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破縱局武王伐韓為故人秋果殉義
書迷正在閱讀:穿書后反派逼我生崽[穿書]、長安春(1v1 h)、穿成愛豆對家怎么辦[娛樂圈]、腹黑BOSS搶萌妻、奪運之瞳、穿到古代游戲做妓女[np,高H]、我的不死外掛、快穿攻略:黑化BOSS,極致寵、用美食征服游戲世界、別煩我,我超兇
嬴蕩是在惠王駕崩的當日坐上龍位的。 嬴蕩是惠王多年前詔告天下的合法儲君,加上公子疾、公子華、司馬錯等一幫老臣擁戴,整個登基過程沒有任何波折。 舉國大喪七日,之后是七七孝期,嬴蕩除去重新任命一應朝臣之外,什么也沒做,只在惠王靈前守孝。 張儀是在惠王大喪的第七日趕回咸陽的,伏在靈柩上,哭得那叫個痛心。 三七之日,前來為秦惠王吊唁的趙使陳軫到了,帶著趙王的厚禮。天下諸王中,嬴蕩獨服趙武靈王,尤其是趙國大行胡服騎射,武服林胡、樓煩二國,這又兵指中山,實在讓他刮目相看。 嬴蕩陪伴陳軫來到惠王靈柩前面,陳軫叩拜于地,捶地痛哭,邊哭邊吟他一路想好的悼辭:“惠哉我王,恩義浩茫;聞王仙去,臣軫哀傷?;貞洰斈?,落荒于魏,無處可投,西躥狼狽。前來投王,王不嫌棄;知軫信軫,同情結義;扶軫于潦倒,賜軫以美姬;使軫于楚郢,待軫以真意……惠哉我王,何走匆忙;嗚呼哀哉,臣軫悲愴……嗚呼哀哉,臣軫悲愴……” 陳軫哭過一陣,再次行過大禮,閉目良久,兩手伏在柩上,額頭碰著靈柩,扼要傾訴了這些年來他在楚地是如何走過來的,末了放聲再吟:“臣有幾樁好事,一并奏稟我王。昔年我王賜臣的美姬,名喚伊娜。為不負我王使命,臣將伊娜送給先楚王,以結其心。之后楚王崩,臣聞伊娜悲苦,以重金將其贖回,娶其為妻,以追念王恩。伊娜亦不負我王恩義,為臣生下一女,名喚合玉,今已長發(fā)及肩,亭亭玉立,琴棋詩畫,無所不通;今又為臣誕下一子,名喚康衢,眉端目正,唇紅齒白,眼神炯炯,笑臉常開。早晚看到伊娜,臣軫就會想到我王,因為伊娜是我王所賜;早晚看到一雙兒女,臣軫也會想到我王,因為他們也是拜我王所賜。我王之恩,臣軫……臣軫何以為報……何以為報……何以為報……我的王啊……” 陳軫吟至傷心處,大放悲聲。 陳軫情真意切,武王聽得傷感,不由得也念起惠王對他的種種好來,悲從中來,張開大口,嗚嗚咽咽地伏柩號哭。在場臣仆,無不受到感染,哭聲響徹靈堂。 吊唁禮畢,武王盛情款待陳軫,邀他回秦,為秦做事,甚至有意舉國以托,拜他相位,由他接替張儀。陳軫謝過,回稟說,待他向趙王復完使命,再考慮來秦效力。武王是個爽快人,當即賜他金玉若干,美姬兩名。 陳軫謝過恩,辭別出宮。 列國館驛離相國府不遠,走路也就兩刻鐘。 這日傍黑,陳軫用過晚膳,優(yōu)哉游哉地信步走到府門,報過門戶,遞上名帖。 見是趙國使臣,門衛(wèi)不敢怠慢,急稟張儀。 約過半個時辰,天色完全黑定,才有人迎出來。 是相府的家宰小順兒。 小順兒引領陳軫在府里連拐幾道彎,走進一個小院落,禮讓一下,轉身走了。 院子里黑乎乎的,只在主房的堂間亮著一盞燈。 陳軫走進去,不見一人,只在廳中擺著兩個席位,一主一客。 陳軫重重咳嗽一聲,不見應和。 陳軫略略一想,于客席正襟坐下,閉目,靜定。 陳軫坐呀,坐呀,一直坐到夜半,坐到燈油耗盡,仍舊不見一人。 雄雞啼曉,燈早熄了,可陳軫仍舊坐著。 又過一個時辰,晨陽爬至一竿子高,不遠處傳來仆從呼叫用膳的聲音,但不是叫他。 又過半個時辰,一陣腳步聲響過來,一人快步入院。 那人在堂中住步,站有一刻,繞他連轉三圈,不無夸張地在主位坐定。 “嘖嘖嘖!”對方的嘴巴里吧咂出三聲。 陳軫睜眼,拱手:“趙使陳軫拜見相國大人!” “呵呵呵呵,”張儀沒有回禮,給出幾聲輕笑,“昨晚聞報,說是趙使到訪,又說是陳軫大人,在下懵了。在下想呀,想呀,想了整整一個晚上,直到現在,仍舊沒想明白,大楚國的陳上卿怎么就一下子成了趙使呢?” “在下慚愧,讓相國大人費心了!”陳軫又是一拱手,“在下攜妻拖女入趙,得聞先王崩天噩耗,遂受趙王之托,趕赴咸陽憑吊先王?!?/br> “趙使既為憑吊先王而來,緣何不到宮中憑吊?” “已經憑吊過了!” “哦,”張儀夸張地吸一口氣,“抱歉,抱歉,是在下無知了!敢問趙使,此來敝府,竟還蹲守一宿,可有妙辭以教在下?” “非蹲守,坐守而已。” “呵呵呵,是在下用詞不當,抱歉了?!睆垉x抱下拳,“能坐一宿,亦見功夫,在下示敬!”再次拱手,傾身,“趙使為百忙之人,此來是為憑吊先王,既已完成使命,趙使理當回馳邯鄲,向趙王復命,這卻蹲,哦,對了,是坐,這卻坐守于敝府整整一宿,必是有個因由吧!” “是有一個?!?