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我爸重生在了高冷學神身上、蜜癮、皇后她作天作地(穿書)、星際之大演繹家、那些女人們教我的事情、顧憐、ABO之荒島奇遇(np)、言笑晏晏(兄妹)、論虐渣斗三戰(zhàn)斗值的重要性、祝你快樂
午時,季縈換了衣裳帶著陳mama和香蕓去正院。進屋的時候看見余姨娘正坐在小杌子上陪著陳氏說話。 余姨娘是陳氏的陪嫁丫環(huán),自陳氏生了府里大爺后,幾年都沒有開懷,就挑了她去二老爺身邊服侍,等她生了三姑娘就做主抬了姨娘,次年又生了個兒子,只是那孩子是不足月出生的,不到百天就夭折了,并沒上族譜也就沒有排行。 自那之后余姨娘大病了一場,連三姑娘也無力照料,因此三姑娘小時就養(yǎng)在正房里。后來季縈兄妹出生,這才又跟著余姨娘。 因著陳氏平日里并不喜妾室在跟前,索性就免了家里幾位姨娘的請安。讓她們安心待在自個的院子里,不必來正房伺候。只有余姨娘老實恭順,膝下還養(yǎng)著三姑娘,這才來的勤些。每次來陳氏也不讓她伺候,只陪坐著說說話罷了。 第6章 往事 季縈笑著給陳氏和…… 季縈笑著給陳氏和余姨娘行禮,余姨娘也忙給她還了禮,季縈這才挨著陳氏坐了。余姨娘就提出告辭:“不打擾太太和姑娘說話,婢妾先回去了?!?/br> 陳氏溫和的點了點頭,她才退了出去。 季縈見屋里沒人了,嘻笑著抱了陳氏的胳膊:“中午陪阿娘吃了飯,我想在您這里歇午覺。等我睡醒了再翻那些賬冊子……” “好,都隨你?!标愂蠎z愛的摸了摸女兒的小臉,揚聲喊了芳露進來吩咐她準備午飯。 ……………… 余姨娘到惜福院時,她的大丫頭冬心正等在院門口,見了她連忙迎上來道:“姨娘,三姑娘來了,正在屋里等您呢?!庇嘁棠锫犃思泳o腳步進了院門,往東面的廂房里去。 推開房門就看到三姑娘正坐在臨窗的大炕上,正撿了她笸籮里的繡樣看。見她進來,就站起來笑吟吟的喊了聲“姨娘”。 余姨娘笑著拉了她坐在炕沿上,余光看見炕幾上放著茶碗,抬手摸了摸,發(fā)現(xiàn)只余溫熱,便喚冬心:“給姑娘換杯熱茶來?!?/br> 等冬心上了茶,退出去從外面閉上了門,余姨娘才看著三姑娘,溫聲問她:“姑娘怎么這個時辰來了?” 三姑娘抿了抿唇,沒有回答,反而問起她:“姨娘怎么又去正院里了?母親不是說了不用去請安嗎?” 說著可能意識到自己的語氣有些重,又生硬的解釋:“我如今大了,也討了父親的喜歡。姨娘何必再委屈自己去正院里伺候。” 余姨娘聽了心里有些不自在,勉強笑道:“我本來就是太太的丫環(huán),伺候太太是我的本分,沒什么委屈不委屈的?!?/br> 三姑娘聽了滿臉通紅,嗆聲道:“姨娘為何要自降身份?您伺候了父親這么些年,又教養(yǎng)我長大,早就是府里的半個主子了,您何必總是與那些下人們一般比較?!?/br> 半個主子?是啊,連親生女兒都覺得她這個姨娘只是半個主子,她又哪里真敢端了主子的派頭。 三姑娘不知道余姨娘心里的自哀,看她不說話,只當她沒有聽進去自己的勸,又道:“您只想著服侍母親,卻不想想父親才是您最需要在意的人。您算算父親已經(jīng)有多久沒來看您了? 