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貼身保鏢俏校花、灼灼烈日、日久成癮:撩妻總裁輕點寵、重生嫡女:王爺,請上榻、誤入星途之男神你別跑、專心養(yǎng)兒一百年、往生閣、天生奇才、茅山宗師、玉擒顧縱[風(fēng)聲同人現(xiàn)代版]
騰騰覺得自己快飛起來了,高興的嘎嘎笑。 趙明山匆匆從書房走出來,將兒子接了過來,說道,“騰騰,你mama累了,爸爸舉高高好不好?” 這點騰騰倒不挑,他大聲說道,“好!” 張媽做了四菜一湯,紅燒魚,清蒸螃蟹,韭菜貝丁,芹菜炒豆腐干,湯是蠣黃豆腐湯。 另外給騰騰做了蝦仁燉蛋,蝦仁提前剁成了泥,小娃娃吃完全沒問題。 騰騰坐在自己的嬰兒椅上,嘴里發(fā)出各種高興的聲音。 這么大的孩子對食物很感興趣,尤其是大人吃的食物。 他看都沒看自己的燉蛋,兩只大眼睛緊緊盯著桌子上的各種飯菜。 一副小饞貓的樣子,仿佛下一刻口水就要流出來了。 肖姍和趙明山都見慣了他這個模樣,肖莉作為大姨是第一次見,她覺得小家伙可愛極了,讓人心疼的很,就摸了摸他的大腦袋,問道,“我們騰騰想吃什么呀?” 騰騰興奮的揮舞著小胳膊,小手一會兒指這個,一會兒指那個。肖莉管張媽要了一把小勺子,仔細(xì)挑干凈魚刺,然后用勺子用力壓成泥,挖了一點給他吃。 紅燒魚是提前炸過的,很香,而且里面放了糖,帶著一點甜味兒。 騰騰歡快的吃下去了,大概覺得很好吃,一雙大眼睛瞇了瞇,吃完還不忘吧唧一下小嘴。 肖莉一連喂了好幾口,一塊魚rou吃了一半,他不吃了,伸出小手又亂指。 螃蟹性寒,小孩子吃不了膏黃,肖莉敲開一個大腿,給他剝了一點腿子rou。 螃蟹比魚rou鮮美得多,騰騰吃了還要,肖莉卻不敢喂了,拍了拍他的小臉蛋說道,“騰騰,你還小,這些東西不能多吃,快吃燉蛋吧,不然一會兒就涼了!” 騰騰立馬就不高興了,從小他就被爸爸mama寵著,爺爺奶奶寵著,姥姥姥爺寵著,還有很多人都寵著他,在這樣幾乎百依百順的環(huán)境里,他人不大,脾氣不小。 騰騰立馬就不高興了,小嘴一癟就要哭。 肖姍和趙明山同樣司空見慣了,而且夫妻倆商量好了,這孩子必須要管上一管了,不能這么慣著。 肖莉有點慌,怕小外甥真哭了。 肖姍說道,“姐,你吃你的,不用管他!” 趙明山也說,“大姐,你快吃吧,不用管他!” 騰騰一看,爸爸mama還有大姨都不理他了,更加委屈了,正準(zhǔn)備放聲大哭,張媽跑過來了,手里還舉著一個花環(huán),笑著逗他,“騰騰,你看看好不好看???” 張媽手巧,會做很多小孩子用的漂亮的小東西,比如繡著花的肚兜,虎頭鞋,還有各種各樣的小玩意兒。 比如這花環(huán),是用布料先做出一個圓圈,里面塞了絲棉,外面縫上一朵朵各種顏色的鮮花。 花兒也是用布做的,一個個栩栩如生。 小孩子的注意力立馬被吸引過去了,兩只小手緊緊抓著花環(huán),早就忘了要哭的事情。 肖姍走過去把花環(huán)給兒子串在小手腕上。 騰騰的小胳膊忽高不低,一雙眼睛緊盯著花環(huán),高興的很。 肖姍指了指燉蛋,說道,“騰騰,快吃啊,吃飽了mama抱你下去玩兒!” 騰騰很聽話的抓起勺子,一勺子一勺子的往嘴里送。 他手勁兒不穩(wěn),用不上力,吃了一半,撒了也有一半,不過,比剛學(xué)會自己吃飯好多了。 吃過飯,趙明山去書房寫文件,張媽去廚房收拾,偌大的客廳里,只剩下肖姍姐妹倆,還有小孩子騰騰。 