/br> “是為趙王呢,還是為先王呢,抑或是為楚王呢?” “都不是。” “哦,在下明白了,是為昭陽!”張儀語氣篤定。 “也不是?!?/br> “這么說來,”張儀身子朝后一仰,“別不是為趙使自己嘍?” “不是?!?/br> “咦?”張儀坐直身子,盯住他,來勁了,“說說,是為何人?” “一個相國大人熟悉的人,”陳軫朝空中拱個手,方才給出答案,“在下恭候大人整整一宿,是應六國共相蘇秦之托!” 張儀震動了,深吸一口氣,憋在肚里。 “不瞞張大人,”陳軫拱手,“在下此來使秦,是蘇秦向趙王舉薦的。蘇秦舉薦在下,一為憑吊先王,二為拜謁張大人?!?/br> 張儀緩緩呼出所憋的氣,語氣不再戲謔,抱拳:“蘇兄他……可有說辭?” “你的蘇兄說,”陳軫微微閉目,似是在回想蘇秦的說辭,“先秦王不在了,張兄的日子怕就不好過了,你代我去望望他。如果張兄開心,一切皆好。如果張兄不開心……”瞥一眼張儀,頓住話頭。 張儀候等良久,終歸急了:“他怎么說?” “就過山東來,在下在函谷關外恭候!” 張儀閉目。 光影漸移,空氣凝滯。 不知過有多久,張儀未出一聲。 “張子,”陳軫出聲,改過稱呼,“數十年風風雨雨,在下總算是活明白一個理兒?!?/br> “什么理?”張儀出聲了。 “有一個人至死也未能明白的理。” “何人?”張儀盯住他。 “今朝晴好,若是張子得閑,可隨在下前去望望他!” 張儀的好奇心被勾起,忽地起身:“走!” 陳軫摸膜肚皮,做個鬼臉:“張子吃飽了,在下這兒還在咕咕叫呢!” “哈哈哈哈!”張儀長笑幾聲,完全放松下來,一把扯他趕往膳房,看著他飽餐一頓,才使小順兒駕車,在陳軫指引下趕往終南山腳。 路越走越窄,終至于沒有了。 車馬停下,陳軫、張儀沿一條溪水溯上,走有百余步,來到一處墳堆邊。 這是一個完全被遺棄的墳堆,上面長滿荊棘,沒有碑文,沒有香火,也沒有腳印。 陳軫靜靜地站在土堆邊,良久,未出一語。 “誰?”張儀看向墳堆。 “商君。”陳軫應道。 “???”張儀盯住墳堆,又看向陳軫,“你……你怎么知曉是他葬在這兒?” “他沒有葬在這兒。分尸之后,他的四肢、頭顱與軀體,全讓他的仇家剁碎分走了,是炒吃還是做成rou醬,在下一無所知。此地所葬的,是他的囚衣與幾縷頭發(fā),還有幾小塊沒被揀走的碎骨頭?!?/br> “你怎么曉得?”張儀不可置信。 “是在下收撿的。他的囚衣被扯成碎塊了,在下看得難受,就到獄中,將他曾經穿過的舊衣全部收齊。在下仍覺不夠,懇求嬴虔,將他曾經穿過的大良造袍冕請到一套,一并葬下。” 張儀深吸一口長氣。 “張子可想知曉商君是怎么死的?” 張儀看過來。 “是在下害死的!” 張儀剛剛緩過長氣,這又再吸一口。 陳軫緩緩蹲下,面對那個土堆,將他與商君之間的恩恩怨怨,包括商君如何奉秦公之命使魏,如何欺魏,如何偷襲河西,他又如何奉魏王之命使秦,如何陷害商君,如何逼他反叛,如何將他活擒,商君如何下獄,惠王又如何將他押到渭水灘上五馬分尸,等等一應舊事,如數家珍一般緩緩講出,聽得張儀如聞上古傳奇,大呼過癮。 “張子可想聽聽商君臨終之際與在下的一場賭注么?”陳軫看向張儀。 “張儀愿聞!”張儀拱手。 此時此刻,張儀對眼前的陳軫非但刮目相看,簡直是要頂禮膜拜了。自出娘胎以來,他張儀也曾與人斗過不知多少回合,但從未用過這般縝密的心思,也從未歷過這般驚心動魄。 “那辰光,”陳軫緩緩說道,“商君四肢并頭顱被分縛在五輛戰(zhàn)車上,在下請求王命,為他餞行。在下喂他喝酒,將滿滿的一壺全讓他喝了,一口接一口。灑下的,在下用來為他洗臉,好讓他走得體面些。在這辰光,在下順便將如何害他的事講給他了。在下說,‘讓公孫兄分尸于秦其實不是軫的本愿!軫的本愿是,讓秦國廢苛法,行仁政,德潤天下,恩澤萬世’!” “商君怎么說?”張儀急問。 “商君笑了。商君說,‘陳兄想得太多了’?!?/br> “陳兄怎么應他?”張儀這也順勢將稱呼改作陳兄。 “在下所應是,‘軫曉得公孫兄接受不了這個,可公孫兄此前可曾想過自己會在今天以這種方式身死名滅么?’” “他怎么應?”張儀急不可待了。 “商君說,‘在下身可以死,名卻不會滅,倒是陳兄,滅與不滅就難說了’?!?/br> “嗯,是條漢子?!睆垉x贊一句,看向陳軫。 “聽完這話,”陳軫接道,“在下不服呀,就與他打賭,賭約是三十年。光陰荏苒,不過是打了個盹兒,三十年這竟到了?!?/br> “陳兄覺得自己贏了嗎?”張儀盯住他。 陳軫兩手一攤,給他一個苦笑。 “這么說,陳兄是承認商君贏了?” “在下怎么能承認是他贏呢?”