余姨娘聽這話臉色微紅,神色吶吶,她不欲與女兒再討論這些,勉強笑道:“這些事不是你小孩子家該cao心的?!庇终f起別的:“我聽太太說學里的韓先生要準備明年的會試,已經(jīng)辭館了。過了年,太太怕是又要請別的先生進府。姑娘這幾個月多用心溫書,以免日后去了學里跟不上……” “姨娘!”三姑娘打斷了余姨娘的話,只覺得她的一番苦心不被理解:“姨娘只知道催我用功念書,可您看看,誰家這么大的姑娘是跟著底下的meimei們讀書的?哪家不是早早的跟著嫡母學管家?” 她想起昨日去林家的情形。同樣是庶出,林大姑娘的夫家是建州府的劉家,劉家老爺現(xiàn)任建州府從四品知府。還有林二姑娘,才不過十歲出頭,就要跟著嫡母管家了。她呢,她已經(jīng)十三的年紀了,卻還沒接觸過府里中饋。好不容易相看了親事。卻說的是林家那樣低的門第,相看的還是庶子。 都說女子要高嫁,男子才低娶呢。憑什么她就要低嫁呢。 想到這些,她心里止不住的煩悶又急躁。她是庶女,婚事上是指望不上嫡母的,父親平日里公務(wù)繁忙,等閑也見不到面,她能指望的只有姨娘。因此她強壓下心里的惱怒,耐著性子勸道:“姨娘該把心思都放在父親身上才是,只要姨娘自己立的起來,籠住了父親的心,咱們在府里的日子才好過。如果父親看重我們,母親礙著父親的面子也會好好為我的親事打算,我嫁的好了,姨娘以后也能過上好日子?!?/br> 余姨娘聽著女兒天真的話語,心里苦澀難言。 有太太這樣精明的主母,老爺?shù)膶櫮睦锸悄敲慈菀谞幍摹?/br> 這些年她盡力籌謀,費盡心思才求了太太,讓三姑娘同六姑娘一道念書,就是想讓她多長些見識,明白事理。又在內(nèi)宅里時時護著她,腌臜事從不讓她知道,就是怕她小小年紀移了性情。 可到底還是事與愿違。 她想到女兒那滿嘴爭心奪寵的話,心里涌起一陣無力,三姑娘到底是被她這個姨娘連累了。 她閉了閉眼睛,努力壓下心里的無力,握著三姑娘的手盡力安撫她:“姑娘萬不能再有這樣的心思了。太太是府中主母,這些年對府里的姑娘們都是一視同仁。自你們小的時候,就請了先生盡心教養(yǎng),如今你大了,婚事自然有太太為你打算。”頓了頓又道:“之前為你相看的林家哥兒,太太也是告訴了我的,起初我忖著林家的門第根基與咱們家相仿,于你是個好姻緣。只是后來聽了消息,說你父親明年怕是要回京了,我想著,若是給你定了林家的親事,只怕咱們母女以后再沒有相見之日了,這才求著太太先緩一緩,等回了京城再相看。姑娘萬不能聽信了底下奴才們嚼舌的閑話,誤會了太太?!?/br> “姨娘竟覺得林家是個好姻緣?”三姑娘一臉的冷笑:“姨娘可別被太太騙了,林家的門第可比咱們家還低呢,那林家庶子都十八了,連個秀才也沒考中。我若嫁于他,這輩子哪里還有出頭之日。太太口口聲聲說不論嫡庶,幾個女兒一樣看待,可到了這樣的時候,還不是只顧著她親生的女兒。六妹才多大的年紀,就跟著管家理事了,對我卻是只字不提。可見那平日里的賢良大度都是裝出來的。”說到最后已是滿腔怨忿。 嚇的余姨娘趕緊捂了她的嘴,側(cè)耳聽外面的聲響,確定沒有人偷聽,這才顫聲道:“姑娘不要命了,還不快住嘴。若被人聽了告到太太那里去,可怎么得了。怨懟嫡母,這可是不孝的大罪?!?