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热爱在线观看视频,国产成人福利资源在线,成年美女黄网色大观看全,狠狠色综合激情丁香五月,777奇米电影网99久久,精品国际久久久久999,成人无码午夜成人无码免费视频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易中天中華史第二部:第一帝國在線閱讀 - 第36節(jié)

第36節(jié)

    當(dāng)然,劉備帶走的軍隊和軍糧,都是曹cao給的。就連被呂布打散的舊部,也是曹cao幫助他重新集結(jié)的。曹cao原本打算把劉備變成張繡,結(jié)果反倒增加了一個袁紹,還幫他恢復(fù)元氣武裝起來,豈非賠得太慘?

    曹cao的謀士們,其實早有警惕。

    程昱就曾經(jīng)提醒曹cao:劉備這人頗有雄才大略,還甚得眾心,絕不會甘居人下,不如早做打算。

    曹cao征求郭嘉的意見,郭嘉的看法跟程昱一樣:劉備絕非池中物,其謀未可測也。古人有言,一日縱敵,數(shù)世之患,必須早做安排。

    問題在于郭嘉又說,明公提寶劍而興義兵,為的是除暴安良,靠的是推誠置腹。即便如此,也還怕招不來天下英雄?,F(xiàn)在劉備這個英雄走投無路,前來投靠明公,明公卻把他殺了,那么,還有誰會愿意追隨明公平定天下呢?以一人之患,絕四海之望,這可得想清楚了。

    既不能殺,也不能重用和信任,那該怎么辦?

    也許,郭嘉的主意是軟禁。30

    不過這并不能肯定。因為此事諸家記載不一,已成為歷史上一樁疑案。很可能這件事實在敏感,郭嘉不能說得太明白,曹cao也沒弄懂郭嘉的意思。于是曹cao回答程昱說:方今收英雄時也,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31

    曹cao決定以誠相待信任劉備。甚至劉備主動請纓到下邳截?fù)粼g(shù),董昭聞訊趕來進(jìn)行勸阻時,曹cao還說:我已經(jīng)答應(yīng)他了,不好反悔。直到程昱和郭嘉指出,借兵就說明劉備有異心,曹cao才恍然大悟,但已追悔莫及。32

    無疑,這是曹cao一生中所犯最大的錯誤。正是由于這個錯誤,中國歷史上才有了一段插曲:三國。

    這就奇怪了。

    是啊,曹cao為什么要如此善待劉備?他到底看重劉備什么?地位嗎?名氣嗎?實力嗎?好像都不是。

    沒錯,劉備號稱宗室,據(jù)說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然而從漢景帝到漢獻(xiàn)帝,血緣關(guān)系何其疏遠(yuǎn)可疑,“皇叔”身份更是羅貫中編出來的。劉備本人則“與母販履織席為業(yè)”,哪有鳳子龍孫的待遇?

    劉備也沒有多大的名氣,袁術(shù)就曾經(jīng)極為不屑地對呂布說,我袁術(shù)生年以來,就沒聽說過天下有劉備。北海相孔融被黃巾軍包圍,派太史慈向平原相劉備求援,劉備也又驚又喜地說:孔北海也知道天下有劉備?馬上派出三千救兵??梢姰?dāng)時劉備無名,又很希望有名。33

    沒有名氣的劉備也沒有根據(jù)地,好不容易有了地盤又會很快失去,只能東奔西走地寄人籬下,反復(fù)無常地投靠他人,以至于五易其主,四失妻子,半生顛沛流離。34

    然而袁紹、劉表、陶謙、孔融等人,卻都認(rèn)為劉備是英雄。徐州牧陶謙臨死前以州相托,劉備不敢當(dāng),建議讓給袁術(shù)??兹趨s說,袁公路他們家的“四世三公”早就是死人(冢中枯骨),何必介意?35

    不把劉備放在眼里的,只有一個袁術(shù)。

    曹cao則不但一眼看出劉備是英雄,而且認(rèn)為普天之下只有自己和劉備才是。有一次,曹cao請劉備吃飯,竟然不緊不慢地說了這樣一句話──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cao耳!

