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頁
劉清一人射箭,連發(fā)不中,眾目睽睽下,難免有失顏面。她射空了箭囊,面露慍色,雙唇緊抿,頗有些下不來臺,揚手怒道:“換箭囊!” “殿下?!标柊泊箝L公主忽然出聲。 “姑母?”劉清動作一頓,看向陽安大長公主,她幼時由姑母撫養(yǎng)長大,情分自是不同尋常。 陽安大長公主笑道:“這些野狼狡猾,不如讓伏壽帶一隊人馬,去吸引它們注意。殿下再趁機放箭,豈有不中?” 劉清并不傻,想著興許是姑母要伏壽在皇帝面前展示一番騎射,便沒有拒絕,只是道:“那就有勞伏壽meimei了——你怕不怕?” 伏壽僵坐在馬上,死死攥著韁繩,早已對上母親充滿暗示的眼神,此時慌忙垂眸,低聲道:“愿為殿下分憂,我……不怕?!?/br> 伏壽領(lǐng)了一隊善騎射的宮中女子,手持長桿等物,往狼群所在處沖去,眼見狼群要來撲咬,忙以長桿相攔,轉(zhuǎn)身而去,給劉清留下射箭的角度,如此一來,便恰好往眾兒郎前而去。伏壽放緩速度,待奔到那為首的黑衣男子面前,不敢抬頭去看,心中千回百轉(zhuǎn),側(cè)眸正看到母親遙遙望來,再不敢耽誤,探身出去,手持長桿,作擊打追來的野狼模樣,一時不慎,便要從馬背上跌落下去。 她終究是怕的,將落未落,還未打定主意——然而她的騎術(shù)并沒有那么好,身子一探,重心已失,待要自救已來不及,正一頭栽下馬去,眼見就要摔個頭破血流。 伏壽心中驚懼,卻又有些說不出的松快,這條路總算是已走到盡頭。 那黑色騎裝的男子果然動了,催馬上前,于眾人驚呼聲中,伸臂攬過在自己眼前落馬的少女,帶入懷中。 伏壽一顆心砰砰直跳,根本不敢抬頭看,只聽他在耳邊問道:“可傷到了?” 她只覺血往上涌,鞋子里連腳尖都蜷縮起來,既是驚魂甫定,亦是害羞激動,垂著頭,竟是連怎么說話都忘了。 就在此時,忽然人群sao動起來,不遠處有人撫掌笑道:“好一出英雄救美!”便聽齊刷刷的下馬之聲,連救了她的男子也帶著她躍下馬去。 伏壽忐忑不安已極,又覺那不遠處的男子聲音熟悉,她壓著猜測的心抬眸看去,卻見眾人分列讓出的道路盡頭,立著兩名男子,為首之人黑色騎裝、俊美英武,一雙黑漆漆的眼睛正含笑掃視過來。 是陛下! 可若那人是陛下,方才救了她的人又是誰? 伏壽緩慢扭頭,正對上身邊人的目光,卻見是位方頤大口的年輕男子,隱約有些熟悉——大約是往日跟隨在皇帝身邊的哪位郎官。 只是這郎官,為何穿了陛下的騎裝? 伏壽一顆心忽冷忽熱,面上忽青忽白,幾不曾暈死過去。 “伏姑娘可還好?”身邊的少年低聲問。 伏壽強自鎮(zhèn)定,見他目中滿是關(guān)切,忽然心中一松,方才太過強烈的情緒一散,竟是不知不覺落下淚來。 孫權(quán)不禁有些慌亂,不知該不該再扶她,連聲問道:“可是哪里傷到了?還是方才嚇到了?”他隨軍出行前,對于長樂宮中這位伏姑娘是頗有印象的,記得她在一眾女眷中殊為美麗的衣裙裝飾,也記得她略顯豐腴的身量與她笑起來的模樣。從前董意與伏壽入宮,眾人都道是來日的皇后與妃嬪,自是不敢有非分之想。但自從皇帝賜婚董意于曹昂后,眾人又看不準伏壽的未來了。因此孫權(quán)敢于記得伏壽。 “你認得我?”伏壽低頭揩淚。 “是……我……你且忍一忍,莫要御前失儀……”孫權(quán)還未來得及再說什么,已有跟隨伏壽的宮中女子上前隔開了他。 陽安大長公主見此變故,也是呆了一呆,生怕皇帝那句“好一出英雄救美”底下就要跟出來一樁賜婚,忙越眾而前,道:“陛下,臣女驚馬,恐受了傷,還請陛下恕罪,準她下去歇息?!?/br> 劉協(xié)含笑點頭,又命隨行的醫(yī)工去給伏壽看診,這便走到孫權(quán)面前,道:“身手不凡,果然是英雄出少年?!?/br> 孫權(quán)沒想到救人的舉動恰好落在皇帝眼中,紅著臉顫聲道:“這不算什么……”又道,“陛下,請陛下派人清點我等所獲……” “哦?”劉協(xié)笑道:“看來你是很有信心吶。” 孫權(quán)朗聲道:“陛下以己衣衣臣,臣蒙此隆恩,怎能辜負陛下厚望?” 劉協(xié)微微一笑,走到孫權(quán)身旁,與他比肩而立。雖然孫權(quán)壯碩些,劉協(xié)高挑些,且相貌也不同,但若是從背后看來,此時兩人著一樣的衣裳,難免有些相似的。 劉協(xié)玩笑道:“子脩,你看朕與他,像不像兄弟倆?” 孫權(quán)忙退開一步,連稱不敢。 曹昂垂眸默了一默,這才上前,溫和開口安撫眾人,道:“陛下嘉許孫郎官,隨口一語,倒是要叫孫郎官惶恐了。” 劉協(xié)卻并非隨口一語,問道:“你可知救的是誰?” 孫權(quán)心中一動,此時他若無意,便要答不知。但是他即將離開長安,就算他不得不離開,若能迎娶一位陛下身邊的女子回江東,也就不算與皇權(quán)斷了關(guān)系。 “臣……她……乃是陽安大長公主之女?!?/br> “既然做不得朕的兄弟,”劉協(xié)輕輕一語,挑動無數(shù)人心事,“那要不要做朕的親戚呢?” 孫權(quán)面色漲紅,立在原地,若立時跪地謝恩,不免顯得托大;可若是推辭一二,萬一真失掉了這大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