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節(jié)
“孤去見皇祖父?!敝煺佰制鹕硐螺?,“請白公公帶路。” 白彥回應(yīng)諾,神態(tài)愈發(fā)恭敬。 孟清和趕在朱瞻壑之前下輦 ,護著他落地,卻沒同他一起去見永樂帝。 目送三頭身離開,孟伯爺靠在車輦旁,撓撓下巴,射猛禽給孫子玩,永樂大帝果真武功蓋世,霸氣側(cè)漏,非一般人可比。 朱瞻壑謝恩回來,車駕繼續(xù)上路。 為節(jié)省時間,除遇耆老人瑞參見,途中過州縣不停。 孟清和搜腸刮肚,給朱瞻壑講了一路故事。以三頭身接收知識的速度,夏元吉找孟清和單挑的可能性,再次無限攀升。 兩只金雕被照料得極好,但聽照料它們的宦官說,翅膀傷了,其中一只恐怕再飛不起來。 不能飛的猛禽,是否能活下去? 永樂帝將兩只受傷的金雕賜給三頭身,是否另有深意? 孟清和想不明白,也沒打算徹底想明白。歸根結(jié)地,永樂帝教導孫子,和他并無太大關(guān)系。想得太明白未必是件好事。 永樂七年十月底,圣駕過大寧。 十一月初,圣駕返回北京。 同月,圣旨自北京出,封韃靼太保馬兒哈咱為順安王,樞密知院脫火赤為忠義王,領(lǐng)兩萬韃靼騎兵歸草原。 “朕所討論者唯首惡。爾既歸順稱臣,亦吾赤子,無再拘押之理?!?/br> 放人的同時,朱棣又下令,賜給兩人金銀布帛,部落牧民給口糧羊馬。許兩部每年春夏秋時節(jié)到互市交易。 “朕已下令,爾等守法,無擾邊之事,邊塞官軍亦無侵害?!?/br> 簡言之,老實放牧,朕就不派人揍你。否則,后果自負。 不管馬兒哈咱和脫火赤心中怎么想,此時都是感激涕零,哭得上氣不接下氣,跪地砰砰磕頭。 “天可汗,您的榮光將廣布草原!” 三個字出口,同時被召見的兀良哈壯漢們不爽了。 怎么著,女真還沒解決,這兩個老小子又要打蛇隨棍上?可再不爽,當著永樂帝的面卻必須老實。至于以后,走著瞧! 打發(fā)了馬兒哈咱和脫火赤,集結(jié)的十余萬邊軍奉命返回各衛(wèi)所。 官軍啟程之前,封賞名單終于擬定。 魏國公列第一,定國公第二。其后為武城侯王聰,同安侯火真,武安侯鄭亨,安平侯李遠。孟清和沒擠入第一梯隊,只列在第二梯隊第四位。不過,發(fā)下的賞賜卻十分豐厚。 “賜黃金五十兩,白銀三百兩,寶鈔八百錠,絹紗布帛各二十匹?!?/br> “臣謝陛下隆恩?!?/br> 送賞的不是白彥回,孟清和遞出紅封,沒有多問。送人離開后,獨自對著十幾箱賞賜發(fā)呆。錢給得不少,甚至能同侯爵平齊。官位和爵位卻一動沒動。皺起眉頭,心中突然沒底。 沈瑄歸來時,孟清和仍沉浸在思緒中。直到掌燈,才恍然回神??聪蜷L身玉立的國公爺,猶豫著,還是道出心中擔憂。 陛下是不是在敲打他? 沈瑄挑起一邊的眉毛,略微有些差異,“十二郎為何這么想?” 不是明擺著嗎? 孟清和將圣旨交給沈瑄,封賞武將,最低也該給個榮譽稱號,不管事也無礙。只給錢不升官,不是敲打還是什么? 沈瑄垂眸,捏了一下孟清和的耳垂, “十二郎想多了?!?/br> 孟清和仍是懷疑。 “十二郎不信吾?” “不是不信,而是……”他心里沒底。 “十二郎可愿同吾一賭?”沈瑄俯身,雙手抵在圈椅的扶手上,溫熱的氣息拂過孟清和耳際,“瑄曾言,欲與十二郎秉燭夜談。若此事非十二郎所想,可……” 聲音漸低,最后幾不可聞。 孟伯爺表情漸變,倏爾臉色通紅,頭頂冒煙。 “十二郎意下如何?不言,瑄只當十二郎應(yīng)下?!?/br> 國公爺笑得過于迷人,察覺到不對,孟清和剛要張口,帶著冷香的氣息便迎面罩下,聲音全被堵了回去。 他不賭!孟伯爺?shù)裳郏瑘詻Q不賭! 沈瑄輕笑,含住紅潤的唇角,舌尖掃過唇緣。 不賭?可不是十二郎說得算。 孟清和一個機靈,腦袋很快成了一團漿糊,再說不出一個字。 當日,孟伯爺被定國公從前堂抱回三廂。 三日后,封孟清義為三等伯的敕書發(fā)下。得知消息,孟清和直接暈倒了事。 太激動? 非也。 想起同國公爺?shù)哪莻€賭,孟伯爺只想找塊豆腐撞一撞。他完全肯定,依賭約,自己的曠工天數(shù)將再創(chuàng)記錄。 最后,是南京傳來的消息救了他。 第二次下西洋的鄭和船隊,已于月前返回福建海港。據(jù)悉,此行收獲極豐。 朱棣立刻坐不住了,下令動身回京。孟清和和沈瑄奉命一同南歸。考慮到啟程日期,秉燭夜談的日子暫被延后。 