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秀英道:咱家根基在這里,到了京里,沒著兒沒落兒的。紀家嫂子說,娥姐信里說,便是有錢,也難在京里尋找著好房兒哩。且女婿父母都在此間,玉姐隨我們去了京里,成親時再送他回來?你就這般捏得穩(wěn)瓶兒,兩家都往京里去? 洪謙注目秀英,半晌,方道:女婿是吳王嫡孫,無論在何處,只要成婚,便須稟京中宗正,也須返京拜見祖父母。至于我,咱們終須到京里去,索xing免遭二回罪了,雇幾條船,帶了家什,就在京中安頓下來。橫豎他已經(jīng)是舉人功名了,遷往京中安頓這等事,雖不太容易,卻也不太難。 秀英終是有些不舍江州,仍勉力一試,道:那金哥呢?他總落在我娘家戶頭上。還有蘇先生,他雖有名,卻聽說是開罪了皇太后的,要不當年也不致叫逐出京來,咱們去京里了,他一個老人可怎生是好?又愛吃jī腳,又神神叨叨,還總不識得路 說到最后,洪謙忍不得,笑出聲兒來,高高低低,笑得秀英泄氣看他。洪謙笑容未斂,道:你知他是怎生得罪的皇太后?為誰吃這番苦頭?又知他何以這些年不回京,卻不著急家里?他且有數(shù)兒哩,況且他也快回去了。問問他,愿意回,咱便一道返京。是時候兒了。 秀英道:這內里詳qíng,我婦道人家終不知道,你既拿得準,走便走。只是我娘與阿婆 洪謙道:一道走,明年河面開了便啟程,船行得穩(wěn),縱上了年紀也不怕。船裝得多,家什等都帶了去。房子不要賣了,田地、商鋪也不須賣,急脫手,總要折些兒。家里余的銀錢總還有幾千,帶上就是了,盡夠了。 秀英見他主意一定,思自己已是洪家婦,往后榮rǔ總是系于他身,他既拿得穩(wěn),從一贅婿熬成了舉人,又要考進士,滿身的能耐自是不須猜疑,答應一聲兒,又說:家里這些人呢?也都帶?洪謙道:留下兩個看房兒的,兩個收租子的,鋪子里的人不動,旁的都帶走。秀英道:那就須得雇兩條船兒。洪謙道:雇便雇。 秀英見他面色堅毅,顯不是能勸得動的,只得道:若不急變賣,倒不費甚事,所慮者唯有玉姐的嫁妝而已。金銀珠寶一類倒是現(xiàn)成,家俱便有些兒不湊手。娥姐入京,婚g者不曾帶得,紀家嫂子說起便是恨恨,我總想與玉姐帶張g走。洪謙道:你前幾年不是也攢了些兒么?便叫他們動起手來,橫豎是雇了船,盡載得動。 秀英應下了,原本上京之事洪謙早經(jīng)說過,她并不肯輕信洪謙要將這一家子統(tǒng)帶了去,是以只收拾洪謙行李,現(xiàn)在要緊著辦,頂要緊的便是家業(yè)如何處置,倉促變賣,必要折本兒。洪謙既說不須賣,秀英心道,只當一家子往京里去游玩一回,我也是就近了伺候他吃喝。玉姐早晚要出門子,嫁妝家俱這二年也該攢造,現(xiàn)在不過是早些兒動手罷了。 另卻有一事,須得與洪謙商議:玉姐出門子,除開財物,總還要陪送幾個人。小茶兒與朵兒已長大了,且是自幼用慣了的,是要帶去的,李mama看著玉姐長大,qíng份也是不同,除開她三個,總要幾個男仆。且小茶兒比玉姐還長著兩歲,也好要配個人。玉姐婆家雖是富貴,人卻多,一分二分的,分到她手里使的好人恐不多,咱須與她配齊了才好。