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后悔藥、另類神棍、蜜寵渣妻之男神逆襲、嬌小姐、網(wǎng)游之戰(zhàn)龍在野、重生娛樂圈之奪冠征途、清道夫(法醫(yī)秦明系列4)、不科學(xué)唯物主義秘密檔案、重生之悅君歌、薄唇的Mentor
采薇微微一笑,上前道:“還請?zhí)竽锬镎堃晃慌賘iejie試一試這身衣裳,便知其妙在何處?” ☆、第一百一十回 孫太后被她勾起了好奇之心,也是想要讓她輸一個心服口服,便命那洪女史去換上這身衣裳來給眾人瞧瞧,究竟有何奇妙之處。 一時洪女史穿上那身直裾出來,眾人初看時也不覺得有什么,孫太后正要再嘲笑周采薇幾句,忽然聽見衛(wèi)國公太夫人驚叫道:“哎呀,這件衣裳竟然沒有一道衣縫呢?” 孫太后忙讓洪女史走到她跟前,仔細(xì)一瞧,果然竟不見那身直裾上有任何一道衣縫,可她方才明明看見這周采薇是動了剪刀和針線的,怎么這會兒卻找不出半點(diǎn)痕跡呢? 定西候太夫人也感嘆道:“人都說天衣無縫,老身先前還以為不過是杜撰出來的傳說,不想今日竟真能親眼所見!” 這一回便是穎川太妃也不知道采薇是如何變出了這么一件無縫的“天衣”。 原來采薇一見這第二關(guān)的題目,便知對她極為不利,她若想取得個上評,只能暫時取個巧宗兒。她先時在眉州老家時所讀之書甚雜,她記得曾在一本古書里看到過一種裁剪古法,再配以一套針法,便可縫制出一套“無縫”的直裾來。 她當(dāng)時不過出于好奇,便細(xì)看了一遍,因不喜針線,也沒親自動手試過,但此時被逼到了這個份兒上,雖不知是否真能如此,也只得先試上一試。她先前想了兩刻鐘,便是在努力回想當(dāng)時那古書上是如何記載的。 萬幸她既沒記錯了法子,而那法子也當(dāng)真管用,縫出來的衣裳確實當(dāng)?shù)闷鹨痪洹疤煲聼o縫”。 其實說是“無縫”,又怎么可能,不過是借助于精妙的裁剪之法,讓整件衣服上只有一道衣縫罷了,且藏在隱蔽之處,若不仔細(xì)查看是絕計看不出來的,那孫太后老眼昏花,自然看不出來。 孫太后見她反被打了臉,便氣哼哼道:“這等雕蟲小技,便是真搞了這么件衣裳出來,也不過是華而不實、嘩眾取寵的玩意兒罷了,也沒多大用處。” 便給了采薇一個中評,其余四位主選卻對這件無縫的天衣贊嘆不已,都給了采薇“上評”。 而這一日十四位參選的閨秀再沒有一個能從五位主選那里拿到五個“上評”,因此采薇這第二關(guān)的成績?nèi)允敲星懊?,同曹、金二女并列第一?/br> 雖然順利過了這前兩關(guān),但采薇卻有些擔(dān)心這接下來的第三關(guān),既然衛(wèi)國公夫人出了一道考較女紅的題,那接下來定西候太夫人別要考較她們的廚藝吧? 燕秦朝的女孩兒,無論是高門大戶的千金,還是平頭百姓的女兒,打小兒起必學(xué)的兩項技藝,一個是女紅,另一個就是廚藝。 只不過貧家女所學(xué)的女紅多以縫紉織布為主,可沒那個閑錢讓她們買來綢緞絲線,去跟個千金小姐一樣慢悠悠的繡花玩兒。 至于廚藝,平民家的女兒也是只要能烹飪菜肴,會做出飯菜來就是了,而高門貴爵之家的小姐們則是不僅要會做,知曉各種名菜的做法,還更要能品嘗出每道菜肴所用到的原料,譬如嘗了一塊rou,不但要能說出是雞rou還是鴨rou,還得嘗得出是雞胸rou還是鴨腿rou,用的調(diào)味料是花椒還是胡椒。 若說采薇的女紅是勉強(qiáng)還能拿得出手,那她的廚藝就是徹底的拿不出手,她母親去得早,她父親壓根就不喜歡這種教養(yǎng)女兒的法子,便沒再請人去教她怎么食不厭精、膾不厭細(xì),與其有那個閑功夫不如多讀兩本書是正經(jīng)。 因此采薇不過會做幾樣簡單的菜肴,能品出雞rou同鴨rou的不同,再就不能夠了。 她這一回也算是料事如神,第二天定西候太夫人出的題目,正是考較諸位閨秀廚藝如何的。 