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節(jié)
- 進了船艙沒一會兒,李老大人就派人過來喊盛言楚去李家船艙小坐。 李家租得是幾間大敞艙,一進去,火爐上的炭火燒起來的滾滾熱浪直往盛言楚臉上打,入目的器物皆是喚不出名兒的古董瓷器,低調(diào)又奢華。 “宓姐兒,回你自己的屋子學做鞋去!” 見盛言楚進來,李老大人立馬對華宓君下了逐客令。 華宓君別扭的端起繡架往外走,路過盛言楚身邊時,只聽身后傳來李老大人一聲刻意的咳嗽,華宓君撇撇嘴,收起捉弄盛言楚的小心思,微側(cè)著身子福禮。 “華姑娘安好?!?/br> 盛言楚忙躬身還禮,見華宓君繡架上繡得花兒歪歪扭扭,盛言楚嘴角一抽,礙于華宓君忽黑起的臉,盛言楚立馬斂笑低頭。 華宓君走后,李老大人請盛言楚進了內(nèi)室,內(nèi)室擺著棋,李老大人二話不說就讓盛言楚坐到對面,這一坐直接成了盛言楚接下來幾天里的必做之事。 民船出了披荊山,穿過斬棘灣,一路向北挺近,十月低,船只終于??康骄┏堑亟纭?/br> 盛言楚昨夜陪李老大人下棋下到后半夜,若不是華宓君催李老大人去睡覺,興頭上的李老大人怕是要拉著盛言楚熬到天亮都有可能。 輕輕拉開床邊的布簾,一抹刺眼的白光猛地傾瀉進來,盛言楚睡得朦朧有些不適應外邊這般光亮,這時,程春娘推開艙門走進來。 艙門只開了一條小縫,溜進來的寒冷吹得床上的盛言楚直打哆嗦,程春娘拍了拍身上的寒氣,將攏在火桶上邊的衣裳拿出來。 “喏,娘料到你這會子要醒,特意將你的暖襖烘得干干的,你趕緊穿上,待會船靠岸了咱們還要坐馬車,外頭雪比咱們來時還要大,冷得很呢!” 盛言楚接過衣裳,觸感溫熱,邊穿邊納悶的問:“這船直達京城啊,咋還要轉(zhuǎn)道坐馬車?” 程春娘吸吸凍得通紅的鼻子,雙手停在火爐邊:“是直達京城,這不是靠近京城那邊的江被凍住了嘛,船主剛過來說了,說待會靠岸后會有馬車送咱們?nèi)ゾ┏牵皇浙y子的?!?/br> “這一遭上京咱們已經(jīng)換了兩條船,如今還要坐馬車……哎,也不知京城里邊冷成了什么樣子……” 嘆了口氣后,盛言楚將自己裹得嚴嚴實實,才洗漱吃完朝食,就聽外邊號角聲起。 盛允南麻利的將帶來的行李挑起來,三人上了岸后,盛言楚本打算和李老大人說聲告辭,找到李家船艙后,卻被告知李家一行人先一步走了。 船主認識李老大人,見盛言楚打聽李老大人的去向,便道:“李大人年年這會子都要上京,舉人老爺還不知情吧,李家那位少將軍當年死得時候正是眼下這光景,每年到了十月底,李大人都會帶著人去華家祠堂鬧一場,這不,華家祠堂就在這——” 說著手指向前方,船主咧嘴笑道:“說來這華家活該!好好的簪纓世家貴小姐不要,非要抱著那勞什子美妾過活,這下好了吧,每年少將祭祀上,李老大人都會揪著華家子去少將軍的墳頭問罪?!?/br> 盛言楚順著船主的手眺望向?qū)Π?,一群人中一眼就見到了那個說話軟糯的華宓君,顧及親娘祭祀之事,華宓君換了身素白的大氅。 對岸的李老大人一改從前的溫和,冷著臉帶著人往里沖,很快一聲聲哭鬧和嚎叫傳了過來。 “小公子可是要進京趕考?”見盛言楚點頭應是,船主神秘一笑:“那你上京可得好好留心近幾日京城華家的消息,這兩日華家定熱熱鬧鬧的不得了!” 盛言楚撲哧一樂,想來這熱鬧的事跟李老大人脫不了干系。 - 雪路難行,船主安排的馬車慢悠悠的行了半天一夜后終于來到京城外,盛言楚生平頭一次見識到皇城,車夫吆喝快到京城時,盛言楚迫不及待的鉆出車棚坐到外邊。 越臨近京城,盛言楚心底的激動就壓抑不住的往上騰升,京城不愧是一國的都城,城墻如鐵壁般森嚴堅固,原本的青色墻面如今全被皚皚白雪覆蓋住,一眼望不到邊。 驗明路引進城后,盛言楚只覺自己像是從原始森林一下鉆進了熱鬧的大都市,前門大街上,街道上幾乎看不到泥濘的雪水,便是馬車踩過去留下腳印,立馬有官差拿著掃帚過來清掃。 路兩邊的叫賣聲不絕于耳,馬車從旁經(jīng)過時,盛言楚能聞到各式美味吃食飄香的氣味,進了城后,車夫不再揮鞭,跳下車拉著盛言楚往城中走。 “還沒問小公子落腳在何處呢?” 走出前大門后,車夫吁停馬車,笑問:“是去客棧還是投宿親友家?小公子報個名,這一帶小人熟得很,準保將您送過去?!?/br> 盛言楚跳下馬車四下望了望,一時沒瞅見熟悉的人影后,他扭頭看向車夫:“麻煩您送我們?nèi)プ罱目蜅0?。?/br> “楚兒,”程春娘探出頭,猶豫道:“你不是已經(jīng)寫信給你那位當官的同窗了嗎?咋,他沒說要接你?” 盛言楚嘴角下壓,端視著車龍馬水的京城一眼,喃喃低語:“修賢兄是說好要來接咱們的……如今沒來,大抵是被手邊的事絆住腳了吧?” 第110章 【三更合一】 江南府解…… 車夫極有眼色, 察覺到盛言楚的同窗好友沒有如期赴約后,便拉著馬車往客棧走。 “小公子那好友可是近兩年才做官的?” 盛言楚悶悶點頭:“前二甲傳臚,后來朝考進了翰林院做庶吉士……等等!” 雙手敲頭, 盛言楚直罵自己一聲蠢貨:“是了!修賢兄明年開春就要從翰林院散館, 如今又是年底緊要關(guān)頭,可不得忙得暈頭轉(zhuǎn)向!” “散館?”程春娘聽不懂。 車夫懂, 一聽盛言楚好友在翰林院當職, 當即拱手笑得見牙不見眼:“翰林院多清貴的一地啊,您好友既在那,這兩天沒空出來接你情有可原。” 說著指了指皇宮之地,嘿嘿道:“近期吏部和翰林院相通的那條主街頻繁有官差走動,說是翰林院開了春就要換一批大人, 如今正為這事忙得腳不沾地!” 盛言楚這批新舉人過完年就要下場會試, 會試后過了殿試再經(jīng)過翰林院的朝考就進翰林院做庶吉士,而夏修賢這一批老庶吉士自然要‘退位’下來。 而三年期滿, 老庶吉士們要迎來他們官途中至關(guān)重要的一回考核——散館。 成績出挑的庶吉士可以繼續(xù)留在翰林院做翰林官, 一般會接手編修或檢討的職位,其實從這一步就能看出殿試三甲之間的差距。 要知道一甲三人早在三年前初進翰林時擔任的就是編修和檢討之位,像夏修賢這類二甲三甲的進士只有通過朝考進到翰林院學習三年后才能拿到編修檢討的職位, 且還要成績出色才行。 殿試分高低, 在殿試上跌出一甲后,二甲的進士需要花三年才能堪堪追上一甲三人的腳步, 而同進士出身的三甲若沒有好的機遇,一般情況下這輩子怕是都要對進士及第的一甲三人望其項背。 進了客棧,果然有早到京城的舉人們圍坐在那暢談翰林院開春散館一事。 “……那幫庶吉士無所不用其極,為了能留在翰林院,這些時日他們見天的往吏部尚書還有翰林院大學士府上跑……” 跑去干嗎?還用問嗎? 不過有迂腐的讀書人堅決不信這謠言, 擺手大聲道:“……翰林院是朝廷三清衙門,‘點翰林’是何等榮耀之事,大學士豈會被那些黃白之物蒙了眼?” 