我尋思著,將小茶兒配家里一個伶俐的,或是來安兒或是捧硯又或是哪一個,算作一個陪房,另與玉姐買兩個小丫頭,帶著使喚。 洪謙道:這事須問問袁mama與小茶兒兩個,忠仆難得,萬毋因一時配錯了人,鬧得離了心。秀英道:這個我卻醒得。且袁mama我也不想叫她跟著去,咱家人口少,她也省事兒。那家里人口多,幾個兒媳婦兒各有陪房,一處混,縱再和睦,玉姐有親婆婆看顧,人又機靈,自是無事。朵兒認個死理兒,只跟著玉姐也無礙,小茶兒jīng明,人欺不得,袁mama卻是個老實頭兒,不相宜。 洪謙一點頭:此事便jiāo與你。秀英道:那玉姐隨咱上京,怎生與親家說來?他家五哥帶著娘子回京上玉牒兒,親家都抽不開身回去哩。洪謙道:這地方兒有多肥厚,你與親家做胡商生意的當知曉,縱是親王家兒子,京中豈許他在這里多留?且他又是個不會經(jīng)營的,不出二年便有人要擠他出這里。總要回京的。 秀英道:我須想個主意,好與他那里說了才好。 秀英既不須變賣房產、鋪子,便省了許多心,先尋袁mama來,如此這般一說,袁mama聽聞與她女兒說親,自然是心。然她們母女兩個,拿主意的卻反是小茶兒,是以袁mama道:兒大不由娘,我須問問那丫頭哩。秀英道:她是個懂事的丫頭,心里明白著,要是旁個糊涂蟲兒,我也懶待問你們,胡亂配了了賬。尋你便是要問你們。袁mama千恩萬謝了,自去尋小茶兒。 小茶兒聽了,想一下道:娘在這家里便安心伺候著,這家里厚道著哩,我我還想伺候著姐兒。袁mama道:你便成婚,倒更好跟著姐兒哩。休要想著那家是王府里出來的,許有更好的,那處人多,恐也亂,聽說府君這里還好,京里人更多,人多是非也多哩。咱原先那一家,那一個亂樣,你那時也該記事兒了,總該曉得家愈大,事愈多。 小茶兒道:娘,我省得哩。你好使我想一想。娘子肯問咱,便是青眼看咱,也不在此幾日。袁mama應了,小茶兒一顆心七上八下,她與一個人有些好,那人卻也是這家里人也不是這家里人,乃是蘇先生身邊伺候的明智兒。這明智兒是蘇先生書僮,卻又是程家買來的。小茶兒想,主人家與她婚配成房,是做姐兒陪房,自然是要原主人家里的人才好放心。想著便不由愁腸百結。 這頭袁mama回了秀英:死妮子不肯開口哩,怕還得老婆子再問問她。秀英笑道:一般養(yǎng)閨女的,你的心我怎地不知?就這一個閨女,背著抱著怕摔怕化的,叫她多想想,也是好的。不拘哪一個,她出門子,我與她新鋪蓋頭面,新布衣裳。袁mama忙磕頭謝了。秀英道:她是個有主意的,你不須掛心的,且在玉姐身邊,她們兩個,好著呢。玉姐自看顧她。 玉姐果然看顧小茶兒,小茶兒與明智兩個,都在洪宅之內,小有語言來往,玉姐也曾聽得一兩絲風兒。她自家定了親,當知小茶兒少女心意,只因之仆役婚配與主人家有些兒不同,是以不曾早過問。你道為何?這家中仆役,總比主人家成婚晚些兒。伺候姐兒的,總要待姐兒嫁了,才能有自家出路?;蚺慵蓿蚺淙?。然若私下有了首尾,卻是無奈了。 又朵兒與小茶兒住得近,也或聽或看,知曉一二。那明智兒因蘇先生xing愛食jī腳,或有時向先生請個假,往外走一遭,帶回些jī腳孝敬先生,故而蘇先生也準他個準。往外除開買jī腳,也買些兒茶果或小玩藝兒回來,有與小茶兒的,也有巴結朵兒請其行方便的。是以朵兒也知道。