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節(jié)
滿朝文武都有點傻。 定遠(yuǎn)侯在奉天殿中說話的時候不多,完全就是沉默寡言的最佳典范。 今日竟然當(dāng)堂彈劾朝臣,還是彈劾都御使,言官? 武將中出了一個興寧伯,足夠讓文臣們頭疼了,定遠(yuǎn)侯也要仿效行之? 文臣參武將,這是常態(tài)。 武將參文臣,也不是說不過去。 但是武侯彈劾言官,簡直是要逆天! 沈瑄的親爹是侯爵,干爹是皇帝,兄弟是皇子,洪武帝是他干爺爺,成國公是他摯交,信安伯是他好友,皇帝的小舅子被他踢出府門,照樣笑呵呵給他說好話,宮中的徐皇后更是視他如親子! 勛貴,武將,皇親。 諸多身份集合在一起,一旦沈瑄的戰(zhàn)斗力爆發(fā),和他對著干的百分百就要倒霉。 打嘴仗,找死。 斗毆,死得不能再死。 陳瑛突然后頸發(fā)涼,他突然意識到,敢惹上興寧伯,牽扯出定遠(yuǎn)侯,意圖向朱高煦和朱高燧身上一起潑臟水,絕對是向天借了膽子。 腦袋發(fā)熱的同時,他偏偏忘記了,膽子再大,刀子砍下來,照樣要死。 “臣參都察院左副都御使陳瑛犯上作亂!” 沈瑄話落,孟清和立刻附議。 痛打落水狗,這技能,他熟! 定遠(yuǎn)侯和興寧伯先后呼應(yīng),一人給了陳瑛一棍子。嫌不過癮,順便又踹了兩腳,專往臉上踹,不留個腳印絕不算完。 陳瑛彈劾孟清和的幾項罪名,直接被扔到一邊,不屑于提起。 從根本否定陳瑛的品行,將他徹底打落在地,狠狠蓋上一個犯上作亂,亂臣賊子的大戳,誰還會揪著孟清和同沈瑄私授金錢的事情不放? 沈瑄和孟清和站出來了,作為另外兩個當(dāng)事人的朱高煦和朱高燧也沒有繼續(xù)保持沉默的道理。 朱高煦和朱高燧都十分清楚,歸根結(jié)底,興寧伯會有這場無妄之災(zāi),定遠(yuǎn)侯被無辜牽涉其中,起因在于自己。 兄弟倆很是默契,前后腳出列,行禮,給架在陳瑛腳下的火堆狠狠潑了兩桶油。 敢做,就要有承擔(dān)后果的勇氣! 讓這老匹夫找麻煩! 燒不死你也要扒層皮! 朱高煦當(dāng)?shù)钤偬峋头皇?,朱高燧高聲附和,?dāng)著老爹和群臣,兄弟倆一臉的愧色,不彈劾陳瑛,只是一口咬定,興寧伯和定遠(yuǎn)侯無辜受累,都是他們的關(guān)系。真要問罪,也該是問他們的罪,同定遠(yuǎn)侯和興寧伯無干。 “父皇,兒臣同興寧伯確有書信往來,卻多為屯田及戍衛(wèi)邊防之事,并無不可對人言之處?!敝旄哽愕?,“兒臣竟不知,如此亦是罪過!兒臣知錯!” 朱高煦說完,朱高燧繼續(xù)補刀:“稟父皇,兒臣已令人將平日所寫書信收到一起,可到殿上與諸公一觀。諸公若還覺得兒臣同興寧伯有密謀,兒臣自愿領(lǐng)罰!不過,”朱高燧冷笑一聲,“也請諸公將與同僚的書信借給小王一觀,不用他人,只陳御史同解學(xué)士即可,也好讓小王知道,什么才叫君子之交。以后與人書信,也好有個參照,免得陳御史這般憂國憂民之士勞心勞力,派人密切關(guān)注小王的一舉一動!” 朱高煦所言是誅心,朱高燧明擺著是要殺人。 話說得直白,話里的意思卻拐了幾個彎。揪出了解縉,也坐實了陳瑛犯上不敬的罪名。 自父皇登位,朱高煦和朱高燧都收斂了不少,但這不代表他們會任由別人騎到頭上去。他們不找別人麻煩就好了,上桿子找他們麻煩,覺得日子太平淡,想找些刺激? 聽朱高燧點出自己的名字,解縉不免冒出了冷汗。但壓力再大,也必須咬牙挺住,這個時候露怯,就是不打自招。 朱高熾不能再保持沉默,他十分清楚,等到父皇開口,一切全都晚了。 舍了陳瑛,保全解縉,是目前唯一的選擇。 “父皇,陳瑛膽大妄為,請以嚴(yán)懲!” 見朱高熾的舉動,朱棣眼中流露出一絲失望。 如果他早一步站出來,永樂帝還不會如此失望。但是現(xiàn)在……朱棣擺擺手,“不必再說,朕自有主張,退下吧?!?/br> 聲音低沉,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 朱高熾抬起頭,片刻,重又低下,無聲的退了回去。 他知道,因為之前的猶豫,他又錯失了一次讓父皇改觀的機會。 一步錯,步步錯。 錯在他自己,怨不得任何人。 朱高煦和朱高燧互看一眼,也不再多言。 偏偏陳瑛知道自己必沒有好下場,干脆破罐子破摔,仍是咬住沈瑄和孟清和不放。 朱棣眼中閃過不耐和殺意,攥緊拳頭,換成在軍中,陳瑛早已血濺三尺。 看著如瘋狗一般的陳瑛,沈瑄冷聲道:“本侯同興寧伯幾番同生共死,情如家人,既是本侯的家人,何來私授一說?” “家人?”陳瑛面露瘋狂,眼中卻帶著陰狠,“定遠(yuǎn)侯同興寧伯的關(guān)系,并非如此簡單吧?” 