此人的話一落地,不僅圍在那的舉人們撫肚而笑,立在門口的盛言楚嘴角也不由一彎。 翰林院是清貴的好地兒,但翰林院的人是嗎?連老百姓都知道做翰林官的官員是朝廷中最窮的人,不然哪來三清中的‘清貧’? 人挪窩活,既要得賢名又要撈點好處,翰林院那些主事的官爺只能從下屬身上拿油水,而三年一次的散正是絕佳機會。 盛言楚將手中的包袱交給盛允南,喊小二給他倒了盞菊花茶瀉火,京城外邊的氣溫比靜綏冷得多,但客棧內(nèi)燒了地龍,暖得很,長時間呆在客棧里邊很容易上火。 手捧著菊花茶,盛言楚找了個靠窗的位子坐下,一邊喝茶嗑瓜子一邊聽舉人們閑談。 剛才那位頭腦單純的舉人逗著大家哈哈一陣大笑后,那舉人猶自辯駁:“我說得難道還有假?!” 盛言楚吹了吹茶盞上邊飄著的菊花,輕呷一口,只聽一人接話:“翰林院當值的庶吉士身上雖有官職,但三年的俸祿并不高,都到了這等地步依然有一堆的進士趨之若鶩想往里邊沖,可見翰林院有多誘人?!?/br> 另一人揮袖道:“翰林院乃養(yǎng)才儲相之所,讀書人寒窗苦讀十年不就是為了進翰林院為國效力嗎?消尖了腦袋也要進得地兒,仁兄以為那些庶吉士甘心這般輕松的卸任走人嗎?” 被喊‘仁兄’的正頭腦單純的舉人,此人叫應玉衡,出生在尚且溫飽的寒門之家,從小跟著夫子讀書,因是家中唯一的讀書人,遂家人平時對應玉衡照料有加,故而應玉衡肚子里只有墨水,對人情世故大概是一竅不通。 幾人都點撥到這個程度了,應玉衡還在堅持:“散館是朝廷的規(guī)矩,若那些庶吉士沒本事自然該離開翰林院去地方做官,賴在翰林院難道今后的前程就能一世無憂了?我看未必,諸位也不瞧瞧,翰林院中有多少老翰林,如今他們滿頭白紛紛,也沒見他們?nèi)腴w拜相!” 應玉衡這番話深得盛言楚認同,庶吉士散館后便是能留在翰林院,若無才能一樣不得志,還不如散館后去六部做主事,或是外放做州縣小官。 “這……” 應玉衡的話壓得眾舉人無話可說,尷尬一笑后,幾人話鋒一轉(zhuǎn),道:“眼下還未到十一月,京城的雪就接連下了好幾場了,你們來得時候瞧見城外的積雪沒?嗬,累得有我膝蓋這么深了?!?/br> “何止深……馬車一進京城地界,我瞧著新奇便下車去玩雪,嘿,那雪比我娘腌菜用得石頭還要硬,還好我使得力度不大,不然我這腿怕是要廢了……” 說這話的男人站到空地上憑空踢了一腳,試圖將當時的情景復原給大伙看,滑稽的模樣逗著眾人哈哈大笑。 應玉衡見大家有意無意的忽視他,也沒惱,嘆口氣后端起茶水百無聊賴的來到窗前看外邊銀裝素裹的天地。 盛言楚睨了眼歡鬧的人群,旋即起身行至應玉衡身邊。 “《晉書》中謝太傅問謝家子女雪像什么,有說像撒鹽,有說像飄若的柳絮?!薄咀?】 盛言楚笑著將茶盞放置一旁桌上,背著手望著外邊的鵝毛大雪,續(xù)道:“一小小雪花就有多種說辭,何況是翰林院?” “你是?”應玉衡趕忙拱手問禮,“賢弟說得對,倒是愚兄鉆了胡同巷子,翰林院有清貴,亦有奢靡,端看外人怎么看了,就好比這雪花?!?/br> 盛言楚挑眉,暗道這應玉衡聰明的很,就目前看來也沒有迂腐到哪里去嘛,迂腐至極的讀書人盛言楚見過不少,那些讀死書的書生是撞了南墻也不會回頭的,應玉衡明顯不是。 “讓賢弟看笑話了?!