陳軫看向遠方,若有所失,“不過,自從先秦王嬴駟繼續(xù)奉行秦法、處死老甘龍等人,在下就曉得,是商君贏了,至少說,迄止目前,是他贏了。至于未來,他還能贏多久,在下委實不知。唉,”長嘆一聲,“在下,還有張子的那個蘇兄,是真心不希望他能一直贏??!” “所以,蘇兄才讓你來,你才又引在下趕到此地,是不?”張儀盯住他。 “就算是吧。”陳軫收回目光,凝視張儀,“難道張兄真心希望天下全都成為商君之法下的一統(tǒng)之域嗎?以jian民治良民,以弱民治強民,耕只為戰(zhàn),戰(zhàn)只為耕,天下之人皆著一色,皆聽一律,皆尊一人,皆唱一曲,這樣的天下,張兄呀,你真心情愿活在其中嗎?” 張儀搖頭。 “既不情愿,又為何不舍棄呢?” 張儀移過目光,看向面前的土堆,良久,沒有轉頭,聲音卻說給陳軫:“對了,方才陳兄說是悟出一個土堆里那人至死也未能悟出的理兒,這該說說它了吧。” “舍得。”陳軫緩緩說出。 “不舍不得?!睆垉x接上,目光仍在那土堆上。 “正是?!标愝F的目光也跟過去,“土堆里空埋的那人,是舍不下他的法,因為,他為那個法押注太多。張兄別不是也舍不下吧?”看向更遠的地方,“在下依稀記得,滅吳之后,范蠡將遁,勸大夫文種偕行,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可惜文種不聽。文種為何不聽?因為他舍不下越國,因為他為越國押注太多!”仰臉看天,悵然出嘆,“嗚呼哀哉,身死影滅,萬事皆是虛無,這個天下再大,再熱鬧,與你,與我,與他,又有什么關系呢?” 張儀沒有應他,只是呆呆地站在那兒。 不知站有多久,張儀回轉身,緩緩走向車馬。 陳軫拱手別過商君,跟在后面。 回到府中,張儀置酒一席,與陳軫互相稱兄,喝個酣暢。此前的恩恩怨怨,曾經的是是非非,都于此刻化作老酒一壇,被他們悉數喝下肚去,泄入茅坑。 次日晨起,陳軫帶著秦武王賞賜的寶貝并兩個美姬去秦返趙,張儀沒有送行。 張儀將自己關在陳軫曾經熬過一宿的偏僻小院里,坐在陳軫曾經坐過的客席上,由凌晨坐到天黑,由天黑坐到天亮。 五國成縱,趙人又不動聲色地吞并中山,秦武王按捺不住,無心守孝了,一面使公子華派出大量黑雕趕往中山一探究竟,一面召集重臣謀議應策。 這是武王臨朝之后的首次御前重臣議政大會。身為國相,張儀自然列席,且依據朝制,席次理當列于眾臣之首。 除嬴疾、嬴華、司馬錯、甘茂等人,一個重要的人選變化是,魏章的席次被撤下,且在武王身邊新添兩個席次,一個是任鄙的,一個是烏獲的。 負責記事的御史沒換,仍舊是車衛(wèi)君。 御前會議,所有人皆是孝服,武王居中,左右是兩大力士,張儀與嬴疾他們的席次只能靠后排列了。 眾臣面面相覷,沒有人吱聲,也沒有人敢于吱聲。 見這陣勢,張儀心頭一凜,眼前浮出陳軫,耳邊回蕩陳軫的聲音:“土堆里空埋的那人,是舍不下他的法,因為,他為那個法押注太多。張兄別不是也舍不下吧?” 陳軫走后,張儀思考太多。是的,他張儀的確是舍不下,因為他張儀也為秦國押注太多。知商君者,是孝公;知他張儀者,是惠王。商君畢生所求,是強秦之法;他張儀畢生所求,是連橫制縱?;萃跽D殺的只是商君,繼續(xù)使用的是他的法;眼前的這個嬴蕩,他會不會放棄他的連橫長策呢? 然而,棋局至此,他必須一試。 “諸卿大人,”武王掃視眾人,開言致辭,“先王大行,我舉國服喪。在我服喪前后,天下發(fā)生兩樁大事,皆與我大秦相關,一是蘇秦約楚、齊、趙、燕、魏五國于大梁,結盟制我,二是趙國行胡服騎射之后,先吞并樓煩、林胡,這又加兵中山,而天下不問。寡人新立,無知無識,何以應之,諸位可有良策!” 武王的開場白算是決定了議題,大家各入沉思。 “張相國,”武王看向張儀,拱手,“大梁也好,中山也罷,皆為外務,也皆為您所擅長。有何妙策,寡人洗耳以聽!” “回稟我王,”張儀拱手,“先王在時,蘇秦結六國之力以制我,魏人龐涓更合六國之兵扣我函谷關門,犯我河西。先王振作,秦民奮勇,先退六國之兵,再敗魏人于河西。之后,先王與臣議定連橫長策以反制合縱,先結燕以制齊,后結魏以制韓、趙,再后結韓、魏、齊以制楚,績效顯著。是以臣以為,只要我王承繼先王橫策,五國縱盟不難破除。至于中山,本為趙王囊中之栗,趙王何時吞之,實乃趙王之事,我鞭長莫及。臣所慮者,是胡服之趙,以騎射代車,再借胡人之力,或將成為我大秦強敵!” “他能胡服,寡人為何不能胡服?”武王看向甘茂,“甘茂,胡服騎射之事,你琢磨琢磨,出個奏章?!?/br> “臣領旨!”甘茂拱手應道。 “我王圣明!”張儀亦拱手。 “什么圣明不圣明的,寡人是個粗人,愚癡著呢!”