    這話真是如雷貫耳。何況曹cao還說“本初(袁紹)之徒,不足數(shù)也”,劉備當(dāng)場嚇得掉了餐刀和筷子。36

    后來劉備的叛逃,則被解釋為與此相關(guān)。據(jù)說,當(dāng)時車騎將軍董承聲稱親受獻(xiàn)帝藏在衣帶里的詔書,密謀發(fā)動政變消滅曹cao。劉備跟曹cao吃了那頓飯以后,也積極與董承聯(lián)系。因此一到下邳,便公開舉起反曹大旗。

    但,此說破綻百出。

    首先,衣帶詔就未必確有其事,董承他們也只是聲稱密受而已,并無實據(jù)。其次,劉備公開反曹,等于暴露了他們的秘密,則置皇帝與董承等人于何地?

    因此,這仍是一樁疑案。37

    不過劉備是英雄,卻毋庸置疑。唯其如此,關(guān)羽、張飛和趙云,才會跟他一見如故,對他忠貞不渝;諸葛亮也才會放棄曹cao、孫權(quán)和劉表,效忠一無所有的劉備。

    關(guān)羽、張飛、趙云、諸葛亮都看得出來的,曹cao也不會看不出來。只不過,劉備這英雄并沒有用武之地;而一個沒有用武之地的英雄,是用不著過于防范的,不如等到師出有名的時候再來收拾。

    也許吧,也許。

    因此,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正月,曹cao在與袁紹決戰(zhàn)之前便調(diào)兵遣將,征討劉備。諸將提醒說:與明公爭奪天下的可是袁紹??!曹cao卻說:劉備才是人杰,不能養(yǎng)虎遺患;袁紹志大才疏,反倒不足為慮。38

    這一仗打得劉備狼狽不堪。他甚至一看見曹cao的旗幟便嚇得掉頭就跑,全然不顧手下的死活。結(jié)果,老婆孩子統(tǒng)統(tǒng)做了俘虜,就連關(guān)羽也投降了。39

    被曹cao打敗的劉備只好去投靠袁紹,袁紹則出城二百里相迎。他沒能誘降張繡,卻得到了劉備,而且劉備還是從曹cao那里出走的,袁紹真是喜出望外。

    只不過他沒想到,劉備既然能夠背叛曹cao,同樣也會從他那里叛逃。40

    袁紹怎么可能真正了解劉備?

    他想的也只有一件事:盡快消滅曹cao。

    這并不奇怪。到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底,楊奉已滅,呂布已亡,袁術(shù)已死,張繡已降,劉表宣布中立,孫策保守東方。局勢變得十分明朗:袁紹與曹cao兩雄不并立。雙方都把對方看作了項羽,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于是,袁紹不顧部分謀士的反對和勸阻,公開發(fā)表討曹檄文,悍然發(fā)動了意在剿滅曹cao的戰(zhàn)爭。41

    曹cao也立即北上迎敵,并把自己的大本營設(shè)在了官渡。同時,他派遣東郡太守劉延駐軍白馬(今河南滑縣東),益壽亭侯于禁駐守延津(今河南延津北),與袁紹的軍隊隔河相向,擺開了決戰(zhàn)的態(tài)勢。

    官渡之戰(zhàn)即將打響。

    官渡之戰(zhàn)

    這是一場力量懸殊的戰(zhàn)爭。

    強大的一方是袁紹。這位當(dāng)年的關(guān)東聯(lián)軍盟主,已經(jīng)消滅了盤踞在北方的公孫瓚,擁有了冀、青、并、幽四州之地,等于占有了大半個北部中國,可謂人多勢眾,兵強馬壯,完全可以不把曹cao放在眼里。

    曹cao則可憐得多。他所擁有的,除了敵人就只剩下皇帝。然而這位大漢天子卻地?zé)o一壟,軍無一卒,錢無一文。何況袁紹要消滅曹cao,又哪里需要天子批準(zhǔn)?