沈瑄表情更冷,“不簡單又如何?同陳都憲何干?” “定遠(yuǎn)侯是承認(rèn)了?那漢王同趙王……” “夠了!” 打斷陳瑛的不是沈瑄,而是永樂帝。 天子一怒,陳瑛注定粉身碎骨。 “陳瑛,當(dāng)真以為朕不敢殺你?!” 揪住瑄兒不放,就是想拉高煦高燧一同下水? 此人,當(dāng)真該殺! “來人,拖下去!” 奉命進殿的大漢將軍扣住陳瑛,摘掉烏紗,除去官袍,抓著兩條胳膊,將他拖出了殿外。 永樂帝甚至沒當(dāng)?shù)钚嘘愮淖锩?,他的去處既不是刑部也不是大理寺,只能是詔獄。 大漢將軍把人拖下去后,錦衣衛(wèi)立刻接手。 紀(jì)綱單手按在繡春刀上,站在陳瑛面前,笑得讓人頭皮發(fā)麻,“陳都憲,久仰了。” 自今上登基以來,詔獄中的一半住戶都是拜陳瑛所賜,不料風(fēng)水輪流轉(zhuǎn),今天就輪到了陳瑛自己。 該說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紀(jì)綱叫來一個校尉,如此這般吩咐一番,校尉領(lǐng)命而去,紀(jì)綱回頭,又對著陳瑛冷冷一笑。 如陳都憲這般人物,進了詔獄,自當(dāng)好好招待,才不會墮了錦衣衛(wèi)的名頭。 誰讓陳都憲膽大包天,惹了不該惹的人,走這一遭,也算是種因得果。 陳瑛被錦衣衛(wèi)帶走了,站出來支持他的幾名朝臣自然也不可能全身而退。 降級,丟官,流放,充軍。 最倒霉的一個,直接被關(guān)進了刑部大牢,秋后問斬。 罪名不用找,現(xiàn)成的擺在面前。 污蔑大臣,窺伺皇子,刺探軍機,圖謀不軌。 皇帝想殺人,借口都不用多找,一條欺瞞圣意,大不敬,就能摘了一家老小的腦袋。 不知被拖下去的幾名大臣是否在后悔,后悔跟著陳瑛參加了一場豪賭,最終丟了前程,甚至沒了性命。 事到如今,就算后悔也于事無補。 流放的,隔日就要出發(fā)。 充軍的,手無縛雞之力照樣要被謫往邊疆。 被奪官的淚流滿面,比起一同在朝堂上戰(zhàn)斗的戰(zhàn)友,絕對是祖宗保佑,回家就給祖宗燒高香。 等著秋后問斬的也是淚如泉涌,一樣都是冒險,怎么偏偏就他這么倒霉? 解縉沒有降職處罰,卻很快接到皇令,奉旨修書。 朱棣認(rèn)準(zhǔn)了不能讓他閑著,閑著準(zhǔn)要挑起點風(fēng)波。但也不能殺了他,殺了他,委實是太過可惜。 于是,永樂帝大筆一揮,翰林院有一個算一個,一起找材料,修書! 修一部包羅萬象,最能代表天朝上國的百科全書! 為保證工作順利進行,在寺廟里鉆研佛法的道衍被請到了翰林院,奉旨監(jiān)工。 處理了陳瑛,壓下了解縉,朝臣們看出了苗頭,輕易不敢再提立皇太子一事。 據(jù)說,陳瑛在詔獄里的日子過得十分精彩,一天照三頓的被校尉力士們招呼,估計人生理想只剩下一個,早死早超生。只可惜,落在錦衣衛(wèi)手里,只要皇帝不下令,想死都沒法撞柱子。 解縉被關(guān)在了翰林院,回家都要事先打報告,對外聯(lián)系,繼續(xù)同文官們串聯(lián),更是想都別想。不修完這本皇帝要的書,解大學(xué)士就要繼續(xù)遨游在知識的海洋。 按照皇帝的說法,搞政治工作不適合解大才子,做學(xué)問才是他的本職工作。 有了這兩位珠玉在前,即便夢想著從龍之功,也要仔細(xì)掂量一下。 聰明的,就該縮起脖子努力干活,好好過日子。繼續(xù)胡思亂想,挑戰(zhàn)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下場只能是和陳瑛到詔獄里做鄰居。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解縉的才名,有更多的剩余價值可以壓榨。 朝臣們老實了,永樂帝騰出手來,可以教訓(xùn)……不是,教導(dǎo)兒子了。 先被教導(dǎo)的是朱高熾。 皇帝單獨把兒子叫進西暖閣,沒罵也沒打,父子倆進行了一番長談,足足半個時辰,暖閣的門才打開。 朱高熾紅著眼睛走出來,表情卻是如釋重負(fù)。 第二批被叫進西暖閣的是朱高煦和朱高燧。 這一次,朱棣沒再有話好商量,鞭子舞得是虎虎生風(fēng)。當(dāng)他看不出這兩個小子是在以退為進?兵法都是老子教的,回頭跟老子玩這套,抽,必須狠狠抽! 老爹抽兒子,兒子被攆得上躥下跳。 等朱棣終于抽過癮了,朱高煦和朱高燧互相攙扶著,呲牙咧嘴,鼻青臉腫的出了暖閣。 最后被叫進西暖閣的是沈瑄。 起初,暖閣內(nèi)很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