武王擺手止住張儀,“聽相國方才歷數豐功偉績,寡人幸甚,秦人幸甚。但這都是過去之事,寡人所想請教的是方今,如何破除五國縱盟?” “一如既往?!睆垉x朗聲應道,“臣以為,蘇秦今日所復之五國縱盟,遠遜于昔日由其初創(chuàng)的六國縱盟。當其時,楚為威王,魏為惠王,齊為威王,趙為肅侯,燕為文公,韓為昭王,此六王,皆當世英主。至于賢臣良將,魏有惠施、龐涓,齊有鄒忌、田忌,楚有昭陽,韓有申不害,趙有趙成、趙豹,燕有子之,皆為天下英雄。再觀今日五國縱盟,楚王志大才疏,遠遜于先威王;魏王遠遜于先惠王;從稷下人才失散觀之,齊王也遠遜于先威王與先宣王;五國之中,臣看好的只有趙王與燕王。趙王當是我王勁敵,而燕王身為我王外甥,燕太后身為我王胞姐,血濃于水,只要我王與之連橫,沒有不成之理?!?/br> “相國說來道去,寡人聽得頭暈,仍未聽到破敵長策,相國不會是……”武王眉頭挑起。 “臣之策是,”張儀眉頭擰起,閉會兒眼,拱手,“我王可舉二子,一子落于燕,攀親結好,以燕制齊。齊人洗劫燕都薊城,毀壞燕室太廟、社稷,此為血仇,以燕王血性,必以血報。若是不出臣料,先王大行,燕王吊唁使臣已在途中。我王可善待之?!?/br> “第二子呢?”武王傾身。 “挺韓?!?/br> “如何挺?” “蘇秦五國縱盟,獨棄韓人,韓王落單,必生懼心。韓生懼心,必將依托我王,我王若善待之,韓人必死心塌地,與我王結死橫親。我王有韓人,進可直入中原,牽制趙、魏,退可作我緩沖,保我本土無虞。至于其他五國,雖結盟成縱,心卻不一。我王可密切觀察,伺候契機,擇機而動,一舉破之?!睆垉x侃侃而談。 “還有嗎?”武王身子直起。 “臣言盡矣?!?/br> 武王輕拍幾下手掌,語氣揶揄:“相國之策果然是長!”掃視眾人,“今朝議至此處,諸卿可以走了?!敝赶蚬尤A、公子疾、司馬錯、甘茂,“諸卿留步!” 諸臣面面相覷。 毋須告退的自然還有任鄙與烏獲。 在場諸卿中,真正要告退的只有他一人,張儀。 張儀緩緩起身,拱手:“臣告退!” 俟張儀趨步退出殿門,腳步沉重地走下門前臺階,武王環(huán)視諸臣,聲音洪亮:“方才相國所言,諸卿意下如何?” 見是這般情勢,誰也不再應聲了。 “甘茂,你說!”武王直接點名。 “臣以為,”甘茂遲疑一下,拱手,“燕王與我王為血親甥舅,與燕結好是當務之急!” “可以定下。”武王看向內臣,“傳旨子稷,入質于燕,結盟交好!” 子稷即羋月所生的公子稷,這辰光遠未成人。武王幾乎未加思考就讓子稷質押于燕,顯然是早就蓄謀的。羋月為楚女,羋月嫁給先王是張儀保媒,武王厭煩張儀,自也是看他母子不爽了。 見內臣領過旨,武王轉向眾臣:“燕國之事已了,再就是韓國之事,諸位議議?!笨聪蛸?,“疾叔,您說?!?/br> “臣贊成相國,”嬴疾不假思索,拱手挺張儀,“天下大國七,蘇秦合五,我王不可棄韓?!?/br> 武王臉色一沉,別到一邊,略頓,看向公子華:“華叔,你說?!?/br> “臣聽我王!”公子華已經看明態(tài)度了,拱手。 “韓有宜陽,這又得到南陽,天下鐵都,韓王獨占其二,是不是占得太多了?”武王冷不丁冒出此句。 眾臣無不怔了。 南陽雖為韓人所占,但這辰光已在張儀調節(jié)下歸還楚人了,武王當是曉得的。 “甘茂,你說!”武王轉向甘茂。 “臣聽我王!”甘茂亦拱手。 “寡人這問諸位,”武王看向眾人,目光威嚴,“猛獸捕獵,若遇牛群,如何擇食?” 眾人皆吸一口冷氣。 “就寡人所知,是擇落單的那頭。” 昔日孟津縱六,今朝蘇秦再度合五,落單的那一頭自然是韓國了。 “這……”司馬錯吧咂幾下嘴皮子,又合上了,看向嬴疾。 “甘茂,”武王斜去司馬錯一眼,轉向甘茂,“聽說多年前,先王命你征伐宜陽,未能成就,可有此事?” “有之?!备拭瘧?,“臣為此命備戰(zhàn)一年多,不想先王改伐巴蜀了!” “哈哈哈哈,”武王長笑一聲,“諸卿可以走了。甘茂留步!” 眾卿走后,武王在前,引領甘茂出偏門,走向殿外一處小花園,踏上位于花園中心的一個土丘。 丘頂有個涼亭。甘茂抬頭望去,見涼亭上有個匾額,赫然寫著二字,“息壤”,看字跡,是先惠王的親筆。 武王喜歡獨來獨往,待旨內臣識趣,就候在亭的臺階下面守值。 亭內有兩片席子,武王坐定,指向對面席位。 甘茂拱手謝過,正襟坐下。 “甘茂呀,”武王盯住他,“此地沒有外人了,寡人有個心愿,你可想聽?” “臣不勝榮幸!”甘茂拱手。 “先祖孝公變法強國,力戰(zhàn)強魏,收復河西,取於地一十五邑;先父惠王守法拓能,力敵六國縱軍,東取函谷,南得巴、蜀,三勝大楚,拓地逾兩千里;這到寡人了,總不能一事無成吧。