    因此,不但士族地主階級把賭注押在袁紹身上,就連某些不是士族的人也都看好袁紹,不看好曹cao。于是董承政變,劉備叛逃,豫州多處sao亂,徐州郡縣降袁,劉表暗中策反,孫策圖謀偷襲,僅因為自己被刺未能得逞。42

    名士領(lǐng)袖孔融則在許都風(fēng)言風(fēng)語大放厥詞,散布袁紹不可戰(zhàn)勝的言論,曹cao差不多就是四面楚歌。如果不是荀彧等人堅決支持,他未必頂?shù)米 ?3

    事實上戰(zhàn)爭進(jìn)行得非常艱難。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二月,袁紹軍至黎陽,兵分兩路攻擊白馬和延津。此戰(zhàn)雖以曹cao獲勝告終,但曹cao深知自己的實力不如袁紹,因此放棄白馬和延津,全軍退回官渡,以避其鋒芒。

    七月,袁紹軍進(jìn)陽武(今河南原陽)。八月,袁軍又逼近官渡,沿沙丘安營扎寨,東西綿延數(shù)十里。曹cao無路可退,便也扎營相向,戰(zhàn)爭進(jìn)入相持階段。

    這時,袁紹軍號稱十?dāng)?shù)萬眾,曹cao則“兵不滿萬,傷者十二三”,他自己也心力交瘁。九月的一天,曹cao見運糧的士卒疲于奔命,竟脫口而出說:再過十五天,我一定為你們拿下袁紹,再也不讓你們這樣千辛萬苦!44

    實際上,曹cao是不想再打,他實在堅持不住了。遠(yuǎn)在許都的荀彧卻來信說,袁紹傾巢而出,孤注一擲,這是鐵了心要跟明公決一死戰(zhàn)??!如果不能戰(zhàn)而勝之,就一定會被消滅干凈,絕不可能有第三條路。

    因此荀彧說:曹公呀曹公,成敗在此一舉!45

    支持曹cao的還有賈詡。賈詡對曹cao說,明公的智慧超過袁紹,勇敢超過袁紹,用人超過袁紹,決斷超過袁紹,唯一的問題是總想萬無一失。其實,只要抓住機遇,一鼓作氣,片刻工夫就可以大功告成。46

    賈詡說得沒錯,機遇也說來就來。

    首先是劉備開溜。劉備在政治上是很敏感的。別人看好袁紹,他卻看衰,甚至在曹袁兩軍相持不下時,就已經(jīng)預(yù)感到袁紹必敗。因此借口聯(lián)合劉表,一走了之。47

    其次是許攸叛逃。許攸是袁紹的老部下,在冀州的時候就跟著袁紹,足智多謀,還掌握了大量軍事情報。因此曹cao聽說許攸來奔,便光著腳跑出來迎接,搓著雙手放聲大笑說:這下子我的事情好辦了!48

    許攸卻開口便問:請問貴軍還有多少糧食?

    曹cao答:起碼還能支持一年。

    許攸毫不客氣地說:不對!重講!

    曹cao又改口說:還可以支持半年。

    許攸冷笑一聲:足下莫非存心不想打敗袁紹?怎么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講實話?

    曹cao知道,許攸如果不是掌握了情報,便是看透了自己的心思。于是笑笑說:剛才不過開玩笑罷了!實實在在地說,頂多只夠一個月,為之奈何?

