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林 第348節(jié)
接著還有永平郡主朱珮與儀賓袁燮如何行交拜禮,被送進洞房后又如何行合巹禮,儀賓揭郡主紅蓋頭時,一對新人有什么反應(yīng)?鬧了什么笑話?圍觀的親友是如何打趣的?之后的坐帳禮、成婚禮又是如何進行的,等等等等。 朱瑞介紹得事無巨細,可用辭并不會干巴巴的,反而說得頗為有趣,引得眾宗室女眷們都聽得津津有味,燕王妃更是仿佛親眼看到了女兒成婚時的情形似的,心中又是歡喜,又是感動,無比滿足。 等朱瑞介紹完婚禮的過程,后頭便是袁家的喜宴了。參加袁家喜宴的人還真不少呢,除了上述人等,還有北平本地的官員,北方駐守地離得不遠的所有武將及其家眷,就連北平城內(nèi)與周邊諸縣的世家望族、名門大戶,也都基本到齊了,總共擺了五十桌酒。袁家宅子不小,還有處挺大的花園在,竟然都沒能容下這五十桌,還有幾桌只得借了鄰居家的地兒,才勉強放下了。 酒席上的菜色酒水也都很好,參加宴席的人雖然多,有文有武的,倒是沒鬧出什么不好的事來。即使有冤家對頭在這個場合撞上了,也只是互相瞪幾眼,便遠遠地隔開了,并不會當(dāng)場擾了袁家的喜事。有幾家將門女眷還十分熱情,跑到新房里看新娘子永平郡主,因怕她緊張,還給她說笑話呢!據(jù)說有說起袁燮小時候的黑歷史,把永平郡主逗得十分開心。至于新郎官袁燮對此有何感想?他人還在酒席上被人灌酒,一時半會兒怕是還不得而知。 燕王妃忙關(guān)心地問:“儀賓喝醉了?不要緊吧?雖然今兒是大喜的日子,但酒這東西,還是要量力而為的好?!?/br> 朱瑞笑道:“王妃放心。就算那些將軍們高興,總是拉著妹夫喝酒,袁家自有親友舊部幫忙擋酒,絕不會真叫妹夫喝醉了?!?/br> 旁邊立刻便有宗室婦人笑著說了幾句帶色兒的打趣話:“王妃只管放心,我瞧小袁將軍是個再明白不過的聰明人了。今兒這樣重要的日子,就算沒人替他擋酒,他也不會真的讓自己醉倒的。要是真的沒法過洞房花燭夜,郡主還能饒了他?!” 眾人一陣轟笑,又有性情嚴(yán)肅些的宗室老婦抱怨:“還有孩子在呢,說這些話做什么?” 燕王妃對旁人的話一概不理會,知道女兒的婚禮十分喜慶熱鬧,女婿袁燮的家族雖然成員稀少,但好歹還有許多親友與舊部幫襯著,并不顯得孤單冷清,她也就心滿意足了。更多的細節(jié),還得等女兒回娘家時,再私下細問。朱瑞能替他們夫妻留意這么多細節(jié),仔仔細細記下來,一一回報給他們聽,實在是有心了。 她心中很是感動,便也關(guān)心起他的身體來:“難為你了,說得這樣詳細。這一天的也累了吧?喝多了酒,可吃飽了?先下去吃些熱食,歇一歇吧。明兒還有得忙呢!” 說罷她便轉(zhuǎn)向兒媳謝慕林:“瑞哥兒媳婦,你陪他下去歇著,席上的事有我呢。” 謝慕林連忙應(yīng)聲,行了一禮,又向在場的眾位宗室長輩們一一行禮告退,便扶著朱瑞退下去了。宴席本來就已經(jīng)接近尾聲,客人們都吃飽喝足了,接下來無非是送客以及收拾殘席的事兒,這有燕王妃與吳姑姑她們在,又有王府幾位管事幫襯,她不參與也沒什么要緊。 倒是朱瑞這邊,雖然看著神智是很清醒的,可方才說話,說著說著,臉上的紅暈就越發(fā)明顯起來,也不知道是不是袁家的酒后勁足,這會子開始發(fā)作了,謝慕林一上前扶他,他整個身體的重量就向她壓了過來。