孟伯爺松了口氣,卻又有點可惜。 抬頭望天,忽然覺得,面對定國公,他是愈發(fā)的“坦誠”。 嘆息一聲,美色誤人,當真是至理名言。 第二百二十三章 傳說的神獸 永樂七年十二月初,圣駕南歸。 孟清和奉命隨行,臨行之前,特地趕往孟清義安置在城中的宅院,拜別母親兄長。 升任北京五城兵馬司指揮之后,孟清義便在大興縣購進一所三進宅院,舉家搬遷。 因前任房主曾為燕軍千戶,建房時嚴格遵照品級規(guī)制,不許對房屋布局做太大變動,簡單修繕即可遷入。 正堂為三廳七架,戶牖均未涂漆,黑門上懸鐵環(huán),梁上飾以粉青。 院墻臨街,正門前無石陛,門上未懸匾,光禿禿的一橫條木。 影壁至前堂間留一段條石路,前堂至二堂留五十步校場。后宅也以簡樸為主,亭池花木一概沒有,廊廡槅窗都無雕花,分外樸實無華。 房主姓武,已轉(zhuǎn)調(diào)錦衣衛(wèi)北鎮(zhèn)撫司,仍為千戶,在指揮使楊鐸手下辦事。因父母俱已不在,身邊只有發(fā)妻幼子,慎重考量,打算將北京的房屋做價賣出,到南京再行購買家宅安置。 因是五品官宅,又有些老舊,修繕改建就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官位高的看不上,官位低的用不上,尋常百姓不愿意多花錢,中人一直尋不到合適的買家。 不過,旁人看不中的宅院,孟清義卻是一眼相中,只是在價格上有些猶豫。 手中錢鈔有限,買下宅院,修繕房屋的費用就會捉襟見肘。 家中有存銀,不下千兩,孟清義卻不打算動用。 離家十年,老母妻女都是兄弟供養(yǎng),已是不配為人子、為人夫、為人父。 后從草原回來,得以重上戶籍,晉升官身,一切都靠兄弟。 如今想買棟宅院奉養(yǎng)母親,安置家人,置辦家業(yè),還要動用兄弟的銀子,請兄弟援手,如何說得過去? 便是十二郎不計較,他也會臉上發(fā)燒。 得知房價無法再降,孟清義沒有馬上做下決定。而是出城回家后,同孟張氏商量。 “夫君稍待?!?/br> 孟張氏在屋中翻箱倒柜,很快找出幾只匣子,里面是她十年間積攢的銅錢寶鈔和幾枚銀錠。 將匣子放到孟清義跟前,孟張氏道:“銀錠和銅錢是母親給的,寶鈔是夫君的俸祿。不夠的話,還有糧倉中攢下的祿米。尋糧鋪賣了,應(yīng)該能湊足數(shù)目?!?/br> “秀娘,”孟清義看著匣子,猶豫了一下,“此事別讓娘知曉,我不想讓十二郎勞心,覺得我同他生分。” “夫君,妾不是不知道理之人?!泵蠌埵系溃靶珠L不在了,夫君即為家中長子,論理,奉養(yǎng)母親,置辦家業(yè),都當自食其力,怎可事事煩勞兄弟?!?/br> 孟清義松了口氣,如釋重負,“就是這話。咱們一家能有今日,都是托賴十二郎。我沒多大本事,幫不上十二郎,卻也不能帶累了他。凡事腆臉都靠兄弟,我成什么人了?” “夫君放心,便是娘知道夫君所想,定也能體諒。” “今年置辦宅院,家用少些。待到明年,我親自帶人下田,種高粱蕎麥,尋到好羊羔養(yǎng)上十幾頭,秋收之后,家中定有富余?!鳖D了頓,孟清義端正了神色,“再有件事,逢年過節(jié),五姐回來,多囑咐幾句,女婿為人厚道老實,我清楚,架不住有人在一旁煽風點火。若是敢借十二郎的名頭生事,真惹出禍來,我第一個不放過!” 孟張氏點頭。 夫妻倆定下買宅子一事,孟清義跑了幾次城中糧鋪,將積攢的祿米分批賣出。價錢壓得低些,也是無法。 孟許氏知悉此事,特送來兩錠銀子。 孟張氏婉拒,道不該如此,孟王氏卻讓她收著。 “收下吧,這是你嫂子的心意。以后你和九郎有了小子,讓他孝敬你們嫂子便是?!?/br> 交易當日,房主武千戶得知買家是興寧伯的兄長,主動將房價降了不少。 “某出身燕山左衛(wèi),靖難時,就在伯爺麾下。早知是指揮,何必費這些周折?!?/br> 孟清義卻搖頭,“一事歸一事,若我兄弟在,也必會如此?!?/br> 武千戶犟不過,只得收下銀鈔。回頭卻將房屋修繕費用攬了過去。孟清義心知不能再“客氣”,干脆請武千戶到酒樓吃酒,算是交下這個朋友。 孟清義以為欠了武千戶的人情,心中頗有些過意不去。 殊不知,在他被家人扶上牛車后,本該爛醉的武千戶卻推開攙扶的家人,抹一把臉,沒有半點酒醉的神色。 “千戶?” “說老子本命年有兇煞,嘿!”武千戶握緊缽大的拳頭,“走,去拆了那個神棍的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