睉窈鈶M愧的拱拱手,斜睨了眼身后那幫已經(jīng)轉(zhuǎn)戰(zhàn)詩社的舉人們,道:“賢弟也是上京趕考的舉人嗎?” 盛言楚笑著點頭:“在下是臨朔靜綏人士盛言楚,還未請教兄長的名諱。” 應玉衡二十五六,比盛言楚足足大了十來歲,家中早已娶妻生子,為了明年的會試,應玉衡咬牙將待產(chǎn)的妻子留在老家,獨自背著包裹上京,只為在會試前能多聽一聽朝廷的動向,好在會試中調(diào)整自己的答題手法。 得知盛言楚帶著親娘上京,應玉衡佩服的豎起大拇指:“我未成親前家中也只有一寡母,好在族人甚為照料我們,我才不至于學得辛苦?!?/br> 盛言楚感慨一聲,直呼應氏族人大氣,兩人出身相差不大,故而擇了桌子坐下。 交談一番后,應啟衡看盛言楚的眼神越發(fā)的火熱:“我適才還在想,‘盛言楚’這名字好生耳熟,可一時半伙又想不起來,你一提臨朔郡,我一下就激靈了!” 應玉衡笑瞇瞇的看過來:“盛賢弟,你莫非就是傳說中那位向臨朔郡獻上御寒寶物的盛言楚?” “御寒之物并非我所想,”盛言楚笑得和煦,“若多給繡娘們一些時間去鉆研,那毛衣絨毛夾襖并不是什么難以縫制的衣裳。” “哎——”應玉衡拉長聲調(diào),笑道:“盛賢弟何須謙虛?我懂我懂…你既入了皇上的眼若不想招人眼紅,功成不居的舉措最為保命?!?/br> 盛言楚頗有深意的笑了笑,他覺得他和后邊那幫舉人都只看到了玉衡的表面,應玉衡這人看似懵懂無狀,實則心較比干多一竅,聰明的很。 果不其然,問了應玉衡的鄉(xiāng)試成績后,盛言楚直呼一聲大佬。 應玉衡和盛言楚同為鄉(xiāng)試解元,可應玉衡戶籍地了得,乃鐘靈毓秀的江南府是也! 從一堆才華出眾的書生中脫穎而出,可見應玉衡的學問有多高。 “江南府人杰地靈水秀山青,應兄在諸多學子中一騎絕塵遙遙領(lǐng)先,小弟欽佩!” 這話盛言楚一點水都沒摻。 應玉衡面皮薄,臉紅得跟女子染了胭脂一樣,迭聲道:“盛賢弟才十五就高中舉人,遙想我十五歲那年還是個小小的秀才……你我相差十來歲,這十年里,盛賢弟勢必會趕超我,說起來,我倒羨慕盛賢弟,小小年紀就有如此高就……” 兩人你來我往的奉承彼此,說到口干舌燥之處,兩人忽然相視一笑,隨之端起盞以茶代酒。 “暢快!”應玉衡身子往椅背上靠,朗聲笑道:“盛賢弟,你比江南府那些書生有趣多了,和他們說話我總要在肚子里打好幾次腹稿,唯恐哪句話說得不合而遭他們的白眼?!?/br> 盛言楚亦覺得應玉衡和旁人不同。 夏修賢是個標準的浪蕩公子哥,有目標有野心,趙蜀則是有賊心沒賊膽,若非有妻室在一旁敦促,趙蜀這輩子大抵只會抱著秀才功名過活,表哥程以貴雖粗中有細,但每回運氣好像都不太好,至于梁杭云,梁杭云學問不錯,但因家境的緣故導致性子過于敏感卑微…… 借用應玉衡的話,有時候他跟幾位同窗聊天,他也有如履薄冰的時刻,也許才接觸的緣故吧,跟應玉衡說話他可以做到毫無顧忌。 兩人聊了半個時辰后,越發(fā)感慨相見恨晚。 應玉衡博覽群書滿腹珠璣,三言兩語就能將底蘊富饒的江南府風情端到盛言楚面前,如果說鐘諺青的石上作畫是旅行中的打卡機,那應玉衡就是實況播報器。 盛言楚對水鄉(xiāng)江南十分向往,在應玉衡的話語下,盛言楚暗暗握拳,只道來日得空一定要去江南府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