她還真不能放心讓他一個人回院子去呢,忙用力扶住他,慢慢往外走,又用眼神暗示隨侍們跟上。 才出了花園,謝慕林就感覺到身上重量一輕,朱瑞一改之前醉熏熏無力行走的狀態(tài),精神了許多,還能自己挺直了腰桿往前走路了,走的路線還挺直,不象方才那般略有些歪扭。 她怔了一怔,隨即反應(yīng)過來:“你剛才是裝醉的嗎?為什么呀?又沒有灌你酒!” 朱瑞笑道:“我是喝了不少酒,但還沒醉到不能走路的地步。方才裝個醉,是不想有人叫住我說話,問東問西的。如今都離得遠了,我當(dāng)然就沒必要裝下去了。娘子扶我,也扶得頗為吃力吧?我可以自己走,自然不必再辛苦你扶我?!?/br> 謝慕林抿嘴一笑,挽起了他的手臂,兩人親親熱熱地一塊兒走。這回朱瑞倒是沒拒絕了,還趁著隨從們都跟在后頭,離得遠,聽不清楚他們說什么話,壓低聲音跟妻子八卦:“你方才瞧見了沒有?仁和縣主一副想要攔下我問話的模樣,好幾次都欲言又止地想插嘴呢,只是礙著在場有這么多長輩在,才沒敢貿(mào)然行事罷了?!?/br> 謝慕林的注意力都在丈夫身上,頂多分神去看看燕王妃與曾經(jīng)說過話的宗室女眷,哪里顧得上仁和縣主這個小透明?自然是搖頭了。她還有些不解:“仁和縣主有什么可問的?她與袁家又沒啥關(guān)系?!?/br> 朱瑞輕笑一聲:“仁和縣主是與袁家沒關(guān)系,但去袁家賀喜的北平世家,不少都曾經(jīng)與徐夫人交好呢!她自然想知道,人家如今是什么想法?!?/br> 第1279章 次日 雖然仁和縣主也覺得自己的老媽挺多事,但考慮到徐夫人的底氣除了剛剛得到的順義郡王爵位以外,就是從前曾經(jīng)受過順義郡王太妃恩惠、至今還愿意站在她身后給予支持的北平宗室與世家望族了。 就算仁和縣主的夫家,也同樣是后者當(dāng)中的一員。雖說去年她為了納妾的事與婆婆、丈夫鬧起了別扭,感覺對方也沒把她這個順義郡王唯一的血脈太當(dāng)一回事,但好歹對方仍舊不敢無視她,想納妾也必須要得到她許可,才敢動作去做,可見順義郡王母子對北平世家的影響力。 他們應(yīng)該跟現(xiàn)任的燕王夫婦不會有太和睦融洽的關(guān)系才對。然而,今日永平郡主大婚,他們未能參加只有宗室參與的喜宴,倒是一個個都跑到袁家去了。雖說袁家老夫人便是北平世家出身,但跟其他世家的來往并不密切,這絕對不是后者跑去參加袁家喜宴的緣由。 想到宗室這一邊,因為皇帝封了一圈爵位,太后又屢屢示恩宗室的關(guān)系,對當(dāng)今皇室的態(tài)度已經(jīng)大為緩和,近日更是連興平老郡王一系的幾房人都主動跟燕王夫婦示好了,若是連世家望族們也選擇靠向燕王府,仁和縣主不知道,徐夫人最終還能剩下幾個支持者? 連徐夫人這個正經(jīng)陪伴過順義郡王多年,還為他生了個女兒的未亡人,都會遭受這樣的待遇,該不會連朱瑎這個即將要繼承她亡父順義郡王香火的嗣弟,也要被所有人忽視吧? 仁和縣主心中十分不安,迫切地想要打聽清楚,去袁家吃喜酒的北平望族世家都有哪些,他們每家派出去賀喜的代表又是什么身份?若只是尋常子弟,倒也罷了,可以當(dāng)作是給袁家祖孫面子,但如果是家主一流的人物……仁和縣主拿不準(zhǔn),這會不會是即將變天的征兆? 就算她即將要隨丈夫前往京城任官,也依然沒忘記,北平才是她的根。她還需要母親徐夫人與嗣弟朱瑎在背后給自己撐腰呢! 