/br> 三姑娘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失言,頓時臉色煞白,神色訕訕。 余姨娘見三姑娘雖收了聲,但依然滿臉的不忿,心里就止不住的悲哀。她知道女兒不甘心,難道她就甘心?同樣是宋府的女兒,六姑娘都十歲了還是一副天真的小孩兒性子,三姑娘卻從小要看著嫡母的臉色過活。 她不由的想,難道當初自己選擇做老爺?shù)逆?,真的錯了嗎? 她原是陳家的家生子,被當時還沒有出閣的太太選中做了貼身婢女,后又跟著太太嫁到了宋家。 原本太太成婚時準備的通房丫頭是柳紅和柳綠。她這樣的貼身丫頭,到了年紀是要配給前院里的小廝的,如此太太才能完全掌了二房的家。 太太極有福氣,進門不過三個月就有了身孕,不像大太太成婚三四年了還沒有開懷。雖然大爺出生后,大太太也緊跟著生了二爺,可到底長孫是出自二房。因此老太太平日里就很看重太太,私下里還說大太太能懷上二爺也是沾了二太太的福氣。 太太本就與老爺夫妻相和,又頭胎就生了兒子,得了婆母喜愛,自然再不會想著給老爺收個房里人膈應自己。因此,沒過兩年柳紅和柳綠就被打發(fā)出了府,配給了太太陪嫁莊子上的小子。 如此又過了幾年,太太說身邊的丫頭都大了,要指了人家嫁出去,等生了孩子再回來給她當管事mama??伤⒉幌爰奕恕9苁耺ama,說的再好聽也不過是一輩子的奴才秧子罷了。她下意識的想到了大房的云姨娘,雖然只是個妾室,但是她得了大老爺?shù)膶櫽稚巳隣?,平日里連大太太也敢當面頂撞的。 可她知道二房與大房不一樣,老爺是不可能把她收房的。一來太太已經(jīng)生了兒子,老爺并不缺子嗣,二來老爺一向愛重太太,是不會做讓太太傷心的事的。 雖然什么都明白,可她到底不甘心。太太要給她指人家時,她借口太太身邊的jiejie都嫁了,太太用了新人不順手,想晚兩年再出嫁。果然太太想了想就同意了。還承諾過兩年定會給她指個好人家。 日子久了,她也就歇了進府的心思??墒虑閰s有了變故。那天老爺下朝時竟領(lǐng)回來兩個美貌的女子。 那是大小白氏,據(jù)說是皇后娘娘賞賜下來的。 那天太太發(fā)了好大的脾氣,但最終還是妥協(xié)了,給她們抬了姨娘。 她隱隱意識到這也許就是她的機會。那大小白氏年輕又貌美,肯定會得寵,到時太太勢必要推了自己的人去分寵。可她又意識到,就算太太要選人,也不一定會選擇她,因為她的相貌并不拔尖,而且年紀也大了。 果然太太最后選中的人是芳紋,不到十八的年紀,長相嬌俏又身段窈窕,最重要的是性情怯弱,容易掌控??梢舱且驗檫@樣的性情,才能那般容易的遭人算計,讓她撿了便宜。 自從她跟了老爺后,太太就對她不比從前了。雖然她還在正房里服侍,可太太貼身的事情,她根本插不上手。甚至太太又有了身孕她都不知道。 太太是對她起了防心了。 她對此并不以為意。只要她得了老爺?shù)南矏?,日后再生下子嗣,太太也耐她不得,就如同云姨娘。更何況,太太還要用她。 日子一天天過去,她慢慢意識到自己想的太天真了。她忘了老爺并不是大老爺,太太也并不是大太太。 根本用不著她來分寵,太太就使了手段打壓的兩位白姨娘毫無還手之力。而她也并沒有得到老爺?shù)膶檺邸?