其實定西候太夫人這道題目也并不怎么難,且出得極為公正,并不用讓她們每人做一樣自己最拿手的菜來給五位主選品嘗,這每人的口味都不一樣,自然給出的評語便會大有差別。 因此這一回擺在十四位閨秀面前案上的,乃是一個釉里紅四季花卉紋菱花口盤,里面盛著幾筷子看不出來是什么東西的菜肴。 就聽定西候太夫人道:“這道菜是我娘家的不傳之秘,雖做起來有些麻煩,要幾十樣?xùn)|西來配它,極是花費(fèi)功夫,但做好后只消盛在瓷罐子里封嚴(yán),要吃時拿出來,用香油一拌就是了?!?/br> “還請諸位小姐們嘗嘗老身的手藝,看看可能嘗得出來這是這道菜是用哪樣菜蔬做出來的,將那菜蔬的名字寫到紙上便是,只許寫一個,限時一炷香?!?/br> 眾位閨秀一聽只消說出這是用什么菜做出來的就好,竟不用再說出其它的那些配料,頓時覺得這道題目太過簡單,自己每日里嘗過了多少山珍海味,特色佳肴,還能品嘗不出這盤中之物是用什么做出來的?看來這回定能拿一個上評回來。 結(jié)果,等這第一口嘗完,諸女臉上的神情都有些古怪,忙又挾了第二筷子送入口中,細(xì)細(xì)咀嚼一番,竟仍是嘗不出來這是用什么做的。 這一道題目,所有閨秀竟都是等到那香快燃盡了才匆匆在紙上胡亂寫上一個答案。 既然這道菜連那些受過十幾年教導(dǎo)的小姐們都嘗不出來,采薇自然就更品不出來這是個菜做的,眼見一炷香的時限已到,也是隨便蒙了一個菜名寫在那紙上,呈了上去。 等定西候太夫人說出這道菜名叫茄鲞,乃是用去了皮的茄子配上雞脯子rou,并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制成時,眾位閨秀都有一種想摔盤子的沖動。 這居然是茄鲞,誰吃過這種連半點(diǎn)茄子味都沒有的茄鲞???就是那曾去過定西候府做客之人也從沒嘗過這道“風(fēng)味別致”的茄鲞,定西候太夫人這是存心不想讓人過關(guān)吧? 一眾閨秀頓時覺得定西候太夫人這題出得,簡直比頭一天孫太后出得那題還要難。但轉(zhuǎn)念一想,既然大家都是在最后一刻才寫出答案,多半大家都不知道這道菜是茄子做的,大不了大家都連個下評也拿不到,各人的名次仍同先前一樣,倒也不怕有人會超過自已。 不想,她們雖都嘗不出來那道茄鲞,但這十四個蒙出來的答案里,竟有一位小姐運(yùn)氣極好的蒙對了,因此這三關(guān)便只這位安侍郎家的小姐一人拿了一個“上評”,其余十三位閨秀連個下評都沒有。 這位安小姐倒也是個誠實之人,當(dāng)定西候太夫人問她是否之前嘗過這茄鲞時,她竟老老實實的說并不曾嘗過,因自己愛吃茄子,便寫了個茄子在紙上,不想竟然蒙對了。 眾女雖有那嫉妒安小姐的好運(yùn)的,但因她先前一個上評也沒拿到過,名次靠前的幾位小姐卻也都沒把她放在心上,眾人心里想的已是第四關(guān)又會出什么讓人意想不到的題目。 第二天一早,采薇用過飯到二門乘轎時,見宜菲正立在門首,目不轉(zhuǎn)睛的盯著她瞧,等她走近了,突然笑道:“周表姐,今兒這一關(guān)表姐可要千萬仔細(xì)仔細(xì),可別連個下評都拿不到,排名反倒要落在meimei的后面!哈哈哈哈……” 采薇見她又是這樣一副得意張狂樣兒,便知左相夫人定是在這一關(guān)的題目上又弄了些花樣出來,宜菲定是早知道這題目會是什么,這才有恃無恐的來跟自己炫耀。 其實這一回采薇也有猜過左相夫人會考較女子的哪項才藝,德行、女紅、廚藝都已經(jīng)考較過了,剩下來的那些女子能學(xué)的東西,也就只有近些年熱起來的那“女子四藝”。 周采薇想想嫁到安遠(yuǎn)伯府的那位“酷愛”彈琴的左相夫人的侄女,便猜左相夫人多半會出同琴道有關(guān)之題。 而左相夫人出的這第四關(guān)題目同昨日定西候太夫人出的題有些異曲同工之妙,甫一開場,她便請了一位琴師坐在大殿正中為眾人撫琴一曲。 