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從就職德魯伊開始 第351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我在冥府賣能源、救命索(年上 強制 調教 H)、想分手的第327天、高門庶女的生存指南、腳踏三條船(1v3)、太子妃的八零創(chuàng)業(yè)路、退場、得寸進尺、奪性食者(黑道強娶豪奪)、你有一筆新的喂了么訂單(產乳,校園H)
讓他祭煉靈神,凝聚權柄的速度大大的提升。 靈青將手中星河圖一卷,收了起來自語道。 “快了,當諸侯忍不住自洛邑退兵之時,他們的運數就將會徹底的被‘共主’權柄鎮(zhèn)壓、掠奪。 屆時不僅周國能夠匯聚天下氣運,重新成為天下正朔。 而我,也能夠借此一舉將這靈神凝聚成型。 現在所要做的就是要讓周國堅持下去?!?/br> “那靈公可見天下百姓正陷入諸侯征伐之中,苦不堪言?” 驀的,一道略顯蒼老的聲音出現在靈青的耳畔。 他轉過頭去,只見只有他自己一人的寢宮之中,突然多出來兩人。 “靈道清見過莊子、惠子!” 靈青也不意外,起身揖手向兩人行了一禮。 此二人正是莊子和惠子。 兩人看著均是年約五十許,只是一人青麻長袍,清卓淡雅;一人華服廣袖,儀容嚴整。 身上還氤氳著一股難以言喻的道韻,顯然并不僅僅只是諸子的身份前來見他的。 莊子看著他微一頷首道:“起來吧,且坐!” 當靈青謝過后,起身盤坐在兩人下首時,惠子又問道。 “不知靈公以一己之私,攪動天下紛亂不休。 眼中可曾見這天下受難的百姓?” “惠子稱呼一聲道清即可?!?/br> 靈青微微以俯身以示尊重,隨即備上茶果請兩人享用,然后說道。 “紂王無道,方有武王伐紂,周公治國,還有三監(jiān)之亂。 自幽王以降,禮崩樂壞,中原之地更是無時無刻不處在戰(zhàn)亂征伐之中。 惠子以為這天下百姓,又有何時不曾受難?” “唉,原本雖然戰(zhàn)亂紛飛,但到底多為大國博弈。 只要能夠消弭各家君王征伐之念,各國腹地百姓尚能安居樂業(yè)。 而如今全天下正以城池為界,不住的廝殺,無人可以逃脫。 這難道不是因靈公而起?” 惠子端起一杯茶,輕聲嘆息道。 惠子乃是宋國人,但卻一直仕于魏國。 無論是徐州相王還是齊楚弭兵,都是為了能夠消弭戰(zhàn)爭。 如今見得天下紛爭大起,不知何時方能休止,心中自然忍不住嘆息。 “惠子多慮了,天下大勢如同陰陽輪轉,大亂之后必有大治。 您又豈知這不是黎明前的黑暗呢?” 靈青自顧自的端起一杯茶水,飲了一口道。 “原本中原大地就像是一個久病纏身的巨人,身上長滿了毒瘡。 以前諸子圣賢不是想要使巨人的身體重新恢復健康,就是想著如何平衡毒瘡和巨人之間的平衡。 甚至是讓一個毒瘡化為良性,代替這個巨人。 而現在貧道只不過是將這些個毒瘡挑破,加速這個過程罷了。 接下來,要么是巨人一一將這些毒瘡消弭,要么就是有一個新的巨人在其身上重生。” “靈公說的那么輕巧,但可又知有多少人因你一念而身死?” 這時又有一名老者出現在室內,面容嚴肅的看著靈青道。 “吾本以為靈公乃是仁慈之君,如今一見,原來不過是利己小人罷了?!?/br> 同時一股天地厭惡的感覺,如潮水般的向靈青涌來,似是要將其唾棄到無底深淵一般。 正當他要抵抗時,身前又出現一道身影,將所有的壓力盡數攔下。 “孟子言重了,靈公為君,孟子為臣。 今孟子以臣責君,又豈合乎禮法耶? 