說,后宮之中所有的女子,按理說都是屬于皇帝的,其中也未嘗沒有藏著攀龍附鳳之心的人。 之前先帝年紀大了,很少寵幸新人,宮中倒也太平了一段日子。但是現(xiàn)在新皇登基,一來是個容貌俊俏的年輕人,最令女子懷春。二來身邊一個伺候的女人都沒有,若有人能夠拔得這個頭籌,往后在宮里的日子,自然不必說。 在這種情況下,一大批人不愿意離開皇宮,實屬正常。 不過這件事本也輪不到他們說愿不愿意。平安讓鄭貴妃負責這件事,鄭貴妃將宮里大多數(shù)嬪妃都拉攏了過來,能夠說得上話的人也就這么幾個,都為了出宮站在了平安這邊,縱使這些人有再多的想法,也只能乖乖照辦。 ——平安縮減了宮中的人數(shù),但護衛(wèi)皇城的禁軍可沒有減少,若是真的做出什么反抗的事來,自然會被鎮(zhèn)壓下去。 除此之外,二十四衙門下面各自附屬的廠房和工匠,也要處理。平安的做法是直接將這些東西轉到內(nèi)庫,不再專門為皇室工作,而是對外承接訂單。 比如司禮監(jiān)旗下的經(jīng)廠,如今就接收外面印刷書籍的訂單。第一筆訂單還是平安這邊給的,印刷的是要給各州圖書館下發(fā)的書籍。 雖然幾年前就開始印這些書,但平安可不會嫌多。畢竟一個圖書館最少要有一整套書沒錯,但你見哪個圖書館一套書只有一本的?通常都會有個五六本,供不同的人借閱。 除此之外,平安是打算將圖書館這個模式深入到村子里去的,所需要的書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數(shù)目。足夠經(jīng)廠開工好多年了。 至此,宮內(nèi)的改革計劃總算是告一段落。趙璨正式頒布旨意,首先是給嬪妃們和兄弟們姍姍來遲的加封。——之前趙璨一直按捺著不發(fā),不少人甚至覺得他要報復這些兄弟們,對他們動手,所以人心不定?,F(xiàn)在趙璨補上了,這些人的心便落了地。 奪嫡之爭從來如此,成王敗寇本來沒什么可說的,但是能夠逃過一劫,自然是最好不過。而首犯被寬宥了,跟隨他們的人自然也會輕輕放過。 但是事情真的這么簡單嗎?趙璨和平安現(xiàn)在不過是不方便,也騰不出手來對付他們罷了。畢竟先帝可是在病床前殷殷囑咐趙璨照顧好兄弟們的,總不好他尸骨未寒,這邊就動起手來。 如果他們一直老實下去,趙璨自然不好動手。不過在趙璨看來,這是不可能的。 其次就是各種放人出宮的具體安排了。那么多人,手里的工作也需要交接,勢必會需要一個過程,所以只能分批次出宮。不過今年之內(nèi),肯定會全部都離開。 不管愿意還是不愿意,這些宮人們都只能收拾好自己的東西,在統(tǒng)一安排下陸續(xù)出宮。有家可回的,有自己的營生可做的,便各自散去。剩下的人就會被分配到廠里。 平安站在城樓上看著這些人走出宮門,又轉頭看感覺有些空蕩的皇宮,忽然間有些心潮起伏。 這只是一個起點而已,平安對自己說,還有很多很多事情要等著自己去做。 不過這些人人走掉了,事情并不是就這樣了結了。 原本皇宮里住著上萬人,宮殿雖然大,但仍舊顯得有些擁擠。但是現(xiàn)在驟然少了一大半,就未免顯得太過開闊了。這些宮殿存在在這里,就需要維護和灑掃,只能是白白浪費人力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