待那琴師一曲撫罷,孫夫人才笑瞇瞇道:“人都說‘曲有誤,周郎顧’,可見倘若有人彈錯了曲子,這精通琴藝之人定是能聽得出來的。不知眾位小姐可聽出方才邵琴師彈的是哪一首曲子?為何我會選了那首曲子,其題意為何?那曲子里可又有什么彈錯之處?” “這便是今兒這第四關(guān)的題目,三問全答出來得上評,得出來兩問得中評,一問得下評。還請眾位小姐將答案寫在花箋之上,限時也是一炷香的功夫。怎么樣,我出的這道題目可是同昨日定西候太夫人出的題目一樣,回避了我們五位主選的主觀之見,既公正又公平?” ☆、第一百一十一回 左相夫人這話雖說得好聽,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得出來她用的這法子雖說和定西候太夫人的一樣,但人家定西候太夫人可是沒有一個自家親眷家的女孩兒前來參選。 而且這些時日,定西候太夫人為了避嫌,一直是閉門謝客,那唯一答對了她所出之題的安小姐,更是和定西候府八竿子打不著,從無半點(diǎn)往來,可見這第三關(guān)的題目,定西候太夫人是沒跟任何人透露過的。 但這四關(guān)的出題之人左相夫人,她能不給她親閨女露題嗎? 眾人雖然心中極為不忿,可是有了孫太后的徇私舞弊在前,這會兒左相夫人又來這一手,這兩個女人,一個是帝國身份最尊貴的太后,有皇帝兒子撐腰;另一個是權(quán)傾朝野的左相夫人,有左相夫君做靠山。便是眾人明知不公,可又能說什么,就連每三年一次的春闈都有賣題舞弊之舉,既攤上了這么個不公的世道,也只得暫時先忍下這口氣。 而且這孫夫人還耍了個小花招,不是先說出這題目是什么,再請那琴師彈琴,而是等人家曲子都彈完了,才笑瞇瞇的說出她的題目是什么。 于是,眾女都開始紛紛回想方才那琴師彈的曲子,要聽出她彈的是什么曲子倒并不難,好幾位閨秀一聽到開頭,就聽出來了。 采薇幼年時自然也是學(xué)過七弦琴的,雖中間荒疏了三、四年極少再彈過,但她跟父親讀書那三年,每當(dāng)她背書之時,她父親便會在旁撫琴,因此不少曲子她雖不會彈,但說出曲名來倒并非難事。 她一聽便知彈得是一首南北朝時的琴曲——《烏夜啼》,只是其題解卻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這曲子是寫慈烏與雛鳥深夜反哺、爭巢之景的。 另一種說法則是南北朝時,宋朝一位郡王劉義慶因受皇帝疑忌,擔(dān)心將有大禍臨頭而異??謶郑浼ф牭綖貘f夜啼,便告知他即將獲赦,不想幾日后果然應(yīng)驗,劉義慶為慶賀其逃出生天,便特意作了此曲。 故而其另一種題解便是‘烏夜啼,好事近’,左相夫人故意選了這首有兩種題解的曲子,其答案應(yīng)是這后一種“好事近”的題解,這里的諸位閨秀若是當(dāng)真被選中做了郡王妃,那不正是“好事近”了嗎? 采薇雖答出了這第四關(guān)的前兩問,但那最后一問,她卻是再也答不出來,只因她聽到的《烏夜啼》都是她父親彈奏的,而這琴曲,因是用減字譜來記載,每個音該左手按在幾弦?guī)孜?,右手抹挑第幾弦,那減字譜上固然是記得清清楚楚,但每一個音與音之間該停長停短,那譜子上可是不曾記錄的。 故而同一個琴譜,每一個人彈出來的琴曲都不一樣。方才這琴師彈得就和她父親彈的大不一樣,因為相差太大,更因為她父親彈的那首《烏夜啼》實在太過絕妙,是以這位邵琴師所彈之曲在她聽來,簡直到處都有不妥之處,這里也不對,那里也不好,反倒寫不出一個錯處來。 因此,等到左相夫人公布答案,五位主選給眾閨秀評語之時,采薇因少答了一問,只得了五個中評,其余眾位閨秀里有五位得了中評,六位得了下評,而那左相之女崔琦君自然是三問全答了出來,拿了上評。 出乎周采薇意料之外的是,這一回左相夫人竟大大方方的把這道題目的答案全告訴了趙宜菲,讓她一下子又拿到了五個上等評。 