    許攸見曹cao實話實說,便將自己對戰(zhàn)局的分析和解決的辦法和盤托出。曹cao也當(dāng)機立斷依計而行,親自率領(lǐng)輕騎兵直奔袁紹的糧庫烏巢(今河南封丘西北),一把火燒光了所有的軍需物資和后勤設(shè)備。49

    這就直接導(dǎo)致了第三件事情:張郃反水。

    張郃是袁紹的大將,有勇有謀,而且也是在冀州時就跟了袁紹的。曹cao奇襲烏巢,張郃主張立即增援,袁紹卻聽從謀士郭圖的意見,派輕兵救援烏巢,派重兵攻打官渡。結(jié)果如張郃所料,官渡沒能攻下,烏巢全軍覆沒。

    郭圖緊張了。為了推卸責(zé)任,便向袁紹誣告張郃幸災(zāi)樂禍,出言不遜。張郃前方不利,后院失火,只好和部下高覽燒了戰(zhàn)車,向曹cao投降。曹cao喜出望外,說這是韓信歸了劉邦呀!于是拜張郃為偏將軍,封都亭侯。50

    劉備開溜,袁紹失去外援;許攸叛逃,袁紹丟掉智囊;張郃反水,袁紹折了臂膀。所有這些,都說明袁紹大勢已去,接下來只能是全軍覆沒,土崩瓦解。

    形勢在頃刻之間就發(fā)生了根本性的逆轉(zhuǎn)。

    張郃剛一投降,曹cao馬上按照賈詡的建議集中兵力大舉反攻。這時,眾叛親離的袁紹完全喪失了斗志,帶著長子袁譚棄軍而走。失去統(tǒng)帥的袁軍紛紛變成俘虜,袁紹帶到軍中的圖書和珍寶也都落入曹cao手中。

    同時被繳獲的,還有戰(zhàn)爭期間朝臣和部將私通袁紹的書信,曹cao把它們統(tǒng)統(tǒng)付之一炬。曹cao的解釋是:那個時候袁紹確實強大,我曹cao尚且不能自保,何況大家!結(jié)果,冀州各郡紛紛舉城降曹。51

    官渡之戰(zhàn)就此結(jié)束。

    這是決定當(dāng)時中國命運和前途的戰(zhàn)爭。實際上,袁紹和曹cao都是不同凡響的軍閥,他們對戰(zhàn)后重建也都有自己的打算和看法。袁紹當(dāng)然要走士族路線,恢復(fù)代表士族利益的舊秩序,這是他們那個階級賦予他的使命。

    曹cao卻要建立一個“非士族政權(quán)”,至少不能再走東漢的老路,政治上也必須有所更新。他在戰(zhàn)后頒布一系列的法令,主張抑制兼并,以法治國,唯才是舉,甚至提出“治平尚德行,有事賞功能”的觀點,就是證明。52

    曹袁之別,即在于此。

    換句話說,董卓是舊秩序的破壞者,袁紹是舊秩序的維護(hù)者,曹cao是新秩序的建設(shè)者。所以,曹cao和袁紹要聯(lián)合起來反對破壞秩序和擾亂天下的董卓,卻又會在董卓之后分道揚鑣,甚至決一死戰(zhàn)。

    因此,官渡之戰(zhàn)不僅是兩個利益集團的斗爭,更是兩個階級兩條路線的大決戰(zhàn)。在社會地位上,是士族與寒族之爭;在意識形態(tài)上,是儒家與法家之爭。這里面沒有調(diào)和的余地。袁紹勝,天下就是士族和儒家的;曹cao勝,新政權(quán)和新秩序就將由寒族和法家來建立了。53

    事實也是如此。

    于是,歷史的日程表被徹底打亂。在董卓時期,士族地主階級雖遭重創(chuàng),卻還可以寄希望于“士族兼軍閥”的袁紹。袁紹一敗,這一線希望也就化為烏有。

    看來,在這個軍閥的時代,士族是沒戲了,哪怕他們同時把自己變成軍閥。

    能夠叱咤風(fēng)云的,只能是非士族出身的人。

    比如劉備和孫權(quán)。

    劉備和孫權(quán)都不是士族,也都是軍閥。但與曹cao不同的是,他們的政權(quán)都建立在南方。唯其如此,才能夠與曹魏形成鼎足之勢。所以,曹cao戰(zhàn)勝袁紹,是寒族戰(zhàn)勝士族;孫劉對抗曹cao,則是南方對抗北方。

    那么,南方為什么能夠?qū)贡狈剑?/br>
    在這種對抗的背后,又有什么玄妙之處呢?