寡人的心愿是,在有生之年,車通三川,問鼎周室,達成先祖未就之曠世偉業(yè)。若此,寡人死可瞑目矣!”武王言真意切,態(tài)度誠敬。 三川即洛川、伊川與汝川,是環(huán)繞洛陽的南部屏障。秦欲東出,繞不開的是周室洛陽。出函谷以達洛陽,可有兩途,一是出函谷后,入崤塞,經由澠池直達洛陽,俗稱函谷道,二是出函谷后經由硤石關,過硤石道南達洛水,沿洛水下行,經由宜陽入洛陽。 于武王來說,函谷已經在手,只差一步就可兵臨洛陽,問鼎周室。 洛陽為大周王室所在地,迄今仍為天下中心。只要控扼洛陽,就能控扼周室,不僅可以號令天下,且可完全打通東出門戶。而要抵達洛陽,秦人只有兩途可走,一是與魏人戰(zhàn),打通崤塞,經由澠池、新安邑,直達周室;二是與韓人戰(zhàn),過硤石關,拿下宜陽,控扼三川,由洛水直達周室。第一途于武王是不可選的,因為秦人必須首先與魏人開戰(zhàn),而蘇秦剛剛合縱五國,且縱親司就設在魏都大梁。再說,即使秦人打通崤塞,控扼洛陽,若要東出,仍需要與韓開戰(zhàn),向東再打通虎牢關。對于武王來說,與魏戰(zhàn),等于同時與五國開戰(zhàn),而眼下韓國落單,伐之代價最小。 伐韓首在宜陽。秦人若得宜陽,不僅得到烏金,且可實控洛川,兵臨伊川與汝川,由汝水東下,更可直取中原腹地。 武王的心愿,不是宜陽,而是車通三川,問鼎周室。 三川之地,全在韓室之手。武王說出此話,意思是再明確不過的:與韓開戰(zhàn),攻伐宜陽! 甘茂強力壓住內中的沖動。 攻打宜陽正是甘茂夙愿,一則他接替的是前太傅嬴虔所司的軍需職守,多年來深為烏金所苦,二則他的心中夢想從來不是輜重糧草,而是馳聘疆場,建立不世之功,重振甘門之威。然而,由于先父甘龍是逆臣,也由于他告密先父,使先父橫遭極刑,由此落下不孝之名,他在秦國官場始終抬不起頭來,先惠王雖然用他,卻又總是防他一手。無論他如何努力,如何表現,除前番讓他虛張聲勢攻打過宜陽之外,先王極少讓他主將一方。 “甘茂?”見甘茂沒有反應,武王提高聲音。 “回稟我王,”甘茂鎮(zhèn)靜下來,平氣應道,“只要拿下宜陽,我王之愿不難得償!” “拿下宜陽,你可有把握?” “臣有把握,只是——”甘茂欲言又止。 “只是什么?” “臣有二憂,不得不說?!?/br> “請說。” “一憂是張相國。”甘茂苦笑一聲,“我王若伐宜陽,就是與韓室開戰(zhàn),而相國為連橫韓王,已經付出不少心血,臣是以——” “哼,寡人要的正是這個!”武王冷笑一聲,“什么連橫制縱?你給寡人數數,這些年來他都連的什么橫?制的什么縱?他連橫燕國,將我阿姐嫁過去,結果如何?燕國讓齊國滅了,我的阿姐并外甥差點兒命喪戰(zhàn)亂。他連橫魏國,出任魏相多年,結果如何?我助魏伐趙,輸了。我助魏伐韓,又輸了,到頭來魏國非但未能橫成,倒是他本人灰溜溜地夾尾巴逃回來了。之后呢?是伐齊!他慫恿先父王使司馬錯伐齊,卻又捆住司馬錯的手腳,不讓司馬錯真打,結果如何?司馬將軍兵敗桑丘,將我老秦人的顏面丟盡于天下!再后呢?是伐楚!他處心積慮,坑蒙拐騙,無所不用其極,先父王為他的蠢行賭上全部家當,與楚三戰(zhàn),結果又如何?我將士拿二十萬鮮血與生命打下來的漢中、黔中二地,非但歸還楚人一半,這又連於城十五邑也搭進去了!這辰光,他又開始說橫燕、橫韓了!燕國不說,單說這韓國,我將士賠上性命屁也沒有得到,他在韓人跟前倒是做起好人來,使韓王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方城、宛城,天下鐵都有五,韓人獨占其二,而我死國將士不下二十萬,得到什么了?拿我擋家護院的於城一十五邑,換回黔中、漢中各半片不毛之地!”拳頭震在幾案上,“就寡人所知,自古迄今,國土都是打出來的,不是靠誰的舌頭繞出來的!” 武王以雷霆之勢,將憋在心頭的所有不快悉數吐出,甘茂聽畢,吁出一口長氣,接道:“我王既有此說,臣放心矣?!?/br> “說吧,你的第二憂?” “臣的第二憂,”甘茂凝視武王,拱個手,“是我王陛下!” “咦?”武王盯住他,聲音提高。 “回稟我王,”甘茂應道,“宜陽是韓國大縣,北連上黨、南陽之地,東扼三川,堪稱韓國西部重地,名為縣,實則為大郡。我三軍東出函谷,南越崤山,越千里而攻伐之,難矣哉?!?/br> “這個寡人曉得,”武王應道,“是寡人要征宜陽,你怎能反憂寡人呢?” “就臣所知,”甘茂接道,“張相國西并巴、蜀之地,北取西河之外,南取黔中、漢中,功莫大焉,但天下人并未過多地贊美張儀,贊美的是先王。