仁和縣主的重重心事,自然與朱瑞和謝慕林這一對小夫妻無關(guān)。 兩人今天都忙了大半日了。如今朱瑞借醉躲了閑,謝慕林也不必再去cao心酒席結(jié)束后的善后工作,兩人偷得浮生半日閑,便窩在自個兒屋里,好生消磨了半日。 朱瑞還借醉跳了舞給新婚妻子看,謝慕林給他做了伴奏,嘻嘻哈哈地鬧了好一陣。至于前者跳得如何?那就不必細究了。反正晚上兩人獨處時,謝慕林好好示范了一下什么才叫做跳舞,朱瑞才知道了自己那點小本事的斤兩。因為過于沉迷妻子的舞姿,他還拉著她研究了半天舞蹈姿勢,深覺收獲不小呢。 不過謝慕林的心情就沒他這么好了。因為被他拉著研究了一晚舞蹈技巧,她第二天起來時,只覺得腰酸背痛,心里懊惱得不行,又沒辦法當(dāng)著一屋子的丫頭婆子向老公抱怨,唯有忍著氣,狠狠瞪了朱瑞七八眼。 朱瑞心情正美妙,并不在意妻子的瞪眼,反而覺得她面帶薄怒的時候,雙頰緋紅,比平日更顯幾分艷色,實在是妙不可言。他巴不得她這般多瞪自己幾回呢,便笑嘻嘻地夸了她好半天,什么好詞好句都說出來了,無論是他自己胡謅的句子,還是背誦古時的名篇,反正但凡是贊頌美人的詩詞,都被他吟了一遍。謝慕林起初還聽得又好氣又好笑,但聽著聽著,心情也好了起來,只當(dāng)自個兒丈夫是真心在夸獎自己美貌絕倫,看在他賣力贊美的份上,再次饒過他一回吧! 梳好妝,小夫妻倆又在自己房里用了簡單的早飯,然后齊齊往燕王夫婦所住的正院去了。 雖然永平郡主昨天就出嫁了,但今天燕王府仍舊不得閑。郡主將會帶著剛成婚的儀賓袁燮回燕王府向父母燕王與燕王妃行謝婚禮。行過禮后,燕王與燕王妃還會賞賜給這對新人大量的金玉珠寶,同時在王府中大擺宴席,以示慶賀。這一回,受邀的賓客就不僅僅是宗室成員了。 燕王府預(yù)計要接連擺上兩天宴席,頭一日招待北平各衙門的高官與宗室姻親,比如謝慕林的娘家謝家人,便是這一天的主客之一。此外,與燕王有過合作的各家將門,也會在這一天到燕王府來吃酒。到了第二日,宴席上招待的,就主要是燕王府的各級屬官、親衛(wèi)隊成員,還有北平各衙門的中低品級官員了,北平本地沒有官職的世家望族,與燕王府有過往來的各地客商等等,也會在這一天上門飲宴。若再算上婚禮當(dāng)天專門為宗室辦的酒席,燕王府這三天的宴席,基本就把該請的客人全都請到了,各個階層人人有份,除去特別沒有眼色、引得主人家厭惡的惡客以外,基本沒什么遺漏的。 連擺三天宴席,聽起來是十分盛大的排場。前些天永安郡王朱瑞成婚,燕王府也不過才擺了一天的酒罷了。不過朱瑞自己并不在意,謝慕林也覺得一天酒席就足夠了,不想折騰自己累上三天,并不把這個當(dāng)一回事。當(dāng)事人不在意,謝家也沒有意見,就算有人拿燕王妃對待親生的嫡女與別人生的庶子有差別待遇說事兒,也沒辦法掀起什么風(fēng)浪。 如今更多人談?wù)摰?,是燕王府實在太過節(jié)制了——居然才擺了三天的酒席!這可是王妃嫡出的郡主大婚!去年另一位王爺家的嫡女出嫁時,可是擺了足足五日的喜酒!難道手里有兵權(quán)、在封地還有行政大權(quán)的燕王,不比那位只空有爵位卻未有藩地管理權(quán)的王爺尊貴么?! 這種種議論,謝慕林從迎來第一波客人起,便沒少聽人提了。她面帶微笑,仿佛什么都沒聽見似的,拒絕向任何擺出“和善”、“關(guān)心”嘴臉的太太奶奶們發(fā)表意見。