/br> 那時她才發(fā)現(xiàn)內(nèi)宅的日子并沒有她想的那樣好過,府里的下人都知道她失了男女主子的心,因此誰都能來踩她一腳,誰都能作踐她,她好似一下子就掉到了地獄里??伤荒芡丝s,她已經(jīng)沒有退路了,只能咬牙熬著。 直到她終于懷了身子,府里的下人這才稍稍收斂了。她盼著這胎是個兒子,這樣她們母子的日子才能好過些??商觳凰烊嗽?,她生了個姑娘,與她一起有孕的大白氏倒生了個兒子。 即使她生了三姑娘后太太也抬了她為姨娘,可她的日子并沒有比之前好過多少。 還好,不到半年她又懷孕了,一年之后生下個兒子??伤膬鹤邮遣蛔阍鲁錾?,自出生后就大病小病不斷,牽扯了她所有的心力,三姑娘只能交給丫環(huán)婆子看著。 這時,她聽到傳言,說大白氏要求了老爺將她的兒子養(yǎng)在正房里。她知道太太是斷不會答應的,她有兩個兒子,斷不會再讓庶子分了她兒子的地位。所以她趁機將三姑娘抱給了太太。只要太太養(yǎng)了三姑娘,就有借口拒絕養(yǎng)白氏的兒子。 她計劃著先讓太太養(yǎng)了三姑娘,她專心養(yǎng)大兒子,等以后再慢慢籌謀,將三姑娘記在太太的名下,這樣既有了情分又有了名分,等三姑娘長大了自然就和嫡女沒什么區(qū)別了。三姑娘好了,她才能好,她的兒子才能好。 只是人到底爭不過命,她的兒子很快就因病夭折了,三姑娘成了她唯一的孩子。 此時她顧不上傷心,她得為三姑娘的將來做打算。因此她病了,病的起不來床,自然也就照顧不了孩子。 所以三姑娘只能繼續(xù)養(yǎng)在正院里。 第7章 親事 可誰能想到,太太都快三十了,…… 可誰能想到,太太都快三十了,還能再次懷胎,十個月之后更是生下一對龍鳳胎。 余姨娘想著往事,又思及三姑娘看似溫順實則有些偏激的性子,心里越發(fā)悲苦。 三姑娘年紀還小,這些年她又護的緊,哪里知道內(nèi)宅主母的手段。當年在陳家時,太太的庶姐也頗受陳老太爺?shù)南矏郏L頭一度壓過了嫡女,可后來還不是被嫡母嫁了個窮舉人,如今一把年紀了,連個親生的子嗣都沒養(yǎng)下,一輩子要看著太太的眼色過日子。 所以她決不能讓三姑娘對太太心里存了怨懟,若是平日里露出一絲半點的被太太察覺了,只怕三姑娘的前程就完了。 余姨娘勉強壓下心里繁雜的思緒,面上卻不露聲色的開解道:“姑娘以后再不能說這樣的話了,太太是你的嫡母,你的婚事她便是為了自個的名聲都要盡心盡力了。更何況,你是咱們二房的長女,又有被太太教養(yǎng)過的情分,再如何太太也不會在這事上糊弄咱們?!?/br> 余姨娘邊說邊瞧著三姑娘的神色,見她面色果然緩和了,這才攬了她的肩繼續(xù)道:“你如今讀了幾年書,長了不少見識,應當能明白太太為你們延請西席,教導你們琴棋書畫的苦心。你與姨娘不一樣,你日后是要嫁去夫家做當家主母的,自然要用心學業(yè)。學些男子們懂得的道理,如此才能更好的幫扶夫君,協(xié)家理事。至于想跟著太太管家,也不用心急,等大奶奶生了這一胎,太太騰出了手,自然會安排......” 三姑娘聽著余姨娘絮絮叨叨的話,心思逐漸清明。她松緩下來剛剛挺的筆直的腰背,靠在了余姨娘的肩頭上,不好意思的道:“姨娘,您別生我氣,剛才是我一時想差了,這才口不擇言,以后再不會如此了。” 