昔年魏文侯令樂羊將三軍遠攻中山國,苦戰(zhàn)三年,伐滅中山,樂羊凱旋得志,自詡其功,文侯出示整整一篋密奏,皆是毀謗他的。樂羊此時方知真章,再拜,稽首,涕泣,說伐滅中山‘非臣之功,乃主君之力也’。臣乃罪臣之后,蒙先王厚恩,恕臣之罪,使臣效力于秦以將功折罪。我王想必曉得,朝中諸臣中,不屑與臣交往者不乏其人。臣若伐韓,必將久戰(zhàn)。久戰(zhàn),戰(zhàn)的必是錢糧,是人力,亦必將惹人誹議。若是眾臣挾此誹議,我王或聽之!” “寡人知矣!”武王大手一揮,“甘卿寬心,無論何人,但凡毀謗甘卿者,寡人皆不信之!” “臣謝我王!”甘茂再次拱手,“昔日曾子居住于費地,有與曾子同名、同族者當街殺人,有人奔至曾子家,對其母說,‘曾參殺人’。曾母正在機上織帛,坦然應道,‘吾子不會殺人?!棛C自若。有頃,又有人至,對其母說,‘曾參殺人’,曾母依舊織機自若。又有頃,第三人再至,對她說,‘曾參殺人’,曾母驚懼,投杼逾墻而走。曾參為大賢,曾母亦深信其子之賢,然面,當三人皆言其子殺人之時,雖為慈母,亦難守其信矣。今臣之賢遠不及曾子,我王對臣之信遠不如曾母,疑臣之人又遠不止三人,臣實慮我王為臣投杼而走啊。” “寡人知矣?!蔽渫跻允种柑?,“寡人這與甘卿盟誓如何?” “臣謝我王!”甘茂拱手謝過,與武王指天盟誓于息壤之亭。 “甘卿,”誓畢,武王盯住甘茂,“寡人意決,先出三軍六萬,攻伐宜陽,馬踏三川,甘茂,你可愿請命,成此奇功?” 甘茂跪下,叩首:“臣請命!” 看著看著,棋局走死了。 得知武王征伐宜陽已成定局,張儀將自己關進書房,悶坐整整一日,方才召來小順兒。 “順兒,這咸陽你住夠沒?”張儀問道。 “主公,您想做啥?”小順兒呵呵笑幾下,應道。 “就這幾天,你籌備一下,帶上你的翠兒,東出函谷。幾個娃子,能帶的你就帶上,不能帶的暫留下來?!?/br> “成?!毙№槂簤旱吐曇?,“是不是趕往韓地侍奉香主母?” “嘿,你小子倒是靈哩!” “好咧!”小順兒打出個響指,“自順兒送走香主母,翠兒就盼著這一天呢!”皺眉,“她實在不想住在這府里!” “我曉得。你要悄悄行事,出函谷時,就說翠兒老家有事兒……張伯的家不是在關外的石邑嗎?” “主公放心,順兒能有一百個事由!”小順兒嘻嘻一笑,盯住張儀,“主公何時過去?” “再過一時吧?!?/br> “好咧,順兒、翠兒守著主母,在韓地候您!” “對了,還有一樁事兒!” “順兒聽著呢?!?/br> “稟報冷大人,就說秦王已命甘茂為將,起兵六萬征伐宜陽!” 小順兒吸一口冷氣,壓低聲音:“主公,這……身為秦人,能講嗎?” 張儀橫他一眼:“離開秦地,你還是秦人嗎?” “好咧!”小順兒大步出去。 天色傍黑,魏冉、羋戎結伴來了。他們曉得新王與張儀不睦,為避嫌,就選在晚上,在天色將黑不黑之時趕到,且沒有乘車,是從偏門進府的。 二人到訪,是受羋月的托。先王暴崩,羋月本就忐忑,武王這又突然詔命公子稷入質于燕,讓她真正急了。 “于公子稷,這或是最好的出路!”張儀淡淡一笑。 “好在何處?”羋戎急問。 “王室公子可分兩類,一類是聲色犬馬,無所事事,另一類是歷危涉險,胸懷大志。你二人希望稷公子成為一個聲色犬馬、無所事事之徒嗎?”張儀盯住二人。 二人搖頭。 “燕太后是先王長女,秦王阿姐,與稷公子為同父姐弟,而方今燕王為稷公子外甥,稷公子為質于燕,必受禮遇,不會吃大苦。此其一也。燕地偏遠,沒人肯去,稷公子這去了,在秦室諸公子中,最是勞苦功高。萬一朝中出現變局——”張儀頓住話頭。 二人皆吸一口長氣。 “相國是說,朝中會有變局?”魏冉壓低聲音。 “呵呵呵呵,”張儀輕笑數聲,“你不是熟讀《易》嗎?何謂易?” 魏冉再吸一口長氣。 “對了,”張儀看向羋戎,“可讓你阿姐懇請秦王,由你護送稷公子赴燕?!笨聪蛭喝?,“你現在爵至何級?” “左庶長?!?/br> “很高階了?!睆垉x閉目有頃,“你要設法衛(wèi)戍京都咸陽,守護你的阿姐。咸陽衛(wèi)戍歸車衛(wèi)國管,你可懇請車衛(wèi)秦,讓他通融,我不便說話。” “明白?!?/br> “魏章將軍還在咸陽嗎?” 魏冉點頭。 “忙什么呢?” “喝酒?!?/br> “要想喝酒,就解甲歸田,尋他個偏靜處,心平氣和地喝。” “冉代家父謝張叔指點!”魏冉拱手。 當冷向將突發(fā)危情稟報韓襄王時,韓王驚駭了,一口正在咽下的風干鹿rou的碎末嗆進嗓眼子里,憋得滿臉漲紅,劇烈咳嗽。內臣緊趕幾步,在襄王的背上連聲敲捶。隨著一通接一通的劇烈咳嗽聲與捶背聲,不少rou沫總算是從他的鼻孔里噴射出來。 襄王捂住胸部,美美地大喘幾口,盯住冷向:“張儀呢?