    第三章 孫劉聯(lián)盟

    早在諸葛亮出山七年前,魯肅就為孫權(quán)規(guī)劃了“三分天下”的戰(zhàn)略構(gòu)想,后來又一手促成了孫劉聯(lián)盟。可以說,沒有魯肅,就沒有赤壁之戰(zhàn),也沒有三國鼎立。

    荊州告急

    萬里長江奔流不息,把中華大地分成北方和南方。南方在東漢時期是欠發(fā)達(dá)地區(qū),地廣人稀,文化落后。唯其如此,朝廷和巨頭們便無暇顧及,甚至不屑一顧,那些實力較弱的軍閥也就能夠乘虛而入,在那里割據(jù)一方。

    長江一線的三個州,便是如此。

    這三個州,是益州、荊州和揚州。它們的州牧,則最早是劉焉、劉表和劉繇(讀如搖)。劉焉是益州牧,劉表是荊州牧,劉繇是揚州牧,他們也都是宗室。

    這是漢靈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的事。當(dāng)時為了對付黃巾起義,朝廷接受劉焉建議,改刺史為州牧,并加大其權(quán)力,派朝廷重臣和皇室疏宗擔(dān)任。擔(dān)任州牧的宗室先后有五個,另外兩個是幽州牧劉虞和豫州牧劉備。

    幽州牧劉虞,益州牧劉焉,荊州牧劉表,揚州牧劉繇,豫州牧劉備,這就是東漢末年的五位宗室州牧。不過劉虞并未參與逐鹿,劉備則徒有虛名(豫州不是他的)。值得注意的,便只有長江一線三個州。

    三個州的情況不一樣,三個州牧的處境也不一樣。發(fā)達(dá)程度,揚州最好,荊州次之,益州最差。個人處境則剛好相反,劉焉最好,劉表次之,劉繇最差。劉繇甚至并未真正治理過揚州,四十二歲時就早早退出了歷史舞臺。

    名義上屬于劉繇的揚州則被一分為二。長江以西(江西)被袁術(shù)占領(lǐng),長江以東(江東)被孫策覬覦。劉繇兵敗病逝后,揚州六郡中的吳郡、會稽、丹陽、豫章都落入孫策手中,成為后來孫吳政權(quán)的基礎(chǔ)。1

    但,處于風(fēng)口浪尖的是荊州。

    荊州在長江一線三個州中最為關(guān)鍵。奪取了荊州,尤其是占領(lǐng)了南郡的郡治江陵(在今湖北荊州),逆流而上可以攻取益州,順江而下可以攻取揚州,這也正是后來曹cao、劉備和孫權(quán)都要拼命爭奪荊州的原因。

    當(dāng)然,如果荊州的州牧是曹cao或袁紹,事情也許另當(dāng)別論,可惜劉表胸?zé)o大志。袁紹向他求援,他滿口答應(yīng)卻按兵不動。后來曹cao征烏丸,劉備勸他襲擊許都,他也只當(dāng)耳邊風(fēng),難怪曹cao說他是“自守之賊”。2

    不過平心而論,劉表在荊州甚得人心。而且,正是由于他實行“愛民養(yǎng)士,從容自?!钡恼吆筒呗裕G州地區(qū)保持了十多年的安定和平,許多北方南下的難民也得到了資助和周全,這不能不說是劉表做的好事。

    可惜,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

    最先打破平靜的是劉備。他是在官渡之戰(zhàn)后,因為被曹cao打敗而投奔劉表的。當(dāng)時的劉表,則像得到了皇上所賜的燙手山芋,左右為難。無可奈何之下,劉表只能一方面禮遇有加,另一方面小心防范。

    劉表的安排,是讓劉備先后出兵新野(今河南新野)和博望(今河南方城),最后屯兵樊城。樊城與劉表所在的襄陽隔漢水相望,這就既能防止變生不測,又能讓劉備成為對付曹cao的防火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