余姨娘摸著她的頭發(fā)溫柔的道:“姨娘怎么會生你的氣,我只盼著你這遭之后能懂事些,往后行事說話多些穩(wěn)重才是。” ............... 世安院。 季縈歇了午覺,起來時陳氏正與吳mama并府里的幾位管事mama說話。她也不去打攪,徑自坐在臨窗的大炕上翻看擺在炕幾上的賬冊子。 她看的認真,直到芳露進來回稟:“太太,京城肅王府的人來了?!?/br> 陳氏聽的一怔,恍惚道:“哦?來的什么人?人到哪兒了?” 芳露恭敬的道:“劉管事打發(fā)了前院里的小子來稟報,說是肅王府主家身邊的人,隨行的嬤嬤們要來給太太請安。這會兒怕是到了二門外了?!?/br> 陳氏聽了心中一凜,肅聲道:“快,吳mama,你親自去迎一迎?!庇址愿婪悸叮骸澳闳ゾY錦院請大奶奶過來。” 等吳mama她們出去了,陳氏又喚了芳濃進了給她和季縈兩人拾掇了頭發(fā),又齊整了衣裳。 不過一刻鐘,外面有小丫頭高聲通稟:“大奶奶來了。” 柏氏進屋給陳氏行了禮,就由丫環(huán)扶著在陳氏下首的鋪了紅色團花錦緞軟墊的椅子上坐了,問陳氏:“娘,我聽著京里來人了,可是府里出了什么事情嗎?” 陳氏搖頭道:“不是咱們家的人,是肅王府派了人給咱們府上送年禮來了?!?/br> “肅王府?”柏氏微驚?!斑@……他們家怎么會給咱們送年禮?就算我們兩家要走禮也該去京城的府上才是?!?/br> 陳氏頓了頓,道:“難怪你不知道。這是一樁舊事了,當年你meimei在京里時曾由老太爺做主定了門親事,定的就是這肅王府的世子?!?/br> “什么?六meimei定親了?”柏氏驚呼,她知道婆婆說的meimei只能是六姑娘,其她幾位姑娘從未去過京城。 “這,這可真是……”她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轉(zhuǎn)頭瞧著季縈臉上的坦然,便知這事六姑娘自己是知道的。柏氏想起大爺曾跟她說過,六姑娘從京城被送來時才七歲。 既然是在京里定下的,怎么這么多年了府里的人從未聽說過。 陳氏像是知道她心里的疑惑,解釋道:“雖說定了親事,但當年兩個孩子年紀都還小,老太爺老太太的意思是不必到處宣揚?!?/br> 柏氏聽著理解的點了點頭,看陳氏再不欲多說的樣子,壓下了滿肚子的心事,也沉默了下來。 不一會兒,屋外有陣陣腳步聲隱隱傳來,接著就有小丫頭揚聲通稟:“吳mama來了......” 話音剛落,門口的簾子就被撩了起來,緊接著吳mama帶了一個穿著繡絳紫色十樣錦杭綢錦衣的嬤嬤并一個穿寶藍色錦衣的婦人進來。 那嬤嬤看著五十上下的年紀,一頭灰白的頭發(fā)整整齊齊的梳了個圓髻,發(fā)間戴了幾朵絨花并一根赤金的簪子,體態(tài)微豐,神色溫和。她身后跟著的婦人大概三十五六的年紀,身材高挑,端莊中透著絲干練。 她們一進來就深蹲了個福禮,口中道:“奴婢齊氏/許氏給二太太請安?!?/br> 聽她姓齊,陳氏直起了身子,臉上遲疑道:“嬤嬤可是伺候在太妃身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