況乎君令一下,自有圣賢為之奔走,事不成乃是群賢無能之故,于君何干? 如今靈公定下大治之道,孟子不思如何施為,反在這里詰問靈公,又是何意?” “巧言令色,欺惑眾愚!” 以氣勢壓迫靈青者,正是之前在魏國時的夫子,也即是孟子。 此時他看著攔在靈青面前之人,厲色道。 “慎道,任你如何掩飾邪說,都改不了當今天下乃是因靈公之故,而紛爭四起的事實。 民者乃國之本,如今民怨四起,沸騰如火。 如今你不思正本清源,反在這里搖脣鼓舌、粉過飾非。 豈不知大道遠矣? 屆時引火燒身,悔之晚矣!” 攔在靈青面前的正是提出法家之“勢”的慎道。 不過他雖是法家創(chuàng)始人之一,但卻是實實在在的道家出身。 此時聽到孟子的話,也是怒火陡起,一甩大袖厲聲道。 “孟軻,我與你好言相說,你竟然口出惡言,真當我怕你不成? 任是你如何口說仁義,又于這紛亂之世有甚作為? 自己無能,反在這里責怪別人施為,不過狺狺之徒,也敢在這里狂吠?” “饒舌之輩……” 孟子登時大怒,正要罵將回去,卻突然感覺一股強大的力量將他rou身禁錮住了。 他轉頭看去,只見莊子正徐徐的啜了一口茶水說道。 “且住吧,諸位如此行徑,未免讓小輩瞧了笑話。” 顯然是他出手,阻止了兩人繼續(xù)爭執(zhí)下去。 然后轉而看向靈青,只是一眼,就將其看了個通徹。 “你此舉是善是惡?” 這就如同,一輛失控的火車正在不斷的行駛。 前方有兩個岔路口,一條軌道上綁著五個人,一條軌道上綁著一個人。 而此時你手中有一個拉桿,能夠控制火車行駛的方向。 問:你會作何選擇?你認為自己的選擇是善是惡? 第三百八十五章 諸圣辨道心 在靈青看來,無論作何選擇,只要心中無愧即為善。 因此他向莊子揖手一禮道:“弟子雖私心深重,但自認無惡念。 是否為善暫且不說,至少無錯?!?/br> 火車理論看似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殺一人救五人,一個是殺五人救一人。 實際上不止如此,還可以選擇不作為,或是想辦法將火車停下來。 或是在火車停不下來時,選擇將火車毀滅。 甚至是設法將六人和火車全部毀滅等等。 實際上若是將這個選項明著擺出來的話,相信會有不少人直接選擇不做為。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既然無法做出選擇,那就干脆不選,任由命運來抉擇。 靈青先前也是如此。 在面對紛爭的戰(zhàn)國時代,他本就是本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想法,悶起頭來發(fā)展靈國。 只是簡單的想著先強大靈國,然后再借助其優(yōu)勢,來吸引更多的百家理念來豐富自身的底蘊。 并沒有要發(fā)心結束戰(zhàn)亂的局面,還世間一個太平的想法。 然則,當他想要盡快的凝聚三百六十五枚神敕,合玄壇證人仙之時。 他就不可避免的做出選擇,無法做到不作為。 選擇不同,其結果自然也是不同。 他選擇與周國,與姬扁合作,分封天下諸侯,從而化解各大戰(zhàn)國的實力。 依照火車理論來說,顯然是放棄了那五人的性命,而選擇了單獨的一人。 不過靈青并不覺得自己的選擇是錯誤的。 修長生者乃是天地間第一自私之人。 當作為比不作為能夠為他帶來更大的好處,使他盡快的修行有成時。 他自然毫不猶豫的參與其中。 凡人如塵埃,在天地間輪回不休。