朵兒知道了,就是玉姐知道了。 玉姐心里,看小茶兒和朵兒自與旁人不同,明智是伺候蘇先生的,卻也是自家人,并不是甚不三不四的登徒làng子,且跟著蘇先生,便也會識文解字,程老太公買他時,因是伺候蘇先生,也揀那模樣周正的來買。配小茶兒,倒也算合適了。 這幾日小茶兒面上不顯,玉姐總覺她似有不妥,便問她:你這幾日總是懨懨的,有甚為難事?說來與我,我與你開解一二。小茶兒道:也沒甚,快過年哩,在想姐兒與婆家的針線哩。玉姐道:不怕哩,我早做好,夾了氈子做的底子,好納,穿起來又暖和又輕便。又歪頭看小茶兒。 小茶兒雖慡利,終是少女,也不好意思開口來。玉姐道:你不想說,我眼下便不問,你想說了,便與我說。只休要到事qíng太大,我管不了了才說。小茶兒道:也不是甚麻煩事兒,只是姐兒往后,還許我在身前伺候不?玉姐笑道:這是甚話?你自來這家里,便在我跟前的,往后你倒想往哪里去來?若有個好去處,我自不攔著。否則,誰個會趕你走來? 小茶兒方放了心,又想了兩日,終是先與玉姐說了心事。玉姐道:明智兒現(xiàn)伺候著先生哩,我先問娘,若為難,再問問先生。小茶兒道:若為難,說不得,也只好作罷了。我總不與姐兒分開。玉姐道:又渾說,我且問去。 去尋了秀英,秀英也略有些兒為難,只說:我須與官人商議,你兩個休要去煩先生。玉姐應了。不想那頭明智兒聽了消息,心中焦急,又不好分說,卻叫蘇先生察覺出來。明智是蘇先生熏染出來,蘇先生一問,他倒誠實以對。蘇先生聽了一笑:我先時怎般與九哥說來?我又不是未曾娶過妻。你原是程老翁買來,今在此處伺候筆墨,卻不是我的仆人,何不去尋故主人家問來?我這里還有個平安兒可用哩,況你去了,我還好換個伶俐小孩子,打從頭兒教起哩。 因蘇先生發(fā)了這話,秀英便作主,將小茶兒許與明智兒,明智長小茶兒兩歲,也長得高挑,袁mama素知他妥貼,且在蘇先生跟前伺候的,應是知書達理。兩人都是仆役,行事自不如玉姐般隆重,自放定到成婚,兩月而已,正在年前完婚。秀英正與玉姐打家具,便順手與小茶兒打張抽屜桌兒、買張g、與她一只帶銅鏡的妝匣、兩根金簪子、兩根銀簪子、一副金墜子、一副金鐲子、兩匹新裁新衣。將右邊一處三間小小院兒與他一家三口兒居住,使袁mama與女兒、女婿一處過活。 袁mama連朝秀英說:太過了太過了,哪家待下人這般好來?沒得忘了本份、折了福份。鄉(xiāng)下財主家姐兒也不過如此哩。秀英道:我有數(shù)哩,你只管收著。玉姐自取了私房來,又與小茶兒一串珍珠鏈子做添妝,朵兒也有針線相贈,李mama亦與她一支金頭銀腳簪子。 小茶兒既嫁,因明智幼年遭賣,本生姓氏已不記得,林老安人便叫他認了程福做個義父,也姓個程,取個大名叫程智。除開玉姐與朵兒等叫慣了的,旁處已有人換了稱呼叫她程智媳婦,玉姐又許她三日假。 秀英又喚薛婆子來,道是要買人,不說買與玉姐,只說:我將人陪送玉姐,自缺人,要三、四個好丫頭,日后好使。人不湊手,須得快著些兒。薛婆子應了:年前各自都缺人來,恐要貴些兒。秀英道:你休與我打花胡哨兒,年前要人,我難道不知?薛婆子連連告罪,自去尋人不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