她只是微笑著招呼這些客人入座,回頭瞧見自家母親帶著meimei們過來了,便立刻尋了個借口,擺脫那些好嚼舌頭心思叵測的客人們,跑去迎接自家親人了。 文氏看到女兒,十分高興:“我瞧你氣色不錯,這兩天累不累?你還是頭一回幫著料理這樣的大宴吧?若有什么不懂的,千萬要向王妃求教,可別逞強,累壞了自己?!?/br> 謝慕林應(yīng)了一聲,笑道:“我好著呢,娘就放心吧?!庇謫柤依锶撕貌缓?,父親兄弟們好不好? 文氏還未回答,便聽得身后傳來動靜。周圍人等一下安靜下來。 原來是前不久才在燕王府鬧出風(fēng)波的萬家母女到了。 第1280章 眾目 萬參議原本不算是北平府的高官,但考慮到他的侯府出身,大多數(shù)時候,他都會被算在高官行列里。他的妻子和女兒,也得以受惠,總是能跟其他的高官家眷們一起參加各種宴席、聚會。 其實前些時候在永安郡王朱瑞的婚宴上,這對母女一度把四皇子給攔下來,萬四姑娘還沖著四皇子表白了一番,鬧得沸沸揚揚的。燕王妃一度為此打消過再次邀請這家人參加女兒喜宴的念頭。不過,萬家母女不討喜,萬參議卻一直很是殷勤小心。他家與燕王府的正經(jīng)姻親謝家又是姻親,時常借著這份拐著彎的姻親關(guān)系,跑到燕王面前獻殷勤。近日燕王在辦一些事,雖然沒跟萬參議提過什么,但對方竟然很有眼色地主動跑過來幫了不少忙,又不尋根問底的,更不會多嘴多舌跟外人提起自己干了些什么。燕王看在他這份勤勉小心上,便也給了他一個面子,示意燕王妃,繼續(xù)給萬家母女下帖子了。 反正這回四皇子不會到女賓席上來,女賓客們想要在燕王府中任意行走,也沒有先前那么容易了,燕王夫婦也不擔(dān)心萬家母女會再次找上四皇子,所以燕王妃便繼續(xù)給萬家送了請?zhí)?/br> 只不過,萬家母女固然是歡歡喜喜地跑來赴宴了,其他知道她們曾經(jīng)干過什么、對此還頗不以為然的女客們,卻不見得會象燕王府的女主人一般,矜持優(yōu)雅地裝作什么事都沒有發(fā)生,一個字都不提過去的事。她們有些脾氣刻薄些的,當(dāng)場就能笑著諷刺萬太太與萬四姑娘幾句,脾氣好些的,則是背地里私下議論,議論的同時還時不時拿眼光看當(dāng)事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她們在議論誰,連帶的萬大姑娘也要承受各種滿含深意的目光,如坐針氈。 若不是母親與meimei堅持,萬大姑娘今早上都恨不得裝病不來了! 她不明白母親和meimei為什么在眾目睽睽之下,還能保持鎮(zhèn)定,沒有產(chǎn)生立刻走人的想法。當(dāng)初meimei要去攔四皇子時,母親也沒有事先跟她打招呼,害得她聽說消息時整個人都是懵的,都不知道如何應(yīng)對別人的詢問、質(zhì)疑與嘲笑。如今母親還要逼著她隨meimei一同到燕王府來吃喜酒,不顧他人的非議,分明就是想要再遇上一次四皇子,好讓meimei再次把上回沒說完的表白繼續(xù)進行下去。萬大姑娘真恨不得在地上找個洞鉆進去,又想敲開meimei的腦袋,看她到底是發(fā)了什么瘋,竟會以為這樣的表白能讓四皇子心動?! 萬大姑娘更不能接受母親的態(tài)度。meimei年紀(jì)小,不懂事,對一個少年人一見鐘情,便全無理智地去追求,不停地犯傻??