此時前四關(guān)全部考較完畢,眾位閨秀的名次又有了些變動,原先一直是周采薇同曹、金二女同得九個上評,并列榜首,如今第四關(guān)考過,左相之女崔琦君借著這一關(guān)拿到的五個上評,加上她在第二關(guān)考女紅時拿到的四個上評,一下子也躍居第一。 宜菲靠著這一關(guān)拿到的五個上評,再加上她第二關(guān)拿到的三個上評,也沖到了第二位,第三關(guān)靠運(yùn)氣得了五個上評的安侍郎之女位列第三。余下那些閨秀或是四個上評,或是三個上評,也有一個都沒有的,都落在了后面。 孫太后親戚家的那對薛家姐妹花都只拿到了一個上評,連第五位都沒擠進(jìn)去。 兩位主選的老太君見這排名完全就是三足鼎立之勢,曹、金二女是孫太后的人,崔琦君是左相的女兒,而周采薇則是穎川太妃親自挑中的兒媳人選。 目下若從人數(shù)上來說,這排名第一的四人中有兩個人都是孫太后的人,看著倒像是占了優(yōu),但到底這兩位孫家的姑娘能不能順利過了這最后一關(guān),笑到最后,還得看穎川太妃明日會出個什么題目了。若是她也因循私情,給那周采薇漏個題什么的,那這走了一圈選妃的程式,最后這穎川王妃還是那周家丫頭的。 兩位老太君這會兒到有些明白為何當(dāng)日穎川太妃堅辭不肯做那第二位出題之人,說是既是在她府上選秀,理當(dāng)讓諸位貴客先行出題才是。她們當(dāng)時也未多想,這會想來,怕是這位太妃早就在這里備著呢!就看這前四關(guān)比完,眾人都是個什么排名,若是那周小姐名次靠后,她便正好利用這第五關(guān)出題之便讓那周小姐再多得幾個上評,好脫穎而出。 眾人都在猜想這明日穎川太妃會出什么題目來作為這最后一關(guān)的考題,不想穎川太妃已然笑著說出了她要出的題目。 “諸位閨秀若是這一回能夠雀屏中選,那日后便是我的兒媳,咱們做女人的都是曉得的,這要想婚后日子過得舒坦,便是不得夫君的喜歡也不妨事,但婆婆的歡心可是一定要討到的,因此我這一道題目便是要考一考我這未來的兒媳能不能討得了婆婆的好?” 穎川太妃倒是說得笑容滿面,眾閨秀卻是聽得心中發(fā)毛,這人心可是最難揣摩的東西,尤其這還是未來婆婆的心思,這連人家心思都不知道,又怎么去討人家歡心??? 孫太后聽穎川太妃這口氣竟像是也要給那周采薇舞個弊什么的,正想開口說上一兩句,就聽穎川太妃又道:“我這題目是再簡單不過的,因我最喜歡聽故事,平日在家只要閑了就請女先兒來給我說書講古。因上明日之題,眾位閨秀們只消每人用一盞茶的功夫講一個故事便好,只是這故事得是新奇有趣的,旁人先前從沒聽說過的故事才好!” 眾人一聽,都是大出意料之外,孫太后忙問道:“那這怎么給出評語呢?” 穎川太妃笑笑,“這還不簡單,太后娘娘聽完諸位小姐講的故事,若覺得講得好便給上評,覺得一般就給中評,那不好聽的便給個下評就是了。臣媳之所以早早兒的就把這題目告訴給大家知道,便是想讓諸位小姐好多些時間去找那新奇有趣的故事,好明兒說給咱們聽!” 別說孫太后了,就是另三位夫人也均沒有想到穎川太妃給出的考較之法竟是如此的簡單,但憑每位主選隨著自己的心意來出評,那到時候周采薇便是把個故事說得再動聽,其余四位主選也大可以以一句“我不喜歡”,“這故事我先前聽說過了”為由,給她一個下評。 這種評分的法子,雖說不至于讓已方的形勢更為不利,可也完全再沒有什么別的優(yōu)勢,完全不像孫太后和左相夫人那種出題法,一下子就能給自家姑娘多拿到五個上評。 這穎川太妃葫蘆里賣的到底是什么藥?兩位老太君頓時又覺得她們看不懂這位太妃娘娘了。 ☆、第一百一十二回 孫太后生怕穎川太妃又耍什么花招,把她這題目評較之法細(xì)細(xì)在腦子里過了三遍,見實是找不出什么可疑之處,便道:“嗯,這種考較法子倒也公道,就依了你罷?!?