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1章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水土不服也會要人命的。 這家伙一看就是腦子不太靈光認死理的人,比那個戴克里先差多了。 華夏文明如此深邃,僅憑他一個人兩三年的時間,能學到幾成? 再則人家是沖儒家去的,楊崢巴不得儒家殺入西方,與他們的教派一決高下。 歷史上西方各種教派動輒跑到華夏來,從沒聽說華夏的教派沖到人家的領土上。 “愿拜陛下為義父!”卡利努斯一臉真誠。 楊崢差點沒一口老血噴他臉上,漢魏時代的義父可不好當啊…… 也不知他從哪里學來的。 “義父就免了,朕允許你入青營,有朝一日,能將我儒家大道傳至羅馬。” “陛下放下,我必定窮盡一生完成此事!”卡利努斯拱手道。 楊崢怎么看怎么覺得怪異…… 不過這本來就是一個瘋狂而偉大的時代。 第九百六十四章 盛會 卡利努斯的一再請求,讓楊崢對太學有了興趣。 好為人師,大概是人的老毛病之一。 這些年楊崢也有了很多想法,有了想法就有了表達欲,尋思著該給太學的孩子說點什么。 一來表示對太學生們敬重,做個表率。 二來,也能啟發(fā)啟發(fā)學生,拋磚引玉,說不定就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在楊崢看來,其實華夏的土地上從來不缺聰明才智之人,缺的是方向。 只有思想開闊了,華夏才會源源不絕地煥發(fā)活力。 歐洲的文藝復興,也是如此。 思想開闊了,技術、學術、文化、文明自然會呈井噴式爆發(fā)。 兩漢魏晉,承接的是春秋戰(zhàn)國的思想大爆發(fā),無論是儒家還是墨家、法家,用的都是八百年前的東西。 漢魏其實處于華夏的一個衰退期,所以才會出現(xiàn)西晉這么一個畸形王朝。 士人沒了廉恥,文人沒有骨氣,武人沒了膽氣,儒生循規(guī)蹈矩的在故紙堆里尋章摘句,連杜預也不過是為左轉作注解而已。 而華夏文明不僅僅是儒家的那點東西。 歷史上的華夏,下一次“文藝復興”是唐宋。 這個時代,楊崢的到來,已經(jīng)讓華夏文明的爆發(fā)提前了不少。 舉國上下,由于評書、戲曲的出現(xiàn),大大豐富了精神需求。 華夏先祖的種種事跡在街頭巷尾流傳,這本身就是一個引導價值觀的過程。 免費書館的出現(xiàn),也為大量寒門庶族子弟提供了一張溫床。 楊崢覺得大唐能“文藝復興”,一方面是國家富強,另一方面則是紙張普及,書籍不再被士族豪強壟斷,然后以大唐的人口基數(shù),才出了李白杜甫駱賓王那般的“仙才”。 楊崢感覺大秦的文化爆發(fā)也快到來了。 差的也僅僅是累積。 大秦皇帝要在太學講經(jīng)的消息傳開,整個太學都沸騰了。 很快,連大興城了躁動起來。 就在楊崢思索講什么的時候,消息仿佛長了翅膀一樣,飛遍大江南北,無數(shù)士人向大興涌來。 一個月不到,大興就人滿為患起來。 有些精明之人乘機囤積居奇,包下一整座客舍,就等著價格繼續(xù)炒高。 即便如此,每一座客棧都人滿為患,連青樓都住滿了人…… 來的不僅僅士人,河西走廊上的僧人、道人也跟來了。 這些人才是真正的金主,揮金如土,吃rou喝酒,百無禁忌,連青樓都有他們的身影。 楊崢忽然想起,這時代的和尚似乎并沒有吃齋一說,而這時代的道人是可以結婚生子的…… 沒錢的寒門庶族子弟只能睡大街。 大興城寸土寸金,他們的衣食住行都是巨大問題。 還好禮部比較給力,在禮部大院里,曾設了床鋪,免費提供給他們。 講經(jīng)當日,皇城之中人山人海,場面極其壯觀,足有兩萬人之多。 儼然一場盛會。 留在大興的各國使團也紛紛到場,場面太大,讓高臺之上的楊崢不免有些緊張。 但臺下的人比他更緊張,一個個聚精會神的看著,眼神無比崇敬。 楊崢忽然覺得講什么已經(jīng)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種氣氛。 這一刻,楊崢卸下了大秦皇帝的身份,講準備好的演講文書放在一邊,沒有華麗的開場白,沒有拿腔拿調的辭藻,其實歷史上,很多皇帝都做過類似之事。 盤庚、秦始皇、漢武等等。 但如楊崢這般別開生面的還是頭一遭。 “朕原本有很多話想跟你們說,不過話到了嘴邊,卻又不知道說什么?!?/br> 身邊的數(shù)百親衛(wèi)們將話大聲重復了出去。 臺下一片寂靜,顯然沒料到殺伐一生的大秦皇帝會如此隨和。 “其實每個人都應該為生在華夏而自豪,幾千年來,這片土地上的戰(zhàn)火從來就沒有消弭過,來自四面八方的敵人從未少過,但為何我華夏還能屹立不倒?” 一雙雙眼睛中帶著思索。 歷史上,華夏的敵人從未少過。 “是因為我們的精神!” 楊崢即興發(fā)揮,把后世的段子一個個甩出來。 引得全場氣氛火爆起來。 其實他的本意也就是激勵士人們的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