赡赣H不是meimei這樣的小孩子,她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能做,為什么還要縱容meimei去犯蠢?!先前母親想要為大哥求娶巡撫大人家的嫡出千金,事情沒成,又轉(zhuǎn)而打算安排她這個長女嫁進巡撫大人家,事情還沒定論,meimei這邊就先鬧出了攔路的事情來。萬大姑娘想起巡撫夫人那日看自己母女三人的眼神,便知道自己又一次嫁不出去了。如今meimei的名聲掃地,母親若還要縱容她胡鬧,自己這個jiejie,就越發(fā)要受連累了吧?! 萬大姑娘在整個宴席期間,都是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不復(fù)從前的積極主動。不過,萬太太與萬四姑娘,也同樣安安靜靜地待在自己的位置上,沒有四處與人搭話,倒也不顯得她的作法突兀。 只是偶爾萬太太或萬四姑娘提出要去更衣小解,又或是衣裳沾了湯水油污需要更換整理,又或是吃得太飽了想到花園里走走,消消食什么的,等等等等,全場人的目光都會投注過來,人人都面露了然之色,永安郡王妃謝氏隨即便熱情周到地安排了兩名侍女引路。最終萬家母女沒多久又回來了,一點異樣都沒有。眾人又會露出了然的表情,面帶幾分嘲諷之色。 如此重復(fù)上三次,連萬大姑娘都不得不正常地離了一回席,宴席上對她們母女的行為看不順眼的人就更多了。正常人到別人家里做客吃席,有這么一個時辰里跑三回更衣所的么?還每次都想要往花園方向走,又或是找借口支一個侍女離開。若不是主人家曾有嚴(yán)命,無論如何也要留至少一名侍從在客人身邊,絕不能讓客人落單,天知道這家母女會跑到什么地方去?就算是拿這事兒當(dāng)作席間的消遣談資,萬家人所為也過于離譜了些,叫人實在難以忍耐。 今日是燕王府大喜的場合,沒什么人會在這時候鬧騰起來,擾了主人家的喜氣,惹得主人家不快,但等宴席結(jié)束,眾人各自告辭離去之后,城中又會掀起什么樣的輿論風(fēng)波,那就沒人能預(yù)料得到了。 謝慕林有了昨天宴席的經(jīng)驗,今天的賓客們又不比昨日全是宗室,更看重規(guī)矩禮數(shù),所以感覺輕松了不少。除了幫襯燕王妃主持宴會以外,她還能抽空到母親meimei那邊,陪她們說幾句話,吃幾口菜呢。萬家母女的處境,她也同樣看在眼里,雖然有些同情,但見她們不死心地折騰個沒完,還自以為掩飾得當(dāng),沒人能看出她們想要做什么,她的那點同情心又頓時消失無蹤了,順便還安排人手阻礙了萬家母女的某些行動,讓她們不得不失望地空手而歸。 萬參議費盡力氣才為妻女爭取到的機會,以及燕王夫婦對他們家的寬容,全都叫萬太太與萬四姑娘給辜負了。 謝慕林忍不住私下問母親文氏:“娘,萬太太這幾日有沒有透露過什么?她這是還想再次攔下四皇子,讓萬四姑娘去表白嗎?當(dāng)初四皇子就巴不得躲她倆遠遠的,怎么可能還會再給她們機會?!” 文氏身為萬家的姻親,其實也覺得面上無光:“她怎么會向我們家透露什么?原本她曾經(jīng)帶著萬大姑娘到家里來串門的,因為容姐兒勸了幾句,讓她不要把萬四姑娘送到四皇子后院,萬太太就立時翻了臉,氣沖沖地走了。為了這事兒,她還曾經(jīng)透露過要把婚禮延遲的想法呢。還好萬家安排了別的太太來籌備萬隆的婚事,否則我都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你三jiejie為了這事兒,怕在燕王府里遇上萬太太,會再挨排頭,今兒都不肯出門?!?