他怎么說?” “唉,”冷向輕嘆一聲,向空祈禱,“愿上蒼保佑他安然無事!” “你是說,秦王會殺他?”襄王急問。 “當年商君的事,我王想必是曉得的?!?/br> “快,有請公叔!”襄王急旨內臣。 不一會兒,公仲侈來了。 于韓國而言,宜陽是萬不可失的,不僅僅是因為烏金。韓地被河水分為南北兩片,河水之北是上黨區(qū),是韓國的發(fā)祥之地,河水之南坐擁三川,懷抱洛陽,這才是當下真正意義上的韓國。宜陽為韓國的最西屏障,宜陽若失,韓國最為富庶的三川之地,尤其是位于洛川(洛水河谷)的鐵都宜陽與位于汝川的坊都陽翟,就直接暴露于秦人的鐵蹄面前,再無遮擋了。 然而,面對虎狼之秦,如何阻擋? 關鍵是,一如秦武王所斷,在五國縱親之外的韓國,成了一頭落單的牛! 君臣三人愁眉不展地謀議了足足兩個時辰,未能議出個所以然來。 “兵來將擋!”公仲侈怒了,“眼下別無良策,只能拼了!” “怎么拼?”襄王看向他。 “無論如何,宜陽不能失!”公仲侈接道,“宜陽現有守卒三萬,外加關防兵卒兩萬,合兵五萬。臣之意,我王可從上黨調軍三萬,再由鄭城調軍三萬,加上宜陽守卒,合兵十一萬,可與秦人一搏!再說,畢竟我為主,得地利!宜陽城中,有人口不下二十萬,蒼頭、丁壯不下五萬,秦人要想一口吞下,沒那么容易!” “公叔,”襄王看向他,“御秦之事,一切由您統(tǒng)籌!”轉對冷向,“除用兵之外,冷卿可有良策?” “臣請使魏!”冷向拱手。 “使魏?”襄王看向他。 “王上,”冷向接道,“您在咸陽待過,是曉得秦人的。秦王嗜武,一旦開啟戰(zhàn)端,是要打到底的,單憑韓國一己之力,抗不住秦人。為今之計,我王必須求請援兵!” “可魏王他……” “臣請使魏,不是求請魏王,而是求請另外一人!” “可是犀首?”公仲侈急問。 冷向搖頭。 “何人?”襄王怔了。 “蘇秦?!崩湎蚧厮麄€苦笑,“五國縱盟是在大梁簽下的,就眼下情勢,我王惟有懇請?zhí)K秦加入縱盟,共抗強秦,方為上策!” “可這……”襄王長嘆一聲,“唉,全怪寡人,把路走死了!” “臣請一試!”冷向拱手。 “準卿所請!”襄王起身,朝冷向躬身行個大禮,“冷卿啊,寡人,還有整個韓國,這就拜托您了!” 冷向亦起身,叩首:“臣……盡力!” 蘇秦趕往大梁,迎候使秦歸來的陳軫。 陳軫上年紀了,不勝顛簸,返程也無急務,就走走停停,過函谷后又渡河向北,回安邑懷舊一圈,在已破敗不堪的元亨樓前感傷一陣,這才折返回函谷道,過境洛陽,趕往大梁。會于大梁是他與蘇秦約好了的。 陳軫到時,蘇秦已在恭候。陳軫曉得蘇秦關切的是張儀,遂略過使命,將他拜訪張儀并帶他往祭商君的事率先講了。蘇秦輕嘆一聲,帶陳軫前往公孫衍的相府,三人就秦國之事正自議論,門人進來,遞進拜帖,說是韓王特使冷向到訪。 三人皆吃一驚,面面相覷。 公孫衍迎出,不一會兒,引冷向入廳。 冷向顯然沒有想到廳中會有蘇秦與陳軫,先是一怔,繼而笑了,朝蘇秦拱手:“韓人冷向見過蘇大人!” 蘇秦回禮:“蘇秦見過冷兄!” 冷向看向陳軫。當年陳軫使秦時,曾到商君府中拜訪過,二人也算熟悉。 “韓人冷向見過陳大人!”冷向拱手。 “見過,見過!”陳軫回禮,“眨眼就快三十年了!” “是呀,那辰光,我們都還年輕!”冷向慨嘆。 作為主人,公孫衍于主位坐下,招呼三人客坐,傳令府宰備宴。 “冷兄此來,真還沒想到呢?!碧K秦笑笑,指向公孫衍與陳軫,“不瞞冷兄,我們方才還在議論韓國的事,在下正說要赴韓呢!” “謝謝諸位掛念韓國,謝謝諸位!”冷向再次拱手。 “觀冷兄眉間郁結,可是有事?”蘇秦凝視他。 “秦王要伐韓國了!”冷向緩緩說道。 “???”蘇秦三人幾乎是不約而同。 “拜甘茂為將,起三軍十萬,說是攻伐宜陽!” 蘇秦看向陳軫。 “咦?”陳軫納悶了,“不瞞冷兄,在下剛從咸陽回來,臨行前還……還到張儀府上拜望他,沒聽說伐韓的事??!” “是陳大人離開咸陽之后才確定的?!崩湎蜉p嘆一聲,悉數講了張儀府宰小順兒的傳話。 小順兒是蘇秦熟悉不過的人。見張儀已將香女母子并小順兒一家安置在韓國,蘇秦曉得事情嚴峻了,由不得看向陳軫。 “唉,”陳軫嘆道,“在下勸張儀離開秦地,嘴皮子都磨破了,可他……唉!” “不是他不肯走,是他走不脫呀!”冷向苦笑,“估計就這辰光,若無秦王旨令,他怕是連咸陽城門也出不去的!” “我曉得是這結局。”陳軫接道,“軫走遍列國,嘗遍世態(tài)炎涼,比照下來,最無情者莫過于秦室。商君為秦立下汗馬功勞,先秦王竟然容不下他一個全尸。莫說是商君并未造反,即便是真的反了,功過相抵,留他一命又能如何?這下輪到張儀了。