騰騰將花環(huán)從手上拽下來扔在地上,用小腳丫使勁兒踩了幾下,花瓣被踩扁了,變得沒那么好看了。 他一把從地上撿起來,用小手使勁兒摳上面的花,企圖給摘下來。 張媽針線好,針腳縫得密密的,結(jié)實的很,騰騰用盡了力氣也拽不下來。 小小的腦袋里全是不解。 他去爺爺奶奶家,爺爺在院子里種了好多花,不管什么花兒,他都能給拽下來,有一次他高興,把所有盛開的花兒都拽下來了,爺爺高興的哈哈大笑呢。 騰騰很生氣,覺得這個花不乖,他再次把花環(huán)扔在地上,用rou腳丫踩踩踩,使勁兒踩了好多下,然后爬到一邊,認(rèn)真去搭積木了。 肖姍這段時間忙,很長時間沒回娘家了,肖莉其實也忙,一個月沒休假了,上周末休息了一天,便和丈夫一起回了一趟娘家。 姐妹倆說了些家常話,肖姍問起父母的身體近況,肖莉一一回答了,又提及大哥大嫂,她笑了笑,說道,“他們都挺好的,清清現(xiàn)在跳舞可好看了!” 然而出于一種親人間的直覺,肖姍總覺得大姐有事兒瞞著她。 肖莉?qū)ι蟤eimei疑惑的目光,肖莉笑了笑,說道,“大嫂和你關(guān)系好,她是不是已經(jīng)告訴你了?” 肖姍搖搖頭,問了一個最糟糕的可能,“大哥大嫂他們不會是在鬧離婚吧?” 肖莉點了點頭。 第117章 是另外有了喜歡的人了…… 肖姍有些不解的問道, “為什么?。俊?/br> 她上次回家,大概是一個月之前了,沒看出大哥和大嫂有什么矛盾啊, 那天大哥加班, 大嫂還親自下廚,給大哥做了好吃的。 肖莉搖搖頭, ”我也不清楚,不過, 他們兩口子鬧了一個多星期了, 守著爸媽誰也不理誰, 私下里還吵架, 清清說,他們吵的很兇!“ 肖姍問道, ”那清清說爸爸mama為什么吵架了嗎?“ 肖莉回答,“小孩子說不清,偷著告訴咱媽了, 咱媽去問,倆人誰都不說了, 只是大哥大嫂都堅持要離婚!” 肖姍愣了一下, “大哥也要離婚?” 在外人眼里, 肖強的確是個非常出色的男人, 不僅僅是在工作上業(yè)務(wù)能力強, 還因為他本人長的很帥, 還不只是浮于表面, 很有那種沉穩(wěn)干練的氣質(zhì)。 比年輕小伙子還更招人呢。 但若是說大哥禁不住誘惑,外頭有人了,肖姍是無論如何都不會相信的。 自己的大哥自己知道, 大哥幾乎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而且他在男女情事上本就不用心,要不然之前也不會,那么優(yōu)秀的小伙子,找對象竟然是難事兒了。 肖莉也覺得奇怪,說道,“去年有一陣兒,大嫂抱怨過,說大哥加班太多,坤坤都不認(rèn)識爸爸了,但也沒說要離婚??!” 作為一個局外人,肖姍承認(rèn),在大哥和周婷婷的這一樁婚姻里,周婷婷的付出遠(yuǎn)比大哥要多,但,肖強是個工作狂,這在她談戀愛的時候就已經(jīng)知道了呀。 肖姍又問道,“那大哥說為什么要跟大嫂離婚了嗎?“ 肖莉搖搖頭,“沒說,不過,他們兩個人看起來都很堅決,而且大哥還說要搬出去住?。?/br> 肖姍嘆了口氣,說道,“明天下午我有點時間,我回家一趟,問問大哥大嫂到底咋回事兒!“ 周婷婷最近這半年過得很郁悶,新書被出版社斃掉了,卻沒給她一個像樣的理由。 更讓她生氣的是,她把這本小說拿給肖強看,肖強只翻了兩頁,就說不好看,看不下去。 一開始她寫書,純粹是為了打發(fā)時間的,但寫了兩本之后,態(tài)度就完全變了,周婷婷覺得自己一生的事業(yè)就是寫書。 