/br> 謝慕林聽得訝然。謝映容竟然會勸萬太太這種話?她腦子沒毛病吧?! 第1281章 解救 謝慕林猜測謝映容估計還記著上輩子的經(jīng)歷,認為奪嫡之爭的最終贏家是三皇子,作為三皇子競爭對手的四皇子不會有好下場,所以,為了自己的夫家未來不會受牽連,就想要力勸未來婆婆萬太太,打消把女兒萬四姑娘嫁給四皇子的念頭。 正常情況下,她這種想法并沒有錯,也算是對未來夫家很有責(zé)任感了。無奈她忽略了一件事——她即將要嫁的萬隆,并非萬太太親生的兒子,還十分受后者厭惡。萬太太當(dāng)初為了攀附燕王府,與謝家結(jié)為姻親,在沒有其他人選的前提下,勉強拿出了萬隆這個庶子,與謝家的庶女定婚,她心里可絕不會因此就對萬隆的未婚妻產(chǎn)生任何好感! 且不說謝映容本身是庶出,從出身上來講就踩中了萬太太的雷區(qū),光是她平日行事作派,就不怎么討萬太太的歡心。再加上萬太太又一心想把女兒嫁給四皇子,就盼著將來四皇子登臨九五了,女兒能從此一飛沖天,還能帶攜他們一家平步青云。這時候,一個她素來不大喜歡、幾乎完全忽視的人忽然跑出來叫她別這么干,還說不出什么靠譜的理由來,她心里樂意才怪! 而謝映容又能說出什么理由呢?眼下四皇子確實是儲君的熱門人選。她又不能跟人說,自己是活過一輩子,如今重生了的,自然就只有被萬太太反噴回來的下場了。 所以謝慕林才覺得這位meimei的腦子有毛病,她憑什么覺得萬太太會聽她的勸?萬四姑娘攔過四皇子的路后,北平官宦宗室圈子里就沒少非議她們母女。頂著這么大的輿論壓力,萬太太與萬四姑娘都沒有打消攀高枝念頭的意思,今日還要再趁著燕王府宴席的機會,再次重施故伎。她們堅決到這個地步,誰勸她們都沒用,謝映容憑什么認為自己就能辦到呢? 她人還未嫁到萬家,就先惹惱了未來的嫡婆婆,將來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雖說萬隆計劃中會在婚后帶著新婚妻子入京任職,可他們是年底成婚,明年開春后方才南下入京,在此之前那段日子,天知道萬太太會怎么折騰庶子媳婦?萬隆還能借口要去軍營中歷練,增添資歷,謝映容能躲到哪里去?只要萬太太不是公然打罵她,就算謝家就在隔壁,也不好貿(mào)然插手去管親家的家務(wù)事吧? 謝慕林搖頭低嘆了兩聲,便與文氏商量:“三meimei這回得罪了萬太太,說不定連萬四姑娘也記恨上她了,進門之后,日子恐怕不會太好過。也不知道平昌侯府會派哪位太太到北平來主持萬隆與三meimei的婚禮,等人來了,娘就送份厚禮過去,好好結(jié)交一把吧。這位太太肯定也不會對萬隆有多少好意,但好歹比萬太太少些惡意,就會好相處許多。冬天里運河封凍,這位太太主持完婚禮后,若是不打算返京過年,三meimei嫁過去后索性多跟她親近一點的好。若能與一位本家的長輩交好,她將來到了京城平昌侯府,遇事也有個幫襯?!?/br> 文氏深以為然:“我也是這么想的,只是萬家那邊還沒消息,我也不好一再過去打聽,平昌侯府到底會讓哪位太太北上。如今只約摸聽說來的是二房的太太,那就是卞大姑娘的婆婆了。容姐兒與卞大姑娘還有幾分交情,只是卞老太太和卞太太對容姐兒興許有些誤會,也不知道會不會在親家面前提起。眼下我們也只能隨機應(yīng)變了。