唉,可惜呀,在下拉他到商君墓前,什么話都講明了,可他……” 蘇秦閉目,良久,抬頭看向冷向,冷不丁道:“冷兄,事已至此,請實言以告,您來此地,究底是為秦還是為韓?” 蘇秦說出此話,顯然是指冷向前往宛城景翠處壞楚之事。冷向忖得明白,拱手應道:“前番至宛,是奉張儀之命,為秦。此番至鄭,亦是奉張儀之命,為韓?!?/br> 此話直白到無以復加。 蘇秦震驚,看向公孫衍。 公孫衍也是怔了。 “冷兄,”蘇秦接問,“在下拜訪您時,請您出山,您拒了,說已不問世事,何以這又問起世事,并這般聽命于張儀呢?” “向不敢違怫師命?!?/br> “師命?”蘇秦急問,“敢問冷兄,師從何人?” “尸佼?!碧岬竭@個名字,冷向望空拜揖。 蘇秦三人皆吃一驚。 “尸佼?”公孫衍自語,“昔年曾聽白相國講起此人,家在魏地曲沃,與衛(wèi)鞅同為公叔痤門人,之后衛(wèi)鞅走秦,尸佼不知所向,不想此人竟是冷兄師父!” “亦為商君師父!”冷向接道。 三人又是一驚。商鞅與尸佼差不多大小,竟然也以尸佼為師,與小他多年的冷向是師兄弟! 但這并不是讓他們更吃驚的。 “商君之法,”冷向語氣平淡,似在講述一段與他毫不相干的瑣事,“其實出于師父之口,是由在下撰編成文,由商君審定修編,面君推行。河西戰(zhàn)后,商君成為商君,不再聽師父,師父預知到什么,不告而別商君,連在下也未道別,亡走巴地,方才脫過一難?!?/br> 蘇秦三人幾乎駭然。 “這么說來,”蘇秦急問,“張儀是見到尸佼了?” “是的,”冷向緩緩應道,“張儀征巴蜀時,是師父訪問張儀的。師父認可張儀,助他滅巴,儀傳達師命,在下不敢不從?!?/br> 冷向講出這些,是掏出心窩子了。 三人疑慮頓消。 “冷兄,”蘇秦再問,“張兄囑你至此,可為何事?” “救韓?!?/br> 蘇秦看向公孫衍。 “救韓不難,”公孫衍接道,“但韓王首先要加入縱盟!” “韓王是求之不得了,還求蘇大人并縱盟列國不計前嫌,允準韓國所請!” 公孫衍看向蘇秦。 “犀首呀,這兒在叫哩,”蘇秦看向投射在門廳里的日影,拍拍肚皮,“只顧聽冷兄說話,日頭竟就過午了。韓國入盟的事,咱幾個還是吃著說?!?/br> 眾人皆笑起來。 伐大國,備戰(zhàn)三年。 武王卻是急脾氣,莫說是三年,縱使三個月也不容許。甘茂雖說籌備充分,但這籌備皆是多年前的,這辰光只能是吼趕著上。好在秦法威武,一旦旨令下達,無人敢說半個不字。在甘茂受命后不到一個月,七萬秦卒就兵分兩路開赴洛水河谷,第一路為輔攻,約兩萬步卒,兵出商城,經由秦人所占據的幾個鄉(xiāng)邑,沿洛水河谷攻襲宜陽。洛水河谷上流山高谷深,個別地方還是絕路,需要架設棧道,故而該路進展緩慢。走過半程,水流變深,秦卒制筏漂流,倒是暢快許多,亦免除了由商地繞道洛川的長途調兵之苦。另一路五萬銳卒,由甘茂為主將,公子華為副將,兵出函谷,直入硤石關。 函谷關之東為一片肥沃谷地,人丁旺盛,有焦、陜、曲沃、石邑等十多個大小城邑,還有兩處渡口,茅津渡與太陽渡,分別勾通河水南北,堪稱函谷道上的交通要塞,春秋時為虢國地界,后虢國為晉人假道虞界所滅,再后歸入魏土,一直為魏人控扼。商君之后,蘇秦合縱六國,龐涓挾六勢伐秦受挫,此地的部分城邑為秦人所占。之后是張儀橫魏,秦、魏和睦,秦人又將所占渡口并焦、陜等幾個城邑歸還于魏,只保留一個城邑,曲沃,而曲沃正是由函谷關通往硤石關的過道。 由硤石關開始,即為韓人地盤,硤石關也是由韓人設立的。 甘茂的謀略仍舊是奇兵突襲,因而,自受命開始,甘茂就嚴禁伐韓謀事外泄,三軍調動也都是隱秘進行,多為夜行軍。 攻擊依例發(fā)生于四更過后,五更不到之時,守衛(wèi)人員最是困乏。 大出甘茂意料的是,韓人非但有所籌備,且在秦人剛一逼近,就有烽火燃起,繼而是燈火通明,萬弩齊發(fā),反倒將攻擊的秦人整懵了,丟下不少尸體。 秦軍先鋒將軍惱羞成怒,展開強攻。攻關戰(zhàn)斗從凌晨一直打到后晌,秦人越聚越多,強攻改為迂回,最后由山區(qū)小徑繞過關隘,攻入關塞大后方,再由后方殺奔關塞,守關數千韓卒前后受敵,大多戰(zhàn)死,硤石關失守。 秦人如潮水般涌向洛水河谷。 韓人頑強抗拒,邊退邊戰(zhàn),漸漸退入宜陽外圍城墻。 宜陽城為韓國西部的重點防御城邑,城墻原本高大結實,溝池寬闊,近日又得緊急整修,更見牢固,物資儲備也極豐富,水源不缺,兵器銳利,眾志成城,更有韓相公仲侈親自坐鎮(zhèn),士氣高漲,堪稱是固若金湯。 從地勢上看,宜陽城位于洛水南岸,背后為山,前面洛水呈倒u字形,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