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热爱在线观看视频,国产成人福利资源在线,成年美女黄网色大观看全,狠狠色综合激情丁香五月,777奇米电影网99久久,精品国际久久久久999,成人无码午夜成人无码免费视频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易中天中華史第一部:中華根在線閱讀 - 第66節(jié)

第66節(jié)

    顯然,周人不但有“力”,而且有“智”。只不過后來做總結(jié),就只剩下“德”。[5]

    德,成為上天授權(quán)的標(biāo)準(zhǔn)。

    后面的結(jié)論也順理成章。周人既然“以德得天下”,那就必須“以德治天下”。否則就會跟殷商一樣,自取滅亡。

    這是周人幾乎要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的道理。周公一再對子弟和同仁們說:我們是“小邦”,根本就沒資格“居中國”,也不敢“革殷命”?,F(xiàn)在天地翻覆,完全由于皇天上帝“改厥元子”,不認(rèn)商王認(rèn)周王。為什么呢?就因為紂王失德,而文王和武王有德呀!這跟當(dāng)年夏桀失德,商湯革命,是一樣的呀!

    這個道理,直到西周晚期還在講。陜西岐山出土的青銅器“毛公鼎”銘文,就說皇天對文王和武王的美德大為滿意,這才讓我“有周”來匹配上天。難怪周公說,我們的選擇只有一個,那就是延續(xù)文王的美德,才有可能保住天命。[6]

    ◎張叔平題拓本毛公鼎銘文。

    諸如此類的話,周公對召公奭說,也對康叔封說??凳宸?,就是武王和周公的同母弟弟姬封,排行老九。管蔡之亂后,周公把武庚的人民一分為二,組建成兩個新的國家。其中一個給了紂王庶兄微子啟,國號叫宋,公國;另一個則給了康叔封,國號叫衛(wèi),侯國。衛(wèi)和宋,其實就是殷和商,是古代殷商二字的音變。[7]可見康叔封的任務(wù),就是要把殷人改造成周人。

    康叔封任重道遠(yuǎn)。

    于是周公發(fā)表《康誥》,語重心長地對康叔封說:唉,我親愛的弟弟,年輕的封?。∧阋⌒囊硪?,你要謙虛謹(jǐn)慎,你要戒驕戒躁呀!天命是無常的,天威是可怕的,人民群眾的眼睛也是雪亮的。他們天天都在看著你,看你能不能遵循父王的傳統(tǒng),弘揚父王的美譽,繼承父王的遺志。那些小人是很難搞的。你得把別人的病痛,當(dāng)作自己的病痛才行?。8]

    顯然,周公、召公、康叔,都并非天生的道德楷模。他們的“德”,其實是逼出來的。只不過,他們沒有被“逼上梁山”,而是被“逼上圣壇”。

    哈哈,這就對了!

    實際上,道德與其說是一種品質(zhì),不如說是一種智慧。說白了,它只是在“通過損人來利己”和“通過利人來利己”之間,做了明智的選擇,是“聰明的自私”。但這種聰明,對自己、對別人、對社會都有利,這才成為人類共識。周人的獨到之處,則只是在新政權(quán)誕生之際,把它變成了治國理念和施政綱領(lǐng)。

    又一種早熟的新思想和新概念也萌芽了。

    這就是“以德治國”。

    從邏輯上講,這是順理成章的。是啊,既然“君權(quán)天授”,當(dāng)然要“以德配天”;既然“以人為本”,當(dāng)然要“敬天保民”。但這在世界上,卻是獨一無二,聞所未聞。世界各文明古國,有宗教治國的,有法律治國的,更有兼用宗教和法律的,還有只靠個人魅力的。以德治國?沒聽說過。

    德,真能治國嗎?如果能,怎么治?

    看得見的力量

    以德治國,也許來自周人的“靈感”。

    沒錯,“德”這個字,殷商就有了,是甲骨文,見于卜辭。它的字形,是路口或路上一只眼睛。意思也有兩個。一個是“視線很直”,所以“德”通“直”,也讀“直”。另一個是“看見了什么”,所以“德”通“得”,也讀“得”。在卜辭中,它還被借用來表示“失”。[9]有得就有失,有治就有亂。在古文字中,得失治亂,都可以是同一個字。

    ◎甲骨文的“德”(粹八六四)。羅振玉先生指出,卜辭中的“德”,都可以借用為“失”,可見其本義是“得”。

    很好!文化密碼,就在于此。

    的確,德,首先是“得失”。周公他們要考慮的,也首先是“得失”,是天命的得到和失去。而且,由于來之不易,由于轉(zhuǎn)瞬即逝,由于天命無常,由于天不可信,他們必須“有德”。

    這就首先要“有心”。

    于是,西周青銅器上的“德”,就在眼睛下面加了“心”,意思是“心中所見”,是內(nèi)心世界的得失和曲直,即“心得”。這就已經(jīng)非常接近今天所謂“道德”,盡管在周人那里,道是道,德是德。但德字如作他用(比如人名),則仍是甲骨文字形,有路,有目,無心,德鼎和德方鼎就是。

    ◎金文的“德”(何尊)。這是目前為止發(fā)現(xiàn)的最早表示道德之德的“德”字?!爸袊倍值淖钤缥淖钟涊d,也在這件青銅器上。

    ◎金文的“德”(德鼎)。這里的“德”,因為是人名,字形仍與甲骨文同,無“心”。

    有沒有“心”,很重要。

    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有心之德”,最早的是在“何尊”,原文是“恭德裕天”。這是成王時期的禮器,記載了周公營建成周(洛陽)的史實。[10]其中還有“宅茲中國”四個字,是“中國”一詞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早文字記載。這件出土文物雄辯地證明,周人在平息了武庚和三監(jiān)的叛亂,有資格“居中國而治天下”時,“以德治國”的觀念就萌芽了。

    ◎何鼎及銘文拓本。拓本右起第七列前四字即“宅茲中國”。

    顯然,以德治國,就是周人的政治思想。這個直到今天還在影響我們民族的觀念,是周文化和周制度的核心,也是他們的一大發(fā)明。

    不過麻煩也接踵而來。

    沒錯,“得失之得”或“曲直之直”加上“心”,就成了“道德之德”。但道德既然在“心里”,怎么治國呢?

    唯一的辦法,是把無形之德變成有形之物,讓它“看得見”,也“行得通”。

    周人解決了這個問題。

    看得見的是“圣人”。圣,甲骨文和金文都有,字形中最醒目的符號是大耳朵。所以,圣(圣)、聲(聲)、聽(聽),在上古是同一個字,都從耳。圣的本義也是“聽覺敏銳”,后來變成“一聽就懂”,再后來變成“無所不通”,最后變成“德高望重”。這就到春秋戰(zhàn)國了。子貢就說老天爺要讓孔子成為圣人,孟子則說圣人是“人倫之至”。從此,被尊為圣人的,唐堯、虞舜、夏禹、商湯、周文、周武、周公、孔子,無不是“道德高標(biāo)”。

    ◎甲骨文的“圣”(乙六五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