/br> “只是,明兒每人要用一盞茶的功夫來講故事,這一共有十四位閨秀,等大家都講完那都到什么時候了,依本宮看,不如依著現(xiàn)有的名次,把那排名最末的再涮掉幾個吧。” 眾人見太后娘娘發(fā)了話,也都均無異議,畢竟像那排名最頭的幾位一個上評都沒有的小姐,便是明兒這第五關(guān)拿上五個上評,也是再進(jìn)不了前六名的,倒不如趁早退出這選妃之爭還省些力氣。 于是便將四關(guān)考較完畢一個上評都沒得的三位閨秀也給淘汰了出去,穎川太妃送了她們每人一副金玉頭面,權(quán)做是個安慰。 那三位閨秀早知自己此番參選王妃已是無望,倒也并不如何傷心,反覺得再也不用擔(dān)心去想下一關(guān)的題目,倒也落得幾分輕松。 而余下十一位閨秀則是為這第五關(guān)的題目發(fā)起愁來,她們所知的故事大都是《烈女傳》或是《賢媛集》里所載的什么“曹令割鼻”、“斷臂保節(jié)”之類的故事,可這些大家都知道的故事又如何算得上新奇有趣呢? 至于宜菲,就更是為這個題目發(fā)起愁來,她連《烈女傳》也沒讀過,從小到大知道的就是幾個戲文里的故事,什么《玉簪記》、《紫玉釵》之類的,完全就找不著一個明兒能講得出來的新奇故事。 她坐在轎子里頭琢磨了一路,便把這主意轉(zhuǎn)到了周采薇身上。雖然她同這位表姐并不親近,可一個府里住了幾年,她也曾聽周采薇講過幾個極有趣的故事,那都是她們此前從沒聽過的,極是讓人耳目一新,若是能想法子從她那里套出來她講的故事的話…… 是以,等一回安遠(yuǎn)伯府,她見周采薇正在她前面走著,便忙追了上去,口里叫道:“薇jiejie,你略停一停,好歹等我一等!” 采薇還從沒聽見宜菲用這種半帶撒嬌的語氣跟她說過話,便知道這個表妹這是又瞄上她了,只得站住腳步,等她趕過來,問道:“五meimei可是有什么話要同我說不成?” “我就是想問問jiejie,明兒可想好了要講個什么新奇的故事?” 采薇知道她打的是什么主意,有心想要?dú)鈿馑愎室庾鞒鲆荒槥殡y的樣子來,說道:“哎呀,我也還沒想好呢,實在是不知明兒要講個什么故事才好?” 宜菲聽了,先是心頭一喜,跟著又一臉懷疑的看向采薇,“jiejie不是知道好些新鮮有趣兒的故事嗎?怎么反倒不知道講哪個呢?” 采薇兩手一攤,“這不正是因為知道的太多,偏那些故事個個都是極新奇動人的,我是這個也想講,那個也想講,這么糾結(jié)來糾結(jié)去的,反倒不知道該講哪一個才最好了?唉,這可真教人為難!” 宜菲見采薇竟這樣正話反說的來顯擺她知道的故事多,擺明了是在嘲諷自己,氣得鼻子都歪了,先前為了和采薇套近乎而強(qiáng)裝出來的笑此時也再撐不下去。 她咬了咬牙,又強(qiáng)擠出一絲笑道:“既然表姐故事多的都用不完,那不如告訴meimei一兩個,我同jiejie可是親如姐妹,都是一個府里的,jiejie總不會看著我明兒出丑,比不過別人吧?” 采薇有些好笑道:“便是我當(dāng)真告訴表妹一個故事,難道表妹明日就敢放心的把它講出來,不怕我故意設(shè)個套給你嗎?” 宜菲一愣,等她回過神來,采薇早走得不見人影了。氣得她恨不能再攆上去把周采薇好生罵一頓。可這幾個月來她連遭打擊,到底比先前能稍稍沉得住氣些,在心里罵了采薇幾句,便把心思全轉(zhuǎn)到如何才能從采薇那里套出兩個故事來,好讓她既能完成左相夫人交待她辦的事兒,又能過了明日那一關(guān)。 只要能辦成這兩件事,便是暫時忍一時之氣又有何妨,將來有的是機(jī)會讓她連本帶利的討要回來。只是到底要怎樣才能從那臭丫頭嘴里撬出些東西來? 她眼珠一轉(zhuǎn),忽然想到一個人來,那周丫頭如今膽子肥了,敢甩自己的臉子,但若是這人來跟她講的話,看她還敢再一口回絕。于是她連衣裳都來不及換,便轉(zhuǎn)身直奔太夫人的煦暉堂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