若是幾件厚禮,能讓那位太太對容姐兒和氣些,我們家也不是出不起的?!?/br> 謝映芬在旁小聲道:“若只是一份厚禮就能辦成這樁事,倒也罷了。我就怕三jiejie她不肯領(lǐng)情!我也曾跟她說起這件事,讓她趁機巴結(jié)一下萬家其他房頭的長輩,她卻不以為意,說是萬家其他人都不值一提,她只要把夫婿照管好就行了。說這話的時候,她一臉的不屑,我真害怕她在萬家人面前,也是這副嘴臉,叫人一眼就看穿了,越發(fā)要給她小鞋穿!” 這種事確實很有可能發(fā)生。謝慕林想起謝映容的性子,心中好奇她如今的表情管理技巧是否已經(jīng)有所改善?若是在自家人面前不加掩飾,但在萬家人面前還知道遮掩的話,她估計還是可以在婚后混上兩年的。 燕王妃打發(fā)侍女過來喚兒媳了,謝慕林沒辦法再陪娘家人多說,只得囑咐了她們兩句,便又回到主桌上來,卻是幾位輩份比較高的姻親女眷過來跟燕王妃以及新娘子永平郡主喝酒說話,說到她這個永安郡王妃身上了,所以燕王妃才特地喊她過來給長輩們見禮。 等把這幾位宗室姻親家的女性長輩打發(fā)了,謝慕林與燕王妃、永平郡主聊了幾句,又聽得前頭男賓席上有人來報信,說是好幾位宗室儀賓圍著新任儀賓袁燮勸酒,勸得挺狠的,只怕袁燮一一喝完他們敬的酒,就該醉死過去了,不可能還有余力陪永平郡主返回袁府。永平郡主一聽,頓時急了,恨不得立時就要起身去救夫。還是燕王妃見多識廣,一聽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忙忙把女兒拉住了,另囑咐在邊上聽候差遣的內(nèi)侍,到前頭給燕王與永安郡王朱瑞報信。 想要救被人“圍攻”的袁燮,還得要男賓席上的主人們出面。要等永平郡主親自出面救夫,說不定今晚上北平城中就要開始流傳起她“彪悍”的名聲了。 永平郡主固然是被攔住了,但一顆心早已飛到了前頭男賓席上,連跟母親、嫂嫂們說話,都有些心不在焉的。燕王妃嘆息著搖了搖頭,偷笑了下,也不去揭穿女兒,只低聲跟兒媳婦謝慕林說話:“你打發(fā)個人到前頭看看,若是儀賓順利脫了身,就回來告訴珮兒,省得她總牽腸掛肚的。再叫個人去廚房吩咐,多煮些解酒湯來,前頭的客人們怕是都用得上?!?/br> 謝慕林應(yīng)了一聲,轉(zhuǎn)頭便去囑咐小鄧子往前頭打探消息去了,至于解酒湯,則是翠蕉的差使。不多時,兩邊人馬都回來稟報了。解酒湯已經(jīng)煨在灶上,隨時可以取用,而儀賓袁燮也順利脫了身,只不過救他的不是燕王與朱瑞——這兩位聽聞消息趕過去時,已經(jīng)稍稍落后了一步,真正把袁燮從酒徒圍攻中解救出來的,乃是四皇子殿下。他借口要請?zhí)媒惴蜻^去陪自己說話,把袁燮成功地從眾人的包圍圈中救走了。 謝慕林將情況轉(zhuǎn)告給燕王妃與郡主知道,母女倆齊齊松了口氣。 隱約聽到她們這邊提到了“四皇子”,萬四姑娘耳尖地轉(zhuǎn)頭望了過來。 第1282章 第四次 萬四姑娘耳尖也沒什么用。她就算能聽到主桌的貴人們在談?wù)撍幕首?,也不可能摻一腳進去,更不會有人主動告訴她,主桌的人到底在談?wù)撍幕首邮裁词隆?/br> 她如今已經(jīng)知道四皇子今天是坐在前頭男賓席上,而且男女賓的宴席場地之間隔了大半個花園,以及數(shù)重通道,根本不相連。她想要借口走錯路之類的理由,跑去“偶遇”四皇子,是不可能的。如果對方一直留在男賓席上,難道她還能闖進一群男人中間跟他相見么?! 