寫書的目的也從提供消遣變成了,要給廣大讀者一個清醒的,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誰能想到這么好的書竟然沒人看? 更難以想象,之前那么志同道合,心心相印的丈夫竟也變了。 周婷婷是個童年受過挫折的人,生活沒有讓她的內(nèi)心變得更堅強,反而是更加脆弱,她接受不了這種現(xiàn)狀,卻也暫時無力改變,只能選擇自己的方式:不理丈夫,也不讓他碰她。 但和以前不一樣,她這么做沒什么效果,最近肖強似乎更忙了,天天加班,回到家已經(jīng)很晚了,她和孩子都睡了,于是,他就一個人睡到書房的小床上。 好在最近事情終于出現(xiàn)了轉(zhuǎn)機。 一家剛成立的出版社,各種稿子都缺,看到了之前她的偵探小說,就跟她約了一本書,并且提前付了一半的稿費。 周婷婷不缺錢,但她還是特別高興。 人家給了錢,這說明什么,說明她寫出來的東西肯定不會斃掉! 否則出版社不虧死了? 按照出版社的要求,這一本小說是單元式的,由十個偵探小故事組成。周婷婷寫這個類型還算輕車熟路,但沒想到,第一稿居然沒通過。 出版社給的理由是,故事很好,但缺乏張力,不夠吸引人。 周婷婷沒辦法,但改來改去總是不滿意。 出版社跟她聯(lián)系的是一個年輕的編輯,姓鄧,他剛大學(xué)畢業(yè)沒兩年,人長得很精神,心思也挺活,他給周婷婷出了個主意。 去走訪那些辦案的老警察,還有法醫(yī),肯定對寫小說有幫助。 周婷婷覺得也有道理,憑著丈夫肖強之前給她介紹的關(guān)系,走訪了不少退休的法官和警察。 但不知道為何,肖強開始跟她置氣了,她不理他,他也不理她,她現(xiàn)在主動跟他說話,他也不理他,輕易不回家,回到家表現(xiàn)的也像個冰塊,周婷婷主動跟他說話也不理,周婷婷讓他陪孩子,他鉆進(jìn)書房就不出來了,周婷婷讓他看看最新一版的稿子,他還沒看,就說寫得不好。 這下把周婷婷氣壞了,本來她就是忍著氣主動跟丈夫交流的,沒想到肖強態(tài)度這么差,也很生氣了,說這樣的日子不如不過,離婚算了。 以前她若生氣提離婚,肖強都是心肝寶貝的哄她。 沒想到這次不是,肖強居然冷冰冰的說,離就離。 這下她可真是要氣死了! 周婷婷的確對丈夫肖強有點不滿意,但實際上,她從來沒真正想過要離婚。 拋開丈夫,公公婆婆弟弟弟妹還有兩個大姑子,對她真是沒說的。 若是離了婚,她能去哪?工作辭了,娘家也早沒有她的位置了。 聽完大嫂的一番傾訴,肖姍覺得大哥不是一個小氣人,也不是個冷心腸的人,不可能無緣無故這么這么做,這里面肯定有什么誤會。 周婷婷擦了擦淚,壓低聲音說道,”姍姍,你哥,是不是外頭有了人?” 肖姍搖搖頭,說道,“大嫂,你別亂想,這不可能的事情,你前一陣不是說,有家出版社要跟你約稿子,書寫好沒有?” 提到這事兒,周婷婷心情好了一點,“姍姍,寫了一半多了,最多兩個月就寫完了!” 肖姍點點頭,問道,“太好了,能不能讓我看看?” 周婷婷點點頭,上樓去拿稿子了。 保姆王媽從院子里走進(jìn)來,說道,”姍姍,出版社的人又來找你大嫂了!“ 肖姍正在喝熱茶,放下杯子說道,“請人進(jìn)來吧!” 十一月天已經(jīng)很冷了,鄧民穿著一件嶄新深灰色呢子大衣,五官清秀,鼻梁上架著一副眼鏡,一看就是知識分子的派頭。 肖姍沒想到,出版社的編輯這么年輕,長得也這么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