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热爱在线观看视频,国产成人福利资源在线,成年美女黄网色大观看全,狠狠色综合激情丁香五月,777奇米电影网99久久,精品国际久久久久999,成人无码午夜成人无码免费视频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易中天中華史第二部:第一帝國在線閱讀 - 第15節(jié)

第15節(jié)

    個說法,都是受班固的影響?!稘h書·西域傳》在記錄這份詔書時,班固是這樣表述的:“上乃下詔,深陳既往之悔,曰……”

    這就是“悔悟之詔”的來歷。

    此傳班固的贊語則說:“(漢武帝)末年遂棄輪臺之地,而下哀痛之詔,豈非仁圣之所悔哉!”

    這就是“哀痛之詔”的來歷。

    也就是說,班固也沒有稱之為“罪己之詔”。

    那么,“罪己”的說法有依據(jù)嗎?

    有。因為據(jù)說漢武帝曾說過這樣的話:

    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靡費天下者,悉罷之。

    這當然是罪己了。如果“輪臺詔”里有這段話,那就是不折不扣的“罪己詔”。

    可惜不是。

    據(jù)《資治通鑒》卷二十二,這段話是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三月,漢武帝封禪泰山后的口諭,既非輪臺,亦非詔書,怎么能稱為“輪臺罪己詔”呢?

    何況就連這段話,也來歷不明。遍查《漢書》,并無記

    載,僅見于《資治通鑒》。那么請問,司馬光的根據(jù)在哪里?

    一個宋代的人,怎么知道連班固都不知道的事呢?

    請博覽群書者有以教我。

    注釋

    (第一章)

    1.本卷所言漢武帝事,除另有注釋者外,均見《史記·孝武本紀》、《漢書·武帝紀》。

    2.西漢前幾任皇帝依次是:高帝劉邦,惠帝劉盈,前少帝劉恭,后少帝劉弘,文帝劉恒,景帝劉啟,武帝劉徹。但一般不將前后少帝計算在內。

    3.秦二世胡亥繼位時二十歲,卒年二十四歲。

    4.劉盈事見《史記·呂太后本紀》、《漢書·惠帝紀》。

    5.見《史記·留侯世家》。

    6.《史記》等書述漢惠帝、呂太后故事多不可靠,早已由呂思勉先生指出,請參看呂思勉《秦漢史》。

    7.田生即云“呂氏雅故本推轂高帝就天下”,見《史記·荊燕世家》。

    8.司馬光曾說,劉邦最終不立如意,是因為“知群臣心皆不附趙王”,見《資治通鑒》卷十二。

    9.見《史記·曹相國世家》。

    10.見《史記·高祖本紀》。

    11.關于劉章的想法,《史記·呂太后本紀》稱“恐見誅”(害怕受到株連),《史記·齊悼惠王世家》則稱“因立齊王為帝”。

    12.見《史記·齊悼惠王世家》。

    13.本段論述亦請參看呂思勉《秦漢史》。

    14.見《史記·吳王濞列傳》。

    15.此盟除見于《史記》之《呂太后本紀》外,亦見于《絳侯周勃世家》。絳侯世家其文曰:非劉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約,天下共擊之。

    16.見《史記·呂太后本紀》。

    17.見《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18.見《史記·高祖本紀》。

    19.請參看呂思勉《秦漢史》。

    20.見《史記·呂太后本紀》。

    21.高祖所封十王,荊王劉賈戰(zhàn)死,故地改封吳王劉濞。趙王如意被毒死,其地改屬呂祿。梁王劉恢被氣死,其地改屬呂產(chǎn)。淮陽王劉友被餓死,其地改屬劉。燕王劉建病死,其地改屬呂通。齊王劉肥病死,子襄繼位。所余者,高祖四子代王劉恒,七子淮南王劉長,四弟楚王劉交,侄兒吳王劉濞。

    22.見《史記·外戚世家》。

    23.西漢十一帝,有廟號者五人:高帝劉邦,廟號高祖;文帝劉恒,廟號太宗;武帝劉徹,廟號世宗;宣帝劉詢,廟號中宗;元帝劉,廟號高宗。

    24.見《史記·孝文本紀》、《漢書·文帝紀》。

    25.見《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26.見《漢書·賈誼傳》。

    27.本節(jié)所據(jù),如無另注,均分見《史記》之《袁盎晁錯列傳》和《吳王濞列傳》。

    28.見《漢書·爰盎晁錯傳》。

    29.見《史記·梁孝王世家》。

    30.見《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第二章)

    1.見《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2.見《漢書·外戚傳上》。

    3.見《史記·儒林列傳》。

    4.見《史記·汲鄭列傳》。

    5.請參看《史記·平準書》。

    6.見《漢書·武帝紀》。

    7.關于董仲舒,詳見本中華史第九卷《兩漢兩羅馬》。

    8.見《漢書·董仲舒?zhèn)鳌贰?/br>
    9.見《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下同。

    10.見《漢書·高帝紀》。

    11.見《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漢書·公孫弘卜式兒寬傳》。

    12.見《漢書·武帝紀》、《史記·儒林列傳》、《資治通鑒》卷十九。

    13.請參看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

    14.見《韓非子·說疑》。

    15.李廣事見《史記·李將軍列傳》。

    16.見《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17.見《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

    18.見司馬遷《報任安書》。

    19.見《史記·孔子世家》。

    20.張湯及其他酷吏故事無另注者均見《史記·酷吏列傳》。

    21.見《史記·平準書》。

    22.見《漢書·刑法志》。

    23.請參看范文瀾《中國通史》等。

    24.見《漢書·刑法志》。

    25.汲黯事跡無另注者均見《史記·汲鄭列傳》。

    26.見《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第三章)

    1.本節(jié)所據(jù)史實請參看翟連仲主編《世界通史·古代卷》。

    2.美索不達米亞原指兩河流域北部,后來泛指整個沖積平原。

    3.主父偃故事見《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4.見《漢書·武帝紀》。

    5.見《文獻通考》卷二六七。

    6.本節(jié)所述亦請參看田昌武、安作璋主編《秦漢史》。

    7.見《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8.見《史記·吳王濞列傳》。

    9.本節(jié)論述亦請參看吳曉波《浩蕩兩千年》。

    10.見《史記·貨殖列傳》。

    11.以前也有官辦的手工作坊,但多為滿足宮廷需求,產(chǎn)品并不出售,所以不算企業(yè)。

    12.見蘇軾《司馬遷二大罪》。

    13.見《史記·平準書》。

    14.見《史記·酷吏列傳》。

    15.見《史記·平準書》。

    16.見《鹽鐵論·復古》。

    17.郭解故事見《史記·游俠列傳》。

    18.見《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19.請參看《后漢書·酷吏列傳·序》。

    20.見《史記·游俠列傳》。

    21.本節(jié)所述西漢官制,請參看《漢書·百官公卿表》、《后漢書·百官志》、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楊鴻年和歐陽鑫《中國政史》、韋慶遠和柏樺《中國官制史》、陳茂同《中國歷代職官沿革史》、吳宗國主編《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22.按照《漢書·百官公卿表》的說法,九卿即太常、光祿勛、衛(wèi)尉、太仆、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nóng)、少府、中尉。他們的官俸,都是“中二千石”(月谷一百八十斛)。

    23.請參看《周禮·考工記》、《晉書·李胤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