萬四姑娘有些泄氣,心里又無比的委屈。她自問是一腔真心鐘情于四皇子,自家家世又不差,更沒指望能當(dāng)上四皇子的正妃,怎的就連個側(cè)妃之位,四皇子都不肯給她機會呢?就算她的家世幫不上他什么忙,好歹她有一顆真心呀!四皇子在爾虞我詐的宮闈中長大,難道不覺得真心是最難得的么?! 萬四姑娘眼圈紅紅地低頭看著桌面,又覺得不甘心就此放棄。她長了這么大,頭一回對一個男子動心,為了他什么臉面都能豁得出去,若是就此放棄,她又能得到什么?恐怕也說不到什么好人家了,至少在北平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倒不如再試一回,只要四皇子愿意給她一個機會,她此前種種行徑,就不再是離經(jīng)叛道,反而是一樁佳話! 萬四姑娘的想法,旁人一無所知。宴席上的女賓客們頂多只能看到她與萬太太低聲說話的情形。不過,考慮到她們母女已經(jīng)以各種借口離席過三回了,回回都空手而歸,一事無成,所謂事不過三,大家都覺得她們母女三個今天干不出什么事來,便也失去了關(guān)注的興趣。今天難得有那么多熟人都到了燕王府的喜宴上,主人家又不講究什么嚴(yán)格的格局,眾人都可以自由暢快的交談,正好趁機與親友熟人多聊聊天,關(guān)心一下別人家的八卦新聞,順道看看各家年紀(jì)合適的孩子,是否有做親的可能? 主桌上,永平郡主還惦記著新婚丈夫袁燮:“雖然四殿下救了他,但他畢竟喝了不少,也不知道會不會在四殿下面前失儀。” 燕王妃聽得好笑:“若是不放心,讓人把他叫出來就是了。你的屋子還給你留著呢,里頭侍候的人也沒走,你扶他過去歇一歇,喝點解酒湯,打個盹兒。你們小兩口還得下晌才回袁家去呢,這么長的時間,一直留在酒席上,也太累人了。有地方歇著,為什么不躲個懶?” 永平郡主雙眼一亮:“沒關(guān)系么?這里還有那么多客人在,我和儀賓若是都走開了……” 謝慕林在旁抿唇笑道:“郡主只管放心,這里有王妃和我呢?!?/br> 燕王妃點頭:“今兒來的客人又沒有宗室中的長輩,你身份貴重,累了就離席歇一歇,不會有人挑你的理?!?/br> 永平郡主聞言便放了心,忙叫過內(nèi)侍,要他往前頭傳話去。燕王妃索性另指了兩名侍女來,讓她們給四皇子送一盞燉湯,幾樣精致的小菜和點心,并提醒四皇子,少喝點酒。 兩名侍女提著食盒,與那內(nèi)侍一道離開了。這時候,新一輪菜色呈上來了,侍立在每張桌子旁的侍女連忙開始侍候上菜,萬太太趁機起身,示意桌邊的另一名侍女端著酒壺和酒,隨自己前往主桌,向主人家道賀,順便隱晦地為自己母女倆在上一次燕王府大宴時“粗心走岔了路”,向燕王妃賠不是。 根據(jù)燕王妃與永安郡王妃謝慕林的安排,今天的宴席上,每一張桌子坐四位賓客,有一位專門的侍女負責(zé)為這桌賓客提供服務(wù),包括上茶、上菜、送手巾、傳話、答疑等等,由于各家太太夫人們自己也有帶自家侍女前來,所以有這一名侍女也就夠用了。只有萬家母女這一桌,配備了兩名燕王府的侍女。她們還另負一項任務(wù),便是在萬家母女有理由離席時,至少有一人要跟上去,為她們引路,順道盯梢一把。哪怕她們堅持自己認得路,又帶有丫頭,不必燕王府侍女跟著,她們也必須跟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