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頁
江承光的目的并不是挑戰(zhàn)道統(tǒng)學術(shù)。 這至少讓鐘相松了一口氣。 皇帝確實想讓眾人重視西方。 他應當是希望先提出個過分的要求,再讓大臣們最終稍退一步,達成調(diào)和?;蛟S是擴充官職,或許是將游學西方作為大臣家中不學無術(shù)之子的出路。 這樣便是兩相滿意。 但是……鐘相微微皺起了眉頭。 這樣對自己并無好處。 本朝兩位相國——左相蘇修古,右相鐘優(yōu),俱是大儒出身。 然而兩人的差別在于:蘇修古少時游學天下,師承也是山野散人,雖然闖出偌大名氣,卻不在學閥之中。而鐘優(yōu)世家子弟,師承里的輩分可以排到近千年前。 他被這些人捧上來,也注定要受更多約束。 就算皇帝的本意不是打破本國的學術(shù)秩序,一旦抬高番邦之學,必然會帶來變數(shù)。更何況自己斷然無法支持此事,與皇帝一向親近的關(guān)系便會漸漸產(chǎn)生裂痕…… 他要設(shè)法阻止。 此事不該順暢進行,或者,至少不該是朝堂上的主流聲音。 皇帝,該有別的事來煩心。 …… 近些日子,鐘薇總是想起沈婕妤那日的話。 她說:“我可以幫娘娘得到大皇子!”并且,說出了自己的推測。 而經(jīng)過一番調(diào)查,她也基本證實了那個推測。 這個宮里總埋藏著那么多隱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 鐘薇喜歡這一點,她也樂于利用這點。 誰會想到,謹貴嬪云舒窈并非大皇子生母,真正誕育大皇子的乃是賀貴姬。而賀貴姬之子緣何成了謹貴嬪之子,卻是出于皇帝的補償…… 景宣三年時,云順儀與賀嬪幾乎同時懷孕,又是同一日生產(chǎn)。 歷經(jīng)一日掙扎,賀嬪誕下皇子,卻是死胎。而云順儀生出皇長子,被晉封為婉容。 之后,或許出于移情,賀嬪便對云婉容的皇子極好,兩人也常常來往。 景宣四年時,沈禾入宮。當時距離云、賀生產(chǎn),已經(jīng)過去了大半年。 但憑借著靈敏的嗅覺和處處留心,她多少還是發(fā)現(xiàn)了一些蛛絲馬跡,并且做出了猜想。 現(xiàn)在,鐘薇驗證了這個猜想。 皇帝為何想要補償給云舒窈一個孩子,暫且不論。 賀秋君這么多年來一言不發(fā),默默隱忍,甚至將孩子拱手讓人…… 她為的是什么呢? 不就是因為,怕自己罪臣之女的出身,連累了大皇子的前程么! 賀秋君是希望大皇子爭的,偏偏云舒窈懦弱,只求平安。 兩人最近其實已經(jīng)有矛盾了。如果能讓大皇子知道自己的身世,甚至外傳出去…… 那么,鐘薇有把握,讓賀、云二人,兩敗俱傷,最終由自己來安慰不幸的大皇子。 但現(xiàn)在令鐘薇猶豫的一點是,朝堂上的風向變得太快了。 根據(jù)父親最新傳來的消息,她有些不確定,是要設(shè)法得到大皇子,還是做相反的事了。 縱然掀翻洛微言是她親手謀劃,鐘薇也早早洞悉了江承光對李月河的感情,但是為著賢德貴妃追封一事,成國公與皇帝愈發(fā)外顯的沖突,卻是她不曾預料到的。 這樣的情況下,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鐘薇和她的父親都是皇帝一派,而她很清楚近郊那支定軍的威脅。 設(shè)若李伯欣造反,為了利用江氏天下的人心,他必然不可能自己登基,而是要扶持江承光之子。三皇子有前陳血脈,朝野上下絕不會允許他繼位。 那么,李伯欣會選擇的,一定是大皇子。 也就是說,在帝將矛盾空前激化的現(xiàn)在,大皇子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對他父親的威脅。同樣,也是對皇帝一黨的所有人,對鐘優(yōu)和鐘薇的威脅。 大皇子的存在便是對李伯欣的潛在鼓勵—— 有江惟馨在,江承光便是可以被替代的。 李伯欣會有這樣一個靶子,可以推出來,糊弄著天下人。 畢竟其它江氏皇族,終究不如大定皇帝之孫使人信服。 該怎么做呢……鐘薇想著。 讓他成為自己的孩子?或是徹底地毀了他,使大皇子失去繼位的資格? 鐘薇微笑起來,她真的很喜歡這種感覺。 尤其是她還沒有動手,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大皇子的一個致命把柄了。 ——這一切,僅僅在她的一念之間。 第170章 誰無廉恥 江惟馨只是出神地望著?!?/br> 鐘薇, 或者說鐘家,終究是下定了決心。 …… 七月中旬,皇帝將數(shù)十位大臣邀入宮中, 共同商談西學之事。 這也是近來的常態(tài)了。 皇帝的主見不為朝臣接受, 想要爭取支持,不得不親自說服。 他今天請來的,都是些清正有志氣的臣子。雖也要做利益交換, 但在利益之外,同樣關(guān)心著事情是否可為、對大夏有何影響。 因此, 建章宮的氣氛也是頗為熱烈。 眾人討論正酣,忽然有一學士笑道:“說來說去,還是有些道理不通?!?/br> “聽聞圣上的藏書閣中有許多西洋志的,不知能否帶臣等一觀,也多增添些了解?” 大夏雖與西洋通商,尋常人對外夷至多能說上兩件新鮮事兒, 卻也不知他們的具體國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